第54章 塵埃落定
作者:卓牧閑      更新:2022-04-28 16:26      字數:3199
  “你做夢,你休想!”

  “你知道我不是在做夢,你也知道我不隻是會想而且會去做。我會讓他們覺得我很重要,讓他們以為我真能幫上他們大忙,然後需要什麽就跟他們要什麽,一點一點把他們榨幹。”

  史澤珊直楞楞地盯著韓平安那人畜無害的笑容,越發的驚心動魄,越發的恐懼心悸起來。

  因為眼前這瘋小子真要是這樣去做,真可能會得逞。

  “至於你們的光明之神,我現在是拿他沒辦法,但不等於將來沒有。說不定有一天,我能讓他從安樂山變成安樂死。”

  “你敢!”

  “有使君爺爺罩著,有安叔撐腰,我有何不敢的,難不成他安樂山還能跑安西來找我麻煩?再說你們幹的這些事,安樂山都不一定知道,他甚至不知道你史澤珊究竟是哪根蔥哪跟蒜。”

  韓平安頓了頓,接著道:“你難道不好奇我們捕賊署的黃行官為何沒回來,其實他正在去長安的路上。”

  史澤珊禁不住問:“他去長安做什麽。”

  “我讓他去的,帶著白碩德寫的書信去找大祭司在長安的那些朋友。當然,也是借這個機會讓他去長安開開眼界。畢竟他是在安西出生安西長大的,從來沒去過長安。”

  “你這個魔鬼,你會下地獄的!”

  “佛曰,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韓平安舉起手道了一聲佛號,轉身笑看向林使君、安伏延等人:“我使君爺爺什麽身份,他不屑也沒功夫搭理你們這些妖魔鬼怪。安叔、我爹和王將軍他們要辦大事,這些小事當然是我來做,反正我閑著也是閑著。”

  這小子不但要殺人也要誅心啊。

  看史澤珊失魂落魄的樣子,王將軍不禁點點頭,發自肺腑地覺得把那些妖魔鬼怪交給這鬼精鬼精的瘋小子對付正合適,並且他已經用事實證明完全能對付。

  韓士枚知道兒子玩上癮了,竟在變著法跟林中丞要權,打算繼續跟那幫妖魔鬼怪周旋。

  安伏延和崔瀚同樣意識到了,一個若有所思,一個笑而不語。

  徐浩然和餘望裏緊張的心怦怦直跳,滿是期待地看著林使君。

  因為這不僅直接關係著名不正言不順的捕賊署能不能繼續存在,也關係著他們這些捕賊署的人接下來能否大展拳腳,建功立業。

  就在他倆以為林使君那麽疼愛瘋三郎,肯定會一口答應的時候,林使君扶著條案緩緩站起身,笑看著趕緊攙扶他的韓平安說:“爺爺熬不了夜,該回去歇息了。”

  “使君爺爺,這麽晚,您還打算回白雲寺?”

  “不去白雲寺了,去葉勒城,跟上次來時一樣,住大都督府。走,陪爺爺一起過去,這裏的事交給你爹和安大將軍。”

  “可六叔怎麽辦,他現在既是我六叔也是我嶽父!”

  李成鄴心中一熱,急忙喊道:“三郎,不用替叔求情,叔罪有應得,叔甘願受罰。”

  林使君在韓平安攙扶下走到大門邊,低頭看了李成鄴一眼,回頭問:“三郎,這樁案子是你查的,你說他有沒有罪。”

  韓平安想了想,說道:“罪不可逭,情有可原。”

  “跟爺爺說說,他怎麽個情有可原。”

  “使君爺爺,您明察秋毫,一定早看出我六叔重情重義,是個沒啥心眼兒的性情中人。晚上在軍城外頭,麵對那麽多願為他效死的部下,他腦袋一熱才幹出傻事的。”

  “這麽說他是個大傻子。”

  “所以說他傻人有傻福,竟修來我這麽好的女婿。”

  “哈哈哈哈……”

  “使君爺爺,您笑什麽。”

  “三郎啊三郎,你為了幫他求情,還真是煞費苦心。”

  韓平安回頭看看正欲言又止的老爹,猶豫了一下說:“使君爺爺,我說了您別生氣,我六叔走到這步田地,您和安叔難辭其咎。”

  林使君好奇地問:“這又關爺爺何事。”

  韓平安振振有詞:“像我六叔這樣的人,您讓他領兵上陣,他定是一員虎將。可讓他做副使、做軍城的主將,真是難為他了。都說要知人善任,可您和安叔卻把他用錯了地方。”

  林使君微微點點頭,想想又搖搖頭:“聽上去有幾分道理,但事已至此,不殺何以號令三軍。”

  “我在陣前曾跟錢崇厚說過,他們想殺我爹,並且付諸於行動,但我卻不想殺他們。不是以德報怨,而是我安西從關內來的人太少了,哪怕隻殺一個都是我大唐的損失。”

  見林使君看上去不是很生氣,韓平安趁熱打鐵地說:“把他們交給我吧,我帶他們走遠遠的,保證不會擾亂軍心。您可以讓安叔告訴眾將士,他們已被明正典刑了。”

  “你打算把他們帶哪兒去。”

  “暫時沒想好,不過您放心,我保證他們不會再出現在葉勒。”

  事實上韓平安早想好了,但萬萬不能說,即便眼前這位做過丞相的老人很疼愛自己也不能說。

  林使君權衡了一番,回頭道:“先關著吧,錢崇厚等人也一樣。至於如何處置,明日再議。”

  “諾!”

