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軍事學院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9      字數:2330
  輕描淡寫的十個字卻仿佛千金巨石一樣壓在馬超的胸口。

  年期輕輕,呆呆傻傻的馬超顯然是不能夠理解蘇陽心底的大情懷,大感概的。

  但他看著蘇先生那落寞的表情,有時也會猜想,這就是父親經常說的國家情懷了吧,雖然不太懂,但自己保衛好蘇先生也是一種國家情懷罷!

  入了夜,蘇陽又簽署了一份關於十個五年計劃,此中,在軍事人才培育方麵蘇陽格外的畫了個紅圈。

  與鬼子的前期作戰,無數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來了一個鮮血淋漓的真理,現代化的戰場不是比拚戰士的數量,不是比拚戰士們的勇氣,而在於士兵們的軍事素質。

  早先的戰場,軍隊隻憑借著一股狠勁與鬼子作戰,數量明明十倍於敵人,卻還是輸多贏少。

  但即使是這樣,人民也沒有屈服,他們用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阻擋鬼子的步伐,毫不過分的說,如果不是這些普普通通的軍人不懼死亡的用生命彌補雙方之間的軍備差距,我們早就幹幹淨淨的被亡了國。

  血的教訓就在之前,所以就讓蘇陽更加肯定了我方目前的基本國策!

  先軍後政,強國便要強軍,沒有強大的軍隊保護,再厲害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隻是為他人徒做嫁衣。

  那麽同樣的,欲治兵,先選將。

  那麽毫無疑問,軍事學院則是最能挑選將才的地方,從這些軍校中出了許許多多的璀璨將星,甚至許多人現在都在蘇陽的手底下。

  但是啊,因為蘇陽一直強調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國防方案,這些人用起來已經不是很得心應手了。

  傳統的教員根本不明白什麽是三位一體、定點打擊,陸軍空軍的協同作戰往往隻是一個大戰略,而軍事現代化之後,要求的則是小方針。

  那時的軍事行動好比如同心結,環環相扣,迂回,包抄,反擊,有如一體,攻勢一起好好比如狂風暴雨連綿不絕。

  有些搞笑的是,因為抗聯軍的規模過於龐大,沒有來得及普及裝備知識的戰士,很多戰隊對自己手中的槍械都還是一知半解。

  此刻的蘇陽非常渴望一批具有現代化軍事素養的人才,隻有這樣,自己在北三省建立的現代化軍工廠才能發揮出十成的作用。

  於是,蘇陽就在係統商店中兌換了五百名具備綜合知識的軍事教員,與那些原本的優秀教員新老結合,建立了第一座當前世界上最大最專業的軍事學院——東點軍事學院。

  東點大學率先入駐了兩萬名優秀的營連級軍官,值得一提的是,意誌軍擺脫我方培養的二百名學院也在這一時期入學。

  蘇陽一直認為搞教育就應該公平、公開、公正並不因為他們是意誌軍人的身份,而對他們有所保留或是穿小腳。

  事實上他在係統商店兌換的五百名教員本來就是鐵麵無私公平公正的,讓他們徇私舞弊這倒是完全沒有必要。

  最重要的一方麵就是,現代化軍事就必須要有現代化裝備,蘇陽承諾給意誌軍的海軍軍艦,戰鬥機都是抗聯軍淘汰下來的裝備,當然了即便是抗聯軍淘汰下來的武器裝備,與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的武器裝備相比也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不得不說,蘇陽的這個決定相當的正確,後來從東點走出的意誌軍學員正是因為在東點學到了先進的戰術素養,在之後的歐戰中大放異彩,同時也奠定了東點軍事學院世界第一軍校的寶座。

  這些在現役部隊中率先挑選出的一批學員,並不需要太長時間的培訓學習,他們的學期隻有短短的一年,因為蘇陽不可能把自己所有的人才都關在學校這個籠子裏。

  真正需要重點培育的則是,那些年紀輕輕的大學生,東點軍事學院的招生是麵向全國,全世界的,因為初期教育資源短缺,國際上除了意誌軍能選送人才進,入東點,其他國家的人還不具備進,入東點學習先進知識的資格。

  大致上,東點軍事學院籠括了海陸空三軍知識,一般情況下,學院來自於什麽部隊,就去學習哪個軍種的知識。

  學校初辦的時候還不明顯,可沒過多久,一個新的問題就出現在了蘇陽的麵前。

  有學校,有教員是不夠的,還得有教材、器械等等之類的。

  立校之初,學員們入校後的一切費用,生活用品都由國家發放,這本身就是一股不小的天文數字,更別提學員們日常消耗的教學用具。

  本就是學生的還好些,那些從部隊裏出來的兵痞隔三差五就要毀壞一些珍貴的器具,比如紅外儀、半自動瞄準鏡等等,這些精密的器,材是現時代根本沒有的,可以說隻有蘇陽一家特供。

  再加上同一時期,蘇陽又上馬了幾十項建設工程,如,高速路,高精密製造廠,飛機製造廠,輪船製造廠等等等等,這麽多龐大的金錢消耗讓蘇陽已經有些腦大了。

  因為不管是哪一項工程,出了人力華夏可以自己解決之外,高精尖的設備人才都得蘇洋在係統商店兌換,這麽龐大的積分消耗豈是開玩笑的。

  付出總會有回報,這話是沒錯的,可是這回報總需要時間的,終歸來說蘇陽也不是一個神,他不可能種下豆子立刻就能開花結果。

  很快,蘇陽就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很多開國領袖都會犯的錯誤——好大喜功!

  前車之鑒有,秦始皇、隋煬帝,這些工程他搞的太密集了,如果他慢慢來,則根本不會有這麽多的問題。

  並且,他還花重金在國際黑市上購買遺落在國外的文物古董,這更是要了親命了,可是這麽說,一箱子古董至少就是一架飛機,而當然紫禁城淪陷後,被八國聯軍搶走的古董那時論噸記的!

  就在蘇陽焦頭爛額之際,從白頭鷹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白頭鷹希望能從國內得到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大致上是一些橋梁、道路的民用技術,白頭鷹人此舉簡直是雪中送炭,工程師他有的是,基礎建設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恰恰是我們最不缺的,而且有了這一技術輸出,資金方麵讓蘇陽大為緩和不說,還讓蘇陽生出了一個妙計。

  那就是暫停國內生物、化學、物理、機械、醫療等方麵的工程建設,轉而將對這方麵有興趣的人才輸送到白頭鷹,讓他們在白頭鷹深造。

  隻要出去的留學生能回來六分之一,那麽未來十幾年後,則可以擁有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教授老師。

  再次期間,蘇陽則可以專心將軍工方麵的事情大刀闊斧的改革完畢,先軍而政,這不是一句空話,他要為之後的石油能源未雨綢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