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作者:落雨秋寒      更新:2022-03-28 12:57      字數:3727
  第118章

  在距離科舉改製後的第一次考試時間還有五天的時候, 泰昌帝在大朝上下了一道聖旨, 大體意思是,

  鑒於科舉改製, 亦應相應有個製試的改製,原先京試是由太傅太師主持並出題的, 如今將主考官人數改為三人。此三人在聖旨下達之後,便是新科的主考官,退朝之後即刻進入貢院副院出題,為期三日。出題期間, 主考官不得離開貢院。

  此新任的三大主考官分別是孔太師、禦史大夫鄭春林鄭大人, 還有左諫議大夫宮藏宮大人。

  此旨意一下, 舉朝目瞪口呆。

  孔太師作為主考官那是名至實歸, 這麽些年他與王太傅共同主持京試。且他出身魯郡孔氏, 乃孔子後人。而太師隻有虛職榮耀,沒有實權, 孔氏基本上曆代都是這個地位。實在沒有可置喙的地方。

  而禦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職權有權對包括丞相在內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動進行監察, 三公中地位最低。

  禦史大夫鄭春林被皇上欽點為主考官這一, 資格也是夠的。這世家哪個不是詩書傳家的,能在朝中官居三品以上的重臣,大多都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禦史大夫出個題而已,完全是可以勝任的。

  且鄭大人是出了名的公正, 這次新科考試出於情況特殊, 泰昌帝才欽點他為主考官之一。

  而宮令箴呢?以正四品之位與兩位正一品的大員搭班子, 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也太風光了吧?

  這主考官之身份,雖不似帝師,於諸多有幸參考的考生而言,與他有半師之誼,真是好大的榮耀。

  且鄭春林與宮令箴還有些攀親帶故的關係。

  鄭春林是滎陽鄭氏鄭家嫡支大房的,宮大夫人娘家是嫡家二房,鄭老夫人是鄭大人的嬸嬸。總的來說,鄭大人是宮大夫人的堂哥。

  在此前提之下,為避嫌,宮令箴是沒有機會成為主考官才對。可皇上欽點宮令箴為三大考官之一,實在令人費解。

  朝中重臣能猜出來一些,這是皇帝對他的獎賞。

  用梁東海的話來說就是,宮大人連立好幾功,皇上都記著哪,雖然沒法給他升官,但卻在別的方麵給他獎賞了。

  畢竟他再升就是九卿之上了,九卿之上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除非有人落馬,否則他還不好上位,況且他還那麽年輕。

  資曆這事,在朝中,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端看如何來用罷了。

  聽完整道旨意,蕭子琅連在心中罵了蕭凡好幾聲廢物。按道理而言,宮令箴主考官的位置應該由蕭凡這個提出科舉改製的人坐上去才對。

  但他們也不想想,他們提出科舉改製之後,遭遇了官員世家乃至考生的強烈反對。如果不是後麵宮令箴給的補充建議,這科舉改製壓根就沒人買賬。

  科舉改製得以起死回生,宮令箴的功勞很大,所以皇上才將三主考官之一的位子給了他。

  宮令箴對此意外又不算太意外。

  完了之後這三位主考官一下朝就直接被送進貢院副院,連家都沒回,不過皇上分別安排了人去他們府上取這幾日換洗的衣物。然後整個貢院戒嚴,副院更是重兵把守。

  算上出題後還要預留一些印刷的時間,宮令箴等三位主考官需要呆在貢院五日左右。

  皇上的這道聖旨幾乎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特別是那些考生,哀嚎遍野。

  不少人都能猜測到,孔太師肯定是主考官,所以許多考生都翻看過他的履曆以及曆年來所撰寫的許多文章。

  但對鄭禦史和宮諫議就不大了解了,特別是後者,幾乎不在考生的研究範圍。畢竟諫議大夫的工作更多的是輔佐皇帝,很多功績都無法放在明麵上說的。

  他們隻拜讀過宮大人當年考秀才科一舉登頂的成名作啊,這讓他們怎麽估題嘛。

  泰昌帝對於這樣的情況,自得地笑笑,這樣更能反應出考生的真實水平嘛。

  考生們進了貢院考場,三大主考官才終於能從貢院副院離開,各自回府。

  此乃貢院前後的老百姓親眼所見,他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皇上對此次科舉考試的重視。不然的話,也不會將幾位主考官大臣說關就關了四五天。這是完全杜絕了泄題的可能性啊。

  宮令箴一出來,就有國公府的馬車候在一處。

  他上了馬車便問道,“府裏怎麽知道我是什麽時候出來的?”畢竟他當時進去,可是什麽都沒交待的呢。

  趕車的小廝就笑,“大少奶奶估摸的,就在考生進貢院的一兩天了。”

  原來是她啊,宮令箴笑了,“這幾日府裏還好吧?”

  “大少爺放心吧,好著呢。”

  之後宮令箴就開始閉目養神,不再言語。

  他在貢院的五天,休息著實稱不上好。前三天都在出題,孔太師和鄭禦史也是一樣的。

  這次皇帝任命他們為主考官,他與鄭禦史是完全沒有準備。孔太師倒還好一些,但因為加入了他倆,出題就得再次斟酌了。

  但兩位大人年紀都大了,一些輔助性的工作他都主動攬了過來。

  還有一點就是,他這身體可能被家中的小妻子嬌養形成了習慣,一到陌生的環境就有些認床睡不好。

  宮令箴回到景鑠院,得知林蔚然去了鬆鶴院還沒回來,便讓人打水去耳房洗漱去了。

  等他披著絞幹淨的頭發出來時,隻見小妻子扶著腰倚在門框上笑著看他,“宮大人,恭喜啊。”

  宮令箴上前攬著她的腰往室內走去,“何喜之有?”

