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退為進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4-15 10:20      字數:2723
  李壽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

  李承乾的傷病不嚴重,影響非常大。

  李世民連第二天的早朝也沒搞,讓眾大臣自行忙國事。

  越王府,李壽躺在椅子上想事。柳風鈴進來。

  “明真她們也說了,太子這事,是他自己想不開,完全不關我們的事,相公不用自責。”

  李壽哪是自責?將柳風鈴攬過來:

  “我在想一件事,要是我們現在提出去封地,你說父皇會不會答應?”

  “去封地?”柳風鈴還從未考慮過這事。

  “相公想去封地?”

  李壽說:“京城是非多,去封地遠離是非,能做的事情更多。”

  柳風鈴平時雖嘴上不說,心裏同樣有些野心:

  “要是去廣州那邊,是非雖沒了。遠離了朝廷,時日一長,誰還能記起我們?”

  李壽笑了笑,這些想法,他沒瞞柳風鈴:

  “以退為進,未必不是一步好棋。你放心,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現在我們還留在這裏,大家嘴上不說,心裏都會有些想法。還不如離開,將我那些改革,從封地開始,發展到全國。”

  柳風鈴沒再阻止:“我去給爹娘他們說說,聽說廣州那邊多瘴氣,他們就不用去了。你看留誰在家,負責家裏的事?”

  ……

  魏王府,心寬體胖的李泰,坐在一張大椅上,看了眼他的幾個忠實手下:

  “大哥想不開,傷病雖治好,心病怕是一年半載難治愈。這一年半載,五弟一定會不遺餘力,爭奪太子之位。大家說說,我們該如何應付?”

  隻有四個手下在場,韋挺毫不忌口:

  “太子算是廢了,皇上怕他再自殺,可能不會立即廢太子之位。這事對越王也有影響,我們不一定沒機會。”

  “韋大人說得是,”杜楚客接道:

  “事因越王起,越王自然有不小影響。我們是局外人,要是計劃好,可享漁翁之利。”

  李泰眼睛一亮:“純甫有何妙計?”

  杜楚客摸了摸胡須:“趁此機會,可聯係一些官員,彈劾越王以賣藥之名,私自做其它生意,還私賣酒精給那些邦國。彈劾他不尊兄長,欺壓太子。這一條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夠他受的。”

  李泰想了一會:“生意倒是小事,欺壓大哥不錯。隻憑這些,應該扳不倒他吧?”

  杜楚客不怕得罪人,看了另三人一眼。待三人被李泰請出去才說:

  “殿下可多多接近太子,多給他說些越王大出風頭之事。太子現在已被心魔所侵,很有可能會派人暗殺越王。一旦越王死,太子的陰謀被揭發出來?”

  李泰眼睛大亮,向杜楚客行了一個大禮:

  “得純甫,本王如得張良諸葛,終生受益。”

  ……

  李壽經過深思熟慮,再留下,坐實了他有野心的想法。

  要是現在提出離開,不但可以打消大家以前對他的想法,還能到廣州實現他改革的計劃。

  大家休息一天,早朝,雖隻少了李承乾一人,氣氛很沉重。

  連大家的奏事聲,也比平時小。

  等大家奏了些事,李壽站起來:

  “父皇,現在七弟都已重回封地。太醫署的事也走上正軌。我想去封地,試行一些改革事宜。要是能成功,也可推廣到全國各地。”

  眾人再次被李壽震呆,大家都認為,李壽現在離太子之位,僅差了一步的距離。

  最聰明之人也沒想到,他會在這時候離開京城?

  李泰還在聯係人彈劾李壽,懷疑聽錯了:

  “五弟,你說什麽?”

  李壽看了眼這個心懷叵測的家夥,將話重複一遍。李世民不願意:

  “天賜不一定要去廣州才能改革,京城這麽大,在這裏更方便。太醫署的事雖在順利推進,朝廷其它事還有大堆。現在正是需要人的時候,你怎麽可以離開?”

