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情動
作者:且墨      更新:2022-03-25 20:09      字數:6031
  見卿如是不說話,蕭殷也收斂起情緒。他慢一步,跟在二人身後。

  做刑部筆錄的流程卿如是早爛熟於心,前世一有新案子她就會摻和進去,由於每次也都是她提供的線索最多,所以破案後免不了要去刑部做筆錄。刑部的人供她跟供佛似的,回回她去,一眾官吏上趕著端茶遞水。

  每每如此境地,父親看她的眼神便一言難盡。有什麽想要告訴她的,終是沒有說出口。

  卿如是至今也想不明白父親那眼神是何意。

  待他們三人坐好,已有官吏拿來紙筆,蕭殷接過後道了聲謝,鋪在桌上,抬眸看向月隴西和卿如是,示意他們可以開始了。

  月隴西屏退了其他人,卿如是照實複述案情,說到確定凶手這一環節時,她如實道,“這就不必我來說了罷,既然在外人看來,沈庭案和地痞案毫無關聯,那這凶手若按照我知道的來講,又有何意義。我隻是來走個流程的,最後白紙黑字究竟怎麽寫,還不是要看蕭公子如何著筆。”

  這話並非諷刺,而是事實。蕭殷點了點頭,“卿姑娘說的是。剩下的,我來就行。不過……”

  他頓了頓,低頭看向紙麵,輕聲道,“凶手唆使地痞去撞馬車的時候,是告訴過他究竟該撞哪一輛的。暴雨那晚,凶手若是擔心卿姑娘的馬車會破壞計劃,實則可以拖住馬車的主人,拖延馬車出發的時間,等卿姑娘的馬車過去後再施行計劃,沒必要非去叮囑卿姑娘的馬夫小心駕車,可能有地痞纏上來。此地無銀三百兩,豈非更容易暴露自己?”

  語畢,他才緩緩抬眸看向卿如是,目光平靜,波瀾不驚。

  卿如是一愣,同樣看向他,若有所思地微蹙起了眉。

  倘若她理解得不錯,蕭殷的意思是說,那日他叮囑馬夫,純粹是出於朋友間的真切關心,並非害怕原計劃被她破壞?

  她沉吟不語,月隴西吩咐蕭殷將後續補全,定罪給霍齊。蕭殷頷首,不再說話。

  “卿卿想不想四處逛一逛?”月隴西打開門,示意卿如是看看別的地方,“等會再過來。”

  蕭殷的筆尖微一頓,繼而又繼續認真地書寫。

  卿如是走出門,隨口問月隴西,“你辦公的地方在哪啊?我能去看看這些天待處理的卷宗嗎?”

  出門時她的聲音被隔絕,最後幾個字變得模糊不清,房間內又恢複沉寂。蕭殷輕歎著,垂眸怔愣地盯著紙麵,有些不知所措。

  外邊,月隴西引著她往自己辦公的房間走去。卿如是問,“你把蕭殷弄來刑部看卷宗,幫你破案,就是你所說的栽培他?”

  “不是。他腦子靈活,在我正式給他找上差事之前,暫且幫我做些事,免得浪費。”月隴西低聲道,“如今他再想要走仕途,靠科舉是不成的了。我打算推薦他去國學府。三年之後,他可以直接參與殿選。”

  卿如是驚訝地看向他,“你不是說國學府都是官宦子弟嗎?把他放到國學府去,不會被那裏的人瞧不起嗎?而且,他不曾接受過書院的正規教導,走的是野路子,就拿沈庭的事情來說,為官之後難免也是這般玩弄手段。”

  “能進國學府的人,都明白風水輪流轉的道理。若他們有些眼見,就該知道瞧不起蕭殷這種人是多愚蠢的事。”月隴西一笑,垂眸看向她,“至於你說他走的野路子……難道你不知道我祖上當年拜官稱相之後,為了能在如虎的君王和吃人的官場保住他那條小命,一直都走的野路子嗎?”