  “萬裏鵬程,更進一步咯。”林蔚然挑眉,這麽多的努力,終於讓他在朝堂上打下更堅實的根基,難道不值得道個喜嗎?

  宮令箴讓她坐在床榻上,彎腰抵著她的額頭,“腦袋瓜很聰明嘛。我有點替自己擔心了。”

  “擔心什麽?”

  宮令箴摸著她的肚子,“擔心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灘上。”

  林蔚然聽明白了之後就笑,“放心,你不會被拍死在沙灘上的,因為你不是海浪,你是黃婆。”自賣自誇。

  兩人笑鬧了一陣,林蔚然伸手撫過他臥蠶邊的淤青,“你眼底都淤青了,上來歇著吧。”

  宮令箴應了一聲,抓著她的手,“你陪我一起。”

  林蔚然尋思著今兒也沒甚重要的事,就點了點頭。

  於是夫妻二人相擁而眠。

  在大家的共同期盼下,這次的科舉考試總算沒出什麽幺蛾子。

  如之前皇帝上補充說明的,秀才科與進士科前十,皆不糊名,直接送達皇帝龍案上,由其親自閱卷。

  其餘的,皆糊上了姓名,然後由三大主考官閱卷。

  進士科和秀才科取士的人數在原先的基礎上加兩成。

  明經科取士人數沒有增加,這也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而且因為之前科場舞弊一案,明經科的學子被牽扯進去的人數最多,且還牽連了另外兩科,實在是羞愧於同窗。

  對朝廷這樣的決定,明經科的考生尚可以接受。因為雖取士人數沒有增加,但原先明經科成績靠後的考生有了更多的機會是不爭的事實。

  之前皇榜上所言,俱已實現。

  這些被成功取士的人,將會在三日後參加殿試。

  在這三日裏,他們盡可以享受屬於他們的榮耀,也可閉門讀書,專心為殿試做準備。

  林則然這回考了明經科第五的好成績,比之之前更進了三名,算是以另一種方式替自己正名了前一次的成績並不含水分。

  也別說什麽宮令箴是他妹夫他了解他妹夫的行文出題習慣之類的話,因為連宮令箴本人在皇上下旨之前,壓根不知道自己被選為三大主考官之一,且下旨後連家都未回直接進去貢院。

  在確定了宮令箴主考官的身份之後,兩郎舅見都未見了。再見的時候,是在考完試之後了,還有什麽可懷疑公平性的呢?

  謝洲當之無愧為進士科第一,在泰昌帝看來,他與秀才科第一的許仲言相差不過伯仲之間,在文采風流這方麵更是力壓許仲言。

  和當年宮令箴一樣,卷上所答給他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隻不過當年的宮令箴比之更張揚一些,而謝洲則更顯溫潤,端的君子如玉。

  以致於泰昌帝和宮令箴開了個玩笑,“這謝雅之以後說不定就是第二個宮令箴呢。”

  宮令箴對此隻是一笑。

  殿試之後,謝洲不出意料摘得了殿試頭名,獲得狀元之稱,當即賦官正八品,留任京城。

  對此,最高興的莫過於謝夫人。

  南陽侯府那邊也送來了賀儀。

  這股高興勁過了之後,謝夫人想著謝洲這般大了,也該將親事張羅起來了。

  一想到林昭然,她臉上的笑意就轉淡,但次日她還是去了南陽侯府在京的別院與林老夫人商量兩人的婚事去了。

  正好,兩人都在京,那就都在京置辦聘禮和嫁妝罷。或許不夠隆重和正式,但要像虞國公府那樣千裏下聘那是不可能的,不說運送聘禮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光一路的打點,都不是他們謝家能應付下來的。

  當然,確實可以勉力為之,但她對林昭然確實也不那麽滿意,何必為難他們謝家呢。

  林昭然發現了,上一世的人終歸是不一樣的。

  她與謝洲既已訂下婚期,成親在即,那她便打算徹底斷了與竟陵王的往來。

  謝洲或許大器晚成,但也算穩妥。

  這是她最後一次私下踏足竟陵王府了。

  她出來的時候,蕭子琅的心腹隨從正領著一和尚與她迎麵錯身而過。

  對於蘇武身邊的大和尚,林昭然僅掃了一眼便收回視線。

  她不知道,對方卻在錯身之後,又回過身駐足望著她的北影打量了許久。

  林昭然出了竟陵王府,最後看了竟陵王府的匾額一眼,然後轉身離開。

  但林昭然不知道,有些事你一旦叫了開始,何時結束如何結束卻由不得你了。

  ※※※※※※※※※※※※※※※※※※※※

  宮大人內心:咱倆那麽聰明,生出來的兒子更不得了。

  晚安了,各位同鞋,看到了你們上一章的留言了,開心,麽麽噠~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Yuzu.、雪玥芽、adelaisz、shanshanmaya、歐皇新之助、33962397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翻滾的蛋炒喵、溫暖圖拉 20瓶;無語O__O"… 19瓶;21389361、shanshanmaya、二狗、子非魚、coco 10瓶;我愛車輪君 5瓶;花飛花舞花漫天 4瓶;大叔佳 3瓶;yhj 2瓶;adelaisz、姝姝、成岸、滿天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