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建設提速,開辟新戰場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9      字數:2495
  工業革命通常分為幾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農村手工業的發展,就像是原時空神州的80年代,第二個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原時空神州是90年代完成這個步驟。第三個是能源與基礎設施建設,第四個就是向中高端製造業發展,第五個階段就是進入福利時代。

  而此時的神州,前麵四個步驟當正在齊頭並進。

  這是蘇陽瘋狂開掛的結果。

  不論是什麽集權體製,神州真正需要的就是工業化。

  隻有完成了工業化,神州才能擁有站起來的物質基礎。

  在那些交通還不太方便的地區,先發展農村手工業以滿足商品需求。同時各省都擁有了基礎工業能力,然後工程隊瘋狂基建。

  基建過程中,鋼鐵、水泥、砂石料、木材、礦產這些材料,缺什麽生產什麽,產能不夠繼續加,蘇陽直接從係統中購買基礎工業產能,這些產能既有提前規劃的,也有後續增加的。

  同時各種施工設備、工業設備,也有很多是自主生產,不過蘇陽嫌速度慢,直接從係統中購買了一大批,但自主生產也不能丟,起碼後續設備維修的零部件得自己能生產。

  進而在基礎設施建設下,就業崗位就大量拉動,勞動力資源得以發揮價值。

  有了就業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要消費。

  這時候就通過發展農村手工業,以及大量的工廠製造工業商品,進而滿足老百姓的消費,不管是重工業商品還是輕工業商品,蘇陽都在各省工業區建設了產能,以減少運輸壓力。

  當前神州道路基礎設施比較差,所以工廠不能隻分布在某個省,必須讓各省都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係,以減少跨省運輸量,同時基建活動則是瘋狂建設鐵路、公路、橋梁,以盡快改善交通設施。

  如果把一個國家形容成一個人,那麽神州就像是一個巨人,而這些道路就像是血管,可以將養分輸送到全身各處,同時也可以從全身各處調集力量。

  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基礎設施,那就是一個泥足巨人,看似高大卻是不堪一擊。

  基建直接拉動了就業,產生了生產需求又拉動了各種輕工業領域的勞動密集產業,同時基建所需的車輛、設備,以及基礎工業所需的設備,還有各種運輸、建設中的重型裝備,都被全麵拉動起來,蘇陽又建廠投產這些中高端製造業產品。

  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因地製宜、靈活多變、齊頭並進的工業化發展進程。

  鐵路全部采用1435mm的標準軌,寬軌雖然有提升運力,列車行駛的穩定性增強,還使車廂內部變得寬敞舒適的優勢,同時也有橋梁、隧道造價將會大幅上升,尤其是隧道。轉彎半徑也要增大,以及占地麵積增大,所以地麵線路造價同樣要上升的劣勢。

  而且現在建設的是普通鐵路,完全沒必要搞寬軌,戰爭時期要的是建設速度。等日後建高鐵的時候,再用寬軌也不遲。

  在火車製造方麵,蘇陽直接采用時速120公裏的快速列車組與運行速度在60~80公裏每小時的普通列車組相結合的模式。

  這個速度,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快的火車。

  同時在汽車製造方麵,進一步加大規模,年產各類貨車達到1500萬輛。

  這些製造業所需的原材料,進而又拉動基礎工業的發展規模。

  在航空製造方麵,蘇陽又繼續開掛,建設了運-8運輸機生產線、波音747生產線,年產運8、波音747各1000架。

  這些都是高端製造業領域的東西,與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密集勞動力產業齊頭並進。

  而各地大小工程隊的數量加起來,則是很快突破了3萬多個,蘇陽正在持續的增加工程隊的而數量。

  大量的工程開工,又對基礎工業產能產生了巨大的需求。

  要讓一個文盲率還很高的國家,這樣高速的運轉起來,首先工程隊得靠譜,所以這些工程隊都是蘇陽直接從係統中購買技術骨幹人員組建起來的。

  同時產能協調方麵也非常關鍵,蘇陽采取了地方聯合統籌製度。

  每一個行政單位,在各自區域內統計所需建設材料的總量,當地不能滿足的讓上一級行政單位協調,上一級不能協調的,繼續向上一級協調,層層統計、上報之後,再根據這些需求,在各省、各地區補充性建設基礎工業產能。

  蘇陽則是根據這些需求,到處緊急建設工廠。

  為了能滿足工程隊的需求,以及老百姓的消費需求,蘇陽可謂是不斷的開掛,積分花得如同流水一般。

  有時候為了不耽誤工程隊的建設,蘇陽直接從係統購買建築材料,暫時先頂一下。而那些工廠的建設,則是加班加點,甚至是二十小時不間斷的趕工建設。

  而對於重點的交通工程,同樣也是加班加點、分段施工,力求以最快速度建成通車。

  電力、煤炭暫時無法跨區域輸送的,就在當地尋找煤礦,先把煤礦開采起來,把火電廠建設起來頂一下,等後續交通暢通了、電線拉過來了,就可以跨省輸電、輸煤、輸油。

  基本任務就是一年之內打通大部分交通主幹線,從而完成大宗商品、農產品運輸要求。

  其中比較特殊的如川省,與外部省份交通不是很順暢,運力非常緊張,蘇陽直接飛到川省,在川省內部建立了一個基本完備的工業體係,省內就能完成建設需求,需要外運的物資、設備大大減少。

  相當於就是一種多軌製的建設模式,外麵進不去就在內部先形成工業產能,等道路修通了,馬上可以從川省大量抽調戰爭力量。

  各省春耕順利完成之後,蘇陽在各省的建設方麵開始不斷提速,工業建設、基礎設施、能源建設開始進入暴走階段。

  隻不過這個階段蘇陽還沒有大量建設軍工產能,當前的建設既是為了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為了接下來進行瘋狂的軍工生產做準備。

  隻要道路暢通、有足夠的農業、輕工業基礎,接下來就可以將大量的勞動力投入軍工生產,從而橫掃世界,完成童展全球的大戰略。

  所以當前大規模戰爭打不了,要瘋狂武裝什麽上千萬大兵團還不現實,但未來卻是可以實現,而當前也不是打不了,小規模的區域性作戰還是有充足的能力的。

  蘇陽和抵抗聯軍軍委會成員研究了一番之後,決定先從西南開辟中南半島戰場,從而拖長國際聯軍的戰線。

  “先打中南半島,也能讓我們獲取到天然橡膠等熱帶工業原材料,以及礦產等原材料,而國際聯軍就會失去這些原材料產能。”蘇陽說道,“我們先拿下中南半島,再向東南亞發動全麵進攻。”

  “總司令,中南半島地區氣候有些惡劣,在這裏和國際聯軍作戰,會不會讓我們陷入泥潭,畢竟叢林作戰局限性很大。”陳定邦有些遲疑的說道,蘇陽拿出的軍事教材當中,也是有體積叢林戰爭的。

  “不會,在中南半島開辟新戰場,打敗國際聯軍比想象中的要容易太多。”蘇陽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