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騰飛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42      字數:2049
  菲賓平定之後,華夏通過了雙邊雙方的貿易往來。自此以後,菲賓島的盛產的熱帶水果都會以一個非常便宜的價格銷售往華夏,這絕對是互惠互利的,因為隻有華夏當今的體量才可以消化菲賓的水果產量。

  又過了一年,馬超再次上馬了“西部建設計劃”,其中包括了兩個軍方的秘密訓練基地,西方有著廣袤無際的無人區,在這裏可以很方便的實驗一些華夏的國防武器,並且還可以很有效的被他國間諜滲透。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的‘航天計劃’也將與年初開展最後的調試工作,預計在年中華夏將會把人類曆史上的第一顆衛星送到太空。

  好消息還不僅僅是這些,中科院的探月工程也緊隨其後,衛星成功上天之後,各項參數指標得到實驗之後,探月工程也將會立即啟動, 馬超已經迫不及待的讓他看到這個成果了。

  不過,眼下的事情也還是有的。

  十五日,馬超乘坐華夏第一輛完全自主化獨立生產的高速列車‘騰飛號’抵達了山西運城,這裏是華夏的煤炭大省,華夏超過一半的煤炭都產自這裏,馬超視察這裏不僅僅是為了檢閱這裏的工廠設備,更是想要親眼觀察一下,大規模采煤對環境的傷害。

  畢竟隻有綠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銀山,華夏不能為了自己的高速發展,就大規模的破壞自然環境。

  現在馬超也不是沒有考慮,合理的開采國內的不可再生資源,華夏經濟改革的非常成功,現在是一點兒也不差錢,從外國進口煤炭不是一件不能考慮的事情。

  倒是一些緊俏的鋼鐵產業國內的產量還是要加強的,現在的華夏有六大工業區,負責給全華夏的軍工企業,民營企業提供合格的鋼鐵,山西省也是這六大工業圈中的醫院,僅山西鋼鐵廠每年就可以生產超過兩千萬噸的優質鋼材,大部分被用來內銷,還有一部分則用於出口。

  不僅僅是華夏對鋼鐵的需求量大,國外的一些企業也是需要非常龐大的鋼鐵供應的,這個錢不掙白不掙。

  至於華夏最早的工業圈,那自然就是東三省工業圈了,作為華夏最先打造的老牌工業圈,長春、沈陽、大連、鞍山等城市承擔了華夏全國的汽車製造行業以及華夏最精尖的武器製造。

  不過,慢慢的按照馬超的計劃,國內的一些汽車製造業、輕型防沙工業還有相對程度的皮革業都會逐漸的前往東南亞、中亞等一些比較落後的地區。

  那裏的勞動力相對國內比較廉價,有助於企業的創收,華夏國內則慢慢的開始發展前沿行業,用質取代量,這是一個國家進階的必要路程。

  對於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來說,現在的華夏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先進國家,不管是西方人也好、高麗人也罷,或者是印度人他們都夢寐以求在華夏能擁有自己的房子產業,華夏的房地產行業為此也一度攀升,馬上就要衝破萬元大關,這放在清朝的時候,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根據最新季度的華夏財政部的報表來看,近五年來華夏的國內財政數字始終都以高達每年百分之十的幅度增長,這麽大的經濟增長率,簡直要嚇外了外國的一些領導人。

  要知道這可不是十塊八塊中的百分之十,而是幾十萬億的百分之十,華夏的發展速度以及模式真可謂是給世界清清楚楚的上了一課。

  另外,華夏民政部的最新報表上也顯示,單單上一年,華夏內地湧入的外國人口就高達了三千萬,其中一千多萬人都在華夏購買了房子,擁有了華夏國籍,剩下的兩千多萬人也都是以工作的形式在華夏長久居住。

  這和蘇陽所在時空的鷹利堅非常的相似,由此可見這些特定的條件在某個曆史的分叉口還是會原模原樣的重現,世界需要一個風向標,以前是鷹利堅,而現在這個風向標是華夏。

  人們現在已經不會覺得鷹利堅的科技有多麽的了不起了,也不會覺得白種人有多麽的優越了,反而是黃種人慢慢的世界人民承認是最勤勞聰明的種族。當然在華夏居住,是不存在所謂的種族歧視的。

  華夏文明是包容和開放的,隻要一個人擁有淵博的知識或者是出眾的才能,不管他來自什麽種族來自什麽國家,那麽華夏人就會給予他尊重以及景仰,就算他不具備上述的這些優點,華夏人也不會覺得他有多麽的卑賤,天下為公,人人大同。

  那麽對於目前華夏的發展,蘇陽還是十分肯定馬超的成績的,馬超並沒有他手裏的係統幫助,他完全就是靠自己的能力,讓華夏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這份才能已經讓蘇陽對他刮目相看了。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華夏儼然已經坐實了自己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位置,緊隨其後的鷹利堅和歐洲經濟體,是怎麽也不可能追得上來了。軍事上來說,華夏一直都是陸軍強國,可是海軍的發展也是不比陸軍差,四海艦隊打敗了平洋艦隊之後,再也不會有人對這個事實抱有反對意見。

  從這一點上來看,蘇陽的作用又是事關重要,要不是他早期的政策,充分的利用了占領地區的資源,冒著極大的風險升級工業基礎,完善華夏的工業生產力,華夏也不可能有今日這麽成熟的工業體係。

  運城市壹號公館,以馬超為首的中心考察團暫時就居住在這裏,他連續在基層中考察了五六天,正在研究山西省省委的報告。

  “委員長,我們山西現在已經是華夏第一的煤炭大省,居住人口也達到了三千三百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29000億元,其中僅是煤炭產業就有777.77億元,第二產業鋼鐵產值也有7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1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