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北京會議(3)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9      字數:3528
  “聯合國的成立勢在必行。”

  1941年5月29日,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國家代表齊聚在北京。總共四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代表來到北京,光是各國元首就來了十幾個。所有反法西斯聯盟的國家和地區一個不落都來到了中國參加這次的會議。

  這是中國曆史上,或者說世界曆史上,第一次在中國開如此重要的會議。

  這一次會議和一戰之後的“巴黎和會”,以及“華盛頓會議”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重新規劃世界秩序而開的大會。如果說的難聽就是一次分贓大會。

  北京會議雖然不是戰後的會議,但說起來同樣有分贓的意思。所謂的戰後秩序,其實就是分贓會議。

  不過對於中國來說,這一次絕對是一次盛事。

  以前的中國,隻有參加會議的資格,基本上在會議當中沒什麽發言權。中國有資格角逐世界秩序的製定,也就是近幾年而已。而且這是中國第一次有資格舉辦這樣的會議。可謂是大大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不過別看來的國家代表多,來的國家元首也不少。

  但真正決定這一次會議走向的隻有四個國家,中國、美國、蘇聯、英國。這四個國家是目前反法西斯聯盟最重要、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因此大部分會議需要張學文、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四個人討論解決。

  曆史上被譽為是“四巨頭會議”。

  說的就是這四個人。

  “國聯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約束能力,缺乏最廣泛的基礎。成立一個更有權威的聯合組織,出台更符合世界發展的條例,符合目前的世界各國的利益。”

  中國關於聯合國的提議,受到了美國、蘇聯的大力支持。

  當年國聯的成立,就是英法兩國控製世界秩序的機構。在國聯當中,英法兩國說了算。幾乎所有重要的提議,都需要英法兩國的同意。而其他大國在國聯的發言權非常低。這一點是後起之秀,後來發展的中國、美國、蘇聯,包括挑起戰爭的日本、德國這些國家都非常憤怒的事情。

  這一次戰爭讓英法受到重創,無法繼續擔任世界領導者。對於這一點中國、美國、蘇聯這些國家都非常高興。

  因為這是最好的一個機會,一次徹底改變世界秩序的機會。

  所以當張學文提出戰後成立聯合國代替以前國聯的作用的時候,羅斯福、斯大林都是立馬大力讚成。丘吉爾心情就沒有那麽好。

  四巨頭會議。

  說是四巨頭會議,但現在來說最強勢的就是中國和美國。所有議題如果沒有中國和美國的支持和同意,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目前反法西斯聯盟實力最強大的就是中國和美國。

  英國和蘇聯兩國還需要中美兩國的支持。因此中美兩國的發言權最大。

  然後就是蘇聯。別看蘇聯在這一年多時間當中損失慘重,但目前卻是歐洲唯一一個正麵硬撼德國的國家。德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部隊,以及一大堆的仆從軍都在正麵進攻蘇聯。

  德國雖然開局順利,但是在進攻莫斯科的時候受到了挫折。轉過頭為了高加索的石油,進攻斯大林格勒。到現在已經是打了好幾個月時間,德國始終是無法占領斯大林格勒。

  開始德國隻是投入幾十萬軍隊,但是隨著戰鬥越來越激烈,德國已經是投入了一百五十多萬部隊。而蘇聯也是立馬針鋒相對,不停地調動部隊。

  在斯大林格勒雙方堆積快三百萬的部隊,完全是血肉磨坊。

  慘烈的戰鬥。

  德國甚至幾次宣布完全占領斯大林格勒,可惜最後發現依舊是沒有占領斯大林格勒。蘇聯軍隊依舊在抵抗。

  雖然目前的蘇德戰場上,依舊是德國占據優勢。但蘇聯的韌勁,蘇聯強大的抵抗能力和動員能力,依舊讓世界很多國家膽戰心驚。

  如果是其他任何國家損失這麽一大片的工業基地,損失了如此多的軍隊,早就無法支撐。但蘇聯卻能夠頂住德國,已經動員七八百萬的軍隊。從開局階段的大潰敗,到現在已經是可以讓戰局僵持。

  最重要的是,蘇聯的工業基地被德國占領,但蘇聯在短時間之內工業實力開始快速恢複。這一年多的時間當中,蘇聯用中國的援助頂住了初級階段。

  到了現在不一樣。

  蘇聯的工業實力開始恢複。蘇聯自己也能夠製造大規模的飛機、坦克、大炮,源源不斷的給前線送過去。

  這樣的蘇聯誰能夠不忌憚。

  說起來曾經的世界霸主英國的話語權反而是最小。因為英國因為這一次戰爭損失太多。不說完全丟失了東南亞的殖民地,連英國最鐵杆的澳大利亞都投入了美國的懷抱。

  這讓驕傲的丘吉爾心情很不爽。

  看到羅斯福和斯大林積極回應,張學文心情不錯。因此道:“國聯最缺乏的一個就是缺少執行能力,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麵,我認為應該成立安全理事會,來保障世界的安全,維持世界的和平。”

