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六章 直奔京城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6-02 12:13      字數:2833
  李壽帶著大部隊來到百濟碼頭時,這裏已有上百個迎接他們的官兵。

  人雖多,大家卻不滿意。這些人全是碼頭前方縣城的人。

  叫鄭維紀的中年縣令說:

  “我們不知道你們現在來,我們已派人告知朝廷,他們很快會派出迎接大臣,李大人見諒。”

  李壽很滿意,他們本可以先一步派人來通知。

  怕百濟有準備,才來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算了,你們找些向導,帶我們去居拔城。”

  居拔城是百濟的京都,鄭維紀有些驚訝:

  “去京城幹什麽?現在前方戰事緊急,朝廷怕是要讓你們去前線。”

  李壽就是怕直接去前線,才打他們的突然襲擊:

  “有些事,得向貴國說清楚。我們這些兄弟才來百濟,就直接去前線?他們也不願意。現在戰事如何了?”

  鄭維紀眉飛色舞:“我軍在太子的帶領下,已開始攻打新羅大耶城。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占領那裏。”

  李壽弄到幾張這三國的地圖,知道一些大城。

  大耶城是新羅的西部大門,要是大耶城被攻下,百濟軍就能長驅直入。

  “大唐那邊有沒有消息?”

  李壽已將他的計劃,一並帶給李勣。讓李勣不要管高句麗那邊,先來這裏配合他。

  鄭維紀搖搖頭:“那邊我還沒聽到什麽消息,聽說高句麗那邊更狠,已占了新羅十幾座城。”

  李壽暗自高興,要是這兩國能將新羅滅掉,他們再來清場?

  可惜他們的時間太緊,不能在這裏耽擱。

  ……

  一座很大的宮殿,左右的文武官員已就位。從大門外,抬進來一副躺椅做的擔架。

  擔架上有一個須發盡白、臉瘦成皮包骨的老頭。

  老頭被抬到九階之上,坐上龍椅後,眾人跪拜:

  “拜見大王。”

  這個已病得需要抬走的老頭,就是百濟武王扶餘璋。

  扶餘璋有氣無力看了眼左右官員,揮了揮手:

  “聽說扶桑的軍隊已到,他們到哪裏了?”

  左首一個老而精神的老頭站出來:

  “大王,我們今天才接到鄭大人的傳信,暫時不知他們到何處。聽說他們派了兩萬兵馬來,由一個叫李大葉的扶桑文官帶領。”

  李壽一天不占便宜,渾身難受。

  大家沒被他這名字吸引,一聽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文官?扶餘璋民增加一點精神,看向左首老頭:

  “真愛卿,李大葉是何人?扶桑怎麽派個文官來?”

  老頭叫真貴賢,是百濟大相:

  “臣也不知李大葉是誰,聽來報的人說,李大葉是扶桑天皇封的大軍師。”

  眾人釋懷,一個大軍師,當個兩萬人的元帥綽綽有餘。扶餘璋問:

  “大家以為,如何安排他們這兩萬兵馬?”

  從右首站出一個頭大身粗的半百將領:

  “大王,現在我軍正在攻打大耶城,可讓他們直接去大耶城,配合我們。”

  這個想法很美好的將領叫沙千萬,是目前在京城的武將之首。

  沙千萬的話一出,眾人皆附合。扶餘璋現在已沒精力多想:

  “就依沙愛卿之言,派人傳令,讓他們去攻大耶城。”

  ……

  百濟的曆史不短,在三國時候,原屬於遼東帶方郡。由東明朱蒙後裔仇台,在帶方郡建國,流傳至今。

  百濟三國沒有隔海,和中原的淵源更深。無論服裝禮儀,都仿中原。

  難怪這幾國的後代,連宇宙都說是他們造的。除抄襲中原文化,根本沒自己的東西。

  有百濟的官兵開路,又在李壽如逃命似的趕路下。大軍在走到快接近居拔城時,碰到前來傳令的官員。

  一個叫沙友真的壯年官員,拿出一卷聖旨。

  見除帶路的自家人跪下,所有人都沒鳥他。幹脆不念,以說話的語氣:

  “李大人,大王有令,讓你們去大耶城,配合我軍攻下此城。”

  李壽一聽樂了:“我們來這裏,攻下的城池算你們的還是我們的?糧草軍資這些怎麽算?”

