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一片嘩然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6367
  “他娘的,口號白喊了。”

  寸性奇一腳踢開安沛·沙羅離開的時候翻在地上的椅子,然後是罵罵咧咧。寸性奇是陶峙嶽部的副團長,這一次帶著一個加強營第一個攻入了河內,第一個攻入了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府。

  本來他作為先鋒部隊,連口號都喊了出來。

  “打進河內,活捉安沛。”

  多麽響亮的口號,然後一路擊潰各路亂碼七糟的武裝,輕輕鬆鬆的進入了河內。當然除了開始時候的法國外籍軍團的正規軍一個團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警察。基本上都沒有什麽戰鬥力,因此行軍速度很快。沒想到法屬印度支那總督安沛·沙羅竟然跑了。

  這讓寸性奇很是生氣。

  如果抓住安沛·沙羅這是多大的貢獻。

  寸性奇是畢業於雲南國防大學的,畢業之後來到了這裏。因為軍事技術過硬,加上學曆足夠,因此二十五歲的他已經是副團長。

  現在已經不是辛亥革命的時候。

  那個時候因為是革命年代,而且擴軍速度太快,以至於二十來歲就是師長,甚至整編的時候三十歲已經是軍委大佬。

  剛剛畢業士官學校、剛剛畢業講武堂,都是團長、師長。就如程潛、孫嶽他們都是這樣的情況,年紀輕輕都是身居高位。很多辛亥革命年間軍校剛剛畢業的那些人,也都是趕上了這樣的好機會。

  就如雲南講武堂那個時候畢業的學生,現在很多都已經是旅長。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擔任副師長,瞄準師長的職務。現在人民黨三十幾歲的高級幹部,說實話都是因為趕上了辛亥革命的大潮,所以都是年紀輕輕就擔任國家高級幹部。

  而後來以辛亥革命的前後兩年為準,情況就大不相同。

  辛亥革命之後從軍校畢業的就沒有這樣的情況,或者說根本就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現在的軍隊變得越來越正規。晉升都有一套硬性規定。現在的情況是這些軍校畢業生都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都要從基層開始。基本上剛剛軍校畢業的學生,都是擔任排長。要是表現好,一年之後能夠成為連長。當然大部分還是要經過副連長,成為連長需要三四年時間,這都是比較快的。因此寸性奇二十五歲成為副團長,已經是上升速度很快。和他一起畢業的不少人,現在最高的才是營長級別。

  當然不僅僅是情況變化,而且軍校學生也不同。以前的那些軍校畢業生,很多都是從小十幾歲開始上軍校,上完陸軍小學堂、上陸軍中學堂,最後上講武堂、保定軍校這種。

  幾乎在軍校待十年以上。

  可是現在的軍校都是四年製,五年製。因此也不可能讓你剛來軍隊就擔任太高的職位,都要從基層開始學習。這一次有機會,寸性奇是希望能夠成為正團長。

  因此寸性奇比較著急。攻入河內的時候還以為要立下大功,沒想到沒抓著人。

  “團長,是這個叫什麽安沛的跑的太快。”

  “是啊。”

  “比兔子還快。還是什麽總督,真沒出息。”

  寸性奇比較生氣。

  我們已經是全速前進,為了速度甚至把一些重武器留給後續的部隊。輕裝前進,實在是因為發現法屬印度支那的部隊實力太差。

  跟中國的土匪沒什麽兩樣。

  幾下之間就解決了他們。所以膽子是越來越大,直接插入到河內。

  寸性奇手底下的這些人也都指望這一次能夠立個大功,因此一個個臭罵安沛·沙羅。你跑什麽跑,大好的功勞沒有了。

  “團長,現在怎麽辦?”

