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一超多強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40      字數:2050
  正如鷹利堅國防部長托尼所說,國境已經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國境站得太高,所以理所當然的就會成為各國群起而攻之的目標,而《八國條約》的存在就確立了鷹利堅成為了各強國的領袖地位,所以鷹利堅依舊擁有正麵叫板國境的實力。

  “總督,現今之計我們應該確保鷹利堅本土的安全,所以我們在夏威夷群島一帶必須重兵防衛,務必將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然後利用阿道夫··希特林的侵略戰爭進一步強化歐洲各盟國的軍事力量,最後形成對國境本土的四麵圍攻之勢!”

  羅思福認真的想了好大一會,然後說道:“但這其中的關鍵是,我們必須確保意誌人不會贏得歐洲戰爭的最終勝利!”

  “所以這就是考量我們與國境誰舍得為盟友付出的時候了。”

  羅思福點了點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陣營方已經很明顯了,國境是支持意誌的,而鷹利堅則是支持《八國條約》中的各盟國的,隻要意誌被打敗了,國境就會成為孤軍,麵對各國的包圍圈,他們的四海艦隊就是再強大,也無法肆無忌憚的攻擊所有的盟國。

  想到這裏,羅思福又問道:“那我們的海軍呢?是不是可以繼續發展?”

  “總統閣下,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就必須成為海洋大國,所以我們在海軍建設方麵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以效仿國境,秘密打造一個航母戰鬥群,國境人雖然聰明但他們太封閉了,不可否認自主研發是一件好事,但有長必有短,國境自己設計的北鬥航母群一定在某些技術上有著明顯的短板,而我們與歐洲各盟國之間的技術交流則可以保證一旦我們自己生產航母,那麽在航母的技術層麵的大部分都可以做到世界第一。”

  這一點羅思福是非常認可的,既然國境人已經提供了航母這一戰列艦的存在的確實性,那麽隻要鷹利堅想要建造航母戰鬥群,那麽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建造出來。

  科學一塗難就難在沒有具體的方向,這就好比一個在沙漠中尋找水源的冒險家,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尋找水源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這麽說,他連這個沙漠是否存在水都不會知道,但是一但有人告訴了你這個地方有水,而且就在不遠處的某個地方,那麽還有人會認為在沙漠中尋找水源是一件難事嗎?

  所以科學的偉大之處其實是在於,第一個尋找到水源的人,第二個人即便是再聰明,那他也是追隨著前人的腳步,有跡可循的事情就不存在神秘了。

  國防部長繼續說道:“而且因為國境本國的開放性,我們也可以從他們國家學者的論文中報刊中獲得一些製造航母的技術難點,所以我們的前途是相對明朗的。”

  羅思福點了點頭,海軍最重要的就是航母,沒有航母的存在,想要正麵打敗國境的四海艦隊,確實是不太現實。

  “我們知道在戰鬥機方麵,我們一直都是與國境並肩齊驅的,甚至我們還可以驕傲的說,我們的F-15D在航程以及精確度方麵略微領先國境人的殲-7c,但也有弱點,殲-7c的靈活性以及機動性則是我們需要向國境學習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發展航空發動機這一塊。”

  羅思福道:“發動機是戰鬥機的心髒,這一點我們確實有待提高,但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至少,在我看來國境人的殲-7c就不如我們F-15D的設計來的精妙絕倫。”

  “總督,我建議我們應該借鑒一部分國境戰鬥機的長處來彌補我們的不足,畢竟,國境人的技術確實笑傲江湖!”

  “當然,這一方麵的事情,我會給你足夠多的授權,經濟方麵我也會盡力給我足夠多的支持!”羅思福用很肯定的語氣說道。

  “戰略上,我們還是應該全力支持毛熊共和國,他們的地理位置太好了,一旦戰爭進,入白熱化,裝備精良的毛熊軍隊可以直接影響國境本國的局勢,可以為我們緩解非常大的壓力。”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如此幫助斯達林,我想他該知道怎麽做,老勒可是不會給斯達林第二個選擇。”

  正當羅思福及其幕僚在部署鷹利堅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時,意誌這一邊老勒也沒有閑著。

  現代戰爭,科技變得非常重要,不僅僅是改善國內的民生民事,也使得各國之間的交流變得硝煙四起。

  國境的四海艦隊在地中海將鷹利堅的海域艦隊打得落花流水的消息一傳到老勒的耳朵裏,就引起了他極為重視的關注,他開始做起了意誌也必須擁有自己的海軍艦隊的夢想。

  不得不說,世界上兩個最強大的海洋強國交手而引起的風暴實在是吸引了太多人的關注,尤其是那些想要發展或者正在發展海上軍事力量的強國。

  現如今,世界各地的領導人都拚命的輸送留學生,期待他們從國境學到先進的科學技術從而回報自己的國家。

  蘇陽是個非常開明的領袖,在教育這一塊他從來不會保守,這一決策也讓國境一度成為了世界的中心,來往國境求學的學子們絡繹不絕,其中的大部分的各國學子在國境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都選擇了留在國境,隻有一小部分愛國的留學生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到自己的國家!

  後來還有個國家的著名領導人說過一句話,他們送往國境的留學生哪怕將來隻有十分之一回到國內,就會對本國的科技水平起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毫無疑問,在國境活得最多技術的國家是意誌,老勒早在許多年前就分批次往國境派送了數十萬名年輕的留學生,這些學生所覆蓋的領域太多了,所以也讓希特林產生了可以獨立發展海軍實力的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