  聽到張學文的話,幾個人都是臉色一亮。

  保障世界安全,維持世界和平,說實話這些人沒有多少興趣,這不過是空頭口號。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戰爭才是改變世界秩序的唯一一個辦法。

  沒有兩次的歐洲戰爭,美國如何崛起,中國如何成為世界強國。近幾百年的曆史表明,每一次霸權的轉移都是因為戰爭的原因。

  對於這些大國來說,戰爭就是一個工具。如果需要他們隨時隨地都會挑起戰爭。所以對於這樣的客套話,他們會自動過濾。

  但他們在意的隻有一個。

  那就是前麵的話。

  安全理事會。

  雖然張學文隻是說了這麽一個單詞,但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都立馬明白這是什麽意思。張學文這是跟這幾個人表示,新成立的聯合國應該是安全理事會來領導。

  而安全理事會應該是怎麽組成,當然是世界大國來組建安全理事會。現在在座的代表四個國家。

  也就是說未來的世界是這四個國家率領。

  “應該如此,應該如此。”

  羅斯福笑著道:“對於世界安全和和平,我們這些大國義不容辭。”

  “對,義不容辭。”

  斯大林也是立馬跟上。

  蘇聯自從成立之後,雖然中間有過和其他西方國家的交流,但整體來說蘇聯一直是被西方國家所排斥的。

  利用二戰的機會,融入世界,也是蘇聯的心願。

  成立聯合國。

  那就是真正融入世界的機會。成為聯合國的領導者,更是成為新的世界秩序領導者。

  “既然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那麽我們就討論一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組成。”

  …………

  “談的如何?”

  “印尼和馬來西亞那邊願意給那些地區高度的自治權,但不同意他們獨立。”

  “這是肯定的。”

  張學文點頭。

  誰會願意自己的國土變小,印尼和馬來西亞政府肯定不會願意。特別是那些想要獨立的地方都是印尼和馬來西亞最發達的地區。

  用經濟來說,占據他們國家一半以上的比重。

  失去他們這些地區,國家實力立馬下降很多。這些國家政府當然不願意丟失這片富裕的土地。

  “不過他們接受了我們的建議,願意進行一次投票。從曆史來說,他們這幾百年都被人殖民,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國土概念。”

  楊維給張學文匯報。

  本來東南亞的問題也是“北京會議”的一個議題。但張學文對於東亞、東南亞的問題一直拖著,率先討論的都是關於德國的問題,以及戰後的世界秩序。

  張學文在搶時間。

  早早地決定好東亞和東南亞的事情。不讓其他強國插手。反正東亞和東南亞的事情,目前來說隻要中國不鬆口,誰也無法插手。

  東南亞的問題就如楊維說的那樣。

  很多東南亞國家曆史非常不清楚,說實話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國土應該要有多少。因為幾百年的殖民,就算是在這之前,他們的曆史也是混亂不堪。和中國這樣擁有完整曆史的國家,整個世界上都找不到幾個。

  現在有些重要地區想要獨立,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東南亞地區的曆史太混亂。

  “投票的過程不要插手太多,不要弄得好像是我們強買強賣一樣,對我們沒什麽好處。而且有些地區獨立是很不錯,但就算是弄成高度自治區也沒有問題。不過有兩個地方你要用心。一個是蘇門答臘島,一個是新加坡。這兩個地方是馬六甲海峽最重要的地區,不管是獨立還是自治,我們都要掌握在手中。馬六甲海峽不允許任何其他勢力掌握。”

  “是。”

  楊維目前是全權負責亞洲戰後的事情。

  包括日本、東南亞的問題處理,楊維都是全權負責。對於日本、東南亞的大致策略,中國高層已經達成了一致想法。楊維則是具體的負責人。

  “反正要記住一點。從印度洋到中國南海的這一段路必須要掌握在我們手中。不管是從哪個通道過來都是如此。”

  南海的重要性現在不明顯。

  但等到未來這裏會成為全世界都關注的地方。對於中國、朝鮮、日本來說,這個地區會成為三國的生命線。

  這樣重要的生命線絕對不能讓其他勢力掌握。

  “是。”

  楊維點頭,然後道:“我的計劃是,海路我們控製馬六甲海峽。特別是蘇門答臘島和新加坡,最好在這兩個地區找到一個海軍的軍事區。還有一點是控製緬甸港口,然後加強中國和緬甸港口之間的交通。大力建設鐵路和公路,這樣我們從緬甸也能夠擁有一個出海口。”

  “想的不錯。要記住,軍事壓製永遠是一時的,不可能永遠奏效。特別是未來,我們總不能什麽都用軍事解決。把東南亞這些國家的經濟完全綁在我們國家身上。我們發展,帶動一些小國家一起發展,大家共同發展才是最好的辦法。隻有經濟的共同體,才能夠有政治上的共同。”

  “是。”

  “好好招待東南亞國家的代表,同樣要注意一下培養親中的政治勢力、經濟勢力。”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