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作者:魚九玄      更新:2022-04-01 10:52      字數:2064
  跟月兒身邊的婢女換了一身衣裳,李絲絮又使了銀子給醉霄樓夥計找了一輛十分普通不起眼的馬車。

  她坐著馬車離開客棧時,透過馬車簾隙,果然瞧見暗處有人鬼鬼祟祟在盯梢,且埋伏在暗處的還是絕頂高手。

  隻是因為她乘坐的馬車太普通了,讓對方以為是哪個官宦人家的小姐,因此暢通無阻突破了包圍圈。

  與此同時,大搖大擺帶著婢女上了馬車的月兒,一出醉霄樓就被盯上了。

  月兒自小順風順水,一直有她三皇兄處處護著,她出宮尚親,疼愛他的玄宗還有貴嬪娘娘又給了不少暗衛。

  因此她從來沒有遇到過什麽難處。

  這會兒被人盯上,月兒覺得驚險刺激極了。

  極少看到有人真刀真槍打架的月兒,唯恐天下大亂,馬車拐過熱鬧的街市。

  她興奮的吩咐車夫:“拐進前麵沿河那條小巷。”

  服侍月兒的車夫,也是三皇子精挑細選的人,他拿這位主子暗暗頭疼,但想到以自己的身手,還有暗處的護衛,應該能護公主無恙,所以隻得按吩咐將馬車往沿河的小巷裏趕。

  果然馬車行駛在人煙稀少的巷子裏,前麵就有幾個黑衣人攔住了馬車。

  車夫聽到暗處的腳步聲,告訴月兒:“公主,後麵也有人,前後夾擊圍住了咱們的馬車。”

  “好哇!”

  月兒興奮的將頭探出馬車,然後一支飛鏢唆地應聲而至,割掉了她鬢側一縷碎發。

  她神情呆滯捂住一側的臉,不敢置信:“什麽吐蕃狗王爺,下手這麽狠的嗎?”

  “本公主本來要跟他好好談一談的,他竟敬酒不吃吃罰酒。”

  月兒吩咐車夫:“給本公主狠狠的打,將人給抓起來,本公主要將人扭去朝堂,狠狠砸到父皇麵前。”

  這位公主也真是單純,如此怕早驚動了正主?

  大概十公主也是知道她皇姐是個怎麽單純的性子,還知道對方十分狡詐,反正也是抓不住人的,隻想讓自家主子替她多拖延一會兒。

  既然如此,那就打吧!

  車夫無語望天,吹了一聲響哨,然後屋簷上的黑衣人飛身而下,兩方人馬打鬥在了一起。

  對方不要命地往月兒的馬車旁靠,直到風吹起了簾子,瞧見馬車裏穿著十公主衣裳的婢女那張平平無奇的臉,意識到上當,為首的黑衣人氣得差點一劍砍向月兒的婢女。

  但是車夫一柄利劍無聲襲來,對方中了一劍後,知道遇上了硬碴子。

  “上當了,撤退!”

  “這就跑了嗎?有本事別跑啊!”

  在李絲絮那兒誇下海口,月兒急死了,掀開馬車簾子吩咐車夫:“抓活口抓活口,本公主不能在絲絲妹妹麵前言而無信。”

  本來要護著月兒的車夫,隻得揮劍斬向了最後一個沒來及撤退的。

  然而才將人擒下,那人嘴角溢血倒地了。

  “晦氣!”

  月兒指著地上眼珠翻白的人,氣得一身發抖:“本公主與那個大朗雅勢不兩立,走,去三哥府上,我們抓不到人,讓三哥幫著出手。”

  “不對,今日大軍回朝,三哥去了朝堂,派人去三哥府上說一聲也行,我們回府找駙馬幫忙。”

  拖延了這麽久,吐蕃那位王爺已經失去了先機,以十公主的手段,這會兒怕是順利趕到了朝堂。

  車夫配合的答應月兒:“好,奴才這就趕車回去找駙馬,以駙馬的聰慧,一定能幫公主擒到人。”

  如月兒的護衛首領兼車夫預料的那樣,李絲絮這會兒已經順利入了宮,到了玄宗迎接出征將領的勤政殿門口。

  而在她一步一步跨上台階時,朝堂上很精彩。

  玄宗誇讚了以安信王為首的出征戰士,要正式進入授軍功的階段,這時候宇文融一臉喜色出列。

  “我軍將士大挫吐蕃,今日出征吐蕃的將領班師回朝,臣要恭賀聖上。”

  宇文昭容兩天前做下的事情,讓玄宗極為不喜。

  這會兒宇文融跳出來,玄宗本能的感受到不悅,但宇文融說的是恭賀之詞,作為丞相如此舉措亦在情理之中。

  玄宗麵色柔和了些:“我軍將士攻下了石堡城這處要塞,讓河西和隴右連成一片,使邊塞百姓免受燒殺搶掠的侵擾,為大唐帶來了和平安寧,的確值得恭賀。”

  “陛下聖明,但臣要說的喜事,這隻是其中一樁。”

  宇文融從袖籠裏掏出一封文書,鄭重其事呈上:“吐蕃王爺大朗雅在名悉獵趕來長安議和前,一是感受到了我大唐將士的軍威,二是在邊塞石堡城感念於公主和安信王放他離開的恩澤,已經先一步代表吐蕃呈上了議和書,請陛下過目。”

  高力士拿起小太監用托盤舉著文書呈給玄宗時,宇文融在一旁道:“大朗雅讓臣傳達他的意思,說漢時有諸葛亮七擒孟獲,對於公主和安信王當初擒住他卻放他離開的恩澤,他一直感念於心,他是和親的金城公主之後,願意與我大唐執舅甥之禮而處,共同對付東突厥。”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大軍回朝之前,京城本就在流傳,安信王和十公主在邊塞放走了吐蕃王爺大朗雅。

  這會兒呈上議和書的吐蕃王爺,親口承認此事,朝臣們一時義憤填膺。

  以李宙為首的禦史出列:“皇上,臣要參奏安信王,安信王雖攻下了石堡城,為我大唐拓地千裏,但放走吐蕃王爺大朗雅此舉,有通敵之嫌。”

  “是啊,皇上,大朗雅貴為吐蕃王爺,在戰場上是重要的俘虜,安信王與十公主竟放走此人,這無異於縱虎歸山。”

  禦史口水橫飛:“就算大朗雅是金城公主之後,但大唐與吐蕃開戰時,兩軍是對敵狀態,他身上流著一半的吐蕃血脈,安信王和公主此舉,實在令人費解。”

  “還有恕臣說句大不敬的話,後宮不得涉政,十公主為何會去插手軍中事務?”

  禦史一副剛正不阿的風骨:“近來京中有傳言,十公主要效仿大聖天後以女子之身幹涉朝政,陛下,武周纂政教訓猶在,此風不可長啊!”

  “十公主在朝臣和百姓心目中樹立聲望也罷,為何會去插手邊塞軍中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