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戰爭臨近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8      字數:3645
  “總統,國內的電報。”

  張學文雖然離開國內,但是幾乎每天都和國內聯係。畢竟這是中國總通過第一次出國,也是第一次離開中國這麽長時間。大家都不習慣,張學文不會習慣,國內留下來的那些人也不習慣。因此大家隻能是頻繁的進行聯絡。

  張學文離開中國的時候,中日關係就已經非常緊張。現在過了兩個月時間,中日關係更加緊張。張學文也需要隨時隨地掌握國內的情況。

  李之龍隨著張學文一起來到會議地點。跟隨李之龍一起來的中國艦隊,大部分都留在了美國西岸,隻有一艘戰列艦是經過巴拿馬運河來到了美國東岸,跟隨張學文參加開會。除了開會,平常時間張學文都是在自己的軍艦待著。

  張學文接過電報看了看,立馬道:“走,去電報室。”

  張學文走得很快。

  因為國內的電報表示,最近一段時間日本軍隊的調動頻繁,頗為可疑。中國一直在考慮如何突襲日本。

  做過很多方案。

  同樣中國做這種方案,日本也不可能坐以待斃。

  特別是現在日本沒錢,中國就會中斷日本的原材料供應。日本這樣的國家,一旦原材料進口出現問題,整個國家工業都會出現問題。而且中國已經開始強硬的索要台灣,隻要日本人不是傻子,就應該明白中國是要跟日本斷絕關係。

  他們做一些軍事準備是可以理解的。

  但張學文擔心。

  擔心日本人會偷襲中國。中國和日本實在是太近,任何一方都可以偷襲對手。張學文雖然不擔心日本,認為戰勝日本不成問題。

  但張學文並不希望和日本的戰爭損失太大。

  特別是不希望本土有損失。

  別看張學文不把日本放在心中,但日本畢竟是一個工業國家,實力不算很差。一旦讓日本偷襲,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張學文也是非常著急,來到了電報室。

  “問具體情況。”

  “是。”

  張學文直接坐在旁邊,等著國內的消息。十來分鍾之後,張學文接過電報仔細看了看。日本的空軍大肆集結,以及他們的海軍也是如此。

  張學文不用想也能夠明白。

  目前日本在東南亞地區並沒有多少作戰任務。前段時間日本在緬甸地區和英法聯軍打的很熱鬧,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是最終還是沒有突破印緬防線。隨著後勤繼續製約日本,日本在緬甸的進攻再次無疾而終。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澳大利亞那邊。

  日本的海軍幾次進攻澳大利亞,但並沒有成功拿下澳大利亞。英美荷幾個國家的海軍組成聯合艦隊,幾次擊退了日本海軍。現在來說日本如果集結海空軍,那麽最有可能的進攻方向就是澳大利亞。

  可是如果想要進攻澳大利亞,那麽日本海空軍的集結地點應該是印尼、菲律賓地區。

  但目前日本海空軍的集結地點是日本本土和台灣、越南地區。看起來很明確,日本這是要進攻中國。

  “問軍委的判斷。日本到底要進攻我們哪方麵?”

  “是。”

  張學文畢竟不是研究戰爭的。張學文隻能是判斷日本要進攻中國,到底進攻哪裏,張學文並不十分清楚。

  張學文想聽聽軍委將軍們的看法。

  “據我們的分析,日本本土是要進攻我們的渤海艦隊和東海艦隊,而台灣和越南的軍隊是要進攻我們的南海艦隊。”

  很快張學文接到了回電。

  海軍。

  軍委判斷日本的偷襲目標是中國的海軍。

  張學文看著電報點點頭。

  因為張學文有些明白日軍的意思。日本這是要癱瘓了中國的海軍,這樣日本才能夠保持優勢。日本這是按照曆史上偷襲珍珠港的做法。

  而相比起偷襲珍珠港,日本和中國更近。偷襲中國海軍更加容易。

  本土的飛機可以直接轟炸中國的渤海艦隊和東海艦隊,台灣、越南等地的飛機可以直接轟炸南海艦隊。張學文想了想道:“回電:全力做好戰爭準備,隻要日本飛機敢出機場,那麽狠狠地回擊他們。不要顧慮太多,需要的時候把日本的兵工廠,工業基地全都當做是轟炸的目標。”

  偷襲。

  日本是很想神不知鬼不覺的進行偷襲。可惜戰爭不是鬧著玩的。特別是進攻中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更不是鬧著玩的。

  想要進攻中國的海軍,不動用幾百上千架的飛機根本就不可能。不動員日本的海軍,空軍,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可是隻要日軍剛剛集結部隊,那麽中國就能夠得到消息。畢竟如此大規模的集結部隊,不可能瞞過別人。

  “林祖坤擔任北方麵軍總司令,統領東北軍區、濟南軍區,包括統領渤海艦隊、東海艦隊。鄧鏗擔任南方麵軍司令員,統領東南軍區、西南軍區,包括南海艦隊。”

  張學文想了想就開始下達命令。

  要打仗。

  “是。”

  …………

  “總統的命令已經到了。隻要日本敢動,那麽堅決回擊。李副總統,總理,你們看……”

