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條約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40      字數:1725
  和劉亞樓結束通話之後,任野民又下達了另一條命令:

  “讓,北鬥航母戰鬥群,撤離地中海海域,開往瀛洲海峽,提防邁克·阿瑟的剩餘海域艦隊的主力,南海艦隊、北海艦隊護航,其餘兩大艦隊繼續駐紮地中海,但要開啟全天候的防禦雷達,重點偵查歐洲各國的領海領空,一旦發現可以威脅我方的海上軍事力量或者是空中軍事力量必須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是,任總!”接到任野民的指示,參謀長林長青立刻便行動起來。

  畢竟,鷹利堅海域艦隊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的防禦工作不到位,所以才被海軍鑽了空子,一舉殲滅了與四海艦隊對峙長達五六個月的力量。

  所謂前車之鑒後車之師,血淋淋的例子就擺在眼前,任野民沒有理由重蹈覆轍。

  同年十月,老羅在鷹利堅首府花生頓召開花生頓會議,邀請了所有的聯盟國,希望能借此機會向施加壓力。

  會議的主要議題的是,加強各國的軍備交流,而是聯合成立海域海軍用以抗衡的四海艦隊,這也代表著,包括鷹利堅在內的世界主流國家間接的承認了海軍世界第一的地位。

  確定了各國之間的軍備交流,將會加速各國與的軍事競賽,如今世界僅憑鷹利堅自己的科技已經不足以對抗了,所以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隻能加大軍事投入。

  對鷹利堅來說,他們不僅利用了這些條約協議進一步的鞏固了各國之間的盟友關係,還成功獲取了各國壓箱底的科技技術,雖然合約規定,大家的科技往來都可以平等的互通有無,但礙於工業基礎,超過九成的技術都隻能在鷹利堅本土完成製造,在老羅的計謀下鷹利堅間接的加速了十年的工業水平與技術。

  聯盟國最精銳的科學家們都不得不不遠萬裏趕到鷹利堅工作,用以為自己的國家換取實際利益。

  對來說,各國的這個條約可有可無,因為本身的科學技術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層次,各國之間現在才開始交流已經是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所以想要用聯盟來對抗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好的一方麵在於,各國之間的互通倒是讓德意誌不得不加大從的軍購,才能換取裝備上的優勢,各國的聯盟關係的鞏固也保證了阿道夫·希特林不能在一時半會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樣就可以從戰爭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大發戰爭橫財。

  即便是與聯盟國是敵對關係,可並沒有限製對聯盟國的物資輸出,畢竟第二次世界大眾雖然和德意誌是同一陣營,但並沒有對全世界發動霸權戰爭,隻是單獨的摧毀了鷹利堅的海域艦隊。

  京都被掩蓋在白皚皚的冰雪之下,毛熊駐大使保爾·諾夫斯基一臉不舍的看著窗外,在他的背後站著一大幫來自毛熊的工作人員,那些人有的是他的屬下,有的是他的親人。

  “好好看看吧,同誌們這或許是我們最後一次站在的土地上了。”保爾·諾夫斯基輕輕的說道:“我從年輕的時候,就被委任大使的工作,不知不覺就在呆了二十多個春秋,這裏儼然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故鄉,可是現在我們將不得不離開了。”

  各國簽定的條約之中,包括了從境內撤走駐華大使,確保做到從明麵上孤立與德意誌,雖然這一條款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盟國們還都是讚成了老羅的這一提議,很多人都明白這一場國際政的冷凍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在這期間他們有些人可能永遠都不會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了。

  保爾·諾夫斯基拿著一份林思達親自傳來的文件,有氣無力的說道:“毫無疑問,林思達同誌的這一決定是非常錯誤的,他會讓我們徹底站到的對立麵,這對我們的國家,對我們的人民來說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至此以後我們失去了與和平交流的機會。”

  保爾·諾夫斯基的一名秘書說道:“諾夫斯基先生,您也不必太傷感了,有些事我們盡力也就行了,畢竟,這是多國協議,也不是林思達同誌一個人可以反對的。”

  保爾·諾夫斯基唉聲歎氣道:“目前也隻能這樣了,希望盟國聯合組成的盟軍可以與對抗。”

  “一定可以的!”保爾·諾夫斯基背後的官員們都表現的很有信心。

  保爾·諾夫斯基搖頭不語,他看著窗外依舊自顧自飄揚的雪花,神思飄舞間仿佛來到了那個紅楓如晦的日子。

  那個日子裏,有一個朝氣蓬勃充滿自信的毛熊年輕人第一次站在廣袤無垠的神州大地上,他滿心歡喜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這個國家的一切,這期間他見到了太多軍閥的浮沉,任誰也沒有想到最後主宰這個國家的是一名年輕的政家。

  保爾·諾夫斯基非常敬佩那個年輕的政家,他手段果敢,冷靜深沉,他的生長就如小說一般的驚奇,他就是蘇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