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參觀效果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8      字數:3586
  今年東三省根據地全麵豐收,在使用了高產種子和化肥之後,糧食畝產暴增。

  特別是這年頭的東三省土地,可謂是極其肥沃,還沒有因為長年開墾導致肥力下降的問題。

  所有農民都喜笑顏開。

  大量的糧食收割上來,他們直接賣給糧食加工廠就可以了。在分地之後,家家戶戶秋收的時候,家裏的商品糧基本上都有兩三萬斤。

  今年除了大量種植了水稻,還大量種植了玉米。

  青貯玉米已經完成收割了,青貯玉米平均畝產達到5000公斤,而收玉米棒的玉米,這時候也進入了收割階段。

  玉米產量更大,統計結果顯示,根據地的玉米平均畝產為700公斤,已經進入高產水平,雖然還達不到試驗田一千公斤的水平,但有這個產量已經很不錯了。

  而水稻平均畝產,這在530公斤的水平。

  大豆的平均畝產,則是達到了236公斤,也屬於比較高產的階段。

  整個根據地,水稻播種了1500萬畝,青貯玉米播種了2300萬畝,而籽實玉米播種了6200萬畝。大豆播種了3000萬畝。

  產出水稻795萬噸,青貯玉米1.15億噸,籽實玉米4340萬噸,大豆產量708萬噸。

  其中還有將近1.5億畝的牧草種植麵積,產出牧草6200萬噸,這些種植牧草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趕不上春播的土地,所以開墾出來直接種牧草,能收多少收多少,實際上也收了不少牧草。

  青貯玉米和牧草的產量加起來有1.77億噸,用來養牛的話,可以生產出1770萬噸的肉牛存欄,相當於能養活177萬頭牛。

  牛是所有家畜裏麵肉料比最小的,達到了10:1,當然牛也吃的最粗。如果是用來養羊、養豬,飼料轉換比更高。

  這些青貯玉米用來養羊是可以的,與精料結合,可以達到4:1,粗飼料喂多一點,大概就是5:1。

  青貯玉米養豬就不行了,豬消化不了,豬吃的精料占比更多,不過那6200萬噸裏麵的多汁牧草也是可以喂豬的,再搭配精飼料,肉料比大概是3:1。

  所以這些飼料作物收獲之後,接下來可以大力發展養殖業了。

  奶牛、肉牛、肉羊、生豬、雞鴨鵝這些都可以大規模養殖,正好蘇陽也已經完成了布局,農村集體養殖場已經紛紛成立,並且已經形成了500萬頭黑白花奶牛養殖規模,以及1000萬頭肉牛,以及3500萬隻肉羊,以及5000萬隻生豬,6億隻肉雞的龐大養殖規模。

  除此之外,還有將近600萬隻放養的山羊,主要是山區在養殖。並且還會有大量的土雞養殖,都是農戶養的,計價也區別於肉雞。

  根據地出台了養殖場養殖標準,肉牛出欄重量不小於1000公斤,生豬出欄重量不能小於200公斤,肉羊出欄不低於80公斤,肉雞養殖時間不能少於120天。

  同時在公有製養殖場,和公有製、集體製結合的養殖場,出台新的出欄價格標準,養的時間越長,肉價越高。

  那種亂七八糟的速生養殖產品,不允許出現在市場,一方麵肉質不行,一方麵營養差,容易造成肥胖症、性早熟,速生的養殖產品,必然是要用一些激素的。

  蘇陽的目標不僅是讓老百姓吃上肉,而且還要吃上好的肉,吃上有肉香,有營養的肉,而不是用西方人研究出來的各種黑心養殖技術弄虛作假,糊弄老百姓的胃。

  原時空新神州改革開放之前,豬肉都是有肉味的,後來各種亂七八糟的黑心技術傳入沿海地區,很多豬肉不僅沒有肉味,還帶有惡心的異味。而吃潲水的豬,都可以打出土豬肉的招牌出來。

  在青飼料、幹飼料方麵,養殖這樣的規模是完全可以支撐的,剩下的就是精飼料的問題。

  精飼料方麵有4340萬噸的玉米籽實,708萬噸大豆,大豆榨油之後剩下的豆粕,都是精飼料,還有米糠、麥皮之類的,也都是精飼料。

  同時蘇陽已經瘋狂增加漁業捕撈量,近海捕撈量600萬噸已經完成產能布局,並且開始向白令海峽,以及小鬼子控製的北海道漁場擴張捕撈範圍,這需要海軍進行配合。

  北海道漁場是世界第一大漁場,位居世界四大漁場之首。

  大量的漁業捕撈,不僅能提供大量的漁業產品,還可以生產大量的魚粉,也是養殖業中的精飼料。

  相當於未來一年之內,東三省可以產出牛肉450萬噸左右(淨肉率45%),羊肉140萬噸,豬肉730萬噸,雞肉產量可以達到189萬噸,同時海魚、淡水魚的魚肉產量預計能超過500萬噸(排除雜魚)。

  加起來這些肉類產量已經達到2009萬噸,北軍人口也就3000萬而已,根本消耗不掉這麽多肉類,所以這些產能是為全國準備的,先大量生產一波肉類,然後用來生產大量的牛肉罐頭、豬肉罐頭、羊肉罐頭、雞肉罐頭、魚罐頭,然後分配給各省。

