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東南亞策略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5048
  “從目前東南亞的情況來說,最有潛力的就是越南和荷屬印度支那地區。因為他們國土麵積不算很小,人口很多。”

  人口。

  這是一個強國必須要擁有的。這個道理其實是自古以來都是一樣的。

  冷兵器時代不用說。

  人口就是資源。

  到了工業化的現在,人口依舊是一個重要的資源。當然工業化時代的人口,考慮的是工業人口的數量。

  人口稀少的國家,他隻要聰明,隻要好好把握時機都能夠成為富國。或者是靠著資源,或者是靠著某個行業的發達,都能夠成為富國。但他們絕對不可能成為強國,特別是工業大發展的現代更是如此。

  就如荷蘭。

  荷蘭的沒落和他們國土麵積的狹小,人口的稀少絕對有關係。當年他們可以靠著強大的造船業崛起,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當世界工業大發展之後,他們那點人口根本就跟不上工業發展的速度。

  因為現代工業的發展趨勢是分工越來越細,產品越來越複雜,基本配件越來越多。而想要維持基本配件,需要的工人就越來越多。以至於維持一個工業體係的人口是海量的。

  如果說世界工業剛剛發展的時候,荷蘭幾百萬人口就足夠。因為這些人口足以滿足造船工業需要的工業人口。但是後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工業類別是越來越多,工業分化成了好多個部門。就如機械製造、化工產業,需要的工業人口是幾何倍數的增加。到了目前來說,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幾千萬人口,那麽根本就無法成為一個工業強國。

  因為沒有幾千萬人口的國家,需要的軍事工業、化學工業、機械製造等等,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人口去發展。就無法成為真正的強國。

  荷蘭這樣人口還不到一千萬的,就根本玩不轉現在的工業。

  荷蘭這樣的國家,工業部門是殘缺的。因為人口稀少,他們隻能是努力去發展工業當中的某個行業,而不能全都發展。

  因此這一百年是英法德這些擁有幾千萬人口的工業強國的天下。

  但張學文知道。

  等到未來工業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工業人口會繼續增大。三四千萬人口、甚至五六千萬人口的國家,工業人口也已經無法滿足工業化需要的人口。到時候隻有人口超過億的國家,才有能力玩轉工業,才能夠成為全麵的工業強國。

  這就是人口的作用。

  當然是工業人口的作用。

  進入二十一世紀,工業強國都是人口大國也是有原因的。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人口都不少。

  印尼和越南。

  這也是東南亞非常有潛力的國家。因為他們兩個國家,目前都擁有幾千萬人口,兩個國家加起來有近一億人口。隻要穩定發展幾十年時間,人口突破一個億並不是什麽問題。

  “荷屬印度支那,曆史上不能說是一個國家。但是自從荷蘭殖民這裏之後,他們就有一個共同的稱號,荷屬印度支那。荷蘭的實力大家都清楚,這是一個沒落很久的國家,不管是國家實力、軍隊實力都很差。他們能夠在南洋地區保持一個殖民地,真的是非常意外的事情。但他們終究是守不住那裏的。”

  大家沒有異議。

  如果是英法,很多人不會如此肯定。

  畢竟英法目前是世界霸主,他們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目前世界上兩個國家的話語權也是超過美國。可是換做是荷蘭,大家都感覺理所當然。荷蘭是什麽國家,一個隻有七八百萬人口的小國。

  現在中國的北京、上海、武漢、長沙、天津、青島這些城市人口都已經是幾百萬。荷蘭一個國家人口才七八百萬。

  就是中國也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

  中國的南海艦隊目前並沒有形成戰鬥力,海軍對於買來的戰艦還是熟悉的階段。如果和其他國家的海軍真打起來,不管是碰到日本海軍還是英國遠東艦隊都必死無疑。

  但去荷蘭人那裏耀武揚威,卻是沒有絲毫的負擔。

  因為荷蘭在荷屬印度支那隻有一個小小的艦隊。中國南海艦隊實力再差,滅掉他們跟玩一樣。

  “正是因為有這麽一段曆史,一旦荷蘭撤出荷屬印度支那,他們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一個國家。荷屬印度支那的位置非常重要,我們華人也很多。為了保障我們在南海的利益,也為了保障華人的正常利益,在華人聚集區多支持一些自治政府是必要的。”