  ……

  林使君說去葉勒城就要去,走前不忘叫上假道長,韓平安真以為假道士忽悠人的本事又長進了。

  後來悄悄拉著個親衛問了下才知道,使君年紀大了總是失眠,在龜疏時要聽著和尚念經才能睡著。

  前兩天住在白雲寺,可白雲寺的胡僧放貸取利有一套,佛經念的卻不咋地。

  使君聽著不但睡不著,甚至不斷指出其錯誤。

  親衛急得團團轉,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念頭找假道長誦念道經。

  可能龜疏沒道士,之前入睡前沒聽道士誦念過道經,這催眠效果竟出奇的好。

  現在又要歇息,為確保能安然入睡,自然要把假道長叫上。

  ……

  屯城這邊,注定是個不眠之夜。

  安大將軍、韓士枚、王將軍、吳衙推在崔瀚、徐浩然和餘望裏協助下,挨個提審史澤珊、阿史那賽、白碩德、康有齡、錢崇厚和白羨寧等人。

  軍鎮不是州縣,西域更不是關內,隻講軍法不講唐律。

  史澤珊死不悔改,留著也問不出有用的消息,直接拉出去砍頭,安大將軍親自砍的。

  阿史那賽經受不住大刑,很快招供了。

  不過招供也沒用,跟他招出來的那幾個粟特親衛一樣,都被安大將軍跟剁甜瓜似的砍了腦袋。

  康有齡對所犯下的罪行供認不諱,鑒於他不但是讀書人更是正八品下的文官,給了他一根麻繩,讓他自個兒了斷,對外聲稱暴病而亡。

  弑父是跟謀逆差不多的大罪,但米法台對其母親及女兒幹得那些事禽獸不如,米提夫與曹都滿叛亂也沒牽連,可以說是真正的“罪不可逭、情有可原”,暫留他一命,如何處置天亮後再議。

  三個祆正之前雖身不由己,但他們明知大祭司和米法台等人在興風作浪卻知情不報,肯定是要責罰的,究竟怎麽處置一時半會兒也商量不出個名堂。

  至於李成鄴、錢崇厚和劉三根,由於林使君走前有過交代,幹脆連夜把他們三人押送到葉勒城的甕城,跟那一百多個叛卒一起關押。

  由王將軍的麾下看管,不讓他們接觸屯城和軍城的將士。

  處理好這一切,天都快亮了,大將軍府的奴仆趕緊送上酒菜。

  安伏延滿上酒,舉到韓士枚麵前:“韓兄,大恩不言謝,敬你。”

  “職責所在,談不上謝。”

  “要謝。”

  “都是兒女親家了,至於這麽見外麽。”

  一個晚上居然有了兩個兒媳,韓士枚覺得這一切是那麽地不真實,甚至覺得自個兒是真老了。

  安伏延不知他心生感慨,放下一飲而盡的酒碗,笑道:“三郎年紀雖小,但重情重義,不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要娶鈺兒。能有這樣的女婿,李成鄴有福,我安伏延也有福啊。”

  王慶祥好生羨慕,舉起酒碗:“恭喜大將軍得此佳婿!”

  “哪裏是得此佳婿,是我安伏延厚著臉皮高攀的。”

  “大將軍真會說笑。”

  韓士枚嘴上很謙虛,心裏卻在想你確實是在高攀,我韓家乃書香門第,我兒乃漢家苗裔,願意迎娶你一個胡將的閨女,真是給足了你麵子。

  吳衙推則憂心忡忡地問:“大將軍,你說安樂山究竟會不會反。”

  安伏延幫韓士枚斟滿酒,自嘲地說:“吳老弟都瞧見了,也讓吳老弟見笑了,我安伏延無能,連這四千餘兵都領不好,哪有心思去管萬裏之外的安樂山反不反。”

  王將軍的看法不一樣,竟笑道:“他想反就讓他反去,誰也攔不住。他真要是反,對你我而言並非壞事。”

  “王將軍,此話怎講?”

  “至少你我能離開這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可以領著早已思鄉心切的兒郎們回去平亂,或許能跟著大將軍一起建功立業。”

  安樂山要是反,定會生靈塗炭。

  王將軍的這番話不隻是唯恐天下不亂,甚至有些大逆不道。

  但吳衙推能理解,連崔瀚都覺得話糙理不糙,畢竟關內不亂,這些人哪有機會回老家,又哪機會建功立業。

  韓士枚很想問問他們,安西總共就兩萬餘兵,要是把能上戰陣的都調回去,安西四鎮要不要了,西域要不要了,但話到嘴邊卻沒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