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感受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9      字數:3059
  “河山隻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聽著艦上的高音喇叭放送的歌聲,看著眼前那白發蒼蒼的老人,單膝跪地的劉哲熱淚盈眶。

  祖國遭受侵略,舉世皆敵,民不聊生時,他沒有哭;

  求學海外,饑寒交迫,倍受欺辱時,他沒有哭;

  學成歸國,錦衣玉帶,意氣風發時,他沒有哭;

  代民領命,轟炸東都,功成名就,一了宿願時,他也沒有哭....

  而這個時候,他哭了,泣不成聲.....

  因為麵前是一位早已經被大多數人民遺忘的老者,一戰時便被國家出賣的勞工。

  在這個時代能夠出洋留學的學子,都背負著太過沉重的東西,遠超出一個年輕人所該承擔的負荷。

  當農民在田地間勞作時,他們可以不知為何自己要交的公糧為何增多,但凡年景好,莊稼豐收了,總能有幾分笑顏,畢竟一家子總算能糊著口過了這一年。

  商賈在周轉倒賣商品時,他們可以不知為什麽自己要交的賦稅隨年月而增長,隻要賣的東西賺了點錢,回家麵對妻兒時,便有了些底氣,人活一生,無非生活。

  但是,學過了近代史的人們都知道,為什麽!

  每每在國內,路遇街頭集隊呼喊著口號遊行的學子,劉哲也會偶發感歎:正因為有了抗聯軍守護著這片天空,大地,所以你們可以呐喊出你們的聲音,無論抗議,或者不滿,至少不至悲憤!

  人總是有思想,特別是靠思想生存的人,有時候劉哲也會去想,是經過怎麽樣的努力,使得祖國從那時候的苦難,變成了今時今日的揚眉吐氣?

  很多問題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是在劉哲的腦海裏,這個問題的答案隻有一個,也許算是牽強,也許不是,雖然答案指向了一個人:蘇陽。

  經曆過那段苦難的人,沒人能忘得了,過去的一百年裏,國家積弱,列強強加在人民身上的恥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雙眼,去觀察他所看到的世界。也有他的腦子,去分析看到的東西,那叫思考。

  聯合國軍剛剛戰敗,據說他們那些外交官們幾乎要把外交部門前的地磚都踏爛了,當然,國內的百姓喜聞樂見,但是身居高位的劉哲很清楚,隻要那位爺沒有出聲,所有的外交官都不會把自己的生涯給斷送,尤其是在這個人剛剛能抬起頭的時候,任何一個不正確的決定,就會讓自己留下千古罵名。

  耗一國之資建起的,當時在全世界最豪華的園林圓明圓遺址剛剛被光頭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北平的東交民巷,那些洋人如數十上百年前一樣還活在我們的國土,卻早已不敢橫行暴道.....

  人家口口聲聲遺民,可是,遺民,真是是自己想出來嗎?不是過不下去的,非得要走嗎?故土難離啊!

  不知為何,在這個時候,劉哲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李鴻章這個人。

  在世人口中被貶低得一無是處的人。

  為我方簽訂了三十幾份不平等條約的人,近代史裏掛上了漢奸,走狗,賣國賊等等名稱的人,這個人在劉哲的腦海裏有過懷疑。

  現實中的李鴻章真的那麽無能嗎?

  我們有四萬萬民眾,在那個王權時代,一個無能的人,他真的能夠做到那麽高的位置?去擔任代表主宰了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度的命運?

  洋務運動是如何發起?亞洲第一,全球第七的海軍是怎麽建立?維新變法又是怎麽開始?又是以何等智慧讓我們危在眉睫之時在列強層層強迫之下苟且下去....

  在馬關,小鬼子想要遼寧營口,辨解:此乃通商口岸貨物雲集之地,實為我國政府的一大財源,你們一邊讓我們負擔苛重的賠款,一邊要把我們賺錢的地方占去,豈非過於殘酷?

  於是小鬼子又想到台台,李鴻章說:台台,鬼子尚邊侵犯,何故強讓。

  國家積弱,沒有底氣叫板,更不能說什麽奉陪到底的話!

  哪怕是談到賠款,小鬼子說出兩億兩白銀,於是求著說少賠五千萬,不行,就兩千萬,最後實在不行,求人的話說到那一地步:就當是當我回國的旅費吧!!!

  十億兩白銀,又是如何變成四點五億,“人均一兩,以示侮辱!”這樣的結果,誰能談得上是欣慰?

