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世界大戰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8      字數:3353
  “羅斯福和丘吉爾的邀請函?”

  世界局勢越來越不好。

  特別是德國在歐洲越來越強勢,應該說實力越來越強大。英國一個人對抗德國非常吃力。而且就在不久之前意大利緊隨著德國宣布加入戰爭,對英國宣戰。

  本來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意大利並沒有因為和德國的盟約就參加戰爭。但是看到近兩年下來德國橫掃歐洲,意大利終於也忍不住加了進來。

  意大利被後世認為是一個笑話。

  但那也隻是大家的調侃。

  意大利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雖然無法和英法這樣的工業強國相比,但也是世界上數得上號的工業國家之一。

  意大利軍隊也是如此。

  實力還是很強大。

  德國已經是很難應付,現在加上意大利,他們的實力就更加強大。德國和意大利的野心是很大的。不僅僅是在歐洲稱王稱霸,兩個國家又開始在北非和英法軍隊作戰,甚至已經進入波斯灣中東地區要徹底打垮英國。

  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能夠挺過來。

  有很多方麵原因。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英國的殖民地。作為日不落帝國,英國到處都是殖民地,戰爭潛力很大。德國和奧匈帝國當時隻有本土力量,但英國擁有世界殖民地。利用這些殖民地,戰爭潛力遠遠超過德國和奧匈帝國。

  因此這一次德國和意大利就要把英國的殖民地一起解決。讓英國徹底失去支援。

  英國的形勢很危急。

  美國倒是沒有那麽危急。雖然日本在東南亞暫時占據上風,但美國已經開始進行戰爭動員。丟失了菲律賓,但美國目前在澳大利亞還是擁有強大的艦隊。

  美國是世界工業強國,工業總量是日本的十幾倍,幾十倍。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而美國卻是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

  一旦開動工業機器,並不懼怕日本。

  美國已經全力開始造軍艦、造飛機、擴軍備戰。美國一天可以輕鬆製造上百架飛機,如果努力一點一天甚至能夠製造幾百架飛機。包括軍艦也是如此,美國甚至可以幾天就製造一艘軍艦。如果平均下來一天一艘軍艦都沒有問題。

  和美國相比,日本的補充卻很慢。

  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遭受很大的損失,但這段時間已經是可以完全補充。相比起來日本海軍雖然損失比不上美國,但到現在都沒有完全補充。

  因為雙方造軍艦的速度就不同。

  可是美國可以不在意日本,但不能不在意德國。德國一旦真的和意大利一起滅了英國,一統歐洲,到時候德國的實力就太強大。

  特別是中東地區。

  這裏是英國的地盤,但美國的利益也很大。因為這地方別看是英國的勢力範圍,但開采石油的石油公司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來自美國的。

  因為當初在這裏勘探石油、開采石油的先鋒就是美國的那些石油巨頭公司。

  當然也包括中國的。

  這裏麵有不少中美合資的石油公司開采石油。

  特別是沙特。

  中美合資的石油公司在沙特拿到了七十年的石油開采權,已經開采石油有段時間。一些其他地方,也有中美石油公司涉足。

  因此一旦德國進攻中東,對於美國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美國也著急。

  “美英兩國都希望我們參加戰爭。”

  世界形勢現在比較複雜。英美兩國雖然目前不算是同盟,但事情發展到現在利益開始變得一致。而且更主要的是,日本、德國、意大利已經是組成了一個法西斯陣營。

  不僅僅是這三個國家。

  他們還帶領一大批的小弟。日本帶領東南亞一票國家,德國則是帶領一大批的歐洲國家。甚至連目前的法國政府也已經加入德國的陣營。

  不要小看法國。

  法國的工業機器轉動起來,那也是相當可怕的。有法國的支持,德國就更加強大。目前加入德國、日本、意大利陣營的國家加起來有十好幾個,快二十個國家。

  一旦真的讓他們打通陸地通道,成功在中東地區會和,整個世界都會受到影響。

  英美感到巨大的壓力。

  而目前來說,唯一沒有卷入戰爭的工業強國隻有兩個國家,一個是蘇聯,另外一個就是中國。

  蘇聯?

