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美國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8      字數:3554
  “赫爾先生,坐。”

  全世界都在動蕩。

  日本占領印尼之後,開始和印尼當地之前的反對派商量成立印尼新政府的事情。英法也在積極備戰,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旦日本搞定了印尼,那麽下一步就會麵對英屬印度支那和法屬印度支那。

  這是東南亞。

  歐洲的硝煙味道也非常濃。

  英法德日意,目前都有卷入戰爭的危險。

  但作為目前全世界工業總量前三的三個國家,中美蘇三國卻是穩定的處理國內的事情。蘇聯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他們的大清洗,而美國則是公布“中立法案”進行他們的孤立主義,中國則是利用政府的力量在強力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特別是基礎建設。

  中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鐵路建設、公路建設、橋梁建設、房地產開發、電力建設、供暖建設,每一項都關係一大堆的產業鏈發展。鋼鐵、煤炭、水泥、鋁、橡膠、發電機、水利建設,都會隨著這些基礎建設一起發展。

  以及帶動運輸,汽車工業的發展。

  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又會有一大批產業跟著發展。

  對於中國這樣擁有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國家來說,自己國內市場就可以自給自足,可以自己運轉。中國的工業就是一個體係,一個可以自己滿足自己的體係。其實目前就是如此。

  中國經濟在自己國內就是一個小循環。

  雖然有外貿,但占據中國經濟的比例不是很大。

  可是中國畢竟不能自己玩,還是要跟世界強國接觸,經濟需要有一些聯係。特別是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工業強國之間也需要聯係。

  中國的工業畢竟底子薄,雖然不少方麵已經追了上來。但相比起美國這樣的工業強國,有些方麵落後是肯定的,特別是某些技術方麵肯定落後。因為不少基礎工業是需要百年積累,有些技術中國還是需要積累,也需要跟他們學習。因此雙方加強聯係,增加中國工業發展是有必要。

  而且美國雖然深受經濟危機的影響,但美國資本的實力依舊很強大。

  引進一些也不是壞事情。

  同樣,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穩定的、最好的市場。美國為了擺脫經濟危機非常渴望得到中國的大市場。因此自從羅斯福上台之後,對於中國一直是各種各樣的示好。

  成為總統第二年就廢除《排華法案》,然後處理在美華人的身份,認可他們可以獲得美國國籍。表示隻要擁有美國國籍的華人,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華人待遇一下就提高到白人一樣。

  因此中國也慢慢的開始給美國放開市場。

  雙方算是互惠互利。

  這一次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來到中國,就是跟中國簽訂一係列的經濟合作協議。這一次的協議美國非常重視。

  因為經濟危機最困難的時間段雖然過去,但美國依舊是沒有擺脫掉經濟危機。美國經濟依舊是沒有恢複到二十年代最好的時候。

  因此對於中國市場,美國真的是虎視眈眈。

  雖然中國人均還是比較窮,但中國人口多、潛力大。隻要拿下中國市場的一點點,就能夠解決美國一大批的失業人口的問題。

  “赫爾先生,對於此次的經濟合作協議,不知道貴國可否滿意?”

  協議的簽訂張學文沒有插手。

  完全是李燮和和科德爾·赫爾兩個人談判的。這種經濟問題,張學文插手太多,反而比不上人家李燮和他們。因此張學文隻是在開始的時候和赫爾見麵,合約簽訂之後和科爾談談而已。

  中美之間除了經濟問題,還有很多問題可以談。

  “對於這一次的協議,我們非常滿意。不過我們希望未來中美兩國可以進一步的合作。”

  當然滿意。

  中國在降低關稅,對於美國公司在中國開設分廠,接納美國資本投資等等方麵做出了很大的讓步。當然中國也要求美國讓出不少專利,不少技術。

  科德爾·赫爾帶到中國的一些經濟學家做過分析,認為這一次的協議最少可以解決美國四百萬的工作人口。可以促進美國百分之二的經濟。

  這一次的協議對於美國走出經濟危機好處很多。

  但也有不是很滿意的地方。

  因為中國市場開放還是太少。如果中國能夠再開放一下市場,那麽美國擺脫經濟危機估計沒什麽問題。

  “當然。赫爾先生,任何的合作都是需要一步一步來。有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我希望未來的有一天,中美兩國能夠成為最好的合作夥伴關係,兩國經濟未來有很多合作的基礎。”

  “很高興總統先生有這樣的想法。”

  科德爾·赫爾對於張學文的回答很滿意。

  雖然是沒有什麽內容的公式化回答,但依舊很滿意。因為他明白中國和美國的不同,兩國的政治體製很不一樣。在中國來說,國家政策和中國當家人的意誌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目前有風聲表示,張學文可能會在這一屆的總統任期結束之後就選擇急流勇退。這個消息很多,世界很多國家都非常關注。

  畢竟張學文在中國已經是當總統二十多年,可以說中國這二十年是張學文時代。

  這樣的一個政治強人,還是中國這樣大國的領導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但科德爾·赫爾根本就不相信張學文會退休。因為他了解過中國的政治,分析過中國的曆史。這一屆結束,張學文的年紀才五十六歲。

  退?