  不等卿如是回答,他繼續道,“為官清正的幾個有過好下場,皇帝口口聲聲要文武百官清廉正直,卻偏生更喜歡會來事的。蕭殷這樣的,隻要給他一個機會,以後定是個權臣。我要做的,便是在他成為權臣之前,先將他牢牢嵌在月氏族中。最好,能和月氏有姻親。”

  語畢,月隴西推開一間房,轉過頭湊近她,笑吟吟地拿手指抵住她的唇,“噓……有外人在了。”

  卿如是抿住唇往後退了些,抬眸看進他的眼睛裏,他的雙眸異常明亮,含著如沐春風般地笑意。

  同樣是狹長的鳳眼,蕭殷遠比月隴西陰鷙內斂。月隴西的眼睛秋波泛濫,淨是風華。

  月隴西微一挑眉,輕聲笑問,“怎麽今日這般不經挑逗,這就看出神了?我好看嗎?”

  “……”卿如是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道,“我希望你還是做個正常人。”

  房間內有官吏聽到動靜,紛紛向二人見禮。

  月隴西示意他們做自己的事即可,不必管他們,這廂吩咐完,官吏們一抬頭,就見卿如是已經坐在了世子爺處理公務的正位上,還一度無知無覺地翻看桌案上的卷宗。

  所以……這情況的話,管,還是不管啊?

  感受到來自旁人的目光,卿如是抬起頭來,四處看了看,“……這裏不能坐嗎?”

  刑部的格局雖沒怎麽變,但以前這間屋子並不是刑部郎中辦公的地方,隻供些普通小吏做休憩用,她每次來找父親,都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翻看案宗的。

  方才沒想太多直接坐下了,這會兒回過神,心覺有異。不待她起身,月隴西先笑道,“能坐。”語畢,他吩咐小吏另外搬來一把椅子,放在正位旁邊。

  至此,兩人不再交談。卿如是翻看近期的案子玩兒,月隴西坐在一旁看書。窗外天光乍泄,屋內歲月靜好。

  月隴西時不時抬眸瞧她一兩眼,低頭時便挽起了唇角。

  這案宗翻著翻著,卿如是看得累了,扭了扭脖頸,忽然瞥到桌上有一方雕刻精致的小匣子,落著一把鎖。她指著那匣子,有些好奇,“這裏麵是什麽?……方便說嗎?”

  月隴西抬眸看了一眼,伸手拿到麵前,又從抽屜裏拿出一把金色的小鑰匙,一邊打開,一邊坦然道,“是些小玩意,有時候路上瞧著好看便買下來了。玉簪香囊,還有手鐲之類的……”

  卿如是:“???”玉簪和香囊就算了,手鐲???

  卿如是看他的眼神登時匪夷所思,“你一個男人,買這些東西做什麽?我身為女子都不愛買那些的。”

  月隴西笑:“我知道。那豈不正好?多互補啊。”

  他這廂話音落下,滿屋的小吏都看了過來:忽然覺得自己有點礙眼,是錯覺嗎?

  世子是不是正在撩撥姑娘?需不需要我們回避?

  一眾小吏相互打眼色,最後決定:不回避。

  千等萬等,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我們倒要看看世子撩撥起姑娘來是什麽狗模樣。

  卿如是瞄了眼匣中之物,竟真是那些玩意,她想了想,了然道,“難怪你說你很會俘獲女子的芳心,囤著這些怕不就是為了撩撥姑娘罷?”