  張學文說的還是比較委婉。

  為了保障華人利益。其實張學文考慮的比較遠。特別是一旦東南亞脫離殖民地,如何在東南亞增加中國的影響力,是張學文要考慮的事情。

  同樣,張學文要防備東南亞地區出來強大的國家。

  東南亞地區的國家普遍都是小國,對於中國最有利。

  現在東南亞最有潛力的就是越南和印尼。

  張學文目前主要的想法就是肢解印尼。因為印尼是一個沒有統一曆史的國家,和中國這樣的國家不同。更重要的是印尼號稱是千島之國,完全是島嶼組成的國家。

  曆史上如果不是有荷蘭殖民這段曆史,印尼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不是很容易的。

  因此在荷蘭人滾蛋之前,多弄幾個自治政府,那麽未來荷蘭滾蛋之後,印尼有可能就會分裂成好幾個國家。

  或者就算印尼真的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那些自治政府也不可能聽從中央政府的命令。這樣也能夠給印尼留下一些釘子。

  當然最好是分裂成幾個國家。

  如果有幾個華人控製的小國,對於張學文來說就更好。或者讓他們自願加入中國,那就更好。一旦華人控製加裏曼丹島、蘇門答臘島,那麽對於未來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活動會擁有巨大的好處。

  甚至一旦中國控製馬六甲海峽,到時候就是美國也要看中國的臉色。

  南海的重要性,現在大家沒有發現。但未來南海地區會控製很多國家的生命線。這個地方中國是一定要控製,而且更重要的是,張學文要防止東南亞地區出現強國。

  印尼這樣的國家,張學文現在的想法就是肢解他。

  不讓他出現一個統一的國家。

  “總統,東南亞地區是英美法的地盤。雖然目前各種反抗運動很多,也有不少武裝反抗,但英美法的實力太強,到目前都沒有成氣候的。隻有越南地區的反抗力量實力不差,並沒有完全被法國人撲滅。可是光靠著他們趕走英法美的勢力,基本上不可能。”

  東南亞。

  隨著中國實力的增強,中國政府高層的目光都是放在了亞洲。

  畢竟當年中國巔峰的時候,東亞地區和東南亞地區都是屬於中國的勢力範圍。東南亞也有不少中國曾經的保護國。

  可是現在的東南亞問題,比東亞問題更加複雜。

  因為在東亞地區隻要擊敗日本就可以。但東南亞地區卻是英法美的地盤,法國是法屬印度支那,美國在菲律賓,剩下的都是英國控製的。

  中國目前隻是憑借著和華人富商的合作來增加自己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但是和英法美相比,還是遠遠不如他們。畢竟他們直接在這裏設立政府,管轄這裏的事情,是可以直接收稅的。

  “他們自己的力量不行?那麽隻能是借助外力。”

  “我們不應該輕易介入衝突。時間在我們這裏。”

  禹之謨立馬表態。

  穩重。

  禹之謨成為總理之後變得越來越穩重。當然作為目前管理政府工作的禹之謨來說,他當然需要穩重。特別是和張學文談過美國經濟問題之後,他回去立馬找了一大批人,進行了分析。

  美國經濟的確是問題很多。

  當仔細分析之後,美國經濟的一些問題真被大家看出來。因此他現在考慮的就是如何穩定中國的經濟,讓中國避開世界經濟危機。

  而且中國的實力不應該和英法美直接衝突,這是不明智的。

  因為時間在中國這裏。

  “嗬嗬。稽亭兄,何必我們出馬。我們旁邊可是有一位惡鄰,現在因為找不到地方發瘋。我們給他們指條路。”

  “日本?”

  禹之謨很快就反應過來。

  “對,就是日本。聽聞日本的年輕軍人對於目前日本的情況非常不滿意,刺殺行動也是頻頻。等到這群年輕激進派的軍官繼續成長,日本的政治無法預料。現在日本經濟一塌糊塗,日本軍人估計隻能是選擇戰爭的方式來轉移他們國內的問題。”

  日本。

  對於日本張學文是一刻也沒有放鬆警惕。張學文每時每刻考慮的都是如何把日本推進無盡的深淵當中。隻有把日本先推進去,以後才能夠狠狠地收拾日本。也隻有把日本徹底擊敗,中國才能夠成為亞洲地區的領袖。

  當然之前還是要好好利用日本。

  “目前日本陸軍因為在東北戰敗,所以抬不起頭。這兩年海軍實力越來越強,開始壓製日本陸軍派。我們要讓他們轉移目標,眼光不要老是盯著朝鮮半島和我們東北地區,這裏是他們無法染指的地方。其實還有一個更好的地方,那就是東南亞地區。那裏地盤大,人口不少,更重要的是東南亞地區有日本需要的資源。石油、煤炭、鐵礦都有,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而且東南亞地區除了美國之外,英法荷都是歐洲國家。世界大戰之後,他們實力大減,在東南亞的實力下降很多。隻要日本出其不意,那麽東南亞的英法軍地絕對不是日本的對手。甚至就算是和英法在東南亞直接交手,英法也不一定是日本的對手。”

  對於怎麽處理日本張學文考慮很多。

  最後想來想去,讓日本瘋狂是最好的辦法。日本國內經濟低迷不堪,日本財政也已經是破產邊緣。也就是日本這樣的東亞國家,目前是一個集權的國家。放在西方大國,財政早就破產了。

  等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時候,日本經濟更是會直接破產。

  到時候會如何?

