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
作者:奪鹿侯      更新:2020-03-02 07:54      字數:2519
  開海最新章節

  朱載蒙圈的原因是他不知道該怎麽形容陳沐帶給他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不知道。

  但陳沐知道,他確實把朱載當成擁有輸入按鈕與輸出顯示屏的人工智能計算機,當成最先進的電腦用,隻要輸入一個問題,就會從顯示屏上顯出答案的工具人兒。

  朱載確實也是這麽幹的,因為他覺得陳沐提出這些問題很有意思。

  太有意思了。

  這是一個探究真相孜孜不倦的人,陳沐的問題很難,但對他來說並不算太難。

  “大帥,所有人都知道,天下是圓的,靠地磁把天下萬物吸在地上,那兩邊一定不一樣高,這個能算,但粗算不準。”

  鄭王世子說動就動,提起筆來在紙上畫出個弧形,兩邊點墨成海,反倒給陳沐與陳功實講解開來,緊跟著道:“不如用更準確的方法,以宋代分層築堰的方式來測量水位差。”

  說著,朱載在圖上一筆畫出幾座高低不同的小山,添上高低不同的水位,然後畫了幾座壩,道:“將運河分數段,分層築成台階形的堤堰,引水灌注入內,然後逐級測量各段水麵,累計各段方麵的差,總和即為常勝港至大西港的地勢水位高下之實。”

  朱載道:“除兩端外皆為湖水河水,引出的水可灌溉周遭農田運河共有多長?”

  “記不清了,軍府有這一項報告。”陳沐想了想道:“百餘裏,途經諸多湖泊。”

  “那好說好說,還沒汴河長,先宋汴河八百四十裏河段水位差便是這麽算的,高低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精確至分寸,難道還不夠麽?”

  陳沐眨眨眼,看這圖上非常直觀且便於理解的草圖,對自己發出直擊靈魂的拷問:就這麽簡單?

  “那,那這還有個問題。”陳沐有點結巴了,探手在圖上比劃著問道:“海平麵不一樣高,運河又該如何修造,將地挖平的土方量太大,還會使得海水倒灌將兩岸田地淹壞,雖然朝廷在巴拿馬兩岸沒太多田地……主要太費工時,那邊地處熱帶,蚊蟲瘴氣對施工不利。”

  陳沐說這些時,朱載眉頭皺得越來越緊,眼神極為探究,直至聽陳沐說完才幽幽問道:“把地挖平?為何要把地挖平?”

  “不挖平水怎麽連到一起,船怎麽過?”

  “大帥知不知道,這世上有種水利叫複閘?雙重閘在唐代已有,宋代運河最多,中原的運河水位也高低不同,宋雍熙元年,轉運使喬惟嶽在淮安以北的運河上建二鬥門。”

  “二門相逾五十步,船入設懸門蓄水,待水平乃泄,船隨水走,通行無礙。”朱載擺手道:“與堰埭並聯使用,多水用閘、少水用堰,倘有潮還可修三重閘,如複閘水源不夠,還可在旁處修一兩處蓄水澳。”

  “至於真正要修幾座複閘、在哪修,還需在下實際看過方可決定……不如借此機會,在宗室大學開水利課程吧。”

  聽著朱載這話就讓陳沐笑了起來,他算是發現了,這位鄭王世子聰明得很自是不必多說,勤於閱讀學習,不過就是很懶。

  他想修天文曆,然後就讓宗室大學開了天文學課程,拉著兄弟子侄乃至孫子輩兒的親戚跟著自己一塊學天文,好指揮他們幹活;現在陳沐要讓他為修水利獻計獻策,他同樣也怕麻煩,幹脆打算讓宗室大學開水利課程,好在將來繼續使喚這幫兄弟子侄。

  可他能說什麽呢?隻要能解決他的問題,就算朱載在宗室大學開養豬科都沒問題。

  他環顧這朱載的室外實驗室,這摸摸哪兒看看,拍著手道:“好,這事就這麽定了,宗室大學再開水利學,這是大好事!”

  說著,就在他的手即將摸到立櫃架上與銅管放在一起的一方小銅塊時,朱載連忙攔住:“大帥慢著,這方寸放的是水銀,有毒。”

  嚇得陳沐的手趕忙收了回去,皺眉問道:“有毒世子還放這個?”

  “唉,還是剛才在下說的事,沒有器具,隻能自己量、自己造,這銅管是我造的,是標準尺,一百顆黍米縱列為一尺;銅塊也是我造的,內容十顆黍米縱列橫列數列,為方寸。”

  陳沐問道:“這方寸與銅管有什麽用?”

  “吹奏樂器,乃氣從口出入管,再由孔出,熟悉樂理的人隻用耳聽便可聽出這口氣吹了多遠,一尺音為黃鍾正律,管長、管徑不準,則音不準。”

  “欲令音準,需令管準,然管內徑上下不同,過去測管內容氣以黍米,可黍米有空隙。故在下用水銀,先立方寸,稱量方寸重量,再以方寸載水銀稱重,可知一方寸水銀重十三兩三錢九分二厘。”

  “如此一來,隻需數倒入銅管多少分寸水銀,再綴以算術,則知其內容音幾何。”

  陳沐眨眨眼,朱載這是測出了水銀密度……所以,這位大明朝的王子為了更好的玩音樂,被這個時代逼成了科學家?

  “啪!”

  陳沐兩手一拍,道:“世子的這個方法,完全可以用來測銃管啊!不用水銀,用水就行,隻要測出標準銃管的管內容積,則所有銃管都能以此測量,但凡盛水多、盛水少,則銃管內壁定不均勻。”

  朱載的發現讓陳沐展開頭腦的遐想:“既然有世子這樣的音律家可以聽聲辨別氣的長度,也能用算術算出,那我們可以通過音來測量火藥點燃的氣體膨脹,以測算不同配方的火藥能爆發的力,能更精確地算出火藥、鉛丸、口徑、長度與威力間的關係。”

  說到最後,陳沐抬手在嘴邊捂著,看著朱載最後把手攥成拳頭樂了:這鄭王世子真的是座寶庫。

  如果正常發展是人們碰運氣走迷宮,即使走到門前,最後還要使盡了吃奶的力氣才能推開科學的大門透出一條縫隙。

  那麽陳沐覺得隻要他和朱載站在一起,迷宮就已經被裝上導航了,而且他還帶著大炮,主需要走到門前讓朱載點個火兒,炮彈就能把大門轟碎,然後由朱載抬腳踹開就行。

  “嗬!”

  陳沐的笑聲止不住,以至於讓朱載同陳實功麵麵相覷,不明白陳沐究竟為什麽這麽開心,但他們看見陳沐在笑夠了之後朝他們張開雙手:“來,我們現在來聊聊,怎麽做顯微鏡吧!”

  朱載的表情很煩難,搖頭道:“這個在下就真不懂了。”

  陳沐更樂了,可算有你不懂的東西了,他剛想說‘你不懂沒事,我懂。’就聽朱載後頭的話已經出來了。

  “《夢溪筆談》的沈括說,古人製作銅鏡,鏡子大,鏡麵就平;鏡子小,鏡麵就凸。鏡麵凹陷,則照人臉大;鏡麵凸起,則照人臉小。小鏡不能把人臉照全,因此讓鏡麵微凸,就可將人臉縮小一點全照出來,那即使鏡子很小也能把人臉全都照出來。”

  “既然大帥要一副能觀察細微的鏡器,那便需反複多次測量,試驗鏡片的大小,調整鏡片凹凸,一隻鏡片不夠就再疊一麵,中間距離需反複測……你們這麽看著我做什麽?我,我沒說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