  李壽掃了眼眾人,隻看到大家還在驚訝中:

  “有些事,在京城就算能成功,在外麵也不容易。何況京城影響太大,一旦改革不好,損失各方麵都非同小可。至於朝廷的事?該說的我已說了,有些事隻能慢慢來。”

  “父皇,五弟說得很有道理。”李泰生怕李世民不答應,趕忙插嘴進來:

  “京城影響太大,不益輕動。廣州那些地方是偏遠之地,要是那些地方都能改好,全國各地都沒問題。還請父皇體諒五弟的一番苦心,成全他。”

  還有一人,也怕李世民不答應,長孫無忌站起來:

  “皇上,留太多皇子在京城,於國無益。既然越王殿下有此誌向,何不讓他去試試?現在太醫署有孫神醫坐鎮,不會有多大的問題。”

  長孫無忌的勸說更高明,京城的皇子多了,難免會再出現想不開的事。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孫思邈這尊大神在京城,沒必要非要將李壽係在這裏。

  李世民考慮再三,長歎一聲:

  “天賜既然有此願,你隻管放手去做。廣潮七州軍政,盡托於你。”

  ……

  蒼天之下,一條大道通向遠方。大道之上,行來一大群人馬。

  “武妹妹,下雪了。”

  這群三百人的隊伍,馬和馬車都不少,隻是馬車就有九輛。

  在第二輛的柳圓圓,從車窗探出腦袋,剛好看到天空撒下的禮物。

  正在看書的武媚娘又被打擾,白了柳圓圓一眼,將書放下:

  “這麽冷的天,下雪有什麽奇怪的。”

  柳圓圓將窗簾放下:“殿下和小姐今天是成婚的第一年,按道理說,必須得在家。過年不到兩個月了,他們怎麽不過完年再去?”

  武媚娘一點沒有離開的感覺,她和後麵的狄仁傑,都帶了不少書來,旅途很好打發時間。

  “年有什麽好過的?師母說了,這次去廣州要待不少時間。明年兩位公主成婚,也不一定回來。”

  第一輛馬車中的李壽夫婦,也在談論下雪的問題。

  “相公,這雪怕是會越來越大,我們幹脆去城中休息一會再走。”

  李壽拿出一張地圖:“行程還未得三分之一,盡快趕到廣州。南方雪小,被堵在路上就麻煩了。”

  李壽有些鬱悶,原本長孫皇後讓他們過完年再去,被他拒絕。

  走的時候,一群公主哭得傷心欲絕。

  李明達還吵著要和他們一起來,可惜這個願望,被長孫皇後撲滅。

  倒黴的事不止下雪。眾人冒著風雪趕了一會的路,來到一條河邊。

  河邊有一條篷船,岸上生了一堆火,上麵還架著一口鍋。

  一個臨近半百的中年男子,和一個長有幾分姿色的年青女子,正在搞野炊大餐。

  見他們到來,起身呆呆看著他們。

  柳風鈴現在已不鬱悶,和武媚娘幾人,先李壽一步來到兩人麵前。

  “你們不要怕,我們隻是路過。不是說這裏有座橋嗎?”

  年青女子點點頭,指著下遊。大家看去,呆住。

  “前不久,那座橋塌了。”

  不用年青女子說,她們也能看到。那裏兩岸隻剩下一些橋蹬。

  一番打聽,要繞道數十裏,才有第二座橋。中年男說:

  “你們要是想過去,我可以劃過去,但馬和馬車不行。你們要是想過去,每趟我隻收二十個銅子。”

  錢倒沒什麽,馬車這些弄不過去?李壽看了眼天色:

  “再有一個多時辰就天黑了,天黑之前,絕對無法趕到第二座橋。你們這裏有沒有能裝下馬車的大船?”

  中年男很遺憾搖頭:“我們這裏的漁船倒不少,你說的那種大船,隻有江邊才有。”

  大家絕望了,李壽沒有:

  “你能不能去多叫些漁船來,將漁船連起來,上麵鋪木板,運馬和馬車應該沒問題吧?”

  大家雙眼一亮,中年男點點頭:

  “這樣應該不會有問題,隻是這樣,每趟的船費?”

  “船費小事,”李壽說:

  “我總給你五十兩銀子,你將我們全渡過去,包括所有東西。”

  中年男聽完,像風一般駕船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