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以德報怨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5275
  “總理,你看看。”

  “大地震,大地震。竟然是如此的大地震。”

  禹之謨驚訝的看著報告。

  關東大地震。

  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不過關東大地震的時候連中國這邊都有震感,可以想象大地震的厲害。很快大家都知道了關東大地震,日本的主要工業區東京、橫濱地區遭受了巨大災難。

  幾乎成為了一片廢墟。

  可以說日本大半的工業都集中在這裏,這裏也是日本人口集中的地方。受災的有幾百萬人。一瞬間日本無家可歸的人數就超過兩百萬。

  禹之謨看完就交給其他人,所有人都看了一遍。

  “日本會如何?”

  “求和。”

  這是必然的。

  日本這一次和中國大打出手,軍費本來就是從英美法借的。戰爭持續,日本財政的赤字現在非常明顯,日本天皇都恨不得當褲子。他們正常情況之下想要維持現在的局麵都很困難。現在出現了關東大地震,日本拿什麽打仗。

  這一次的大地震,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但幾十億美元的損失是可以預料的。

  幾十億美元。

  日本政府需要掙多少年,才能夠填補這個窟窿。這樣的損失就算是放在英國、法國也是很難承受的大災難。更何況是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

  “我們怎麽辦?”

  日本的關東大地震,對於中國即是好事情,又是壞事情。好事情是日本這一次讓也得讓,不讓也得讓。本來戰場的形勢就對於日軍非常不利,現在出現關東大地震,日軍根本就打不下去。

  因為後勤的影響,日軍很快就會彈盡糧絕。

  日本如此大的地震,救災都非常困難。想要給前線部隊提供後勤,完全是天方夜譚。日本國內現在都缺乏物資,前線的官兵就不用考慮。

  也就是說這一次的戰爭中國獲得了勝利。

  但也不是沒有壞處。

  最不好的就是中國不能利用這個機會幹淨利落的滅掉日軍。因為這樣很容易受到批評,認為中國落井下石,趁人之危。雖然這種東西並不怎麽樣,世界上的那些列強哪一個沒幹過這種事情。但不管是不是真的如此,在現在的世界形勢之下,中國政府還是要維護一下自己的形象。

  一戰結束之後,這些列強也逐漸的開始講究體麵。

  他們之前幹過那麽多齷齪的事情,但現在他們也講究文明。中國這個時候落井下石,很有可能被世界所鄙夷。

  “先看看。給林祖坤發電報,敦促日軍投降。如果現在還有敢於進攻的日軍,就堅決予以消滅。如果已經停火的,那就先不用管。”

  “是。”

  “子欣兄,我估計日本代表很快就要跟我們談判。這一次還是一樣,日本必須要無條件的讓出關東州,把日本在我國的鐵路全都交給我們,烏蘇裏江以東的地方都要交還給我們,撤銷日本在中國的所有租界,廢除‘庚子賠款’。日本在中國的一切特權都必須要廢除。還有日軍必須要撤離朝鮮半島。如果日本不同意,那麽我們中國隻能是繼續跟他們作戰。”

  目的一定要達到。

  烏蘇裏江以東的海參崴、庫頁島這些地方,日軍必須要撤軍。這個地方可是超過四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是中國趁著蘇俄內戰的時候好不容易要回來的。這裏麵有資源豐富的庫頁島,也有東北出海口海參崴。對於中國非常有用。

  關東州也必須要交還。

  大連、旅順可是連接東北和膠東半島重要港口。有了大連和旅順,經濟上可以讓東北和天津、山東聯係起來,在軍事上也可以徹底聯係上。

  鐵路不用說。

  至於租界也是必須的。目前全中國隻剩下了日租界,隻要廢除日租界,那麽中國就再也沒有租界的存在。這會是曆史性的時刻。

  自從鴉片戰爭之後最恥辱的租界,就要徹底成為曆史。

  朝鮮則必須要脫離日本。

  “台灣呢?”

  “先留著。我們和日本之間不會就此結束戰爭。而且如果摻雜台灣問題,會讓談判複雜很多。以後有的是機會。”

  張學文不是不想收回台灣。

  而是現在不行。

  日本這一次輸了,但他們絕對不會服氣。日本不會看到他們這次戰爭已經處於下風,他們隻會認為是關東大地震才讓他們輸了戰爭。而且日本經濟越不好,他們估計越是要產生軍國主義。未來中國和日本還會有一場戰爭。

  到時候一定要徹底打趴下日本才行。

  而目前日本已經是因為關東大地震非常虛弱,但同樣也是最為敏感的時候。如果中國做的太過分,他們這群瘋子說不定就要跟中國兩敗俱傷。

  日本的海軍還是很強大的。

  張學文可不願意和日本兩敗俱傷,畢竟現在的中國是在高速發展的階段。經過這次戰爭之後,日本的實力是要往下走的,而中國是實力擴張階段。

  時間在中國這邊。

  “好。”

  “有一點記住。不用著急跟他們談,現在著急的是他們。在他們過來找我們之前,我們不用搭理他們。他們目前二十多萬部隊還在前線,再過幾天就會彈盡糧絕。所以可以盡情的提條件。”

