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德意誌公使
作者:飛上天的魚      更新:2022-03-25 13:47      字數:2078
  “陛下,皇太子殿下。德意誌帝國的工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我們在世界上並不是沒有對手。英法兩國就不用說了,一直在防備著帝國。而大洋彼岸的另外一個大國,工業產值甚至比帝國更高。雖然他們在尖端領域,沒有辦法同帝國相比。但大明國現在需要的,可不是那些尖端技術,而是最基礎的工業。如果帝國拒絕向大明國提供那些設備和技術。那麽,大明國極有可能會向其他國家購買的。別的國家不一定會向大明國出售,但大洋彼岸的美利堅人,肯定會願意做這筆生意的!”俾斯麥講述了自己的理由。

  “該死的美利堅人,他們隻不過是一群暴發戶而已。如果不是他們運氣好,獲得了一塊如此富饒的土地,他們怎麽可能會快速發展起來!”腓特烈皇太子一臉的不甘心。

  美利堅國被譽為天選之國,國土麵積足足是德意誌帝國的十幾倍。同時,資源也非常的豐富。幾乎所有資源都不缺乏。這讓除了煤炭之外,什麽都缺乏的德意誌人羨慕的流口水。

  隻不過,美利堅崛起的時間同樣太短了。等到他們崛起的時候,世界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已經沒有無主之地了。美利堅強大的工業,需要獲得廣袤的市場。他們自然會同其他國家競爭了。

  不用想也知道,如果德意誌帝國同大明國的貿易出現問題的話,美利堅人肯定會屁顛屁顛的湊上去,同大明國展開交易的。

  “我們同大明國之間的貿易,將隨著大明國展開工業化而進一步提高。保守估計,如果我們幫助大明國建立起基礎工業體係的話,我們至少可以獲得兩億馬克以上的訂單。而利潤,至少超過五千萬馬克,甚至更多。這還僅僅是最基礎的工業體係而已,並且規模都不大。如果大明國繼續同我們加大交易的話,我們獲得的利益將更多!”俾斯麥首相接著說道。

  “首相閣下,我決定了,加強同大明國的合作,帝國需要這個貿易夥伴!”威廉一世已經做出了決定。

  要知道,現在的德意誌帝國雖然強大,但並不富裕。

  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六億馬克而已。遠遠無法同英法等國相比。哪怕是法蘭西共和國這個手下敗將,每年的財政收入也高達三十億法郎。而大英帝國的財政收入,也高達上億英鎊。

  這個時代的匯率,差不多是一英鎊兌換二十馬克或者二十五法郎。可見,德意誌帝國的財力有多麽糟糕。如果能夠從大明國獲得巨額訂單,德意誌帝國沒有道理會放棄的。

  “是,陛下!”俾斯麥首相點了點頭。

  “陛下,我建議讓駐大清國公使前往大明國一趟,試探一下大明國的態度。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兩國最好是建立穩固的外交關係。”俾斯麥首相建議道。

  “可以,讓駐大清國公使跑一趟吧!我們支持大明國,附和帝國的利益。接下來,帝國要從大明國那裏,獲得更多的利益!”威廉一世強調。

  “是,陛下!”俾斯麥首相對此完全認同。

  國與國的交往,本來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的。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德意誌帝國自然要支持大明國了。

  德意誌帝國駐大清國公使是巴蘭德,從1875年開始,他就已經擔任駐大清國的公使了。

  隻不過,同英法兩國相比,德意誌帝國在大清國的利益非常有限。同時更受到英法等國的排擠,以至於德意誌帝國無法進一步擴大在大清國的利益。

  在接到了國內的命令之後,巴蘭德公使隨即坐船出發,前往大明國。

  1886年7月15日,德意誌帝國駐大清國公使巴蘭德,抵達了東萬律。

  這個時候的大明國,外事部門都還沒有來得及組建,鄭龍在東萬律的王宮接見了巴蘭德公使。

  “尊敬的親衛殿下,您實在是太年輕了。真難以想象,像您這樣的一個年輕人,居然能夠建立起一個國家。”巴蘭德公使由衷的讚歎。

  巴蘭德公使不過才五十出頭而已,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他這一次出訪大明國,希望能夠完成國內的交代,同大明國建立起外交關係,並且進一步的加強雙方的合作。

  “公使閣下,這都是大家的幫助。如果僅憑我一個人,自然不可能建立一個國家的!”鄭龍笑道。

  “親王殿下,我已經了解到了您的軍隊獲得的勝利了。低地王國在歐洲雖然不能夠算是一個強國。但是,貴國的軍隊能夠打敗他們,也算是難能可貴的了。不過,我不得不提醒親王殿下,低地王國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他們正在大力動員軍隊。威廉三世國王陛下已經下達了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滅亡你們。接下來,他們至少會派遣十萬大軍遠征香料群島。”巴蘭德公使提醒道。

  鄭龍表情嚴肅:“我自然知道,不過,大明也不是那麽容易被擊敗的。哪怕低地王國派遣十萬軍隊遠征我們,我們也有信心將他們擊敗。現在的大明,同樣已經組建了十萬大軍了,正在訓練當中!我相信,我的軍隊絕對不會比低地王國差的。下一場大戰爆發,我的軍隊一定能夠獲得勝利的!”

  現在的明軍正在瘋狂的擴充軍隊,步兵團已經組建到了18個了。雖然大半的部隊都還沒有形成戰鬥力,正在緊張的訓練當中。但是,等到低地王國的遠征軍抵達的時候,這些軍隊必然已經形成了戰鬥力了。接下來,鄭龍更打算對軍隊進一步的進行整編,在此基礎上,組建六個步兵師,使得明軍的總兵力擴充到十萬人。

  到時候,哪怕是低地王國傾力來襲,大明也有足夠的實力抵擋住低地王國的進攻,甚至再一次的獲得勝利。要不是海軍還沒有發展起來,大明甚至能夠做到禦敵於國門之外。

  當然,鄭龍和大明,都要吵這個方麵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