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實的楊政道
作者:壞血      更新:2022-04-15 10:20      字數:2668
  袁天綱重重吸了口氣,看著地上的九枚銅錢。

  “卦象有一星、三星、五星、七星和九星之說。九星連珠為最,如果卜人,說明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功,侵日月玄機之妙。其影響,遠勝過開國立朝。”

  李世民驚呆,袁天綱恍然道:

  “難怪他能為皇後娘娘改命,原本娘娘的陽壽,去年就已盡。”

  李世民大喜,以前沒人敢在他麵前,說長孫皇後的陽壽已盡。

  “他、他是不是我的兒子?”

  這才是最重要的,袁天綱沒敢太過教訓李世民:

  “他當然是皇上之子,也隻有皇上,才有這麽逆天之子。皇上再這樣多疑,非江山社稷之福。此間事了,臣告辭。”

  袁天綱還有許多話沒說,也不敢說。在他心裏,重複著幾句話:

  “難怪他懂得那麽多,千多年後的人,怎麽會出現在這個時期?唉!這次泄的天機太大,從此以後,不能再給人占卜了。”

  ……

  “壽兒是我們的孩子?”長孫皇後第一個知道,激動得熱淚盈眶:

  “我就說過,壽兒一定是我們的孩子。陛下,以後不能再聽信那些謠言。”

  李世民同樣激動,袁天綱都證實李壽是他的兒子,他基本不再懷疑。

  “袁道長還說,天賜有奪天地造化之功,侵日月玄機之妙。他已更改你的命數,以後你會長命百歲。”

  誰都想長命百歲,這些話長孫皇後也喜歡聽。

  “陛下,我們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天賜吧,不能讓他一直擔心下去。”

  李世民點點頭:“我這就將他召來。”

  “不用召他來,”長孫皇後說:

  “我們好久沒去他府上了,去那裏看看。”

  ……

  李壽又去找眾官,商量一會政事才回家,一群女人正在大廳,接待一個年青人。

  這個年青人身體有點單薄,看上去有點害羞,眼睛也不敢朝這些女人身上瞟。

  見李壽到來,趕忙起身見禮:

  “下官楊政道拜見越王殿下。”

  李壽想了一會才想到,楊政道是隋煬帝楊廣之孫,還被突厥推為皇帝。

  後來被唐軍所俘,李世民非但沒關他,還封了他的官。

  “楊大人不用多禮,你來是?”

  李明達將李壽拉出大廳:“是我們叫他來的,他在洛陽有不少店鋪。我們想從他手裏租兩間來開酒樓。剛要說到正事,五哥就來了。”

  李壽有些無語,這幫公主在他的維護下,快變成後世少女了。

  李壽回到大廳,和楊政道閑聊幾句。

  現在蕭太後過得不錯,仍在洛陽。天天和洛陽的熟人在一起聊天,精神遠勝從前。楊政道說:

  “皇奶奶常去洛陽宮,她很想進去看看。那裏麵也沒什麽看的,怕她睹物傷景,我們沒請奏皇上。”

  “去看看更好,不看才傷心。”李明真說:

  “要不我們給母後說,讓她去給父皇說說,父皇一定答應。”

  楊政道大喜,他有自知之明。肯還他皇奶奶自由,已是非常難得了,哪敢得寸進尺。

  “多謝巴陵公主。”

  出去一圈的柳風鈴,又將李壽拉出去,遞給李壽一把寶劍:

  “這是楊大人帶來的禮物。”

  寶劍有些不合理,劍柄比較普通,銀灰色,中間纏著黃色的絲線。

  隻是劍鞘就有超三尺長,三指多寬。非常不凡,鑲有三顆大寶石,還有不少小寶石點綴,紅底黃邊。

  李壽抽出劍,真見到一道寒光從劍身射出,還伴有一陣清脆的金屬摩擦聲。

  在劍的底部,刻著兩個古樸篆字

  “純鈞。”

  “好劍,”李壽雖不懂這些東西,也知道這劍不錯。

  柳風鈴知道他沒這方麵的文化:

  “獨孤將軍他們說,這是春秋時的名劍,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和魚腸、巨闕等古劍齊名,非常名貴。”

