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解惑
作者:且墨      更新:2022-03-25 19:59      字數:2507
  “從前?”他斟酌著這兩字,回憶的是那晚她在他身下睡去時喃喃要吃糯米雞的情形。他真是什麽都想給她。

  卿如是不緊不慢地說,“對,從前。大概四五歲的時候罷,爹爹常帶我來這裏,印象中是很好吃的。而今擺在麵前了又覺得,好像也沒那麽饞人。”

  月隴西有心試探,反問道,“你是說,卿禦史常帶你來此處?”

  她說的當然不是卿父,關於這位父親的從前,她不怎麽清楚。

  “我還能有別的爹?”卿如是雖不知他是在試探,但事關重生,仍舊反應極快,“爹爹那時候不忙,陪我的時間多。這裏的糯米雞也是我幼時吃過最美味的東西,後來自己也常出府玩,卻都沒來吃過。”

  “好稀奇。”月隴西的指尖在桌沿敲著,“卿姑娘常自己出府玩,不必學習琴棋書畫,或者女工刺繡嗎?就算不必學這些,也不至於耍得一手好鞭子?”

  皎皎插了句嘴,“我家姑娘的字寫得極好,琴棋畫不曾學,是因為姑娘不喜歡那些,但並非不懂品賞。”

  卿如是醒來後的整整一月都致力於摸清原身為人習性,摸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兩人大致方向無差,不喜琴棋書畫,偏好詩詞歌賦,不過原身為人低調些,秦卿更為張揚罷了。

  原身跟著學武堂的教頭練過幾年鞭子,後來因為及笄之事耽誤了,就暫且擱下,若要再拿,想必會不太順手。

  卿如是也是自上輩子手廢之後便沒拿起過鞭子,再碰時多少會有些不順暢,恰好附和。

  一切都順理成章,她的貼身丫鬟都不覺得她家小姐有何不妥之處。月隴西凝視著卿如是,一時陷入沉思。

  很多時候人總是不願意放棄自己的直覺,哪怕事實已將他所懷疑的地方統統解釋得清清楚楚。

  卿如是向來沒心沒肺,饒是被他目不轉睛地盯著,仍能神情自得地吃下東西。月隴西移開視線,並不動那盤糯米雞,隨意夾了兩筷子菜,草率地結束午膳後就在另一桌等候卿如是。

  他一走,卿如是前麵便沒了遮擋物,正對的是廊橋那邊的照渠樓,隻露出一角來。

  她的心思遊移至昨日在照渠樓那條街上被撞的地痞,“昨天死的那個人,有家屬認領嗎?”

  “沒有。”月隴西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放下手中茶杯,“為什麽這麽問?”

  卿如是放下筷子,示意他可以走了。

  待坐上馬車,她才回答道,“我很疑惑,地痞為什麽要選在暴雨天做這種勾當?暴雨時行人尚且匆忙,更何況馬車,他是真的為了錢連死傷都不怕?什麽時候撞不是撞,何必呢。”

  斟隱略有驚訝,看了月隴西一眼,後者道,“事發後,我和你說過同樣的話。”

  卿如是看向他,狐疑地問,“既然如此,為什麽不追查下去?”

  “盤查過撞人的馬車,是城裏一家大戶的,並無異常。最重要的是,昨日下了暴雨。”月隴西神色間有些凝重。

  他隻需提醒一句,卿如是便立刻懂了。下了暴雨,所有痕跡都被衝刷了。就算這不是意外,也沒有查探的切口。

  “唯獨在屍體身上找到了一錠用繩子串在頸間的銀子,看起來是他剛得的。不過這錠銀子也毫無異常。”月隴西輕笑了下,忽然說道,“卿姑娘對凶殺案好生敏銳。”

  “我爹身為左都禦史,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我自小耳濡目染。”卿如是滿不在乎地說,“倒是世子,為何會在任通政司參議的同時,兼任刑部郎中這麽個忙活的職務?我看你對案子並不感興趣,自討苦吃很有意思嗎?”

