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迪化之戰
作者:飛上天的魚      更新:2022-03-25 13:53      字數:2101
  “張將軍,帝國大軍什麽時候能夠抵達啊?長庚可是已經率領軍隊從伊犁出發了,預計再過五六天時間,就會抵達迪化了。迪化雖然有兩千多士兵,但恐怕根本就抵擋不住啊!”陶模有些擔心。

  邊疆省的軍隊,除了伊犁將軍長庚率領的兩萬八旗軍之外,就隻有一萬餘綠營兵了。這些綠營兵,分布在邊疆省各地。迪化作為邊疆省最重要的城市,部署了兩千多人。

  隻不過,綠營兵的戰鬥力向來羸弱。連長庚的那些八旗兵都比不上,更別說在兵力上還完全處於劣勢了。一旦長庚的八旗兵先一步趕到迪化的話,他們根本就不是對手。

  “陶大人大可放心,我已經聯絡過我們的部隊了。第1騎兵旅預計在四天後就可以抵達。第2騎兵旅也在七天後就可以抵達。”張亞飛少將倒是顯得非常有信心。

  大明帝國陸軍的騎兵部隊,雖然是剛剛組建不久的。但是,這都是從第6集團軍抽調的精銳骨幹,以及西北地區的騎術精湛的青年。戰鬥力是絕對有保證的。並且,一個騎兵旅下轄六個騎兵營,一個兩連製的偵察營、兩連製的炮兵營,兩連製的輜重營以及旅部,總兵力近九千人。雖然沒有裝備大口徑的重炮,但炮兵營的12門75毫米野戰炮,以及各營的各種口徑的迫擊炮都是不少的。

  別說對付清軍了,就算是列強的師旅一級的部隊,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陶模點了點頭,這才放下心來。

  “隻要帝國大軍抵達,對付長庚的手下自然是手到擒來的。怕就怕帝國大軍來不及。長庚的部隊,都是騎兵,行軍的速度很快。”陶模說道。

  張亞飛少將想了想,然後說道:“這樣,我給第1騎兵旅和第2騎兵旅發電報,讓他們加快速度。”

  “太好了,這樣的話應該就萬無一失了。”陶模回答。

  大明帝國陸軍第1騎兵旅和第2騎兵旅,此刻正沿著古時候的絲綢之路,在沙漠當中穿行。要在沙漠當中行軍,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哪怕第1騎兵旅和第2騎兵旅早有準備,攜帶了大量的輜重和向導。好在他們運氣不錯,一路上有驚無險。

  “旅長,張將軍急電!”一個通訊軍官將一份電報送到了第1騎兵旅旅長劉友德準將手中。

  劉友德準將接過一看,表情也嚴肅起來。

  “命令各部,從現在開始,減少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加快速度!我們必須要在三天內趕到迪化!”劉友德準將命令道。

  “是,旅長!”傳令兵立刻將命令傳達了下去。

  隨後,第1騎兵旅加快了行軍的速度。

  第1騎兵旅在出發之前,就配備了大量的戰馬。除了輜重部隊和炮兵部隊之外,其餘的各騎兵營都是采用的一人雙馬。及一匹馬馱人,另外一匹馬馱武器裝備。這樣的話,大大的減輕了戰馬的負擔,也就提升了行軍的速度。

  好在西北地區向來多馬,尤其是大明帝國掌控了陝甘地區,並且進一步控製了青省之後,戰馬短缺的這一個短板,算得上是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並且,大明帝國解決了這一地區長期以來的民族矛盾,使得各族青年都踴躍參軍,願意為帝國效力。這也就使得大明帝國在組建騎兵的時候,非常的順利。

  與此同時,第2步兵旅也接到了張亞飛少將發來的電報,開始加快了速度。

  兩個騎兵旅,一萬八千多人,快速的向迪化推進。

  與此同時,天山北麓,一支軍隊也在向西推進。

  滿清伊犁將軍長庚,親自帶著上萬大軍,從老巢伊犁出發,前往迪化。其目的,就是接管對迪化的控製,並且加強對整個邊疆省的掌控。

  雖然,滿清已經被大明帝國打敗,被趕出了關內了。但是,長庚這些滿清重臣是絕對不會輕易認輸的。他還在等待著滿清東山再起。等待著滿清在列強的支持下,重新打回關內。到時候,他說不定就能夠帶領軍隊,從邊疆省一直打回內地了。

  “報告,將軍大人。根據我們的細作送來的消息,邊疆省巡撫陶模,背叛大清,投靠明匪了!”一個軍官向長庚報告道。

  “什麽?該死的漢狗!陶模這老小子,居然敢枉負聖恩,背叛我大清。他也不想想,如果沒有我大清,他怎麽可能出任一省巡撫?現在居然敢背叛我大清,他的良心被狗吃了不成?傳我命令,加快行軍速度,明天日落之前,務必要趕到迪化!老子要親手砍下陶模那老小子的腦袋!”長庚勃然大怒。

  長庚本來就長的極其威武健碩,一臉的毛茸茸的大胡子,顯得有些凶神惡煞的。

  “是,將軍大人!”其他的清軍將領們,也都紛紛回答。

  隨後,這些清軍也加快了行軍的速度。

  不得不承認,伊犁將軍府麾下的八旗兵,或許是常年待在邊境地區的原因,並沒有像內地的那些八旗兵一樣的退化了。他們的騎射本領,還是很強的。並且,還裝備了一些步槍,戰鬥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如果沒有大明陸軍的話,以這些八旗兵的實力,打下迪化那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遺憾的是,大明陸軍也在迅速趕來的路上。一旦大明陸軍抵達,這些八旗兵根本就不夠看。

  12月30日下午,清軍距離迪化已經不到二十裏了,再過最多一個小時,就可以抵達迪化。

  這讓包括陶模在內的已經歸順大明帝國的邊疆省官員們,一個個人心惶惶。很多人甚至為之前的選擇而後悔了。一些人甚至請求陶模,打開城門,讓他們帶著家眷逃命。

  但陶模這個時候也表現出了一個巡撫該有的擔當,他下令迪化城內的軍隊緊閉城門,做好戰鬥準備。哪怕是清軍打來了,也絕對不準開門。陶模相信,大明的騎兵一定能夠及時趕到。到時候,他們就能夠化險為夷了。

  當天下午,清軍率先趕到了迪化。

  一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