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第二次鬆江和談
作者:飛上天的魚      更新:2022-03-25 13:52      字數:2098
  “陛下,各國的反應非常的不同尋常啊!一個下午內,美利堅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沙俄和扶桑帝國的公使,相繼提出要調停我們和大清帝國之間的戰爭。臣懷疑,這些國家已經聯合起來了,想要對帝國施壓,想要聯手遏製帝國的發展。”大明帝國外務大臣伍廷芳表情嚴肅。

  鄭龍點了點頭,各國的表現的確很反常。不過,仔細想想的話,恐怕也在可以理解的範圍內。畢竟,大明帝國的崛起已經觸及了各國在遠東的利益了。或者說,一旦大明帝國真正崛起,各國想要再在遠東攫取利益,那就是不可能的了。甚至於,他們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利益,還會受到大明帝國的威脅。

  哪怕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剛剛栽了一個大跟頭。但是,他們也絕對不願意究其放棄的。那樣的話,無異於徹底放棄了阻止大明帝國了。為了他們各自的利益,他們也必須要出手。

  “陛下,很明顯就是英吉利人和法蘭西人在背後串聯。他們這一次可是損失慘重,自然不希望帝國打敗滿清,真正崛起了。所以,他們想要阻止我們!”內閣副大臣兼工業大臣張孝達一臉的氣憤。

  雖然他當了大半輩子滿清的官員,身上的滿清的烙印幾乎已經無法清洗掉了。但成為了大明帝國的高官之後,看到了大明帝國在短短幾年內取得的成績,已經全然認可了大明帝國了。心中也期待著大明帝國的崛起,期望不再受列強的欺辱。對於列強這樣的卑鄙手段,自然是非常的不滿的。

  “是的,他們不願意看到帝國崛起。一個落後、腐朽和弱小的大清帝國,是他們願意看到的。他們可以從大清帝國的身上,攫取大量的利益。但一個強大的大明帝國會讓他們再也無法從這裏攫取利益。甚至於,還會損失掉大量的利益。所以,他們自然要百般的阻撓大明帝國,維護大清帝國了!”鄭龍在這個問題上,也看的非常的透徹。

  “陛下,那我們是否可以根本就不理會他們,徑直發動進攻?”陸軍大臣高偉上將問道。

  “如果我們一點麵子也不給他們的話,那恐怕也不太好。全世界,將會更加的孤立大明帝國。甚至於,進一步的妖魔化我們的。目前,我們還向西方派遣了大量的留學生,還要準備同他們進行技術交流。這樣下去的話,對我們很不利。”鄭龍說道。

  大明帝國雖然軍事力量很強大,但終究底子太薄弱了啊!所以,大明帝國派遣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前往西方各國學習。在各國的知名大學當中,幾乎都有大明帝國的留學生。他們學成歸來之後,將大大的提升大明帝國的科技實力和科研水平,縮短大明帝國同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

  “陛下,但這背後恐怕有什麽陰謀。”內閣首相宋傑有些擔心。

  “軍事情報局想辦法在最短時間內查探清楚,這些國家到底想要幹什麽!”鄭龍吩咐道。

  “是,陛下!”軍事情報局局長何漁中將回答。

  “諸位,現在我們隻能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各國想要壓製帝國的崛起,這已經是明擺著的事了,我們也無法避免。隻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大明帝國被打敗,整個國家和民族再一次受到列強的奴役。那樣的話,列強才會收手。另外一個結果,則是大明帝國挫敗了各國的陰謀,一舉獲得了勝利。各國列強會發現,哪怕他們處心積慮也無法壓製大明帝國,到時候自然也就會放棄了。”鄭龍說道。

  大明帝國的一幹大臣們,都連連點頭。

  “既然洋人想要調停這場戰爭,那就同大清帝國進行談判吧。外務部來負責主導此次談判。在談判中,完全可以漫天要價。一旦大清帝國無法接受這些條件,那我們就可以趁機中止談判,發動軍事進攻。但是,無論怎麽樣,都覺得不能夠拖延太長的時間。9月中旬之前,進攻必須要再一次的開始。入冬之前,我們要打下京津地區,滅亡滿清!”鄭龍說道。

  “是,陛下!”外務大臣伍廷芳和陸軍大臣高偉上將回答。

  “陸軍在接下來這段時間內,要做好補給準備。盡可能的積累大量的作戰物資。確保戰鬥重新打響之後,帝國陸軍能夠一鼓作氣的打下燕京城。”鄭龍說道。

  “是,陛下,陸軍保證完成任務!”高偉上將顯得非常有信心。

  “海軍方麵,要抓緊時間修複那些受損的戰艦。如果各國真的聯合起來了的話,那我們同樣會麵臨非常大的壓力。到時候,海軍或許還要同那些賊心不死的家夥打上一場!”鄭龍的眼中閃過一絲殺機。

  “是,陛下,海軍一定完成任務!”海軍大臣劉五上將也連連點頭。

  “雖然,談判要開始。但是,我們的戰爭準備也同樣不能夠停止。另外,國家的建設也要有條不紊的進行下去,不能受到影響。並且,內閣可以開始在長江以北的那些我們控製的省份,進行交通建設和工業建設了。教育和醫療衛生等方麵,也要開始。我們可沒有那麽多的時間等下去。”鄭龍提醒道。

  “是,陛下!”內閣的諸位大臣紛紛回答。

  打敗滿清,滅亡滿清隻不過是一個方麵而已。大明帝國的最終目標是要將北方各省都發展起來。讓北方各省的經濟發展起來,民生得到改觀。讓廣大的老百姓,都能夠過上好日子。這樣的話,他們才能夠接受大明帝國,愛戴大明帝國。

  第二天,大明帝國外務部就表示,可以同大清帝國進行談判。談判的地點,依舊放在鬆江。這無疑是大明帝國同大清帝國進行的第二次鬆江和談了。

  大明帝國方麵的代表,是外務大臣伍廷芳。而大清帝國的代表,則依舊是恭親王奕?。

  接到大明帝國的回複之後,恭親王奕?就在津衛乘坐英吉利人的軍艦,快速趕往鬆江,參加此次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