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接管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8      字數:2455
  在這個戰略僵持階段,就看誰先完成戰爭資源的整合。

  對於國際聯軍來說,他們的行政體係、軍事體係已經形成,他們現在缺少的是優勢的軍事裝備。

  盡管國際聯軍的士兵素質很垃圾,就算是軍事裝備比抵抗聯軍要先進一些,也不可能打得過抵抗聯軍,不過他們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把戰場上的失敗歸結於是軍事技術的落後。

  而對於抵抗聯軍來說,行政體係、軍事體係還不完全,同時內部民生急需提高。

  隻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抵抗聯軍才有能力打破戰略僵局。

  所以實際上此時的戰略僵局,隻有抵抗聯軍才能真正打破。

  世界列強就算是軍事技術比較牛逼了,也不太可能打破戰略僵局,這是戰鬥力所決定的,而不是武器裝備所決定的。畢竟抵抗聯軍的武器裝備也不差了,國際聯軍的武器裝備就算是領先,也領先不到哪裏去。武器裝備方麵,已經不可能出現世界列強比神州處於絕對性領先的地位了。

  更何況蘇陽還有係統存在,國際聯軍在武器裝備技術方麵隻會一直落後下去。

  但毛熊是個定時炸彈啊!

  歐米列強開始狂奶毛熊,毛熊的工業會進入迅速發展的階段。不僅是因為歐米的狂奶,還有毛熊采取的體製,就是瘋狂發展重工業的模式。

  而且毛熊人口還多,作戰模式又很無腦。

  除非是蘇陽搞出碾壓式的軍事技術,否則必須及時對毛熊進行遏製。否則雖然還是能戰勝毛熊,但會付出一定的人員傷亡。

  按照蘇陽的指示,複興派加快了對各省行政的整合。

  隨著各路軍閥紛紛交出兵權、行集權,行政整合也在迅速展開。

  京畿、魯省,率先成立抗戰聯合集權,抗戰聯合集權以複興派為骨幹力量,再吸收各省原有的一些靠譜的行政人員。

  行政體係鋪開的同時,衛生、防疫、賑濟、土改、建設同時展開。

  這個時代的衛生狀況太糟糕了,到處時不時的就鬧傳染病。

  這就是滿清奴隸製體係下的神州。

  東三省根據地,以及晉陝甘地區現在都有了工業能力,都可以生產藥品,同時這個秋季晉省糧食也獲得了大豐收。

  在衛生防疫的藥品,以及賑濟所需的糧食方麵是足夠的。

  抗戰聯合集權的行政每鋪設到一個縣,就在這個縣進行衛生、防疫、賑濟工作。

  家家戶戶打疫苗、滅四害。

  同時對商品糧進行統一管理銷售,禁止地主、商人大量屯糧,除了百姓家裏的口糧,時代上的糧食都要集中起來統籌管理、調動。

  某個縣城糧食不夠吃,就從被的縣城抽調。

  某個省的糧食有缺口,就從晉省、東三省根據地抽調糧食進行調節。

  同時對於買不起糧食,又在吃草根樹皮的百姓進行賑濟。

  蘇陽對行政人員最基本的考核要求就是不能在治下餓死人,不管用什麽辦法,都得確保沒人餓死。

  而且糧食集中調配體製已經給出來了,地方行政人員有足夠的資源,就看肯不肯做事。

  不肯做事的問責,能做事的提拔。上下級問責,下級幹不好也連帶責問上級,層層監督落實政策。

  同時為了確保行政工作的正常展開,直接建立地方上的暴力機構,設立武警、治安,甚至是派駐正規軍,進而剿匪、打擊地方土霸,碾碎一切阻擋變革的群體。

  還有就是土改工作、戶籍統計工作,都需要立即展開。

  對於那些臭名遠揚的地方土霸堅決打擊,而那些名聲還行的地主,則是給予一定的補償措施,讓其出讓土地。

  補償措施已經製定了,一個就是土地換土地,邊疆地區人煙稀少的地區,可以把大量草場、耕地土地劃分給地主進行開墾經營。

  第二個就是拿錢。

  第三個就是土地換工業設備,幫助那些地主轉型成為民族企業家,讓他們進入輕工業領域。

  進而均分田畝,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飯吃。

  再有一個,就是進行工業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擴大就業,提高百姓收入。

  隨著魯省、京畿納入行政管理,蘇陽頓時又獲得了大筆的積分。

  這兩省有6600萬人口,直接入賬6600萬點積分,加上版圖麵積34.6萬平方公裏,又獲得了3468點積分。一共入賬1.0068億點積分。

  一千年太久,隻爭朝夕。

  蘇陽也不等工廠生產大量的工程機械,直接打開係統,花了2000萬點積分,購買了大量的工程機械,又組建了上百支大型工程隊,然後立即投入關內建設活動。

  大量的鐵路、公路,以及水利工程,還有學校、醫院這些公共設施,立即開始大範圍的建設。

  此時抵抗聯軍在關內的地盤,已經連成一片。

  陝甘寧、晉察冀魯各省,都是相連的。

  關內治下人口達到1個億了。

  鐵路、公路連成一片,經濟就能夠發展,水利則是可以迅速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有水利灌溉的水澆地,糧食產量是高出很多的。

  學校、醫院,每個城鎮都要建設,特別是醫院。

  這些建設活動,就可以在地發上拉動大量就業。

  進而帶動老百姓的收入,與此同時,各省基礎工業也陸續規劃,蘇陽直接砸了5000萬點積分,在各省建設基礎工業,進而可以生產大量的鋼鐵、水泥、化肥,以及其他的各種建築材料。進而可以支撐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生產活動。

  在農村土改之後,直接掐草尖,動員大量農民工進入工程隊勞動,進而帶動農村人口收入。

  不管是城市戶籍的工人,還是農民工,收入水平都是一樣的,並沒有任何的時代地位歧視,不過工作環境更艱苦一些倒是真的。但是相比城市戶籍,農村人口有分到土地,土地不管是什麽時代都是值錢的。

  是當城市人口還是農村人口,選擇起來也比較自由。

  隨著工業的建設,城鎮對工人的需求量比較大。

  蘇陽這種直接砸積分成立工程隊,建設基礎工業的做法,實際上直接拉低了現代化成本。

  現代化成本過高,是因為一堆人口來到城鎮之後沒事做,即浪費了勞動力,又造成一係列的時代成本問題。

  而蘇陽通過建設大量的工程,以及建立大量的基礎工業,直接解決了城鎮化人口的就業問題,還能從農村動員大量勞動力參與其中。

  再加上土改分地,大量人口能夠在農村得到生活保障,現代化成本就非常低了。

  而且不管是城鎮人口還是農村人口,擁有了就業就意味著有了收入。

  有了收人就可以消費工業商品,進而帶動工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

  在魯省、京畿迅速進入改革階段之後,抗戰聯合集權也正在對川省進行行政接管。

  交通雖然有點不便利,但是蘇陽有大量運8運輸機。

  為了確保能夠成功接管川省行政,蘇陽直接向川省傘降了三千名抵抗聯軍士兵,進而配合川省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