  平均到4億人頭上,人均肉類消費量可以達到50公斤。

  而實際的產肉量還會更高,那些土雞、山羊,以及草原上產出的肉類,以及獵殺野生動物的肉類,以及西比利亞馴鹿業等等產出的肉類都還沒有計算進去。

  今年東三省的糧食也是大豐收,主糧產出超過1000萬噸,按照人均穀物消耗量150公斤來計算,可以養活6600萬人,同時還產出了不少土豆這些雜糧,東三省隻有3000萬人,所以這些多出來的糧食,接下來可以供應全國,用來調節其他省份糧食不足的問題。

  明年就更恐怖了,整個北軍、外北軍加起來6億畝耕地,同時還擁有大量的草場。

  不過隨著運關內經濟的打通,整個區域需要大幅度增加大豆種植麵積,畢竟北軍區域城當者神州大豆主產區的農業分工任務。

  主糧的產量則是不需要增加太多,關內耕地也很多,蘇陽用的是養活13億人口的農業技術,而且原時空的農業還沒實現現代化呢!蘇陽直接用的就是農業現代化的技術。所以關內可以種植主糧,而東三省則是加大飼料作物生產就可以了。

  到時候東三省即輸出商品主糧,也輸出大量大豆、油料,以及大量的飼用玉米、豆粕等等,外加海洋漁業,還可以供應大量的魚粉。

  漁業和養殖業,則可以提供大量的肉類。

  未來北軍的農業定位,就是糧油、飼料、肉類生產基地。

  如果不需要追求太高的生活質量,僅僅是吃飽這個高度,此時的東三省,加上外北軍地區,已經可以養活整個神州了。

  但這種模式不可取。

  畢竟神州現在有大量的耕地,蘇陽這邊農業生產力又爆炸了,農業必須走多元化路線。糧食、油料、飼料作物的生產是基本的,養殖業必須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業、水果種植業,以及各種各樣的經濟作物,都是可以大量生產的,從而把耕地利用起來。

  精耕細作的模式,也是不能完全丟掉的。

  經濟作物可以多多生產,進而可以為工業提供原材料,例如棉花種植業,以及其他各類經濟作物,有的可以加工成商品出口,有的則直接作為大宗貨物進行出口。

  當前則是先讓老百姓吃飽穿暖,才是最為關鍵的。

  在參觀了農業現代化之後,蘇陽又帶著他們參觀了工業現代化、居住現代化。

  特別是那些兵工廠,更是行家看門道。

  各路軍閥誰都知道軍工業的重要性,抵抗聯軍擁有的軍工業讓他們更加震撼不已。

  同時心裏已經有了一個計較,他們要是和蘇陽對抗,估計是要被直接蕩平的結局。

  而當他們看到抵抗聯軍根據地,正在展開全民的居住現代化工程的時候,個別軍閥心中想要抗拒聯合集權,或者說是抗拒複興派的心思,徹底被擊垮了。

  抵抗聯軍既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又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並且過上好日子。

  如果他們從中阻撓,這可是和全國的老百姓過不去啊!最後絕對隻會是身敗名裂的下場。

  參觀一圈下來,各路軍閥徹底的服氣了。

  複興派領導下的抵抗聯軍能做到這樣,已經無人能出其右。

  根據地的模樣,也勾起了不少人當年的革命理想。

  “我們以前天天鬧革命,不就是為了實現眼前這樣的場景,讓老百姓人人有田耕、人人有房住,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在軍事上,則是推翻各方壓迫,這一切抵抗聯軍都做到了。”李宗人感慨道。

  “是啊!這麽多年革命,一開始都是為了推翻滿清、列強的半封建半殖民統治,讓國家昌盛繁榮,讓百姓安居樂業。這些抵抗聯軍都做到了。”韓複舉說道。

  “此乃我神州將興。”吳佩浮也是感慨不已。

  “那先生可願出力?”蘇陽對吳佩浮問道,吳佩浮一生不蓄田畝等私產,民族氣節也令人敬佩,能力上也是比較強的,所以蘇陽之所以帶上吳佩浮,主要是想請吳佩浮出山相助。

  “願效吾之微薄之力。”吳佩浮此時十分興奮,自然不會拒絕,反而有極其強烈的參與欲望。

  “好,好。”蘇陽大喜,他現在就是要把這些軍閥勢力,團結到一起,然後融為一體。而吳佩浮這樣擁有很高名望和文化素養,以及不是太注重私利的人才,是完全可以團結的對象。

  其他軍閥,都可以團結進來,然後消化掉。

  能跟得上的軍閥,就投入軍政係統任職,跟不上的就交出行政、軍權,回家養老、頤養天年,蘇陽確保他們衣食無憂。

  從參觀的效果來看,還是很好的,各路軍閥當老大的想法已經完全掐滅了,對蘇陽的抵抗聯軍體係,已經高度認可。

  “諸位,我們再去前線看看吧!”蘇陽提議道。

  “好。”

  “聽總司令安排。”

  此時抵抗聯軍已經完全把國際聯軍包圍了,包圍圈縱深很小,也就是幾十公裏。

  完全合圍之後,抵抗聯軍已經把大量的重型裝備調集了過來。

  上萬門大口徑火炮已經就位,接下來就是上演‘排山倒海’的時間段了,也是蘇陽安排的參觀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