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來幹這個?
作者:卓牧閑      更新:2022-04-28 16:26      字數:2665
  好消息不斷從白沙城傳來,據說大將軍再過三五日便能班師回葉勒。

  葉勒城的戒備也沒那麽嚴了,城門再次打開,三天前召集的青壯得以回家,不用再呆在城頭吃風沙。

  被禁足了三天的人們紛紛上街,整個葉勒城像是恢複了元氣,之前覺得吵鬧煩人的酒肆鼓樂聲、商販招攬行人的吆喝聲、苦力扛貨物的號子聲、過往駝馬的鈴鐺聲、一言不合的打架聲和孩童們的啼哭聲,現在聽著竟分外悅耳。

  徐浩然很久沒來過葉勒城,已經不記得上次來是兩年前還是三年前,走在人頭攢動的街上恍如隔世。

  “徐都尉,到了。”

  “哦……”

  徐浩然抬起頭,赫然發現已到了大都督府門口。

  這是一棟極具西域風格的府邸,正門不像城主府那麽方正,而是一個上方呈圓形的巨大門洞。

  牆頭很高,都是用條石砌成。

  看上麵那幾個圓頂的角樓便知道牆體很厚,牆頭上麵肯定能站人。而周圍是一片片低矮的黃土房,相比之下,眼前這大都督府更顯壯觀氣派。

  一起從城主府過來的餘望裏翻身下馬,把韁繩遞給跟在後麵的一個青壯,走上去推了推滿是灰塵的大門,回頭道:“門應該從裏麵栓上了,進不去啊。”

  “前麵有衛士,李將軍和崔明府應該在裏頭。”

  “二位稍候,我去東門瞧瞧。”

  “有勞了。”

  徐浩然以前沒少跟餘望裏打交道,看著餘望裏的背影,轉身笑道道:“博文兄,幾年沒見,望裏小兄弟風采依舊啊。”

  餘望裏是城主府的所有吏員中衣著最講究的,跟往常一樣頭紮絲葛巾子,身穿綠色粗葛布翻領長衫,係著一條銅鐵腰帶,腰間挎著一柄長劍。

  如果在關內,真以為他是個仗劍遊曆的名士呢。

  黃博文不由想起餘望裏那個不切實際的願望,感慨地說:“這日子過得真快,記得當年他死活不願來做書吏,說啥子一旦為吏終生為吏,結果還是做了,一轉眼已經做了六年。”

  “已經是老吏了。”

  “二十一歲的老吏。”

  “二十一該成家了,他有沒有娶婆娘?”

  “這娃子強著呢,非要找個門當戶對的,說啥子他出身書香門第,乃官宦之後,為吏已經對不起列祖列宗,不敢再娶胡女。”

  “他還說打死也不做書吏呢,再過兩年,等他想婆娘想的憋不住,看他娶不娶。”

  “這倒是,哈哈哈哈。”

  “博文兄,知道崔明府讓我們來做什麽嗎?”

  徐浩然不想再在背後調侃那個一心想重振家門,一直打算去長安考進士卻去不了的小老弟,立馬換了話題。

  黃博文抬頭道:“不知道,我正想問你呢。”

  徐浩然摘下鐵盔,自嘲地說:“你都不知道,我就更不會知道了。我已經很久沒來過葉勒城,要不是曹勿爛叛亂,大將軍擊鼓點兵,我這會兒還在家種地呢。”

  黃博文聽出這番話中充滿怨氣,但能夠理解,他沉默了片刻,故作輕鬆地說:“徐都尉,韓侍禦就住在裏頭,崔明府讓你來這兒,我琢磨著應該與韓侍禦有關。”

  “韓侍禦怎會記得我,再說他不是去白沙城平亂了麽。”

  “韓侍禦肯定不會忘記你的,徐都尉,我覺得你早晚能苦盡甘來。”

  “老兄真會說笑,侍禦大人日理萬機,怎會記得我這個小小的管糧官,況且我已經不做管糧官好幾年了。”

  徐浩然抬頭看向院牆上的角樓,五味雜陳。

  黃博文很佩服他的為人,也很同情他的遭遇,禁不住問:“徐都尉,這幾年過得可好?”

  徐浩然深吸口氣,淡淡地說:“挺好的,不用再管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不要再見那些齷齪的人,一心耕種我那幾突地。收成雖一般,但交完該交的糧,也夠我養家糊口。”

  “成家了?”

