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瘋狂開掛搞教育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9      字數:3223
  把私有企業納入國家監管,顯然是一個不錯的模式。

  公有製經濟是看不到新的市場需求,那麽市場上存在私有製經濟,那麽也就可以很大程度的解決這個問題。

  私有製經濟是看不到市場飽和上限,容易造成產能過剩,而集權對私有製進行監管之後,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當主要的製造產業產能過剩的時候,集權可以通過限製手段,避免產能繼續膨脹,就算是調節不力,造成了產能過剩,也不會太嚴重,就算是嚴重的產能過剩,集權也能出台政策進行去產能。

  相當於綜合了一下,不走極端化路線。

  當然私有製經濟的存在,也會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商人必然會想法設法的向官商勾結的方向發展,商人這個群體,節操高尚的畢竟隻是少數,很大一部分商人都是無商不奸,而且賭性很大。

  商人賄賂官員的手段很多,未必要直接送錢什麽的。商人可以許諾官員退休之後,聘用他們到公司當顧問,什麽都不用幹就能拿到高工資,同時還可以送官員子女去上名牌大學,在教育、工作上享有特權等等。

  所以要防止官員被滲透,實際上是比較難的,而且那種隱蔽的賄賂方式,不太容易反。

  好在蘇陽作為一個穿越者,也算是經驗豐富。

  要防止官員被滲透,首先得有思想防火牆,共產那一套不太容易實現這個目標,反而應該用儒家的那一套,構建一個‘天下為公’的時代共識。

  實際上,就是要讓整個時代都先富起來。

  全民富足起來了,才有禮義,大家都對錢沒那麽強烈的欲望了,才會把奮鬥目標放到‘天下為公’這個理念上麵。

  所以防止官員被滲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重建神州文明體係,在文化領域全麵去西方化,同時讓整個時代富裕起來。

  再有一個,就是建立全麵的監管。

  首先禁止官員擔任企業顧問,即便是退休之後也一樣。同時對官員的家屬也進行監管,官員配偶、子女禁止移民,裸官堅決拿下,並且配偶、子女的大宗消費都要上報,對於不合時宜的言論、行為,官員也都要對自己的家屬負責,出了問題直接責問。

  正所謂齊家治國,家裏都管不好還當什麽官,回家養豬去吧!

  在文化徹底去西方化、全民富裕之前,則通過嚴厲的監管措施先穩住局麵,等全麵穩住局麵之後,再推出那種聘用製官員模式。

  即多勞多得、效績考核的模式,而且當官門檻放寬,唯才是舉,當得好的繼續當,效績差直接滾蛋,這就是原時空新區的模式。

  不過要做到這一步,還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和教育積累,當前搞搞試點是可以的,全麵推行有難度。

  對於各項改革方麵,蘇陽的這些改革政策陸續確定,但很多卻沒有正式頒布。

  改革需要的是和風細雨,而不是狂風暴雨一般的進行改革。

  戊戌變法之所以失敗,就是太過急功近利了。改革政策如同狂風暴雨一般,讓下麵的官員、老百姓都摸不著頭腦,搞不清方向。

  人們接受一個新政策,是需要一定時間進行適應的。而且公職人員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一個月內把一年的工作幹完。

  當前抗戰聯合集權的新政策已經足夠多了,已經比較狂風暴雨了,所以節奏要放緩。

  隻要在持續改革,就是在不斷進步。

  先抓主要矛盾,再抓次要矛盾。

  當前的主要矛盾,還是吃飽穿暖、穩固國防、統一神州。

  所以當前是大修水利、道路,並且瘋狂建設基礎工業。

  工程隊大量組建,工廠大量建設。

  基礎工業產能,則是支撐了這些工程的建設。

  大量的工程隊,開始在治下各省大量修建水庫、電站,水電不夠就上火電。有了電力、水壩,工業生產、工業生產就有保障,有了鐵路、公路,貨物、人員就能夠流通。

  民生的改善,則通過兩個方麵進行。

  一方麵是解決溫飽的問題,農業的發展就可以解決。再有一個就是生活質量的提高問題,這方麵主要依靠輕工業,輕工業領域則是國企、私企競爭的一個格局,從而解決老百姓對輕工業商品的需求。

  在大量的生產、建設的活動下,老百姓有了收入,進而就有了消費能力。

  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節奏就出來了。

  在蘇陽這樣的瘋狂開掛之下,神州正在進入一種世界所未有的驚人發展速度,而且很多領域都是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估計全世界的建設速度加起來,此時都比不上神州的建設速度。