  平常軍委的工作,不管是李根源、廖仲愷、劉道一這些人都不會摻和。雖然他們是人民黨常委,是中國最高層的領導。

  但是因為大家分工不同。

  他們都不允許插手軍委的工作。別看他們是人民黨常委,但平時是沒有權利調動一兵一卒的。他們要調動部隊,必須是軍委的許可才可以。

  但真正的戰爭決策,下定決心宣戰,他們這些人都是有表決權的。畢竟中國大的策略,就是這些人一同決定。

  這就是典型的分工。

  軍委有權利調動部隊,但沒有權利下達戰爭的命令。戰爭的命令必須是人民黨常委進行表決,人大進行同意和授權,才能夠批準戰爭。

  現在戰爭陰雲已經籠罩在中國大地,中國要怎麽對待戰爭,中國是不是參戰,是很慎重的事情。而中國想要參戰,最後的批準必須是要通過人大。

  因此他們都參與這一次的會議。

  軍委幾個大佬也都是在這裏。

  張其鍠作為目前負責軍委工作的軍委副主席,直接問李根源和廖仲愷。李根源沒有說話,因為李根源一直是負責黨建工作的副總統。

  雖然從黨內排名來說,李根源、劉道一都是比廖仲愷高。廖仲愷這個總理的黨內排名其實才排第四位。

  可廖仲愷是總理,是政府、是國務院的一把手。

  因此兩個人還是看了看廖仲愷。

  廖仲愷明白兩個人的意思,因此直接道:“軍委應該有一套計劃。”

  “是。”

  張其鍠點頭。然後對下麵的徐樹錚道:“讓我們的軍委秘書長給各位領導講解一下我們的計劃。”

  “好。”

  “徐樹錚。”

  “到。”

  “你來給大家簡單講講軍委的作戰計劃。”

  “是。”

  徐樹錚站起來。

  來到了掛在牆邊的地圖前麵。今天開會的除了軍委的幾個常務委員,剩下的都是人民黨常務委員。不是副總統、總理、副總理,就是人大委員長、政協主席。全都是目前能夠決定中國政策的頂級大佬人物。因此也不存在什麽泄密的問題。

  而且軍委的作戰計劃,到了這個時候也需要這些政府大佬的支持。

  “各位領導,現在的日本有幾個致命點。我們軍委的計劃就是打蛇打七寸。第一波就出動大批轟炸機,炸掉日本的幾個重要工業區。這裏、這裏就是日本工業的集中點,離我們東北和山東非常近。隻要打掉這裏,日本的工業就會癱瘓。隻要癱瘓了日本的工業,那麽日本的戰爭潛力就耗盡。日本是一個小國,工業規模有限,隻要能夠把這裏炸成廢墟,戰爭結局已定。”

  “這是北方麵軍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轟炸日本本土的工業基地。還有轟炸日本重要的軍事設施。讓日本徹底失去恢複的可能。”

  徐樹錚指了指東北和山東。

  “實力對比上如何?”

  劉道一問了徐樹錚。

  “目前日本本土有一千五百架左右的戰鬥飛機,其中驅逐機大約有七百架,轟炸機有四百多架。我們北方麵軍,在東北和山東地區布置了四千多架飛機。不管是從數量上、質量上都遠遠超過日軍。而且我們布置了最完善的雷達係統,以及大規模的高射炮。在空中作戰、以及地麵防控,包括我們海軍的防空能力,我們都大大優於日軍。因此軍委準備,在日本空軍從他們的本土起飛之後,就圍殲日本空軍部隊。一旦日本本土損失這一批飛機,以後日本領空就屬於我們。可以任由我們對他們進行轟炸。”

  “繼續說下去。”

  “再說南方麵軍。最主要的攻擊目標就是台灣,隻要我們控製住台灣,那麽我們就可以從中截斷日本本土和日本在東南亞的部隊。然後從雲南、廣西迅速調動部隊,進入越南和緬甸地區。”

  接著徐樹錚開始給大家介紹雙方的兵力部署、兵力對比。

  “軍隊準備好了?”

  “我們已經備戰好幾年時間。隻要日本飛機敢動,我們就能夠給他們一次終身難忘的教訓。”

  尹昌衡回答。

  尹昌衡是很有自信。這幾年中國飛機的發展很快。不僅僅是飛機數量的增大,而且技術實力也非常強大。

  數量上中國可以碾壓日本,中國目前擁有上萬架的戰鬥飛機。放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國家。技術上更是碾壓日本。

  中國甚至已經做到了把雷達裝在飛機上。

  雖然規模有限,但在這方麵的技術已經是走在了世界前列。

  日本空軍想要偷襲中國海軍,中國並沒有太大的擔心。相反尹昌衡他們反而是非常高興。因為中國空軍、海軍終於有作戰的機會。

  “需要政府哪方麵的配合。”

  廖仲愷問道。

  “軍方需要一些特殊線路,一些鐵路、公路需要專門為軍方服務。在軍隊後勤上,需要政府百分百的支持。”

  “這沒有問題。”

  廖仲愷點頭。

  到了戰爭年代,有些鐵路、公路變成軍用道路是必須的。軍用通道不能泄露出去。

  “還有我們的軍隊進入東南亞作戰,需要和東南亞地方實力接觸。現今的東南亞政府是盟友還是敵人,需要政府給我們一個清晰的答案。”

  “這方麵我們也會加緊聯係。”

  “那我們並沒有其他的問題。”

  “好。”

  廖仲愷站起來,對幾個軍委將軍道:“我們政府一定會做最好的保障。希望軍隊能夠禦敵於國門之外,不要讓戰火燒到國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