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六章 半路收丫鬟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08 16:46      字數:2628
  晚夏的太陽,已在燃燒最後的餘熱。

  寬平的官道上,行來一支雜牌隊伍。

  這支隊伍,行人並不害怕,相反遇到的都停下,看著一串馬車驚慕不已。

  最前方的是身穿盔甲的禁衛,中部左右兩側是侍衛。

  太監、宮女、還有一些穿著普通的下人。護著二十輛馬車。

  這些馬車樣式都差不多,寬有一米二三,車廂長有兩米。

  就算推拉的車門,也用鐵皮包著,再是神箭手也射不穿。

  眾公主眼饞李壽設計的馬車,各自在廣州免費做了一輛。

  這些馬車中並不全是人,有些車內裝著她們搜刮來的禮物。

  每輛馬車,至少三四人。大家恨不得全擠在一起,一路歡聲笑語。

  在前方第一輛馬車中,擠了五人。李麗萍說:

  “我大唐還從未封過世襲爵位,五哥能封為世襲親王,說明父皇對他極為滿意。”

  這群女人都不傻,有些事情能想到,隻是誰都沒說破。

  得到李壽被封為世襲親王的消息,柳風鈴非常高興。

  她知道,李壽正一步步在朝太子之位邁進。

  “世不世襲都沒什麽,最主要是能幫父皇。相公班師回朝,我們想在京城多住些時間,孝敬父皇母後。”

  這事柳風鈴沒吹牛,她想多留京城,除孝敬李世民夫婦,還要孝敬她的父母。

  得到李壽的餘恩,柳登科一家人也提升了一級。

  大家才接到李壽世襲的消息,都在議論。

  中間一輛馬車中,坐著李明達三小,這三人膽子最大,什麽都敢說。

  “十九姐,世襲親王沒太子大吧?父皇為何不封五哥為太子?封他為世襲親王?”

  李明玉很不理解,她說完,和她個頭差不多高的李明雪點頭附合。

  李明達想了一會說:“可能下一步封吧!這事不能亂說。六姐說過,誰當太子這些話千萬不可對別人說。要是大哥聽到,會發火的。”

  李明雪輕聲說:“的確不能亂說,大哥經常發火,別讓他知道了。”

  李明雪說完,馬車停止。

  “怎麽停了?我們下去看看。”

  最前方,一個禁衛來報:

  “王妃,公主,前麵躺著一個年青女子,像是病了。”

  “病了?我們去看看。”李明月很興奮:

  “我現在的醫術提升不少,應該能檢查出來。”

  一群興奮的女人很快從馬車內出來,來到前方。

  擋路之人,是一個穿著粗衣爛布、長像很不錯的年青女子。

  一群宮女已將女子扶坐在大石旁,李明月占得地理優勢,搶先捉住女子的左手。

  坐在第二輛馬車的李麗芳,搶到女子右手。

  趕來的三小一臉遺憾,李明玉催問:

  “五姐,她這是怎麽了?”

  李明月沒回答,翻開女子眼皮,嘴巴,檢查了好一會:

  “八妹,我感覺她身體好虛,看樣子像在大病中。”

  李麗芳也檢查完:“說大病也不像,像是大病初痊。”

  “我來看看,”李明達跑過去接力,李明玉緊隨其後。

  柳風鈴看不下去了:“讓媚娘先將人救醒,你們再檢查。”

  武媚娘被封為桐鄉君,還未去謝恩,她以謝恩的名義,將一家人都帶來。

  她的醫術比眾公主都好,幾針將女子紮醒。

  “你們是誰?我在哪裏?”

