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拖延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43      字數:2046
  “放心吧,村口將軍,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信任的。”平田一郎敬禮說道。

  “很好,平田君,不愧是我們霓虹帝國的軍人。”村口山野次郎哈哈大笑道。

  兩人說著走著,慢慢的就來到了甲板上,聽著湧動的海潮聲,村口山野次郎又似是想到了些什麽。

  “平田君啊,這平常打仗軍隊最是忌諱拖得太久,快刀斬亂麻嘛。可是這次不一樣,我們的行動要迅速,可是戰爭確實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你明白嗎?”

  平田一郎先是點了點頭,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咱們的動作快了能減少我們的傷亡,可是戰爭拖的久了,確是能多從華夏人那邊要更多的東西,這正好應了那句話,不動則已,一名就要驚人啊!”

  “哼。”村口山野次郎搖搖頭說道:“平田君,你知道其一,卻不知道其二,就好比你借用的名句來說,你可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出自各種典故?”

  平田一郎搖搖頭說道:“屬下對於華夏文化並無研究,隻是粗懂一些皮毛,斷然不敢在將軍麵前獻醜,還請村口將軍為屬下解答困惑。”

  “嗬嗬,好啊,那就讓我做一次平田君的老師!”村口山野次郎哈哈笑道。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典故源自於華夏戰國時代,說的是楚莊王勵精圖治,振興楚國的故事。”

  這楚莊王是個很有才能的君主,但是此人初登大位之時,卻並非是個賢德為民的君王,他沉迷後宮酒色,昏庸無道不理政事,就在這個時候,其他諸侯國趁機來犯,想要奪取楚國政權。

  眼看國家危機,楚國有個叫做伍舉的大臣,冒死進諫,他對楚莊王說,楚京有一隻神鳥,棲息在朝堂上,一言不發,一氣不吭,一直過了三年,他問楚莊王,這支神鳥為何一直不鳴不翔。

  誰知道那表麵昏庸的楚莊王竟然說了一句,這神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正是有了這番話,那後來的楚莊王竟然就如這隻神鳥一般,外攘夷狄,內平叛亂,實力不斷的增強到後來更是打敗了死地,成就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最鼎盛的一個大國,而那楚莊王也一躍成為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這也是為什麽後來人說,戰國之中惟有楚才於斯為勝。

  聽完啦村口山野次郎介紹的典故,平田一郎說道:“這對於我們登陸花旗本土也是如此啊,我們應該學習楚莊王,一邊麻痹華夏人,一邊壯大我們的實力,等我們控製接手了花旗,自然也能學那楚莊王東山再起。”

  “不,曆史上隻能有一個楚莊王,我們可以學習他的手段,但是卻對不能讓華夏人察覺到我們的威脅,你難道真以為華夏會讓我們隨便的控製花旗人的工業嗎?”村口山野次郎搖搖頭說道。

  村口山野次郎還算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為華夏人做事,就好比登山,越往上爬就越困難,更何況花旗人不是吃素的,布十·勞恩正在動員全球範圍內的軍隊,試圖阻止華夏人的擴張行動,霓虹軍隊之所以現在能占到一些便宜,那是因為人家根本就沒把自己放在眼裏。

  可要是時間一久,霓虹真的威脅到了他們生存的空間,那他們一定會會把擴散在外的力量全部收回,然後一鼓作氣的擠壓霓虹的生存空間。

  能解開這個扣子的目前就隻有華夏人。

  平田一郎義正言辭地說道:“難道我們就隻能成為華夏人的嫁衣嗎?這對我們來說未免也太……”

  “哎,平田君你要想的開一些嘛,為誰打仗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得到什麽樣的好處,況且你真以為華夏人會給我們這麽高度的自主行動權嗎?還不是同樣在試探我們!”村口山野次郎說道。

  “將軍,此言怎講!”平田一郎問道。

  “哼,很簡單,華夏人絕對不會把自己嘴裏的肉無緣無故的吐出來,就算華夏高層同意分出來一部分,可他們軍隊中的將領們也都不是吃幹飯的,那是一隻隻嗷嗷叫的野狼,不填飽自己的肚子,就是老虎來了也別想跟他們搶食。”

  平田一郎恍然大悟道:“我說呢,華夏自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幾乎沒有怎麽對外發動一場大規模的對外作戰,他們的實力是一直在的,花旗人的這塊大蛋糕怎麽會輪的著咱們呢,原來是他們留著後手,華夏機構想讓我們為馬前卒!”

  “他們是保存實力也好,還是故意為之也罷,對我們的結果都是好的,隻要我們不主動去觸碰那道紅線,他們就不能拿我們怎麽樣,華夏有那麽多的藩屬國,唇亡齒寒,他們也不會坐視不理。”村口山野次郎說道。

  村口山野次郎說的不錯,華夏要的不是他們,這麽多的藩屬國可是華夏人世界霸權的基礎,僅僅是搭了好戲台,台下沒有觀眾,他們就沒有唱戲的必要了。

  平田一郎說道:“那看來,華夏的計劃是要在大西洋上建設成他們的海外大本營,不單單是糧食,工業,更是軍事的大本營,他們以後要在京都看世界了。”

  “也可以這麽說吧,倒是很佩服他們他們機構的決策,相比之下,花旗機構的決策簡直愚不可及,布十·勞恩隻看見了山,卻沒有看到翻過山後的大海,希特林他倒是看到了大海,可他沒準備大船,就想渡海,真遇到了風浪,你說他們還能活命嗎?”

  拿下了澳大利亞,亞洲就成為了華夏機構的腹地,澳洲、夏威夷群島就成為了華夏人天然的屏障,不管是進還是退,都可以保證華夏本土的萬無一失。

  平田一非常佩服的說道:“華夏人的決策可真是夠萬無一失的,這麽深的心計,也難怪華夏機構能有今天的世界地位,看來我們也隻能乘坐他們這艘大船去渡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