  哪裏是那麽容易。

  張學文要退,那也要看怎麽退。科德爾·赫爾根本不相信張學文能夠全退,張學文的意誌一定會繼續影響中國。

  未來十年說不定二十年中國的國家政策還是要看眼前這個人的想法。所以科德爾·赫爾才會非常關注張學文的想法。

  “總統先生,我們美國對於目前日本在南洋的行動很是不放心。想聽聽中國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

  科德爾·赫爾是羅斯福最信任的人。

  也是曆史上擔任國務卿時間最長的人,擔任近二十年時間。他這一次來中國任務很多,最大的任務就是經濟合作協議,另外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關於目前東南亞局勢的問題。

  因為東南亞的局勢目前非常紛雜,也牽涉美國。

  菲律賓。

  隨著日本軍隊拿下印尼,菲律賓也很危險。美國也在考慮日本的想法,分析日本下一步的方向。

  “我就直接說。對於我們中國來說,我們反對殖民,我們支持民族自決,支持國家獨立。”

  很直接。

  想當年張學文他們革命的時候,人民黨成立的時候,都不敢直接表示反帝的口號。但是到了現在,中國已經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大國。擁有七億人口,戰爭潛力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不再懼怕任何一個強國。包括美國、蘇聯這樣未來的超級大國,中國也不會害怕。

  因此已經不需要小聲小氣,可以大大方方的表示自己的態度。

  反殖民。

  這一點中國這些年一直都是喊得很響亮。麵對美國國務卿,張學文也絲毫沒有隱瞞。

  “因此我們在原則上支持日本的‘解放亞洲’的口號,也支持日本幫助南洋的其他國家獲得獨立。國與國本該就是平等,民族與民族之間本該平等。人生而平等,國家、民族也是如此。”

  科德爾·赫爾仔細的聽著。

  對於張學文說的所謂國與國的平等、民族與民族的平等,他內心是嗤之以鼻的。這個世界上哪裏有那麽多的平等。

  國與國之間在競爭生存空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也是如此。

  人類,說實話也是動物世界的一員。隻不過人類比動物多了一些倫理道德,多了一層麵紗而已。但在種群之間來說,爭奪生存空間不比動物高級。

  張學文說的好聽。

  科德爾·赫爾可不相信,真的涉及到中國利益問題的時候,中國還會高喊所謂的平等。

  不過赫爾考慮的卻不是如此。

  他要從張學文這些廢話當中,分析張學文真實的意圖,分析中國真實的政策。至少到目前為止,科德爾·赫爾聽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張學文說是支持日本“解放亞洲”,其實反過來說是支持“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這個觀點。就是表明中國是討厭外來者,討厭歐美插手亞洲的事情。

  “當然我們支持日本,是支持日本幫助其他國家獲得獨立。如果日本也走殖民道路,那麽我們中國是會發對的。”

  聽到這裏,科德爾·赫爾已經差不多明白張學文的意思。

  張學文其實沒說什麽。

  但對於赫爾這樣老道的外交家來說,從張學文這樣公式化的回答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是很容易的。歸根結底中國最終還是要反對日本的。

  因為日本進攻東南亞的目的是什麽?

  就是為了當地的資源。

  他們會好心幫助複國。其實中國驅虎吞狼,用日本驅逐英法美荷這些歐美國家的小心思,除了一些渾渾噩噩的人之外,基本上沒有不明白的,就是日本人自己有明白。但就算明白,中國這是陽謀,日本隻能是這樣。

  因為日本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擺脫經濟危機。而他們環顧四方,可以突破的地方也隻有東南亞。因為他們就算明明知道中國什麽想法,他們也會進入東南亞。

  英美法荷他們也一樣。

  他們明白中國的想法,但他們也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和日本發生衝突。

  隻不過大家都好奇中國之後的選擇。

  中國是希望日本和英法僵持,還是希望日本勝利驅逐英法,或者是希望英法戰勝日本。再或者是中國自己出兵,這些東西才是大家關注的。

  “我們美利堅共和國也一直是反對殖民的。”

  科德爾·赫爾也是附和一句。

  卻讓張學文好笑。

  你們美國在太平洋占據那麽多島嶼,在東南亞殖民菲律賓,也敢說自己反對殖民。應該說美國反對的不是殖民,美國反對的是英法主導的殖民體係。

  其實美國在東南亞本來是有一些想法的。

  可惜被日本這個攪屎棍摻和進來,也打亂了美國在東南亞的一些布置。

  “那我們就有共同的目標。”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