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
作者:奪鹿侯      更新:2020-03-02 07:52      字數:2361
  開海最新章節

  當小皇帝走入紫禁城內的電報分司時,司下屬宦官做的第一件事是連忙為潞王遞上手巾,其他人趕忙跟著像遛彎兒般背手邁著八字步進入電報分司的皇帝。

  潞王鼻涕都快掉嘴裏了,但他依然揚著小腦瓜沒有接手巾,反而看著小太監道:“皇兄說了,寡人要成熟一點,已經過了自己擦鼻涕的年紀了。”

  所以殿下就選擇吃鼻涕?

  麵對天下最受寵的人,即使潞王吃鼻涕小宦官也說不出什麽不對,他隻能笑眯眯地給小潞王把鼻子下邊晶瑩剔透掛到嘴邊快凍住的鼻涕擦淨,這才小聲問道:“殿下,陛下怎麽來電報房了?”

  潞王眨眨眼,似乎對有人提出這種問題感到困惑:“來電報房,不發電報,還能幹嘛?”

  說罷潞王也不管身邊的宦官,反正鼻涕已經自己消失了,推開門的萬曆爺已經抬腿邁過門檻進去,他要趕緊追上皇兄才行。

  盡管電報在明朝已經誕生有幾年時間,但對萬曆來說,這一切對他來說依然充滿新奇。

  宮裏的電報房建於今年,位於文華門外,臨著東華門,離宮室建築群隔著很遠。

  起初朝廷是不打算在紫禁城內搭電線杆的,紫禁城除了內閣、金水橋外也沒有電線杆,除了少數幾個服侍皇帝進過軍事室的宦官宮女,壓根就沒人知道皇帝在寢宮隔壁耳房裏裝著蒸汽機、發電機和燈泡。

  電線很容易起火,而紫禁城內宮室建築群多為木質結構,搭設電線易釀成災禍,所以隻有午門、金水橋、內閣一帶的路麵條石被翹起鋪設電路。

  宮內原先唯一的電報房也隻有內閣電報房,連的也隻是護城河對麵的六部,屬於內閣的內部電報。

  但在小皇帝的一再要求被無視後,他自己掏錢在文華門外又修起院落,還把地上條石一路刨到乾清宮,修通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條電報路線,隨後又以電報房為中心,修通了甜食房、尚膳監、禦馬監等七條線路。

  宮外的電報有密碼本,但沒人告訴皇帝,不過好在皇帝很聰明,他不用密碼本。

  比方說乾清宮通電報房通甜食房這條電報線,萬曆爺那張萬曆號船桌上有幾個對應的三排按鈕,他按上排第一個,甜食房那邊就會在對應位置亮起一盞燈,意味著‘朕要吃絲窩虎眼糖’,按上排第二個,就是‘朕要吃栽鬆減餅’。

  第二排隻有一個按鈕,意思是在第一排絲窩虎眼糖的基礎上表達‘潞王也在,送三份兒,小胖子賊能吃’的意思。

  不過,大多數時候甜食房的宦官把小零食送過去,乾清宮裏並沒有潞王,隻有翹著腳丫躺在榻上等外賣的萬曆。

  第三排也隻有一個按鈕,當萬曆在軍事室按下這個按鈕,甜食房那邊會有一個方印落下,在紙上印出一匹小馬兒,意思是‘餓死了,快點兒’。

  最早甜食房的宦官拿著這張印紙是可以騎馬穿越禦道的,自從皇帝被太後抽了一頓,後來就不能了。

  眾所周知,外賣是兩家,尚膳監的電報也是一樣。

  禦馬監也是大同小異,電燈一亮,備馬備車。

  紫禁城電報網的第一階段極大地提升了小萬曆的生活享受,但萬曆並不就此滿足,他還要掌控紫禁城。

  首先是情報。

  為完整掌握李太後與張居正的情報,小皇帝做出一夜刨開禦道二裏半的再填上的壯舉,神不知鬼不覺地給皇宮縱橫全部埋好電路,隨後明修棧道,在午門、角樓、慈寧門統統裝上按鈕,職守在各處的武宦官使命之一就是在李太後出宮或張居正進宮時按下不同的按鈕。

  萬曆最喜歡電報了,就因為這個東西,有兩個試圖向李太後告狀自己沒好好學習的宦官因為欺騙太後嫁禍皇帝而被‘震怒的皇帝’發配南京當淨軍。

  從那以後,再沒人敢跟太後說皇帝的壞話。

  因為說了也沒有用,隻要太後出宮,皇帝就必然在苦讀經書。

  然後木已成舟,小皇帝的電報房便跟宮外的電報網路輕輕鬆鬆地連在一起。

  這讓大臣們越來越煩陳沐了。

  其實大臣們是無權幹涉發生在紫禁城裏的事情的,那麽是什麽讓大臣好像擁有可以管束皇帝的權力呢?答案在戶部,帝國財權。

  皇帝的自作主張多半都要花錢,而在大明這個相對開明的朝代,如果皇帝的需求是不必要的,比方說紫禁城裏的傻小子想把城牆根刨一圈埋電線,那麽大臣就能據理力爭,不給皇帝批錢。

  不批錢還能幹什麽事?不給道君皇帝批錢,他還能飛升呢?

  不存在的,對不對。

  可萬曆不一樣,萬曆隻用宦官就把事兒辦了。

  因為他有錢,甚至自己都嫌錢多,今年北直隸煤商給送銀子時專門派親信宦官王安去傳話:“今年的孝敬免一半兒,百姓的煤價降三分,天兒冷,別凍著朕的子民。”

  掌管電報房的宦官畢恭畢敬地站在門前,電報房隔壁轟鳴的蒸汽機群讓這裏即使不燒炭火也溫暖如春,不過萬曆皇帝可受不得這種溫暖,前腳剛邁入室中,後腳便定住了。

  “太吵、太吵!”他倆手堵著自己耳朵,朝宦官大叫:“朕要發電報,發給邊軍,最遠能發到哪兒,拿地圖來,讓朕看看!”

  萬曆這話弄得電報房主事宦官倍兒緊張,小心翼翼地問道:“爺爺容小的問一句,找邊軍,要做什麽?”

  “你老實做事,別瞎打聽。”小皇帝虎著臉沒多大威勢,數落著說道:“快去拿地圖。”

  忐忑的宦官連忙揮手,不一會地圖取來,圖上標注著大大小小四十餘個標注區域,在北方邊境東起鴨綠江邊遼東九連城直抵西北嘉峪關。

  不過在圖上根據距離,還標注著‘半日’、‘一日’、‘三日’這樣的範圍圈標注,皇帝指著圖問道:“這是什麽意思?”

  “回陛下,根據各地建設電報網的情況,北京發出電報,北直隸、山東、山西、宣大諸地,及河南衛輝、彰德、懷慶三府,為電報半日;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陝西、遼東等地,則為一日送達。”

  “三日,是消息通傳海內,但若是要消息傳遞到某都、某鄉,則需七日。”宦官說罷,稍稍揚起躬著的身子,道:“也就是說,陛下任何一道命令,最多七日,可告知海內每一寸土地。”

  小皇帝琢磨著這個機製若有所思,緩緩點頭道:“發九邊將士,朕是大明天……”

  宦官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陛下,發不出去,咱密文裏沒這個字兒,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