  一直以來和英美關係不好。蘇聯的輸出革命,蘇聯控製的共產國際,都是英美眼中最大的敵人。英美一直都是防備蘇聯。

  當初蘇聯提出和英法合作限製德國的時候,英法沒有同意。就是希望德國去幹掉蘇聯。而蘇聯看到英法不願意合作,立馬就轉過頭和德國簽訂協議。

  可以說大家沒有絲毫的信任。

  他們對於蘇聯也不是很了解。

  相比起來中國最好。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經濟來往還是很頻繁。中美兩國合資的石油公司在中東地區占領了不知道多少優良的油田。

  英國也是如此。

  隨著中國願意購買英國的國債,大大緩解英國的財政漏洞。畢竟中國和美國一樣,都是目前世界上頭等工業強國,經濟強國。

  中國這一次可是一次性就購買二十億人民幣的國債。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國,也就隻有中國能夠一次性花這麽多錢。

  所以英美兩國都希望中國參戰。一旦中國參戰,那麽中國就可以直接動員三百萬軍隊,近萬架飛機,超萬的火炮。

  反正隻要中國參戰,英美兩國一方就能夠一下增加很大的力量。

  “參戰?”

  張學文也是考慮。

  考慮中國什麽時候參戰最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絕對不能讓美國動員完畢,然後讓美國軍隊湧入東南亞。到了那個時候,中國有什麽資格要求美國離開東南亞。總不能讓中國和美國打仗。

  一個國家的地位是打出來的。

  中國這些年雖然實力強大,但並沒有一個有說服性的戰爭。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必須要參加的,讓世界強國看到中國強大的實力。但又不能讓中國遭受太大的損失。

  因此參戰時機就變得非常微妙。

  “仲愷兄,你說說,我應不應該去。”

  “這……”

  廖仲愷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中國自從有曆史以來,從來沒有最高領導單獨離開過自己的國家。而英美兩國想要和張學文會晤的地點是在大海。

  而且一旦離開,那麽沒有幾個月時間是回不來的。如果自己積極同意,就好像是要怎麽樣。畢竟目前自己是總理,是中國的二把手。

  這樣的事情實在是不好說。

  就算廖仲愷也是如此。

  “你就大膽說。”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在和當初的歐戰沒什麽大的區別。當初歐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同盟國,現在則是變成了日本、德國、意大利的聯盟國家。現在的戰爭也分派。目前來看,英美已經準備合作。我們和日本終有一戰,到時候我們就自動和英美站在一起。”

  “對。往下說。”

  “因此我認為三國首腦會談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現在這個時候英美都需要我們,我們可以得到我們所需要的。”

  張學文點頭。

  自古以來政府老大是很少離開京城。害怕的就是自己離開之後,被人給陰了。但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以前的世界。

  中國必須要融入世界。

  作為中國的總統,張學文也必須要和世界首腦會麵。

  東南亞。

  這個地方中國是絕對不會放棄的。但這裏以前一直是英美法的傳統勢力範圍。以後滅了日本之後,說不定他們還想卷土重來。

  這一點中國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正好利用這樣的機會,正式確定大家的勢力範圍。中國不去染指美洲,不去染指歐洲,英美也必須要放棄東南亞。

  “該去。”

  張學文最後還是決定去。

  去見見羅斯福,見見丘吉爾。大家劃分一下勢力範圍。

  “仲愷兄,組織我們的人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提出什麽方麵的要求。”

  事關中國未來的發展。

  並不是張學文一個人就能夠決定的。或者說張學文畢竟是一個人,再怎麽想也不可能比得上大家一起考慮。

  “好。”

  “還有。一旦我和羅斯福、丘吉爾見麵的消息傳出,我們和日本之間就完全沒有轉圜餘地。戰爭就在眼前。”

  “是。”

  “我們的戰爭準備也做了好幾年時間。但我們依舊需要動員。給我們的民眾吹吹風,不要讓他們一下被嚇壞。”

  “恩。”

  戰爭。

  這幾年一直看著別人打仗,但終於中國也要參戰。一旦參戰中國也需要總動員,整個國家都要進入戰時機製。

  “踏踏踏——”

  “總統,廖總理。歐洲新消息,今天淩晨德國突然襲擊蘇聯。”

  “蘇聯和德國打起來了?”

  張學文和廖仲愷立馬精神。

  蘇聯被卷入戰爭,那表明世界上數得上號的大國,除了中國之外都卷入了這場戰爭。德國和蘇聯的戰爭打起來,絕對會影響現在的歐洲戰爭形勢。

  英國估計是最高興的。

  “情況如何?”

  “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消息。我們隻是接到了德國入侵蘇聯的情報。據大致的情報來說,德國動員了五百萬軍隊進攻蘇聯。”

  張學文和廖仲愷都是深吸一口氣。

  五百萬軍隊。

  德國已經動員這麽多的軍隊。中國這兩年悄悄地擴軍備戰,目前陸軍也已經有三百萬。但是和德國相比,陸軍還差了很多。

  五百萬軍隊進入蘇聯,這是什麽概念。

  “仲愷兄,不能耽誤了,真正的世界大戰。立馬給羅斯福和丘吉爾發電。大家盡快安排見麵,討論一下目前的世界形勢。”

  “好。”

  “其他的事情你看著安排。我要開一個軍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