  這些事,人家早就想好:

  “大王說了,隻要你們配合我軍攻下大耶城,以後你們攻下的城池,全算你們的。你們的糧草,我們可以負責一部分。”

  李壽比百濟的人更天真,還以為他的部隊,能直接開到人家的京城去。

  “這可不行,我們在這裏沒有任何根基,攻下的城,遲早會被你們吞並。別給我說什麽同盟關係,在利益麵前,什麽也不是。我要親自去京城和武王商量。”

  沙友真想了一會:“好吧,李大人隨我進京吧。”

  李壽裝傻,轉身後眾將士說:

  “大家跟我來,我們去居拔城,當麵問武王。”

  “這可不行,”沙友真腦子沒進水:

  “李大人要是不放心,可帶些侍衛前往。大軍就留在前方的盧象城,吃住我們都會安排好。”

  劉仁軌幫腔:“李大人是我扶桑軍師,何其尊貴?隻帶些侍衛,要是有人對他不利怎麽辦?你百濟一國京城,還難還怕我們這兩萬步兵去?”

  李壽這次行軍最可憐,全加起來,隻有一百二十幾匹馬。

  他們倒有馬騎,士兵全是步行。

  沙友真不敢開這口:“此事我作不了主,不能答應你們。”

  李壽說:“這樣吧,你回去請示一下。在沒有談攏之前,我們不會去給任何人打仗。”

  沙友真離開,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劉仁軌說:

  “他們對我們有戒心,隻怕不會讓我們去居拔城。從這裏到居拔城,還有兩百多裏,我們很難到達那裏。”

  開始劉仁軌就說過,沒有哪個傻瓜,會讓別國軍隊去京城,就算友軍也不行,李壽還不相信:

  “我們不用聽他們的,走自己的路,讓他們去說吧。”

  全懵住…

  ……

  大家開啟無賴模式,也不怕被人打疲兵,日夜兼程。

  在離京城百裏時,再次被截胡。

  這次來的人不但更老,還更有份量,是個叫王植的老臣。

  王植看了眼這支無賴軍,臉色很不好看,沒先說事:

  “你們這是何意?想去攻我京城嗎?”

  “王大人何出此言?”李壽裝傻:

  “這裏是你們的地盤,京城又在中心,我們再有仇,也不會傻到孤軍深入,帶這點兵去京城找死吧?”

  這話有道理,王植臉色稍好看些。

  “李大人,話雖如此,你們這樣不守規矩,擅自闖我京城,這非是友軍之道吧?”

  “我們並非一定要去你京城,我們萬裏迢迢來此,不想被人牽著鼻子走。大家不放心我去京城,隻是想在京城外麵等我,也好有個接應。無論談不談得通,我保證,他們絕對不進城,就在外麵。談得通就馬上去前線,談不通立即離開,王大人看如何?”

  王植雖沒有這個權力,比沙友真聰明:

  “此事萬萬不可,要談,李大人現在就去京城。其它人,退回盧象城休息。”

  一百裏,快速行軍,一天就能趕到。但李壽並不滿足:

  “大人可能不知道,我們一來就碰到不少賊寇,想取我性命。還好我運氣好,幾番暗殺,僥幸逃脫。現在除這些弟兄,我誰也不敢相信。”

  王植帶著被侮辱智商的臉色,看著李壽:

  “李大人有兩萬兵馬,誰會做這些自尋死路之事?”

  李壽二話不說,押來一大群人,王植看呆。

  “此人是張陽虎,帶著數百賊兵,盤踞潮鄉。他叫仲智奎,是大王山當家仲宏茂之子,有上千兵馬。這位是沙烏圖,兩千多賊兵,盤踞清風寨。他們三個勢力,暗殺我十多次,我忍無可忍,派兵將其剿滅。王大人要不信,可以親自審問。”

  數百個賊寇雖被綁著,王植自然不會信。

  快馬請了些人來,很快有些人就認出來。

  “大人,他們真是張陽虎、仲智奎和沙烏圖。在沿海一帶為寇,當地官府也拿他們沒辦法。”

  自家人的話,王植不得不信。結果一審問,大家的供詞都差不多:

  “我們收了新羅朝廷的銀子,他們讓我們暗殺李大人,破壞百濟和扶桑聯盟。”

  李壽這個道理站得住腳,王植返回居拔城匯報。一天後,李壽得到回複:

  “扶桑軍可駐紮京城外軍營,但不得進京。宣李大葉進京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