  “用這些玩意撩撥?”月隴西笑,神色間一副要不完的樣子,“我不需要,撩撥姑娘的心從來都是我的本能。”

  “……”對於他這兩日來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接腔都能騷出一朵花來,卿如是表示自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不想說話。

  眾小吏:不想說話。

  “說錯了。”月隴西挑揀著匣中之物,拿起一支淡青色的碎玉簪花在她腦袋上比劃了下,似是覺得有趣,一邊尋找合適的方向位置,一邊慢悠悠地道,“撩撥你才是我的本能。”

  話音落下時,玉簪的最佳位置也找到了。

  卿如是撇開他那雙想要在自己腦袋上為所欲為的手,異常嫌棄地皺了皺眉,“你能不能別這麽說話,總讓我想起一個人。”

  月隴西不答,斂了斂笑意,彎手示意她湊近些,“這支簪花和你今天的衣裳挺配的,給你戴上。”

  卿如是瞥了眼,搖頭道:“我不戴,你自己留著戴罷。”

  “???”月隴西一怔,低笑了聲,“好啊。”說著,他抬手將簪花遞給她,“那你幫我戴。”

  “???”卿如是亦是一怔,忍了忍沒繃住,“噗”地笑出聲,她這人好玩,沒有拒絕,一把抓起簪花湊了過去,往他腦袋上插。

  她站著,他坐著,淡淡的香氣縈繞在鼻尖,月隴西慵懶地眯了眯眸,也就在她湊過來將要給他插上那刻,月隴西忽然起身,連簪子帶手握住她,把她拉到麵前,半帶進懷裏,然後順勢將簪花插在她的發間。

  不偏不倚,花簪半藏,他早看好了最佳位置。

  鬆開她的手,月隴西坐了回去,欣賞道,“挺好看的。”

  卿如是抬手摸了摸,心覺別扭,想拿下來,又聽月隴西道,“你拿下來就是不給我麵子。”他斂起了笑意,佯裝不悅。

  卿如是:“……”於是,果斷拿了下來。

  卿如是:身為你祖宗,我為什麽要給你這個重孫輩份的留麵子?

  月隴西:“……”好難。他幽幽歎了口氣,突然有點難過,垂眸黯然神傷。

  卿如是湊近他,打量了一番,低聲問,“怎麽了?不至於罷?”

  月隴西抬眸,慢吞吞從牙縫裏吐出兩個字,“至於。”

  “……”她清了清嗓,自持身份,“我明白的,我來刑部一趟也算是幫你的忙,你想送我東西,也想跟我炫耀你俘獲芳心的本事如何如何厲害。可惜你試錯了人,我這個人呢,從小到大身邊最不缺的就是那種花裏胡哨的男人。所以我現在瞧平輩的男人一律當姐妹處著的,不是你不夠厲害,是你們那套對我沒用。”

  花裏胡哨四個字簡直紮透了心。月隴西抬眸看著她,半晌道,“你的安慰我不大受用。如果你能收下這支簪子,我會好受一些。”

  “……”卿如是搓了搓簪柄,花蕊處的流蘇輕輕旋轉,她瞧了一會,又用一種疼愛的眼神看向月隴西,勉強點頭,“好罷。”

  莫名地,月隴西在她眼睛深處看出了一絲慈愛,“……”

  下午的日頭下去了些,但抵不過此處向陽,仍是有些熱意。

  卿如是早已不再看案宗,撐著下顎在想葉渠口中那個背負太多的月一鳴。她所認識的月一鳴,和別人眼裏的從來大相徑庭。

  他對月氏的忠誠可以說到了冥頑不靈的地步,如何就成了女帝絮叨時的離經叛道?

  越想越煩躁,她坐了一會就被汗濕了。

  有小吏送來兩碗冰食,“世子,您吩咐的梅子湯。”

  月隴西示意他放在桌上,擺手讓小吏下去。

  卿如是轉頭瞧了一眼。

  那梅子湯用一盞白瓷碗盛著,碎冰沉浮,晶瑩剔透。月隴西用瓷勺攪了攪,大小不勻的冰塊撞在碗壁上發出叮當的聲音,煞是悅耳。

  月隴西拿手輕觸心口的位置,了然地挑起眉,輕聲道,“世間情動,不過如此。”

