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最後的準備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7      字數:4021
  “近六年退役的戰士都要重新召集。”

  進入六月份,張學文已經是很久沒有好好睡過覺。

  因為緊張。

  來到這個世界快二十年時間,一步一步的改變中國的曆史。雖然改變了很多,但中國目前依舊是沒有徹底擺脫屈辱的曆史。中國目前還在鋼絲邊緣掙紮,因為中國要解決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台灣、香港、澳門,涉及到日本、英國、葡萄牙。怎麽去解決這幾個地方的問題,考驗中國的實力。

  而且其他涉及國家製度的一係列問題也沒有解決。

  辛亥革命十多年,張學文做的最成功的也隻是土地改革和教育改革。高考的順利進行,代表中國教育向正規化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土地改革也很順利,雖然政府欠了不少錢,但也算是比較順利的拿下全國的土地。

  其他選舉製度、官員升遷製度、政府領導的任期問題、中國的工業化問題,這些都隻是剛剛開始有了一些眉目。當然還有中國國籍的問題。

  都需要解決。

  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決東北的問題,解決日本的問題。

  因為中日兩國在東亞,利益分歧太大。加上曆史原因,兩個國家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都是無法和平共處。雖然不能說是零和遊戲,但其實說起來也相差不多。這一場戰爭決定兩國的國運,不是假的。

  國運。

  其實這不是扯淡的。就如曆史上越南想要成為東南亞地區大國,一個越南戰爭讓他們的大國夢徹底結束。同樣當年那個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國家印度,被中國打了一擊悶棍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走出陰影。

  這就是國運。

  如果當年沒有越南戰爭,沒有中印戰爭,說不定他們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但一次戰爭,改變了所有的一切。現在中日之間就是如此。

  “總統,如果近六年的退役戰士都要召集,那麽人數會超過六十萬人,具體的話估計能有近七十萬人。”

  張孝準驚訝。

  現在中國軍隊,海陸空三軍加起來有一百六十萬人上下。如果把這六年退役的戰士都召集起來,那麽就會有兩百多萬軍隊。

  這可不是小數目。

  “召。未慮勝先慮敗。有些時候我們要考慮最壞的結果。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我們在東北戰勝日軍,但戰爭永遠都是無法預測的。一旦出現一些不可預知的情況,那麽東北戰局會直接影響直隸地區,影響京畿地區。那樣會震動整個中國政局。因此我們必須要有第二套方案,第二預備梯隊,可以在失敗之後頂上去,穩住局麵。”

  中國軍隊一百六十萬,看起來很多,但是放在中國這樣大的國土上,就沒有那麽多。

  現在東北和蒙古、山東、直隸地區駐紮了八十多萬部隊,快九十萬部隊。因此其他地方的駐軍加起來也隻有六七十萬。其實並不是很多,畢竟全中國除了這個地方,還有幾十個省份。每個省份也隻有幾萬人而已。一旦東北戰局出現不可預料的後果,那麽從其他軍區調兵,不是一個好辦法。

  不過好在中國有不少退役的軍人。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張學文要在直隸地區保持六七十萬人的部隊規模。一旦東北戰局出現一些問題,這些部隊能夠及時上去堵住缺口。日本是不可能有能力打持久戰。

  半年也不可能。

  甚至幾個月也不可能。

  因此張學文隻是以防萬一。

  “是。”

  “各地方武裝部給他們開出證明,一路上帶著這個證明可以免費搭乘火車。讓所有人二十天之內到石家莊集合,軍委對他們進行簡單的訓練,以及進行整編。如果戰事順利,那麽這一批人發放正常的工資之外,還要發放誤工費。戰事不順利,他們就要上前線。”

  “是。”

  “子欣兄,日本那邊怎麽說?”

  “他們抗議我們占領南滿鐵路。日本駐華領事已經找過我幾次。”

  “哼。”

  張學文冷笑。

  雙方現在都開始要開片了,占你幾個鐵路,應該說那都是中國的鐵路。收回來你們還敢過來抗議。不過快要開片,張學文想了想道:“給我們在日本的留學生、做生意的、做工的所有人發通知,讓他們在七月一日之前全都回國。我們的談判隊伍,如果沒有什麽進展,那麽七月一日之前,連同我們在日本的使館人員也都撤回來。”

  張學文不希望出現什麽意外。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但這句話對於日本沒什麽用處。曆史上北伐軍到了濟南,日本在濟南來了“濟南慘案”。連同當時老蔣的談判代表包括隨從人員都給殺害。

  日本是什麽都幹得出來。

  而且今年日本可是有轟動世界的關東大地震,中國人留在日本也不安全。

  辛亥革命之後留學的人數越來越多,包括歐美的留學生。但留日學生依舊是人數不少,在留學大軍當中留日學生依舊占據三分之一的數目。因為日本近、花費少。現在在日本的留學生,估計也有幾千人。加上其他做生意的,做工的,在日的中國人能有上萬人。

  張學文可不希望這些學生出現什麽事情。

  “好。”

  陸征祥點點頭。

  “總理,斷絕和日本所有的生意往來,包括所有的原材料出口,都要停止。”

  日本這些年的原材料,一大半都是從中國進口的。特別是日本的煤炭,百分之七十都是從中國引進。他們每年消耗的煤炭快四千萬噸,有三千多萬噸都是從中國引進,還有不少從東南亞引進。可是東南亞的煤礦,也有不少是中國政府和南洋華人控製的。

  日本自產的煤炭才幾百萬噸而已。

  包括鐵礦石也是如此。

  既然都要打仗了,張學文當然要中斷這些原材料的出口。反正煤炭中國國內也能夠消耗。中國目前工業發展消耗最多的就是煤炭。

  因為工業發展需要海量的電,而目前中國大部分的發電廠,都是火力發電廠,是燒煤的。對於煤炭的需求非常多。還有隨著煤化工業的發展,對於煤炭的需求就更多。隻不過國內煤炭價格比較低,比出口的煤炭價格低了快三分之一。