  軍國主義會上台。張學文是願意看到日本軍國主義上台,而且日本成為軍國主義國家是必然的。不過張學文的目標就是,讓日本把矛頭轉向其他地方。

  東南亞。

  在東南亞把英法荷給驅逐了,最好和美國也打起來。然後中國上去滅了日本,這樣就解決了目前盤踞在東南亞的英法美荷這些國家的力量,也順便料理了日本。

  無緣無故,中國也不好和他們打仗。

  讓日本出手是最好的。

  “想辦法,讓一個和我們政府沒什麽直接關係的國際問題專家,在報紙上呼籲‘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這個觀點。然後讓這個觀點迅速的擴散到日本,讓日本的年輕軍官學學。告訴他們我們中國管陸地上的事情,日本管海上的事情。慢慢的慫恿日本軍隊把目光方向東南亞。”

  在座的這些人都仔細聽著張學文的話。

  有些人心中驚訝。

  沒想到張學文考慮了這麽多。連未來東南亞的問題,日本的問題,世界形勢的問題都考慮的很清楚。甚至有了具體的辦法。

  當然今天這是小範圍的會議。

  因為這有可能是未來十年中國政府對外的策略。不可能是在正式的政府會議上談這樣機密的問題。

  “不錯。讓日本攪亂東南亞,之後我們介入。我們還可以給日本釋放信號,隻要日本在東南亞的時候不攻擊我們的商船,不去侵害華人生命和財產利益,那麽我們就保持中立。甚至維持和日本的正常貿易。讓日本放開手腳和英法國家在東南亞戰爭。”

  李燮和立馬補充。

  對於目前政府不少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來說,一場戰爭死多少人,大家都考慮的不多。戰爭多了之後,有些時候傷亡就是一個數字。

  更何況反正是日本和英法打仗。

  張學文的做法很明顯就是禍水東引。李燮和是非常讚同這樣的做法。日本也好,英法也好,都不是什麽好東西。

  讓他們自己打起來,也是一個好辦法。

  “不僅僅是如此。我們準備一下,然後在東北地區和朝鮮一起來一場戰爭演習。最好把我們的空軍、坦克、大炮都拉上去,邀請日本代表過來看一看。徹底斷了他們北進的想法,讓他們選擇往南走。”

  禹之謨也是笑著道。

  這幾年中國的軍費開始往海軍傾斜,但就算是如此陸軍、空軍的發展還是非常快。因為財政收入當中的軍費比例沒有多少增加,但財政收入這幾年猛增。1926年的時候,中國的財政收入已經是突破了一百億人民幣,軍費當然也是跟著增長。

  在全世界的軍事發展開始變得緩慢的時候,中國卻非常熱衷於研發各種新式武器。因此這幾年空軍開發的飛機種類越來越多,坦克的性能也是越來越好,當然大炮威力也是越來越大。

  給日本展示一下,讓他們徹底斷了北進的想法。

  “我們專門成立一個部門,悄悄地和日本的年輕軍官接觸。要大力支持他們奪取日本政權,給他們灌輸南下東南亞的戰略的正確。讓日本去解放東南亞。”

  現在的日本隻是半死不活。

  等到世界經濟危機,日本的出口完全崩潰的時候,就是日本經濟崩潰的時刻。到時候日本軍隊就會拿下日本政權。

  軍國主義。

  別讓他們腦袋發熱,繼續和中國在東亞地區死磕。

  當年日本朝野一邊大力支持革命黨,一邊又是大力支持北洋軍,包括支持在東北的張作霖他們。現在輪到中國和日本的一些勢力接觸。

  要讓他們明白,北進是沒有前途、沒有利益的。

  “可以讓那些和日本關係不錯的文人,讓他們給日本鼓吹南下解放東南亞的好處。”

  “可以一試。”

  張學文點頭。

  反正不管是什麽辦法,隻要讓日軍南下,那麽就是中國的成功。不過張學文很快道:“不管戰略怎麽變化,我們自己才是最重要。告訴海軍部門,加大訓練量,一定要盡快的培養我們的海軍部隊。就算在訓練當中把那些戰艦練壞了,也不要在意。練壞多少,我們就補充多少。反正要加快訓練。”

  軍艦倒是買了不少,但海軍人數偏少,經驗更少。

  因此海軍需要不停地訓練,培養一批合格的海軍隊伍。十年之內中國也要擁有實力強大的一流海軍。這樣才能夠在未來可以把握一切。

  日本和英法打仗,中國想要漁翁得利,或者說想要擺平最後的一切成為勝利者,就需要有自己強大的海軍。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