  “是。”

  “讓顏惠慶主持這次的談判。”

  陸征祥一愣,不過很快點點頭。他想到了之前張學文跟他談,想要讓顏惠慶從外交陣線跳出來,開始擔任建設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的事情。

  這是要給顏惠慶增加籌碼。

  一旦和日本談判收回這些東西,顏惠慶就有足夠的資曆、功勞。

  “還有……”

  張學文想要繼續說,但接到了遞過來的文件。

  張學文看了一下,然後皺了皺眉。把文件交給了旁邊的禹之謨。大家看張學文皺眉,都不知道是什麽事情。從現在來說,中國是占盡了優勢。

  要是能夠收回烏蘇裏江以東的地方、關東州,廢除租界,那麽這一屆政府可以說是做到了最好。不說其他的,這一屆的這些人都能夠青史留名。

  現在形勢大好,張學文皺眉,讓大家非常疑惑。

  禹之謨看了之後,並沒有什麽表情。繼續往下傳,讓大家都看到。

  張學文隻是稍微皺眉,但很快笑著道:“看看,我們中國人就是一個善良的民族,愛好和平的民族。一邊和日本作戰,但聽到關東大地震,我們還是有很多人呼籲幫助日本賑災。”

  大家都看了看。

  真的如此。

  熊希齡、孫寶琦,還有之前駐美公使,現在回國擔任外交部副部長的顧維鈞聯名要求政府應該參與救災。寫道:“我國本救災恤鄰之義,不容袖手旁觀,應由政府下令,勸國民共同籌款賑恤”。

  “廣募捐款,盡數撥匯,藉資拯濟,以申救災恤鄰之至意”

  這是他們幾個的主張。

  “我們和日本政府作戰,但廣大的日本百姓是無辜的。我們是大國,要有大國的胸懷。總理,你們可以商量一下他們的意見。”

  “好。”

  禹之謨點點頭。

  張學文繼續道:“我提議孫寶琦擔任訪歐代表團團長,帶領大家訪問歐洲,考察一下歐洲的工業。讓顧維鈞出任我國駐國聯的代表,讓王正廷回國。子欣兄,你認為呢?”

  陸征祥一愣。

  不過他點點頭,道:“可以。”

  其實陸征祥還沒有想明白怎麽回事,可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很少在這樣會議的時候,對於一把手的提議反對。因此隻是點點頭。

  但是下麵的這些人都是臉色一緊。

  今天來的除了張學文和禹之謨,其他的都是副總統、副總理這些人,是目前左右中國政局的高層。他們一下就明白張學文的意思。張學文這是相當不滿意熊希齡、孫寶琦、顧維鈞他們的提議。

  表麵上是說什麽商量他們的意見,但接下來立馬就讓他們滾蛋。

  本來如顧維鈞是準備接替顏惠慶成為外交部部長的人物,但張學文一腳就把他踢到了國聯。而熊希齡是有資曆、有能力成為副總理、副總統的人物,但很明顯張學文也不會同意。

  “好,散會。”

  …………

  “華北大幹旱的時候也沒看這些人這麽積極。”

  1923年9月4日。

  太快。

  張學文都懷疑,到底是日本發生了地震,還是中國發生了地震。短短四天之內政府已經是收到了無數的申請函。先是熊希齡、孫寶琦、顧維鈞幾個人,然後就是一大堆的名人梁啟超、蔡元培等人也是呼籲政府停止和日本的戰爭,應該先對日本進行救災。

  梁啟超表示“救災恤鄰,責無旁貸,謂宜盡吾力所能逮,迅派軍艦商船,募易服食各物,馳往急賑”。

  國民黨的黨報《民國日報》呼籲《中國人急宜救濟日災》,“此次日本巨災,固然是日本的大不幸,然能因此恢複日中親善,保持東亞永久和平,在中國固有益,在日本也不能謂無利。”“好義之聲,一呼百應”,希望日本人能“諒解中國人民的好感”。這家報紙更是“希望日本在這次震災中,領略人類同情心的福音,上下交勉,和中國做一個道義上的朋友”。

  蔡元培發起組織的“進德會”更是表示中日衝突和賑災不矛盾。

  上海中華書局進德會提出:“此次日本震災,為近世大劫,吾人本人類互助及救災恤鄰之誼,理當援助,頗聞同人中有以國恥為恨者,須知不忘國恥,是一事,人道主義又是一事,不妨並行,且此次可為吾人仁義之試驗,進德之途徑。”

  他們都一致要求中國政府應該組織全國人民,幫助日本渡過難關。而且要求中國在東北和日軍停戰。

  而就在不久之前,張學文還受到孫中山的電報。

  也是同樣的意思。

  他們都希望中國在東北先停戰,然後解除在幾個月之前的限製出口政策。當時因為中國和日本為了關東州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中國直接中斷了和日本的貿易。

  中國出口日本的一切東西都中斷。

  日本的關東大地震很嚴重,需要醫生、需要護士、需要吃的、需要棉被、需要一大堆的東西。而目前整個世界來說,最有能力、最近的國家隻有中國。

  “我們接到了消息。在地震之後的當天下午,日本駐上海領事就和汪精衛、梁啟超、蔡元培他們都見過麵。”

  張學文點點頭,並沒有說什麽。

  心中是比較好笑的。

  中日兩國從甲午戰爭開始,可謂是血海深仇。甲午戰爭不用說,日俄戰爭期間在東北橫行,庚子年的時候更是進入北京。

  一樁樁恥辱還沒有洗刷幹淨。而且日本在中國那麽些年,各種屠殺隨處可見。

  一個大地震竟然出來了這麽多友好人士。

  “要不要抓人?”