  全世界的基礎工業產能加起來,也不如此時蘇陽搞出來的基礎工業規模。

  而在人員動員方麵,老百姓也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沒日沒夜的埋頭苦幹。經曆過清末民國這段民生艱難時期的老百姓,深知生存不易,而現在條件大大改善了,內部剝削大量消除了,勞動能夠獲得回報,自然如同之神天堂一般。隻要有錢賺,能活下去,吃苦他們根本不怕。

  而且最主要的是,現在的神州還處於戰爭狀態,正處於全民奮起抗戰的階段,在抗戰聯合集權的號召下,工人、農民,乃至是官員、商人,都是充滿幹勁。

  內部矛盾大量消除,現在是外部矛盾強烈。

  在外敵的威脅下,內部爭鬥也被大量擱置。

  這個時期的官員,也不容易出現腐敗現象,畢竟還沒有到真正坐江山的時候,革命還未成功,同誌還需努力啊!商人也迸發出愛國熱情,隻有戰勝了外敵,他們的財富才能保得住。特別是複興派扶持大量地主向民族資本家轉型,這些地主用土地換到了工業設備、工業用地、廠房,都屬於獨立經營的商人。買辦商人和民族資本商人最大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一個是自己生產、經營,一個是買別人的東西,或者是依靠洋人經營商業。

  所以買辦商人與民族資本家的區別,主要在於商業模式。

  對於民族資本商人來說,工廠是搬不走的,而且也是容易被戰火摧毀的。這些地主變成了民族資本家,相當於和抵抗聯軍綁在了同一輛戰車上,隻能跟著一起往前衝。

  很快長江以北各省,出現的是一片精誠團結、眾誌成城、艱苦奮鬥的和諧景象。

  掌控著權力、財富的群體都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內鬥,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獲得資源配置,進入超高速動員的生產建設行列,同時隨著大量的生產建設活動的展開,文化群體簡直隻能用奇缺來形容。

  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很快進入了對人才的爭奪行列。

  但這個時期的神州文盲率太高了,以至於民企對工資一提再提,很快2000元的工資已經沒太大競爭力了,集權和國企鬧著提高最高工資增加競爭力,蘇陽隻好把集權和國企的最高工資提高到了3000元。

  最高工資提高之後,隻要有文化、有技術就能馬上加薪。

  加上集權號召,夜校、技校一時間全麵爆滿。

  努力學習即是響應抗戰需要,又能馬上提高收入,而且不設學習門檻,隻要肯學都有機會學。軍隊、工廠、學校,乃至是村莊,都在組織夜校、進修班,一場全民掃盲運動正如火如荼。

  針對缺乏師資的問題,蘇陽很快也想到了辦法。

  那就是搞錄像教材,找幾個水平最高的掃盲教師錄製課程,甚至是小學、中學、大學課程,都進行規範化的錄製。

  “這個辦法好啊!”蘇陽興奮的想,現在教育規模沒辦法擴大,不是硬件設施的問題,也不是學習動力的問題,而是師資規模不夠的問題。

  隻要把課程錄製下來,盡管無法做到現場針對性的解答教學,但可以綜合一下嘛!

  例如一個老師同時負責五六個夜校,輪流到那些夜校對疑點、難點進行解答,沒有老師講解的時候就看錄像自學,而且在錄像方麵也盡量做到完美的教課。

  參與學習的群體,則根據學習進度進行分班。

  至於能不能成才,現在師資少,那自然是看自己肯不肯學,還有學習天賦怎麽樣,先把量搞上去才是王道,而質方麵,總會湧現出一批,人民的創造力是很強大的。

  隻要受教育群體數量上去了,師資就會大量湧現,進而通過現有師資的不斷進修學習,加上後麵不斷加入師資群體的新生代,整體師資力量就可以迅速壯大,進而改善整個教育體係的教育質量。

  很快這個工程就進入了具體實施階段,教育部抽調了一批頂尖的教師組成課程小組,將課程細分、並進行高度規範化錄製,並帶上字幕。

  視頻的錄製,采用的設備全是二十一世紀的技術水平。

  蘇陽則是成立了一個VCD製造廠,采用電視+VCD模式相結合的自學課程模式。

  同時電視製造廠也進行了升級,升級之後可以生產各種尺寸的平板電視,進而支撐大規模建設多媒體自學教室。

  再有就是搞電視台播放自學課程模式,並且每一個農村都設立一台公共電視,並且播放小學掃盲課程,每三節課劃分一個頻道進行循環播放。

  這一刻的蘇陽,簡直就是在瘋狂開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