  李明達還捉住人家的手腕:“別管我們是誰,你暈倒在路上,是我們救了你。”

  女子掃了一眼,趕忙爬起來:

  “多謝各位貴人,奴婢被壞人追趕,逃到這裏。已幾天沒進食,餓暈過去。”

  李明月兩姐妹一臉尷尬,李明玉馬後炮:

  “我就說嘛,她這氣色,一看就像餓暈的。快快給她一些食物和鹽水,讓她恢複一下體力。”

  這群女人根本不像在趕路,像在遊山玩水。

  難得碰到這麽好玩的事,大家圍在女子周圍,很快將對方的身世問清楚。

  女子叫柳玉,從小被賣到洪州,一大戶家當丫鬟。常受主婦打罵,逃到這裏來。

  柳玉吃過東西,清洗幹淨,相貌不在一些公主之下,眾女好感大起。

  李明月說:“你去我家吧!暫時到我家當個丫鬟。以後有了心儀之人,你再嫁過去。”

  “多謝公主,”柳玉說:

  “奴婢有個哥哥自小被賣到廣州,奴婢想去那裏找他。找到他後,再為奴為婢報答大家。”

  李明達好奇問:“其它家賣女不賣男,你家怎麽男女在賣?”

  柳玉流下幾滴眼淚:“從小家裏太窮,沒吃的,不賣隻能被餓死。”

  李明月看向柳風鈴:

  “她一個弱女子上路也危險,她也姓柳,人還算靈巧。幹脆五嫂收為丫鬟,也方便她在廣州找哥哥。”

  柳玉已知道這些人的身份,柳風鈴還未開口,柳玉向她跪下:

  “奴婢願拜入越王殿下為奴。”

  柳玉人美,也出得色,柳風鈴也很喜歡。

  “既如此,我派人送你去廣州,先找到你哥哥再說。”

  “多謝王妃,”柳玉正色道:

  “主母遠行,奴婢豈能因私而離開?願陪在主母身邊侍候。哥哥已失散十多年,找他之事急也急不來。”

  如此懂事,眾女更喜歡。隻有武媚娘和翟青鸞有些不解,臉上沒有歡喜之色。

  ……

  一座高大的城池上,扶餘義慈再次極目眺望遠方。這次他沒有征服城池的快感,有的隻是仇恨。

  “李壽將所有兵力收回京城,想以逸待勞,和我們決一死戰。他在京城的兵馬,已和我們差不多。我們此去攻城,很難滅得了他們。大家說說,我們該怎麽辦?”

  扶餘義慈不是傻瓜,李壽全麵收縮,又是守城,兵力也差不多。

  他們要是去攻城,隻有死路一條。

  一個身穿青色盔甲、長相彪悍的壯年男說:

  “可再派人去與解重嶺商量,他由北麵攻來。斷掉李壽的後路,李壽必出兵。到時我們就能尋到機會,一舉拿下京城。”

  說話之人名叫國向東,是扶餘義慈手下兩個神將之一,武藝非常利害。

  另一個中年將領附合:“國將軍說得是,隻憑我們這些人,攻城幾乎不可能勝。京城的糧草充足,又快到秋收時節,他們根本不用擔心糧草。隻有聯合解重嶺,才能打敗他們。”

  扶餘義慈的怒火更盛一分:

  “解重嶺這個小人,我們派了幾批人去,一直沒給我們答複,誰可再去勸說?”

  “要說服解重嶺並不難,”一個臉上無須的中年文官說:

  “他所要的不過是名與利,可答應他,趕走唐軍,封他為並肩王,將北方數城盡劃於他,他一定會答應派兵來。”

  扶餘義慈瞪著中年文官:“劉儒,要不要本宮將太子之位讓於他?”

  劉儒被嚇跪:“臣也是為殿下好,要想他出兵,隻能給更多的好處。當前我們共同的大敵是唐軍,隻要將他們趕跑,以後的事都好談。”

  “殿下,還有一法可以試試。”一個壯年文官說:

  “大王已去,我百濟群龍無首。殿下可登基繼承大統,再給解重嶺下令。解重嶺現在仍以百濟臣自居,他要是不尊殿下之令,就是百濟的叛臣。他那些手下,也不會再服他。”

  扶餘義慈終於亮了一回眼睛,看向壯年文官:

  “孫大人此法可行,走,我們去給盧大人說說,他對此事有何看法。”

  盧慶餘昨天收到一封信,是家裏帶來的。

  他的心裏充滿矛盾,為此,他以生病為由沒去做事。

  收到信的人,不止盧慶餘一個。

  許多人都收到信,但再是忠於扶餘義慈的人,也不敢將信交給他。

  真貴賢的前車之鑒,大家都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