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最後的折衝都尉
作者:卓牧閑      更新:2022-04-28 16:26      字數:3266
  天作孽猶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李成鄴不但意氣用事陣前反水,還口無遮攔大放厥詞,簡直是在自尋死路。

  韓士枚看著他那破罐子破摔的樣子,心想這個親家不能要了,至於三郎那邊……也不是很難辦。

  三郎隻是喜歡鈺兒,又不是喜歡他這個死不足惜的混蛋,大不了砍了他腦袋之後,把他那幾個侍妾和鈺兒罰為奴婢發賣,到時候再把鈺兒買回來。

  就在韓士枚琢磨著怎麽把處置李成鄴的皮球踢出去,以便將來能以恩人的身份出麵搭救鈺兒的時候,韓平安也被這個不省心的老丈人搞得很頭疼。

  身為軍城主將,他不弘揚正能量,淨傳播負能量。

  平時沒少在部下麵前發各種牢騷,連長安曾打算把安西讓給吐蕃的事都是從他嘴裏傳出來的,軍城裏的將士幾乎個個知道。可以說錢崇厚等人造反,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換作別人,韓平安能懟得他無地自容。

  可他不是別人,他是鈺兒的親爹,是自個兒的老丈人。

  作為晚輩不能說長輩的不是,韓平安探頭看了看,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頓時眼前一亮。

  “陳老頭,別躲在後頭看熱鬧了。過來,跟他們說道說道。”

  “喊我做啥子,我又不會說話。”

  陳驛長嘴上雖嘟噥著,但還是騎著匹老馬從私自出城的隊伍後頭不緩不慢走了過來。

  這個老狐狸什麽時候混進來的……

  錢崇厚對陳驛長很忌憚,不由自主地回頭看向身後,確認一起出城的兄弟並沒有亂,這才稍稍鬆下口氣。

  “六叔,錢崇厚,陳老頭你們應該很熟悉吧。”

  “三郎,這兒沒你的事。”

  麵對女婿李成鄴竟有些心虛,想想忍不住解釋道:“六叔沒發瘋,六叔說的是心裏話。能有這幫兄弟,六叔沒白來這世上走一遭。反正快死了,還不讓你六叔一吐為快?”

  “罵也罵過了,是不是很痛快。”

  “痛快,從來沒這麽痛快過,死了都值。”

  李成鄴洋洋自得,大有“引刀成一快”的意味。

  韓平安徹底服了,心想老爹說的一點都沒錯,真不曉得他這個千牛衛中郎將是怎麽做上的,幹脆回頭道:“陳老頭,剛才我六叔和錢崇厚說了那麽多,聽上去好像有點道理。”

  “狗屁道理!”

  陳驛長豈能不知道韓三瘋喊他來做什麽的,何況本就窩著一肚子火,指著李成鄴咆哮道:“幾十歲的人,你是不是活狗肚子裏去了?老子告訴你,這是大唐的西域,也是老子的西域,一樣是你李成鄴的西域!”

  李成鄴被罵得一頭霧水,禁不住問:“陳驛長,你究竟想說什麽。”

  “你以為就你李成鄴有兄弟,老子一樣有兄弟。老子當年從山東老家帶來的五百兒郎全戰死這兒,真要是把這兒讓給吐蕃,老子的五百兒郎豈不是白死了!”

  “陳驛長,你帶過兵?”

  “你剛才說你征戰沙場的時候安大將軍還在龜疏守城門,老子帶兵打仗的時候你李成鄴還在娘胎裏呢。好漢不提當年勇,還是說說你吧,人不能忘本啊,想想你這官是咋做上的,最開始是不是蔭補上的,想想你祖父是怎麽死的吧!”

  “你見過家祖?”

  “沒見過,但聽說過。”

  陳驛長放下胳膊,轉身看向黑衣大食的方向:“當年,我帶兒郎們千裏迢迢趕到這兒的時候,人家告訴我這麽一大片地方,都是你祖父他們從突厥人手裏搶回來的。讓我保證一定要守住,不然對不起包括你祖父在內的那麽多戰死的將士。”

  李成鄴鬼使神差地問:“後來呢?”

  “老子無能,從老家帶來的五百兒郎全戰死了也沒能守住。你祖父他們拚死打下的地方,老子的五百兄弟為守住全部戰死的地方,你他娘的說不要就不要,你對得起你祖父嗎,對得起老子那些戰死的兄弟嗎?”

  陳驛長回想起當年,老淚縱橫。

  李成鄴被罵了個狗血噴頭,卻無言以對。

  錢崇厚終於知道眼前這老頭以前是做什麽的了,原來他就是葉勒城上次失陷前的鎮守使。不是說全軍覆沒了麽,他這個守將是怎麽活下來的?

  “三郎敬重你是長輩,不好意思說你,我來幫他跟你說道說道。”

  陳驛長擦了一把老淚,用恨鐵不成鋼的目光看著他們:“你剛才訴了一大堆苦,好像很委屈,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是來做什麽的,安大將軍又是來做什麽的?”