  李壽呆住,純鈞他雖沒聽過,魚腸劍他知道。放在後世,足以賣得一些億萬富翁傾家蕩產。

  還在發呆,高陽從裏麵跑出來,興奮說:

  “他能擠出一間商樓給我們,還不要租金。六姐說,租金還是要給他。但要讓他保證,以後不得漲價。”

  李壽剛才還有點點想法,現在已沒貪大便宜的想法了。進入大廳,將劍遞給楊政道:

  “這劍我們不能要,你的好意我們心領了。”

  楊政道站起來:“殿下不可,殿下為我們做的事不少,還將大姑也勸回皇奶奶身邊。我們也幫不上什麽忙,這是我們的心意。”

  對方是個老實人,李壽沒好意思要人家的東西,將寶劍強行還給楊政道。

  楊政道滿心佩服,說出一事:

  “當年天下大亂,我們不得已,攜傳國玉璽等物遁入漠北突厥。後來帶回來不少,還有一些東西被留在那裏。其中有些醫書,皇奶奶對醫術頗為精通,她對我說過。那些醫書中,有一本叫黃帝外經的醫書,沒能帶回來,最為可惜。”

  楊政道不過投其所好講故事,李壽聽呆。

  黃帝內經李壽能默寫出來,黃帝外經隻是個傳說。

  最後流傳的黃帝外經,是明朝陳士鐸所寫。

  那本醫書,是李壽和許多醫者,最想得到的。對於李壽來說,遠勝過任何名劍。

  “蕭太後既然懂醫,她應該能記得裏麵的內容吧?”

  楊政道搖搖頭:“聽皇奶奶說,那本書太過深奧,她不大懂。當時也沒時間去學,無法默寫出來。”

  李壽急了:“漠北突厥?你們可知道此書現在在何人手裏?”

  見李壽如此急,楊政道認真想了想:

  “當時有個叫桑木尼的遊牧大夫,幫了我們不少忙。皇奶奶將此書借與他,後來大唐軍隊去,我們和他斷了聯係。”

  李壽耐著性子問了一會,可惜楊政道隻知道這些。

  還是有一些收獲,蕭太後那裏的醫書不少,到時候李壽可以去借來抄錄。

  ……

  楊政道離開,大群人圍了三桌,在大廳吃得正香,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突然闖入大廳。

  “拜見父皇,母後。”

  李壽不覺得,眾女搞慌了神。年紀最小的李明玉,嘴裏還塞了一隻雞腿。

  “就知道你們沒有學習,”這些公主打著學習的幌子來。

  李世民念了句,和長孫皇後坐在李壽那桌。

  “都坐下吧,接著吃。”

  柳風鈴不好意思,對柳圓圓說:

  “快去重新給父皇他們弄一桌來。”

  “不用了,”長孫皇後將柳圓圓叫住:

  “是我們自己來晚,菜也不少,就這樣吃吧!”

  大家高興了,將心放在實處。兩杯酒下肚,李世民終於沒能忍住:

  “天賜以後不用多想,以前那些都是謠言。那方成天隻有半桶水,有些事情沒算到。李淳風說得不錯,相由心生,命也由心生。他們還算到你母後,去年就壽終正寢。現在如何?比以前活得更好。”

  李世民沒頭沒腦說一通,李壽沒接話,一桌的李麗質非常高興:

  “父皇說得是,以前那些本就是謠言,有人故意中傷五哥。方成天隻怕也是有人派來的,好好查查他們。”

  一些公主也開始懷疑李承乾,現在讓她們站隊,沒一個不選李壽。

  李明月想得更多:“要堵住那些人的嘴,最好將他們都崇拜的袁天綱找到,讓他親自說。”

  “可惜那臭道士不知去了哪裏,”高陽接道:

  “找到他,先打他一頓,再將他押到朝殿,將此事說清楚。”

  長孫皇後聽不得她這些女兒的狠話:

  “袁道長已去過宮裏,他將事情都說了。壽兒清清白白,所有流傳的話,都是謠言。袁道長說壽兒的命數,已被他的師父更改,所以方成天他們才未算到。”

  李壽再一次恍然大悟,他現在才猜到,剛才一直和他吹牛的老頭,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天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