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重炮的戰略效果
作者:烤鹿      更新:2022-03-25 20:38      字數:2288
  一場進攻趁興而來敗興而歸,失去了炮火優勢的國際聯軍在進攻上直接停了。

  沒人會在火炮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去碰抵抗聯軍的遠東絞肉機,那和送死沒什麽區別。

  而對於抵抗聯軍來說,也不需要通過防線來製造大量殺傷了。

  隻要正常戰略推進,把這些國際聯軍包圍在北軍,就可以一鍋端了,傷亡率比防守防線還要更低。

  主要是國際聯軍的裝備可不是小鬼子那麽弱雞,如果抵抗聯軍和國際聯軍展開大規模的山地攻防戰,抵抗聯軍是要付出比較大的傷亡的。

  為了減少傷亡,增強裝備是需要的。

  在火炮占優的情況下,國際聯軍也就不敢對防線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如果要硬上的話,國際聯軍指揮付出慘痛的傷亡,而抵抗聯軍的傷亡則會依舊保持在很低的範圍。

  所以不論國際聯軍是進攻還是不進攻,抵抗聯軍都是劃算的。

  在國際聯軍不進攻的情況下,國際聯軍幾百萬人在那裏無所事事,這些都是青壯勞動力,全部都浪費在戰場上了,被拖在了這裏,相當於是廢棄了大量的資源。

  而且國際聯軍不進攻,就隻能封鎖根據地,這是他們唯一的作用。要封鎖根據地,那麽就得挨炸。

  抵抗聯軍也不用轟炸機去炸封鎖線上的國際聯軍了,畢竟到處都是高射炮、高射機槍,飛機轟炸風險太高,很不劃算了。

  所以開始采用W90式203mm榴彈炮全天候的對國際聯軍的防線進行不斷地炮轟。

  除了第九炮兵師裝備的288門W90式203mm榴彈炮,抵抗聯軍現在擁有的W90式203mm榴彈炮數量實際上達到了將近1600餘門的恐怖規模。

  全部都是三班倒製造出來的,這些W90式203mm榴彈炮很快就被分散到了長達近兩千公裏的防線上有國際聯軍出沒的地方。

  每一門W90式203mm榴彈炮,都能打擊到左右前39~50公裏內的敵人,主要看用什麽彈藥,常規彈藥射程39公裏,特殊彈藥打擊範圍50公裏。

  W90式203mm榴彈炮這個裝備在原時空是沒有裝備部隊的,因為作戰效能不太理想,當時用的都是自走炮了。

  然而在這個時代,W90式203mm榴彈炮卻是非常好用的。

  同時這個時代的戰爭,也開始逐漸出現大縱深的戰爭格局,通常兩軍對陣,第一梯隊的縱深就有十幾公裏,而第二梯隊的縱深甚至可以達到四五十公裏。

  這種軍隊集中的地方,防空火力強,轟炸機不是那麽好用,火炮、火箭炮的作用就顯現出來。

  火炮用來打擊縱深近的,火箭炮打擊總縱深遠的。

  在兩千多公裏的防線上,布置1600門W90式203mm榴彈炮,相當於有無比充足的打擊目標。

  很快打擊就開始了,分不到這麽長的防線上,看似火力不猛烈,然而卻更容易打擊到敵方有生力量。

  這有一個幾率問題,對封鎖線上的國際聯軍士兵來說,要挨炮彈有很大的幾率問題,所以不會所有人都做好良好的隱蔽工作。

  就算是不出塹壕,一發203mm炮彈砸下來,二三十米內的士兵也要被當場炸死,這種重炮的炮彈威力可不是鬧著玩的,這些封鎖線上的防禦工事可沒有抵抗聯軍的山體工事那麽堅固。

  殺傷效果非常良好,目標又多。

  1600門榴彈炮擺開之後,第一天的炮擊就對封鎖線上的國際聯軍造成了恐怖的殺傷。

  一天下來發射的炮彈多達將近35萬發,成功殺傷國際聯軍將近6萬餘人。

  1600門W90式203mm榴彈炮一天下來炮擊10個多小時,每個小時發射20發炮彈。

  火炮口徑越大,炮管壽命越少。

  W90式203mm榴彈炮算是十分優秀的了,炮管壽命達到1000發以上,在加大射擊間隔時間的情況下,射擊壽命保持1200發不成問題。

  在這種不間斷的炮擊之下,這些榴彈炮6天下來就得更換炮管。

  炮管方麵抵抗聯軍已經可以大批量製造了,損耗雖然也比較大,但抵抗聯軍損耗的是物力,而換取的卻是國際聯軍大量的有生力量的損失。

  第一天的炮擊下來,國際聯軍被打得鬼哭狼嚎,國際聯軍連忙擴大封鎖線縱深,把兵力分散分布在塹壕中,以減少傷亡,否則一發炮彈下來,最少直接炸死五六個,甚至是十幾個,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傷亡。加大縱深之後傷亡減少了不少,看似可以接受。

  傷亡分散到整個封鎖線上280萬大軍頭上,一天被炸死了6萬多人,看上去每段封鎖線上死的人好像還可以接受,然而數據統計出來之後實在嚇死人。

  國際聯軍聯合指揮部內那個發愁啊!

  進攻的話空軍不占優勢就算了,重炮對轟也不占優勢,在數量、射程方麵都落於下風,進攻根本無法持續。

  打塹壕消耗戰的話,抵抗聯軍又是躲在山體共識裏麵,而且不斷的用重炮轟擊他們。

  問題是國際聯軍現在要維持封鎖線的話,封鎖線上兵力必須達到一定密度,否則抵抗聯軍往封鎖線上一突擊,封鎖線直接就崩了,跟沒有效果一樣。

  維持足夠兵力密度,又要不斷挨炸,損失又不可避免。

  “我們還是低估抵抗聯軍的實力了。”

  “擁有這麽多重炮的抵抗聯軍,威脅實在太大了,我建議繼續向戰爭籌備委員會提交一份更詳細的威脅評估,同時申請加大戰爭投入,我們現在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多的先進的飛機,更多的重炮!”

  “是的,我們的兵力,暫時還無法完全包圍抵抗聯軍。飛機大炮全部處於劣勢。”

  “我認為目前的封鎖戰略已經不能繼續持續了,繼續持續下去的話,我們的損失還會更大。”

  “目前的局勢,進攻是不可能進行的。封鎖又有大量的傷亡出現,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把兵力撤退到平原城鎮上,以防禦姿態為主。進而等待我們在飛機、大炮這些裝備上領先之後再展開進攻!”

  各國司令官、參謀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道。

  這個封鎖線已經很難維持了,既然難以維持,那幹脆撤下來,把兵力撤退到城鎮當中進行防禦作戰。

  畢竟那些先進的飛機大炮,是需要時間研發、生產的。

  “那就這麽決定了吧!暫時先放棄封鎖線。如果能把抵抗聯軍吸引到平原地區作戰,那再好不過了。”總司令艾倫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