  李成鄴低聲道:“鎮戍邊關。”

  “我以為你不曉得呢,那我再問你一句,你身後這些部下都是什麽年紀,有幾個能上陣打仗的,又有幾個能以一當五?不多吧,估計能以一當三的也沒幾個,指望你們能守的住嗎?”

  “……”

  “大將軍為何在本地招募親衛,說到底不就是為了守住葉勒麽。說白了就是讓你們屯田出力,用你們種的糧招募操練本地士卒去拚命,這個買賣很公道,你們還覺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可是……”

  “可是什麽,是不是有兩年沒發餉了?我可以告訴你,長安已有三年沒給我們安西發過布帛。安大將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讓他拿什麽給你們發餉!”

  陳驛長深吸口氣,接著道:“我曉得你們想家,可你們曉得現在關內啥情形?”

  關內的情形是不大好,不然府兵製也不會名存實亡。

  錢崇厚盡管覺得陳驛長的話有一番道理,但還是不服氣地說:“人總得要葉落歸根。”

  “什麽葉落歸根,我敢打賭,你們這些人真要是回了老家,大多會被餓死,死了連埋骨的地方都不會有!呆在這兒雖苦點寂寞點,終究有口飯吃。至少死了有人料理後事,有個地方埋。好好想想吧,哪裏黃土不埋人啊。”

  老卒們紛紛放下兵器,有人在低聲抽泣,有人默默流淚。

  陳驛長趁熱打鐵地說:“這兒就是我們的家,隻要能守住,別說讓老子去種地,就是讓去做牛做馬老子也願意!”

  錢崇厚嘀咕道:“可天子和朝堂上的那些人都不打算要安西了。”

  “三郎,這個你跟他們說。”

  “六叔,這件事是隴右的一個中郎將寫信告訴你的吧?”

  “是。”

  韓平安從懷著取出書信,追問道:“這封信是不是隴右的那個中郎將托粟特行商白碩德捎給你的?”

  李成鄴一把搶過書信,氣呼呼地問:“信怎麽在你手裏?”

  “你是我六叔,也是我嶽父,又不是外人,這信是我在你房裏找到的。”

  韓平安嘿嘿一笑,接著道:“其實這個消息是人家故意讓你知道的,至於這件事確實有,但信裏說得不全,時間也不對。”

  李成鄴急切地問:“究竟怎麽回事?”

  “三年前,朝堂上的確有人覺得每年都要給我安西那麽多布帛,隻有付出沒有回報,加之吐蕃頻頻來犯,打算以此與吐蕃媾和,但朝堂上的大多人是反對的,天子最終也沒同意,不然吐蕃早來接管葉勒了。”

  “這是三年前的事!”

  “六叔,想想,明明是三年前的事,人家為何這個時候告訴你,又為何話不說全隻說一半?”

  李成鄴懵了,傻傻地騎坐在馬背上不再吭聲。

  陳驛長不失時機地問:“李成鄴,該說的都說過,老子再問你一句,這地方要還是不要,守還是不守?”

  李成鄴渾渾噩噩地說:“要,當然要,要死守。”

  陳驛長點點頭,調轉馬頭往帥旗方向走去。

  王將軍認出了陳驛長,不禁喊了一聲“陳都尉近來可好”,隨即驅馬上前相迎。

  安大將軍鬆開韁繩遠遠地拱手致意,韓士枚則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他隻是個品級最低的驛長,甚至都不入流,怎麽就變成了都尉。即便曾做過都尉,兩位將軍也不至於對他如此敬重。

  前來平叛的龜疏士卒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連自認為對陳驛長很熟悉的守夜人都目瞪口呆。

  那些違抗軍令出走的老卒都放下了兵器束手就擒,錢崇厚和那個劉三根也沒再作妖,龜疏士卒在崔瀚示意下圍上去了。

  大局已定,韓士枚心情舒暢,不禁給自己當了十幾天親衛的守夜人正式介紹起陳驛長。

  “他真隻是都尉,但不是不酬勳五六七八轉的都尉,而是折衝都尉。他守過葉勒,隻是沒守住。那次戰死在葉勒的五百府兵,全是他在折衝府時一手操練的,也全是他從山東老家帶來的。

  他之所以活著並非貪生怕死,是因為傷勢太重暈死在城牆上。吐蕃首領以為他死了,敬重他是英雄,讓當時被虜的假道長收屍,假道長開始也以為他死了,後來發現他尚有一絲氣息,於是來了個偷梁換柱……”

  幾十年前的折衝都尉,那是真正的帶兵人。

  那會兒將軍隻是領兵打仗的,打完仗就要把來自各地的府兵交由折衝都尉帶回。而現在的折衝都尉已經不再帶兵了,或者說無兵可帶,幾乎成了有名無實的散階官。

  守夜隊的陳旅帥感慨萬千,苦笑道:“我終於曉得他為何總說打死也不回老家了,原來他一手操練的兒郎全戰死在這兒,唯獨他自個兒活著,回去無顏麵對家鄉父老。”

  韓士枚點點頭,看著正在遠處跟王將軍寒暄的陳驛長歎道:“誰能想到這麽個糟老頭子,極可能是我大唐最後一個活著的、真正的折衝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