  若是換作別人,這官不當也罷,但是,不當,總得要有人擔當啊,別人當了,是不是能做到這樣?會不會賠得更多?

  國家那麽弱,拿什麽和別人叫板?自己在那裏裝逼又等別人過來打一頓?

  回想,若此人生在今時今日,以他的才能,以他的智慧,又能做到什麽樣的高度?

  有些東西,劉哲不敢再多想,有時候,他更覺得在那個時代李鴻章是個背鍋的,沒有什麽時候外交部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動向,否則培養一個間諜,搞定外界因素,讓他做到外交部長,然後簽個條約把這個國家合並到另一個國家就可以了。

  國與國的交流,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外交官們,充其量,也就隻是當權者的喉舌,

  但是,在這個時候,想到了李鴻章,卻是有著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隻是處境卻完全不一樣了。

  同樣出使海外,自己接受的是萬眾歡迎,跟隨自己出使的外交官要簽下的更是對我方有利的條約——時勢已是如此,若是簽下一個略有點不平等的條約,回國後民眾都會覺得他是賣國的,現在的我們,已不是滿清。

  設身處地的去想,劉哲很清楚,人民的自信心在慢慢的恢複,不錯,是恢複而不是建立,泱泱中華數千年,從來就是帝國,無論文化還是別的,那都是天生的優越感,反觀西方那些無論是為了一已之私而發生的十字軍東征,還是花旗的建立,都隻是暴發戶的嘴臉,即便裝得一臉紳士,卻掩蓋不了他們缺乏底蘊的事實。

  到後麵,劉哲已經不知道自己是為什麽而哭,作為海軍的幾大指戰員之一,他本不該如此情緒化,但是總是控製不住自己的情感,即便此時是代表著抗聯軍出使海外的時刻...

  看著四名軍官抬起輪椅,以端正的軍姿邁過台階走上戰艦,再輕輕地把他放到甲板上....

  看著輪椅上那名垂淚的老人,還有他那有點茫然的女兒,劉哲的心中突然有種暖暖的感覺,說不清,道不明,迎接一戰勞工上艦,雖然說是光頭的命令,但是,自古就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從,而這個指令卻是令他欣慰的。

  他學過近代史,而且是很狠的學過,凡爾賽條約,對意誌國的製裁是夠狠,但是與我方沒有任何關係,這也是今時今日在意誌國能受到這樣的歡迎的原因之一。

  但是,意誌國那些狂熱的人也許不知道,當時不是我方不想行使戰勝國的權力,而是派出了數十萬,死傷十四萬勞工在一線浴血一戰的我方並沒有得到那些所謂盟國的認可。

  興致衝衝派出代表團一下子傻了眼,席位隻有兩個,那是最低等的,大國有五席,其它的三席,新成立的,新獨立的隻有兩席,我方排到的最末等,即便是戰勝國。

  提出的維護我方權益的條款根本沒有任何國家同意。

  膠東半島,意誌國要退出,我方要收回,但是小鬼子想要,於是列強....

  保留簽字不接受!

  附在約後不接受!

  約外聲明也不接受!

  於是,憤而離席....

  當簽約儀式在凡爾賽宮舉行的時候,人們發現,為我方全權代表的兩個位置上空空如也,十四萬人的傷亡,帶來的就是這麽一個沒有結果的結果,因為當時的我們,不敢惹,也惹不起任何的一位!

  而今,集抗聯軍之力,小鬼子全島淪陷,聯合國軍敗退,龐大的黃海艦隊出仿意誌國....

  劉哲望向遠方,萬裏睛空,旗幟飄揚,人潮依舊洶湧....

  回過頭,他看到那個一直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此時正跪在甲板上,高呼著:“爹啊!娘啊!富貴回來了.....”

  水兵們都保持著軍姿,有些人目光望向遠方,似是此事與已無關,更多的是注目於這兩父女,還有些人悄悄地抹淚....

  ‘他們都還年輕,沒有經曆太多的事情,戰艦即是領土,護國守土之責,永世不忘!’劉哲堅毅地想道,同時心裏也略有安慰。

  甲板上,幾乎是趴在地上的老人淚流滿麵,一旁的女兒也泣不成聲,看著這一幕的劉哲卻想到了另一件事情。

  在起草我方新護照的高層會議上,光頭蘇陽說了那麽一句話:要在護照上印下這麽一句話,海外的我方人民請記住,當遇到了危險,請不要放棄,你要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