  “胡鬧。他們這些人都是留學日本多年,在日本朋友也不少。見見麵,又不是什麽大問題。難道就因為他們呼籲救援日本,我們就抓人,那我們成什麽樣子。”

  張學文沒說話,禹之謨就斥責。

  張學文也認同禹之謨的話。雖然張學文非常不喜歡他們和日本領事接觸,但他們也沒有犯什麽法,抓起來像什麽樣子。不過張學文歎口氣道:“這些人怎麽就不考慮考慮現在的局麵,從來就不考慮大局。他們在報紙上這樣咄咄逼人,讓我們政府太難做,簡直是讓我們下不來台。”

  張學文是生氣的。

  因為他們站在高處,說什麽人道主義,要政府支持日本賑災。這個時候張學文真的是左右為難。如果不同意,那麽就好像顯得政府小氣,顯得政府沒有風度。而且他們會抓住這一點猛烈抨擊政府沒有人道精神。

  但同意他們的意見,張學文可不想當弱智。曆史上中國真是竭盡全力幫助日本的關東大地震,但結果是什麽。結果是日本根本不領情,照樣鄙視你,照樣侵略你。

  張學文可不想做冤大頭。

  本來政府是有一套完整的處理方案,要一步一步逼迫日本,拿到最好的談判結果。這一次一定要讓日本徹底放血。可是被報紙這麽逼迫,弄的政府是左右為難。

  “留學,留學就是如此。他們在日本多年,親日本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我是畢業日本的大學,我當然要說日本教育怎麽怎麽好,怎麽怎麽發達,這樣才能夠顯示出我學曆很好。假如我在日本工作多年,當然要說日本怎麽怎麽厲害,才顯得我工作資曆的含金量高。其實換成歐美也是一樣的。留日學生親日,留美學生親美,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李燮和笑著道。

  張學文點頭。

  李燮和說的不錯,這是一個原因。

  “估計日本是想跟我們談判,但怕我們獅子大開口。所以才用迂回的辦法來逼我們。而我們這些大師們,卻是愛心泛濫。”

  “書生誤國。”

  張學文忍不住罵了梁啟超、蔡元培他們。當然也包括目前主持國民黨黨務的汪精衛。中國各大黨派當中國民黨是地位最尷尬的。

  因為他和人民黨都是脫胎於同盟會,而他們的主力幹將現在都投奔了人民黨。甚至黨綱方麵兩個黨派有很多相似之處,反而造成國民黨日漸衰弱。也弄的國民黨很尷尬。

  “現在怎麽辦?”

  “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們得到情報,東京街頭出現流言,流傳說朝鮮人趁亂放火,而且還往水井裏投毒,要暴動。災區出現這樣的流言會出現什麽事情可以想象。”

  李燮和風格和禹之謨不同。

  禹之謨比起各種果斷的決斷,更適合默默的做工作。事情辦的井井有條,禹之謨掌管中國經濟,建設、發展都在悄無聲息之間出現變化。讓中國從傳統的農業國,慢慢的讓工業發展,卻沒有引起太多的風浪。而李燮和卻是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判斷能力都很強,相比起禹之謨多了開拓能力。說起來李燮和更適合擔任一把手,如果年紀合適,他其實更適合擔任大總統的位置。

  有非常鮮明的特點。

  “事情要核對清楚。”

  張學文一瞬間就明白李燮和的意思。

  現在這些人都說人道主義,利用中國人的同情心。但一旦事情出現變化,讓日本災民的身份變成暴徒,那麽情況就會大不一樣。

  “總統,你想想。現在日本的正規軍都在和我們作戰,國內目前維持災區秩序的會是什麽人。日本的青年人都是比較極端的。災區出現這樣的流言,會是什麽後果。我們政府可以積極的表態,先爭取主動。我會立馬核實這方麵的消息,我們來一個釜底抽薪。”

  李燮和自信滿滿。

  張學文點頭。

  “好。事情就這麽定了。總理,你下去和熊希齡談談。讓他別管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好好幹自己的工作就得了。”

  “嗯。”

  禹之謨笑了笑。

  “政協應該製定一份政黨法案。公開注冊的政黨,他的資金來源必須合法。最重要的人,任何政黨一旦接受外國政府和機構的資金,那麽都要接受審查。中國政黨不許接受外國政府、機構的資金。”

  張學文最後想到了汪精衛。

  張學文絕對不能允許外國列強把手伸進中國的政治圈當中。因此政黨的資金必須要控製,絕對不能夠讓他們接受外國資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