  “嗯,娶了個婆娘,去年娶的,是個胡女,別人怎麽看是別人的事,我覺得挺好。隻是沒錢擺酒,也就沒好意思告訴老兄。”

  “恭喜恭喜。”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總不能打一輩子光棍兒,沒啥好恭喜的。”

  徐浩然實在不想再聊這些,又換了個話題:“前麵怎會那麽熱鬧,你剛才說李將軍和崔明府在裏頭,究竟怎麽回事?”

  “韓侍禦家的瘋三郎被一股突厥馬賊給綁了,陳驛長今天帶錢去鞋兒烽贖人。李將軍不太放心,派了一百多兵跟著,總算有驚無險把人給贖回來了。”

  “瘋三郎?”

  “你不知道?”

  “我天天呆在河灘上種地,別說葉勒了,連軍城、屯城都不怎麽去,我哪知道這些。”

  “那娃有點瘋瘋癲癲,不瘋他也不會跑瀚海去耍。”

  二人正說著,厚實沉重的大門吱吱呀呀地從裏麵打開了。

  剛才去東邊找崔明府的年輕書吏餘望裏,撣著開門時掉落在身上的塵土,愁眉苦臉地走了出來。

  “二位,崔明府讓我們領著外頭的青壯把裏頭拾掇幹淨,我從內宅繞過來時粗略看了下,裏頭好幾進,恐怕有幾十間屋,多少年沒人住過,別提有多髒,估計拾掇到天黑也拾掇不完。”

  徐浩然頓時皺起眉頭:“讓我們來幹這個?”

  餘望裏苦笑道:“明府讓我們別想著走,他晚上不但要來察看,還有事要交代。”

  “收拾這兒,難道節度使要來……”

  “不知道。”

  “徐都尉,別問了,明府讓我們做什麽我們就做什麽。”

  黃博文深知他的臭脾氣,擔心他又得罪人,急忙把他拉了進去。

  餘望遠則掏出陳驛長剛給的錢,讓一個青壯趕緊去買笤帚。

  ……

  與此同時,假道長正在後宅的院子裏開壇作法,幫三魂六魄嚇得離位的“韓三瘋”喊魂兒。

  他左手揮舞著桃木劍,右手搖著鈴鐺,嘴裏振振有詞。

  正主兒“韓三瘋”卻不在院子裏,一回來就鑽進平時住的西院,反鎖上院門誰也不讓進,不管崔明府和陳驛長怎麽喊都不開門。

  特意趕過來打算安慰一下的李將軍吃了個閉門羹,回頭看了看正忙得不亦樂乎的假道長,擔心地問:“崔兄,三郎不會有事吧?”

  崔瀚不知如何作答,下意識看向陳驛長。

  陳驛長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道:“稟李將軍,三郎隻是受了點驚嚇,應該不會有大礙。”

  “什麽叫應該,韓侍禦在白沙城平叛,我們幾個在葉勒留守,自然要保他家小周全。三郎要是被嚇出病,到時候怎麽跟韓侍禦交代!”

  “要不……要不我去把隨軍醫師喊來瞧瞧。”

  “找隨軍醫師,既然是隨軍,當然隨大軍出征了。”

  “瞧我糊塗的,居然沒想到。李將軍,那我去找個胡醫。”

  “趕緊去。”

  “諾。”

  陳驛長暗罵了一句裝瘋賣傻真他娘的麻煩,躬身行了一禮,轉身跑出了院子。

  崔瀚則拱手道:“李將軍,你公務繁忙,要不先回去。下官在這兒盯著,一有消息便差人去向將軍稟報。”

  呆在這兒不但幫不上忙,甚至連人都見不著。

  再說都已經來過了,彰顯下關心就行。

  葉勒鎮副使千牛衛中郎將李成鄴權衡了一番,微微點點頭。

  他在崔瀚的恭送下剛走出幾步,想想又回到通往西院的小門前,拍著門喊道:“三郎,營裏有點事,六叔要回去瞧瞧。你先好好歇息,等明天好點,叔讓慧娘來看你。”

  “……”

  裏頭依然沒動靜,崔瀚一臉尷尬,心想全葉勒城敢不給李將軍麵子的也就他“韓三瘋”了。

  李成鄴沒想那麽多,更不會跟一個瘋瘋癲癲的臭小子計較,甩甩鬥篷,手扶镔鐵長刀,昂首闊步走出了大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