  他沉默了好一會,撩起車簾看向外邊,終是輕描淡寫道,“說笑了,職務是陛下給的,我哪有挑的權利。”

  卿如是瞥他一眼,並不拆穿。

  他家世顯赫,父親隨皇帝開國,母親是皇後親姐,身為皇親國戚,又是月氏子弟,謀個什麽職位不容易?若非他自己情願待在刑部,皇帝怎麽可能弄他去那事務繁瑣之地?

  兩人各懷心思,不再多言。

  卿如是自然不會將心思懷在月隴西的身上,她將沈庭案捋過一遍,馬車正好趕至茶坊。

  今日將以審訊的方式對陳肆、趙騫、霍齊三人進行盤查,在昨日的案情還原後,引導他們回憶起那晚的細節。

  卿如是不打算摻和審訊之事,她走進茶坊,喚來幾個官差幫忙,將茶櫃徹底挪開,對著牆麵一番細查後,蹙起了眉。

  竟然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不對啊。按照她的猜想,這裏應該會留下些東西的。

  她眯著眼睛抬頭向上望,苦於身高不夠,便吩咐一旁的官差再將茶櫃搬回來,“我要上去察看這麵牆。”

  官差愣了愣,“姑娘,爬上去危險,不如你說你要找什麽,小的們來找?”

  “不行,你們來我不放心。”卿如是仰著頭,隨口回道。

  幾人仍是有些猶豫,正此時,他們尊貴的世子走上前去,一把將那纖細的女子抱了起來。

  眾人傻眼,卿如是低呼一聲,低頭與月隴西對視一眼後,自然地坐在了他的手臂上,沒管顧太多,隻認真盯著牆麵仔細查找自己預想中的痕跡。

  沒有,都沒有。怎麽可能?她的眉頭皺得更緊,隨即示意月隴西放自己下來。

  “如何?”月隴西問她。

  卿如是搖頭,思忖片刻後又道,“但我堅信我的猜測是對的。”

  月隴西示意官差再拿些火把來,隨即讓人將茶櫃複原,“說說你的猜測。”

  沒有任何猶豫,卿如是走到茶櫃邊,對指向門,徐徐道,“當晚,茶櫃的擺放位置實則是在那一邊。”

  “而擺放茶櫃的這個位置,按照我的推測,應該有一扇凶手製造的假門。陳肆和趙騫被迷暈後神情恍惚,於是在沈庭的引導下,紛紛撞向假門,結果當然是無法推動。他們就會以為,這扇門外邊被上了鎖。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案件重演時他們二人會覺得這扇門比案發當晚的門好推動得多。”

  卿如是指著正門處,接著道,“此時的真門是沒有被鎖死的,那裏放置著茶櫃。凶手隻需要在第二次將人迷暈後,挪開茶櫃,放回原位,便可以在沒有被鎖的屋子裏為所欲為。”

  有官差狐疑道,“可是,這樣二人醒來後不會覺得方向不對?而且他們三人在睡前不是插上了門栓的嗎?”

  卿如是眼神示意他不要著急,“凶手離開茶坊時調換了陳肆和趙騫睡著後所處的方向,於是二人次日醒來後便誤以為門還在那方,誰也不會知道,次日他們打開的門,和昨晚的門,並不是同一扇。”

  “真門的門栓其實沒有插上,隻需要處於半插的狀態即可。因為當有人在外邊拍門問詢時,二人的第一個想法一定是自己獲救了,可以從這裏出去,所以立即過去拔開半插的門栓。”

  “剛蘇醒,還處於迷糊狀態的二人在這樣一間縱是白天也伸手不見五指的屋子裏,並不能看清門栓究竟有沒有插緊,隻要能做出拔出門栓的動作,他們就會認定這門栓是栓好了的。”

  “至於沈庭為何會事事當先,引導另外二人。那是因為,當晚和趙騫陳肆二人躺在一起的沈庭,並不是真正的沈庭。”卿如是目光穿過房門,看向陳肆和趙騫,篤定地道,“和他們待了一整夜的那個人,才是此案的殺人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