  並沒有聽見他說的話,卿如是兀自舀起一勺碎冰,就著酸甜的梅子湯喝下。

  有人敲門,小吏開門,是蕭殷。

  他微頷首,恭順地將寫好的案宗呈上,俯身時目光不經意落在白瓷碗上。

  戲文裏說,瓔珞敲冰,碎瓷當啷,但凡世間悅耳,皆為情動。

  收了眼,蕭殷道,“世子,寫好了。請您過目。”

  月隴西隨意翻了翻,“你寫的,自然挑不出錯。”

  筆錄結束,卿如是沒有再待的必要。她起身歸置桌案上的書本,想憑借著記憶擺回原樣。

  被月隴西製止,“月家的男人最是有修養,從來就沒有讓姑娘家受累的規矩。”

  小吏趕忙湊過來,“不勞煩姑娘,我們來收拾便是。”

  卿如是不爭,朝外走著,不屑回道,“月家的男人有修養?你倒是舉個例子出來。”

  “月一鳴啊。那可真是太有修養了。”月隴西淡笑道,“連我都不及他的萬分之一。若我是個女子,肯定是要嫁給這種男人的。”

  卿如是:“你高祖母在天有靈,知道你這麽大逆不道嗎?”

  月隴西慵懶地笑,“無所謂,高祖父心裏頭有個姑娘那麽多年了也沒影響他們夫妻二人的伉儷情深。祖母又怎麽會計較我這一個小小的愛慕者,何況我還是他們自家後輩。”

  “伉儷情深?未必罷。”卿如是隨意道,“逢場作戲而已。相敬如賓倒是真的,情深算不上。”

  月隴西露出了欣慰的表情,“是嗎?其實我也這麽覺得。”

  “不是。”蕭殷走在後麵,忽然開口道。

  前邊兩人一愣,轉頭看向他。

  蕭殷不急不慢地說,“倘若要兼顧史冊裏所有的前後邏輯,我覺得,最有可能的是,他們連相敬如賓都算不上。”頓了頓,他又低聲朝月隴西道,“無心之言,妄自揣測,還望世子恕罪。”

  月隴西意味深長地看著他。

  他怎麽可能是無心之言。這般謹慎的人,既不可能隨意插話,也不可能妄議月家祖上。但這兩樣他都做了,說明他是故意的。

  他看明白了月隴西在聽到卿如是說“情深算不上”後那一瞬間的欣慰與認可,緊接著月隴西說的那句話肯定了他的想法。他知道,月隴西想讓卿如是明白,月一鳴與他的夫人就是作假。

  盡管蕭殷想不通為何要讓卿如是明白這個,但隻要能夠讓月隴西覺得熨帖就好。

  換句話說,他能隨時對月隴西來說有用處,保證自己的價值就好。

  “無事,我也曾懷疑過。”月隴西笑,“你繼續揣測,還有嗎?”

  蕭殷道,“幼時讀史冊,會好奇月相心頭那位女子是誰。後來看了些《野史》,便一度猜測,月相心儀的人,要麽很早就得到了,要麽,很早就去世了。”

  “很早很早就去世了?”卿如是震驚,細想一番,又覺得有道理,每每月一鳴跟她說起心底藏著的那個人時哀傷的神情就解釋得通了。她點頭道,“難怪他後來沒有再娶妻納妾。想必那位姑娘成了他的朱砂痣,他也就隻好和正夫人相守一生,卻被外人說成是伉儷情深。”

  月隴西拿折扇敲了敲手心,歎道,“忽然有點欣慰。”他看向卿如是,輕笑,“你能想明白這一點我覺得已經很不容易了,下回爭取再想多一點。走罷,送你回府。”

  幾人同行,蕭殷識趣地騎馬自行離去。

  馬車走得慢,等到卿府時已臨近傍晚,她和月隴西告辭,後者微偏頭,看她頭上的簪花,“弄丟了可以,但丟了不可以。”

  卿如是可憐他一片孝心,悵然地點點頭。

  緊接著,月隴西又將懷裏一枚玉石交給她,笑道,“過幾天我要去新國學府住些日子,期間不得出府,你若是有空,可以拿著這個來找我玩。”

  她低頭看,是枚墨玉,形狀不規則,甚至可以說是長得有點難看,上邊刻著“月隴西”三字。

  隻掃了一眼,她就遞還回去,“我沒空。”

  月隴西:“……”

  頓了頓,卿如是又將手縮了回來,若有所思,“國學府隻收宦官子弟,不收官家小姐嗎?我也想去國學府。”

  月隴西一愣:“你是認真的?為何?”

