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帝國的崛起之路
作者:飛上天的魚      更新:2022-03-25 13:52      字數:2089
  “陛下,臣今天已經同英法兩國的公使進行了會麵了。不出意外,他們都迫切的想要結束同帝國的戰爭,從而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惡化和擴大。臣也向他們提出了帝國的要求,但兩國公使都表達了強烈的反對,認為帝國提出的條件太過於苛刻了!”伍廷芳向帝國皇帝鄭龍報告。

  鄭龍點了點頭:“這些列強向來就是這樣的人。沒有好處的事,他們是不會幹的。他們插手帝國同滿清之間的戰爭,是想要撈取好處,想要遏製帝國的發展。但是現在,帝國一舉打敗了他們,讓他們不僅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撈不到任何的好處。反而還有可能付出巨大的代價。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會退縮了。”

  “是的,陛下。但帝國提出的這些要求,他們真的會答應嗎?”伍廷芳問道。

  畢竟,大明帝國這一次提出的要求,的確非常的苛刻。

  “他們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現在,帝國的軍事力量正值巔峰狀態。而他們則損失慘重。哪怕大英帝國開始重建皇家海軍,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重新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才能夠同帝國對抗。但在這段時間內,帝國如果繼續發起進攻的話,恐怕已經打下了大英帝國在南洋、澳洲乃至天竺的殖民地了。這樣的損失,絕對不是他們可以承受的。所以,向帝國妥協,答應帝國的條件,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唯一選擇了。固然,他們會心不甘情不願的,未來一旦軍事力量重新強大起來,更是會向帝國開戰,以求擊敗帝國,一雪前恥。但在此之前,他們唯有打落牙齒和血吞,接受帝國的這些條件!”鄭龍十分篤定。

  伍廷芳點了點頭,大明帝國的確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所以,哪怕大英帝國是世界霸主。但現在,都沒有同帝國抗衡的資本。

  “至於法蘭西共和國,他們的實力本來就相對弱小。帝國海軍連大英帝國皇家海軍遠征艦隊都打敗了,還怕法蘭西海軍嗎?隻要他們敢來的話,帝國海軍就能夠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如果他們不接受帝國的條件,那麽帝國在打下了天竺支那殖民地之後,必然會向法蘭西人的其他殖民地發起進攻的。比如,非洲東岸的那些殖民地,都在帝國的攻擊範圍內。在這樣的情況下,法蘭西人同樣沒有其他的選擇!”鄭龍說道。

  “是,陛下!”伍廷芳回答。

  “安心等待一段時間吧!英吉利人和法蘭西人都不是傻子,他們知道做出什麽樣的選擇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我相信,他們很快就會妥協了。”鄭龍說道。

  “是的,陛下。不過,這恐怕也會使得我們同英法等國的關係惡劣到非常嚴重的地步。再加上沙俄,以及同樣在資金方麵給予了滿清大力支持的美利堅國。帝國幾乎得罪了整個西方世界了。”伍廷芳說道。

  鄭龍點了點頭,在這個問題上他也非常的無奈。或者說,他也沒有想過大明帝國幾乎會站在整個西方世界的對立麵。

  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大明帝國總不能因為為了不得罪西方世界就忍氣吞聲吧?那樣的話,大明帝國和腐朽的滿清有什麽區別?

  “哪怕我們同整個西方世界為敵,也沒有什麽害怕的。等到我們滅亡了滿清之後,整個帝國都處於快速的發展當中。特別是我們的軍事實力,會越來越強大的。哪怕暫時沒有辦法再向外擴張了,但至少可以捍衛我們自身的利益,確保本土的安全。等到我們的工業和科技實力也強大起來,自然就不用再怕西方世界了。”鄭龍說道。

  毫無疑問,在這個問題上,大明帝國是絕對不會妥協的。

  或者說,大明帝國想要真正崛起的話,就不可避免的會同西方世界發生激烈的衝突、碰撞甚至是戰爭的。現在世界的中心,依舊在歐洲。西方世界是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大明帝國崛起的。他們會采取千方百計來打壓大明帝國,遏製大明帝國的發展的。

  這也就意味著,大明帝國和西方世界,不可能真正和平相處的。唯有戰爭,通過一場有一場激烈的戰爭,打敗西方列強,才能夠讓大明帝國真正崛起,才能夠不受列強的欺辱,讓漢人這個民族,重新回到世界民族之巔。

  哪怕在戰爭當中的,大明帝國會付出巨大的代價,會付出很多的犧牲。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沒有犧牲,沒有鮮血,一個國家和民族,根本就不可能在血與火當中崛起的。

  “陛下,臣知道了!”伍廷芳也感受到了鄭龍的那種決心和雄心壯誌。他的信念,也堅定了起來。

  “在過去這幾十年來,我們已經遭受了太多太多的屈辱了。我們比西方列強,已經落後了很多年了。想要崛起,不付出足夠的代價和犧牲,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大明帝國和漢人的崛起之路,注定要和西方世界拚一個你死我活的!哪怕是現在同我們關係親密的德意誌人,在未來說不定也會成為我們的敵人。國與國之間,從來就不會有真正的朋友,有的隻有永恒不變的利益。”鄭龍說道。

  鄭龍非常的清醒,在他的記憶當中,西方世界一直都是大明帝國的對手和敵人,絕對不會真正的盟友。哪怕是德意誌帝國,也是如此。為了國家的利益,雙方反目成仇也是極有可能的。

  當然,從目前來看,雙方目前還有共同的對手。還有聯合的必要。但是,當英法等老牌強國倒下,德意誌帝國成為了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霸主之後,他們還會同大明帝國保持友好的關係嗎?那恐怕根本就不可能。

  鄭龍深知這一切,所以才從來不會奢望和西方列強成為朋友。

  伍廷芳重重的點了點頭,鄭龍的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特別是國與國之間沒有真正的朋友,有的隻有永遠的利益。這絕對是外交人員都應該領悟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