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一箭雙雕
作者:飛上天的魚      更新:2022-03-25 13:49      字數:2091
  “陛下,諸位大人。農業部在接下來的五年內,將著力推動土地贖買計劃。在長江以南的各個省份,實施這一計劃。確保廣大無地和少地的農民,都能夠分到土地,提高其生活水平!”農業大臣廖峰稟告道。

  “粵省的土地贖買政策怎麽樣了?”鄭龍問道。

  粵省是大明帝國登陸本土之後,第一個占領的省份,也是最先實施土地贖買政策的省份。

  “陛下,臣卸任粵省巡撫之前,整個粵省的土地贖買政策已經實施下去了。各個府縣,都通過贖買的方式,將地主手中的土地分配給了無地和少地的農民,使得農民手中的土地數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生活水平也因此得到提升。”張孝達說道。

  鄭龍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廣大的農民自然是支持這一政策的,因為這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未來的生活,也會更加的有保障。

  但是,那些地主、商人等利益受到了損害的人呢?

  “那些地主呢?”鄭龍問道。

  “陛下,那些地主對此自然是大力反對的。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帝國大力推行的此項政策,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反對。當然,也同樣有很多地主抗拒行政命令。在各個府縣都有發生。甚至於,因此而聚眾鬧事等等。但是,都被帝國強力鎮壓下去了。”張孝達說道。

  “土地贖買政策,的確會大大的損害那些地主的利益。他們自然會反對了。但是,帝國依舊要將這一政策大力推行下去,並且確保這一政策得到貫徹。現在的大明帝國,雖然有兩億人口了。但是,其中農民就占了絕大部分。要想我們的統治穩固,就必須要得到這些農民的支持。這樣的話,就誰也無法動搖我們的統治基礎了。至於那些地主,他們的利益固然受到了損害。但他們的生活條件比起廣大的農民來說,已經要好得多了。哪怕利益受損,也不是過不下去了。如果不願意做出犧牲,斤斤計較的話。那麽,就不能夠怪帝國心狠手辣了!有人敢聚眾鬧事,反抗命令,甚至同滿清勾結的話,必須要嚴厲鎮壓下去!”鄭龍一臉的嚴肅。

  在這個問題上,鄭龍是絕對不打算讓步的。因為,他將廣大的農民視為大明帝國的統治基礎。得到了農民的大力支持,大明帝國的統治才會真正穩固。

  “是,陛下!”內閣的大臣和各個省份的巡撫們,同樣表情嚴肅。

  他們自然感受到了鄭龍在這個方麵的決心了,也知道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人能夠違抗鄭龍的意誌。要不然的話,那就是自尋死路了。

  正如鄭龍所說的那樣,土地被政府強行贖買了,固然利益受到了損害。但胳膊擰不過大腿,總比小命都玩完要好吧?

  “我奉勸大家一句,在此次的贖買政策當中,官員的土地也同樣在此之內。不能夠因為是官員,就可以網開一麵。那樣的話,如何能夠服眾?凡是官員占據大片土地,並且隱瞞不報者,以欺君論處!”鄭龍說道。

  “是,陛下!”所有人都不由得心中一凜。

  鄭龍不得不吸取大明王朝的教訓,被滿清滅亡之外,大明王朝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上千萬兩銀子。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稅收的不合理。大量的地主將土地掛靠在官員名下,從而避免了交稅,使得大明王朝的稅收非常的少,根本就無法負擔龐大的軍事開支,不得不加重征收稅收,導致農民起義的出現。

  這樣的情況,絕對不能夠再在大明帝國出現了。

  “正好,現在帝國的財政壓力非常的大。那些願意配合的地主,帝國可以購買他們的土地,哪怕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也讓他們多少能夠保住大部分的利益。如果不願意合作的,那就直接強行征收他們的土地,敢於反抗的話,直接抄家!獲得的財富,一部分歸於地方政府所有。另外一方麵,則上繳國庫!”鄭龍接著說道。

  官員們倒是眼前一亮,這無疑是解決大明帝國財政壓力的一個好辦法。要知道,晚清時期,國家的確很貧困,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就真的沒有錢了。而是,財富都集中在了少數人手中了。那些大貪官、大地主和大富商,哪一個不是富可敵國啊?如果能夠將這些人的財富轉化為大明帝國的財政收入的話,這將讓大明帝國的財政充裕起來。很多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時,農民們的土地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陛下,即便實施土地贖買政策,帝國本土依舊是人多地少。所以,移民要繼續推行下去。讓更多無地和少地的老百姓移民到蘭芳省。這樣的話,不僅可以緩解國內的人口壓力,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充實蘭芳省的人口,加強對蘭芳省的開發和控製。”蘭芳省巡撫劉銘傳說道。

  “嗯,蘭芳省現在的人口還是太少了,至少還可以從本土移民三四千萬過去。內閣要著重加強對人多地少的府縣進行移民。確保大多數的民眾都能夠過上好日子。”鄭龍說道。

  “是,陛下!”內閣的大臣們都紛紛回答。

  “陛下,得益於土地贖買政策。地主的土地被政府贖買之後,他們手中的資金將無法再投入到土地當中了。這樣的話,他們就會投入到商業領域了。這將進一步的加快帝國的商業發展。商業一旦發展起來,帝國的稅收也就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了。”商業大臣張謇說道。

  “是的,這本來就是一個有利的發展。地主用手中的錢投入到商業的發展當中。而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後,購買力也會加強。這將使得帝國的商業更加的繁榮,促使帝國的財政收入不斷增加。而財政收入的提高,使得帝國又能夠加強工業建設、軍事、教育和醫療衛生等方麵的建設。整個國家,都將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當中。”鄭龍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