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邊打邊投資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9      字數:2602
  對於抵抗聯軍來說,沒有哪一場和國際聯軍的戰爭如同中南半島這麽輕鬆安逸的。

  這場戰爭抵抗聯軍根本隻出動了十個步兵師,而且這十個步兵師還不用上戰場,隻是負責在後方壓陣、訓練中南半島各國人民軍新兵。

  戰場上打生打死的,根本不用出麵,在後方不斷爆兵就行了。

  而國際聯軍想要一波推到神州邊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南半島到處都是叢林,就算是戰鬥力比中南半島各國人民軍強大,也不可能一下就把這些人民軍給消滅了。

  何況在裝備、叢林作戰方麵,國際聯軍還比不上各國人民軍。

  相當於中南半島的戰局,完全在抵抗聯軍的掌控之中,可以自由加強進攻力度,隻是看有沒有必要的問題。

  抵抗聯軍顯然也不打算一波就把中南半島的國際聯軍給打趴下了。

  一波打趴下了就無法在中南半島持續消耗世界各國的綜合力量,抵抗聯軍要更讓中南半島成為消耗國際聯軍人力物力的大墳場。

  所以這種消耗的局麵是最樂意看到的。

  而且還有練兵的效果,一旦國際聯軍被趕出了中南半島,抵抗聯軍就能在中南半島各國打造出一支擅長叢林戰爭的軍隊,進而橫掃東南亞。

  對於這場戰爭,抵抗聯軍根本就沒有出全力。

  而且前麵打生打死的,神州還在後方不斷投資各種項目呢!

  已經完全攻占的地區,紛紛被納入神州國營企業投資的範圍,電力、交通、通訊、醫療、教育、金融、礦業、林業、種植業,全都是神州國營企業的投資範圍。

  其中電力方麵,直接建設和神州相連的統一電網。就如同後世的神州一樣,不僅在本土建立統一電網,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號召建立全球統一電網的國家。

  統一電網的建設,意味著神州能夠掌控各國的電力輸送,這種玩意就是躺著賺錢的,工業化時代人人都要用電,隻要技術精湛,根本沒有虧損的可能。

  交通方麵,也就是鐵路、公路、橋梁、港口這些基礎設施,神州也大量投資那些人口稠密的地區,也是虧不了的項目。

  醫療更是容易攫取利潤,也是神州進行投資。

  教育方麵同樣有利潤,而此時神州扶持的各國複興派都是親華勢力,蘇陽直接讓教育部在中南半島搞漢化工程。

  中南半島各國的教育體係,全麵換成漢語、漢字。

  至於反對的,直接扣上反革命的屎盆子拖出去槍斃五分鍾。

  神州是世界上唯一能夠稱得上是文明的國家,所以神州曆代的發展都是沒有固定邊境線的,而是不斷的向外輻射,不斷的將各種少數民族進行漢化,從而融合進來,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漢族。所以神州的少數民族,大部分都是位於邊疆地區。

  對中南半島的漢化,意味著神州未來能夠高度掌控這一地區。

  漢化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去漢化都難了。

  畢竟神州文化有巨大的先進性,普通民眾一旦都接受了漢化,想要再去漢化就非常困難。

  各國複興派為了鞏固統治地位,也必須加強漢化,從而才能更加理直氣壯的進行統治,也是壓製內部民族的重要手段。

  而在礦業、林業方麵,神州也在開發中南半島的資源。

  種植業方麵主要就是神州國營企業利用那些還沒有開墾出來的荒地,建設大片的橡膠種植園,從而為日後的發展做好準備。

  神州的工業發展、建設速度都非常快,未來中南半島這些天然橡膠產能還是不夠的,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金融方麵,同樣是躺著賺錢的行業。

  當然神州國營企業的投資,也會給中南半島各國留一些股份,免得吃相太難看了。剝削太厲害了,也是不太可取的。

  在林業、礦業這兩個領域,通常都會給各國留下49%~30%的股份,他們出資源,神州負責開發。

  而在其他領域,股份則有多有少。股份的劃分秉承的是公平交換的原則,不搞強取豪奪。

  強取豪奪雖然爽,但是一旦習慣了通過強取豪奪獲取利益,對整個民族來說實際上沒有什麽好處。這玩意就像是蜜糖一樣,吃多了患上各種疾病了。凡事有利有弊,都是兩麵性的。如果通過強求好多就可以過上好日子,誰還願意勞動呢?

  一旦一個民族獲取了世界霸權,又不愛勞動了,那距離衰弱也已經不遠了。就像是原時空的美麗堅帝國,幾乎完全是靠神州人民供著他們,神州直接將他們當成豬來喂,讓他們越來越懶,終於是被神州成功喂成了一頭肥豬,世界霸權開始急速衰弱。

  神州在中南半島的投資能賺到錢,是因為神州有市場需要那些資源,同時神州有技術、有資本可以搞出這些項目,所以神州拿大頭的利潤,再給各國集權分潤一些,而不是強取豪奪。

  各國集權拿到了錢,則可以購買神州的武器裝備,則可以建設各種設施,自然是神州的企業進行承包,進而這些錢又流回神州的手裏,又維持了各國集權的統治地位,可謂是一舉多得。

  這種搞自由貿易、自由投資的,肯定是小國吃虧。畢竟小國沒資本、沒技術、沒市場。

  如果是強取豪奪,中南半島各國人民時間久了也會有意見,而且中南半島各國親華集權沒錢的話,就無法維持統治穩定,而且還可能讓神州患上富貴病,所以強取豪奪是絕對得不償失的,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路線。

  如果神州能夠將這個模式固定下來,那麽中南半島的漢化工程也就得以實現,而且不僅不用付出什麽成本,反而還能源源不斷的獲取利益。

  為了確保國營企業對中南半島的投資的安全,抵抗聯軍繼續加強了防空力量,在中南半島修建了上百個機場,同時防空營也增加到了十二個。

  隨著這些空軍力量和防空力量的部署,神州在中南半島的投資就變得非常安全了。

  這些投資的出現,也造就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加上複興派在中南半島分了土地,大量人口在農村就能養活自己。再加上現在這些投資,百姓的收入馬上就有了提高。

  當然神州企業在中南半島投資的時候,給工人的工資和神州並不是同一水平。

  神州的工資水平是1200元為基礎工資,那是國民福利,而且有強大的生產效率得以支撐。對外當然不會有這樣的福利,中南半島各地的工資是按照當地經濟發展情況來製定的,多少錢能招到工人就出多少錢。

  普遍工資都是兩三百元一個月,不過當地物價也比較低,這樣的工資在當地百姓看來已經很高了,生活大大改善。

  分了地,又有就業。

  中南半島複興派的聲望在革命區非常高,百姓的生活改善了,對日子有了奔頭,對於那些想要重新壓迫他們的殖民、官僚反動派,是越發仇恨,各國人民軍作戰意誌也越來越強大。

  國際聯軍則是越打越吃力,他們很快也發現了問題。

  為什麽抵抗聯軍武裝的各國人民軍打仗不要命?而他們武裝起來的當地軍隊卻是軍紀渙散、戰鬥意誌薄弱?

  稍微一調查也知道原因,抵抗聯軍在中南半島搞了革命,革了大地主、資本家、官僚、殖民者的命。

  這個問題對於國際聯軍來說就很無解了,國際聯軍本來就是資本、帝國掌控的,他們怎麽可能革自己的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