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征服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43      字數:2071
  現在希特林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巴黎了,希特裏對與戰爭的誇張是近乎瘋狂的,似乎隻要他在世上活著一日他就一日不回停下征服世界的腳步。

  而他不知道的卻是,他征服的世界的計劃正被某一個人控製著,一個個看似是他的計劃,其實正中了一個個專門為他設計的圈套。

  隨著意誌軍在芬蘭和法蘭西的交接地陳兵列馬,法蘭西內部的恐慌情緒迅速的漫延開來,人們紛紛猜測,法蘭西會不會是希特林一一個征服目標。

  七月十九日,麵對來勢洶洶的意誌誌軍隊,法蘭西征服必須做出抉擇,是和希特林血戰到底,直到戰至最後一士兵,還是想希特林屈服,讓法蘭西從此從未意誌誌的領土,法蘭西人民從此成為意誌誌人的奴隸?

  不過,在機構還沒有做出選擇之前,平民們已經率先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們紛紛背井離鄉,漫無目的的向遠方逃跑,可笑的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該逃亡向何處,哪裏才能擺脫意誌誌納粹分子的侵略與炮灰呢。

  他們羨慕遠在大洋彼岸的華夏人民,他們羨慕華夏人世界紛紜動亂的時候,還依舊能享受著和平。

  法蘭西是個以農民為主體的國家,這注定了他們無法非常抉擇的與自己腳下的土地割舍,在人類文明的曆史中,不管是任何一個國家,農民都是最後一個放棄自己家園的人。

  更甚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華夏農民寧願死在自己的家中,也絕不願意背井離鄉逃亡他去。

  令人覺得悲痛的是,這些不離去的人,呆在自己的家中不反抗也會被奪去自己的各種生存物資,甚至還會被強行征兵最終死在一個他們完全陌生的地方。

  華夏古代時,有一個著名的詩人他曾經寫道,為了生存,他們傾家蕩產,踏上一條不知會通往何方而有永無止境的旅途,他們背井離鄉,一無所有,等待他們的隻有無盡的痛苦。

  這背井離鄉的痛很難用文字來表達,可以理解他們的痛苦的人,隻有那些曾經一起和他們參與過流亡的人。

  此時的意誌誌柏林,意誌誌元首希特林正和他的空軍元帥商量著,第一次對法蘭西的空襲任務。

  “元首先生,我認為我們可以將第一次的空襲地點,放在巴黎,這裏是法蘭西的首都,居住著許多比利時的流亡人民,打擊這裏,完全可以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戈林非常高興的說著他的空襲計劃,他一點兒也不在乎他們作出的決定會牽連到多少平民的生命。

  冷酷無情的人隻會享受戰爭勝利帶來的喜悅,而不會去反思他們對平民造成了如何誇張的傷害。

  “此外,在巴黎的空襲,還可以讓我們摧毀法蘭西的重要交通要道,機場,煉油廠,還有燃料供給地。”戈林補充道。

  希特林滿意的說道:“戈林的話,我很是讚同,摧毀了巴黎,就相當於消滅了我們敵人的心髒樞紐,這樣對戰爭的進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加速啊!”

  裏賓·特洛普強調說道:“法蘭西東部和北部的城市一旦遭受到轟炸,法蘭西人將不得不麵對現代戰爭的殘酷現實,將近六百萬人即將流離失所,法蘭西機構屆時也是會陷入一團糟啊。”

  希特林和他的親信們,在元首府邸抽著雪茄喝著香檳就決定了六百萬人的命運,而希特林卻並不認為這是反人類的深重罪孽,他認為這是和平來臨前的必要序章。

  希特林手捧著香檳和他的部下一一捧杯,並說道:“先生們,享受一下,這最後的寧靜吧。”

  很快,意誌誌空軍就從荷蘭起飛,浩浩蕩蕩的開往法蘭西,隻留下了被洶洶烈焰包圍著的鹿特丹港,這就是意誌誌空軍的勝利戰果。

  華沙的境遇更加的悲慘,荷蘭被攻下之後,希特林下令在城市投降之後,仍舊對對華沙平民進行轟炸與屠殺。

  戰爭狂人之名再次響徹世界,包括華夏的馬超勝負亦是為之震驚,希特林此人真是個瘋子,他驚醒到,要是一日不除掉希特林,世界就一日不能迎來和平。

  華夏機構立即對荷蘭機構表示了慰問,為了繼續戰鬥,荷蘭女王威廉·明娜帶著她的內閣大臣和她的女兒也就是荷蘭機構的王儲朱莉·安娜在華夏機構的同意下,逃亡了京都。

  在這裏意誌誌人的暗殺團成員的魔爪伸不到,另外華夏京都乃是世界中心,荷蘭的流亡機構可以時時刻刻關注到荷蘭正在發生的每一件事。

  在華夏,馬超命令總理大臣周昆對威廉·明娜進行了非常穩妥的安置,威廉·明娜很明確的對各國媒體說道:“不管形勢如何,荷蘭都會與意誌誌納粹戰鬥到底,荷蘭的命運絕對不會就此與止,我們將會和華夏機構展開最密切的合作。”

  希特林對此不屑一顧,整個荷蘭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他已經不在乎和華夏機構翻臉了。

  對比此刻,他的目光大部分都在法蘭西,也就是說法蘭西機構也已經岌岌可危,短短三天之內,意誌誌軍隊就突破了阿登森林,向墨滋防線上的法蘭西軍隊進攻。

  指揮這一次戰役的是意誌誌陸軍上校,本·哈斯,戰爭已開始,本·哈斯就對他的部下說道:“我將會在這裏,把日不落和法蘭西機構的聯合軍隊一網打盡。”

  隨著他的狂言,意誌誌步兵團迅速的兵臨了色當城下,法蘭西又一次蒙羞恥辱。

  法蘭西機構認為意誌誌坦克不可能穿越阿登森林,所以並未在此處設防,卻沒成想正好讓本·哈斯利用了這一點,不到一天,阿登地區的主要法蘭西據點就全部淪陷。

  這和1870年的色當戰役如出一轍,對於意誌誌軍隊來說,他們高漲的士氣足以讓整個法蘭西為之顫抖,和他們的狂言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法蘭西軍隊並沒有發動過一場像樣的反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