  “我對那樁差事很感興趣。蕭殷都能去,我又不比他差。”卿如是攤開掌心,“這顆石頭能讓我去國學府裏學三年嗎?”

  蕭殷都能去是什麽意思……月隴西微挑眉,“不能。國學府不收女子。但你可以拿著這枚令信出入國學府。若是對那樁差事有興趣,屆時也可以讓伯父帶著你。不出意外的話,這差事是歸伯父管。”

  卿如是皺眉,姑且點頭。

  她回到府中,發現卿母等候她多時,且看她的神情有些難以捉摸。

  免不了被問及昨夜相看的事,卿如是幹脆迎上去。

  方坐下,卿母就皺緊了眉頭,“如是,你跟娘說實話,昨晚你和景遇怎麽回事?我今日一早興致可好地約了你喬姨母去上香,她卻跟我說你們昨夜沒成?景遇回去之後說你們多年不見,興許彼此都生疏了,聊不到一起去。怎麽就聊不到一起去?”

  卿如是:“……”喬景遇真是好人。昨晚她拋下喬景遇,他竟也不氣,隻說聊不到一起去,半點壞話不說她的,也沒提起昨夜還有世子在場。是給她留足了麵子。

  “這件事說來話長……”卿如是斟酌道,“反正,您若是有人選的話,可以準備下一場了,嗯。”

  卿母的眉頭皺得更緊,“你爹說,暫時不必。”

  卿如是:“為什麽?”

  卿母搖頭,“我還沒來得及問,一會兒問問去。喬夫人讓我給你帶個話,喬蕪姑娘約你過些時候去逛書齋。”

  “她好端端地不去逛她的胭脂鋪子,逛什麽書齋?”卿如是低頭撥弄著茶蓋。

  卿母拍她的手:“囤書唄。不知是誰造的謠,說陛下起了心思,要學惠帝當年焚毀書籍,都在猜他要銷毀的是什麽書。采滄畔那一夥崇文黨最近行事越來越猖獗,大肆宣揚崇文思想,惹得陛下心生不快,所以就有謠言說了,陛下被激怒,想要燒毀的八成就是崇文的書。”

  卿如是手中的茶蓋從指尖滑下去,摔在桌上,“……什麽?不、不是說要銷毀的是那些無用的野史雜談嗎?為什麽會……娘你說的囤書又是什麽意思?”

  卿母撿起茶蓋,“就是囤積崇文的書。下午不少人都去了書齋,多半是想著百年前雅廬那次,這回要真燒幹淨了,可再沒個秦卿能給修複好。”

  卿如是不可置信地喃喃,“你是說,他們都肯去買崇文的書,肯去幫忙謄抄,為了讓崇文的文章流傳下去?他們真的都肯幫忙?”

  卿母點頭,絮叨著,“想想也是有心了。史冊裏不是說雅廬焚書之前,崇文死了,就秦卿一個人,整整一年夜以繼日,費盡了筆墨,抄了那麽多送都送不出去,惠帝強勢,平日裏張口閉口崇文黨的關鍵時候一個沒見著,誰都不肯幫忙,小姑娘孤立無援地多可憐。這回不同了,就連喬蕪這般沒心沒肺沒腦子的都能想著去買崇文的書回來抄著以防萬一,還有那麽多平民百姓也都樂意幫忙……你這好好地,眼睛怎麽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