  所以對於出口煤炭公司是非常喜歡的。

  “嗯。”

  “海軍要整軍以待。說不定陸地上無法打開局麵,日本就會想其他辦法。”

  “是。”

  …………

  “七月一日。”

  “是。”

  高橋是清臉龐消瘦,眼睛都要突出來。中日雙方其實都非常緊張,或者說都在全力以赴。張學文也好,高橋是清也好,都非常明白這一次爭奪東北控製權對於兩個國家意味著什麽。

  張學文進入六月之後沒有睡好覺,高橋是清也是如此。

  日軍這幾個月讓部隊滿編,擴軍數目達到近二十萬,陸軍人數超過五十萬。自從日俄戰爭之後,這是日本最大的一次動員。擴軍意味著錢,可是日本財政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就從來沒有好過。

  財政年年都是赤字。

  特別是蘇俄內戰的時候,因為選擇錯誤,導致那段時間日本經濟是舉步維艱。甚至把一戰期間掙得那些錢都吐了出來。現在又要擴大如此數目的軍隊,對於日本來說真的是非常大的負擔。

  無奈之下高橋是清又是選擇他最厲害的本事。

  國債。

  融資。

  在歐美國家推行國債,可是這些國債的利息是很高的。這個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借錢,利息就是高利貸。

  這些都壓在了高橋是清這裏。

  因此高橋是清根本就不敢休息。中國在步步緊逼,先是開始在東北大肆抓人。日本在東北經營多年的情報網絡,這一次是損失慘重。

  而且不是一般的慘重。

  還有日本的商人。

  他們在中國蒙受了巨大損失。甚至中國政府給日本商人冠以間諜的罪名,然後沒收日本資產。當然目前在中國的很多日本會社,不少本身就是情報機構。

  但也有一些隻是為了掙錢來中國的日本商人。

  可是現在情況緊急,中國政府這邊完全不加甄別。隻要有嫌疑全都抓起來再說。導致日本商人在中國的財產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然後中國把東北的幾條鐵路都占領。現在給中國留學生,甚至中國領事館都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時間都非常明確,七月一日之前都要撤回來。

  高橋是清明白,中日兩國現在都失去所謂的突然性。

  雙方對於對手的軍事調動都是密切關注。隻要大部隊調動,另一方立馬就知道。不可能出現什麽偷襲,突襲的可能。因此到了現在就看硬功夫的時候,看雙方真實實力的時候。中國也不怕告訴日本,七月一日之前我們不動手。

  “陸相,第二師團、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要從哪裏上岸?”

  “關東州。”

  形勢越發緊張,日本也要拚命。現在日本在朝鮮半島已經有第十九師團、第二十師團,以及今年剛剛部署在朝鮮半島的第六師團、第七師團。

  關東州目前有第四師團、第十師團、第十一師團,以及關東軍本身一萬來人的部隊。現在高橋是清要讓日本第二師團、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也要參與這次的戰爭。

  這些部隊上去,日軍精銳大部分都已經出動。

  光是東北和朝鮮半島就會有十個師團的兵力。

  加上地方部隊、憲兵部隊,以及其他僑民組成的部隊,日軍在這裏就會擁有二十好幾萬的部隊。這才是高橋是清自信滿滿的原因。

  二十多萬部隊。

  高橋是清有信心打敗中國的部隊。

  當初陸軍部認為六個師團到八個師團就能夠解決中國的部隊。現在高橋是清壓上十多個師團,就是要一勞永逸的解決中國。

  “不從朝鮮半島上岸?朝鮮半島可是有朝鮮獨立軍十萬人,還有他們不少地方部隊,估計一旦打起來能戰鬥的部隊不會少於十五萬,臨時招兵說不定能有二十來萬。還有駐紮琿春的胡景翼部隊,到時候朝鮮半島中朝聯軍一定會超過二十萬。”

  “首相,你隻看到數量。”

  山梨半造搖搖頭。

  “朝鮮獨立軍人數不少,但戰鬥力不行。要是沒有支那政府的支持,我們兩個師團就能夠完全搞定朝鮮半島的事情。朝鮮獨立軍的武器、子彈都是支那政府提供,甚至基層軍官的培訓都是支那軍隊培訓。沒有支那政府,朝鮮獨立軍根本就打不起仗。隻要擊潰滿洲的支那軍隊,朝鮮獨立軍就不在話下。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奉天擊潰支那軍隊,拿下奉天。到時候我們從關東州還有朝鮮半島,用七個師團碾壓過去。支那軍隊必然崩潰。”

  “好。”

  高橋是清大聲叫好。

  七個師團。

  除了日俄戰爭,日本什麽時候調動過這麽多的部隊。可以說日本要把自己的老本都要壓上去。而且這一次動員的很多部隊,都是日軍老牌師團,武器精銳、戰鬥力強悍。

  “告訴前線,一定要狠狠地教訓支那軍隊。一定要讓奉天和吉林的支那軍隊崩潰,這樣我們才能夠逼迫中國政府坐在談判席上。這一次我們一定要讓支那政府賠款十億英鎊以上。”

  高橋是清知道,如果這一次不能讓中國政府屈服,那麽最後反而是日本會崩潰。

  因為這一次戰爭,日本完全是借錢打的。打完戰爭如果拿不到中國的賠款,日本財政連利息都付不起。因此這場戰爭一定要勝利,而且要幹淨利落的勝利,讓中國政府自己坐到談判席上。

  “首相,你放心。你就等著我們帝國軍隊的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