  “我也不清楚。上麵給我的命令是要我們打下總督府,占領河內。後續的命令沒下來,我也不清楚該怎麽辦。”

  “我們追吧。我看這裏的部隊都是紙糊的,也不知道他們這軍隊是怎麽訓練的。”

  寸性奇也是心動。

  不過很快道:“不行。我們這才幾百人,如果深入到越南深處,說不定會有意外的事情。再怎麽說這裏也是法國人的地盤,法國在這裏還有一個正規團。小心為妙。”

  寸性奇搖頭,選擇了穩定。

  反正已經占領了河內,大功勞已經撈了,少了安沛·沙羅雖然生氣,但也不是說必須要有他才行。集體一等功不行,但二等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回國之後,摘掉副的帽子,成為正團長應該是問題不大。如果這個時候擅自追擊,出現什麽事情,還會給整體計劃造成影響。

  寸性奇帶兵的特點是詭異,行軍路線都是讓人很難捉摸。但是在重要選擇上卻是非常穩重,並不是一個很喜歡冒險的人。這才是他能夠二十五歲就成為副團長的原因。

  “副團長,有人求見。”

  “誰?”

  “不認識。不過他說他認識黃興大元帥。”

  “認識克強公。”

  寸性奇立馬站了起來。黃興幾年前去世,那個時候真是轟動全國。孫中山親自主持,國家那些領導人一個個都出席。國家對他的評價也是非常高,在訃告上直接就寫上“締造民國的大元帥”,絕對是非常高的評價。

  對於寸性奇他們來說,黃興更是大名鼎鼎。

  當年辛亥革命的時候,寸性奇已經是十六歲,也給辛亥革命搖旗呐喊過。當時的中國“孫黃”這可是相提並論的人物,都是革命黨的領袖人物。雖然寸性奇是雲南人,但對於“孫黃”也是如雷貫耳。因此聽到來人認識黃興,不可能不重視。

  “讓他進來。不,請他進來。”

  很快一個滿臉胡須,臉上也有很多皺紋的老頭走了進來。具體的年齡寸性奇無法判斷。但也知道此人的年齡應該不小,說認識黃興應該不是假的。

  “不知……”

  “鄙人潘佩珠,越南人。曾經在東京和克強、枚叔都是好友,也聆聽過孫先生的教誨。”

  說的很謙虛。

  重要的是漢語說的非常流利。

  聽到他自我介紹,寸性奇立馬就道:“原來是潘先生。我的部隊進入越南之前,就聽說過你為了越南獨立做出的貢獻。”

  的確如此。

  寸性奇知道克強說的是黃興,但枚叔說的是誰,他不清楚。但也知道應該不是無名小輩。主要是因為部隊進入越南之前,上麵已經交代了進入越南之後的注意事項,以及在越南要和什麽人接觸等等。

  當中這位潘佩珠是排在最前麵的。

  國內幾次讓部隊注意,一旦和這位見麵,一定要表示友好。因為張學文還指望潘佩珠這位越南獨立領袖,帶領越南這邊的反抗軍和法國好好的交手。

  “不敢,不敢。”

  潘佩珠真是羨慕。

  當年潘佩珠在日本的時候,正趕上孫中山和黃興建立同盟會。當時的中國還是處於滿清統治之下,可是看看中國的現在。十年前滿清被推翻,十年後中國軍隊甚至敢於攻擊法國軍隊。

  和他們相比,自己這十多年的努力真是什麽都沒有。

  “潘先生,我們就是一個先遣部隊,我也隻是一個小小的副團長。不過你放心,我們師長,還有前線總司令很快就會趕到這裏。你可以在這裏等等他們。”

  “那就太感謝。”

  …………

  “法國佬真是丟盡了臉麵。”

  埃斯頓看著戰報,直接扔在了桌子上。然後鄙視的道:“真不明白,這群法國佬是怎麽維持在印度支那的統治地位。被人炮擊之後,部隊就垮了。簡直是烏合之眾。”

  埃斯頓還以為法國軍隊和中國軍隊要好好的打一仗。

  這樣就可以看看中國軍隊的裝備、實力等等。

  沒想到法國一個團,竟然在麵對麵的陣地戰當中,被中國人半個小時就擊潰。雖然那個隻是法國的外籍軍團,但他們在一戰當中表現也不差。怎麽在越南就這麽不堪一擊。

  中國人實力太強?埃斯頓打死都不相信。中國軍隊再強,能比得上德國。

  德國軍隊那叫強悍。

  可是也沒見法國軍隊是那麽不堪一擊。他們在一戰當中可是死死地擋住德國軍隊,表現相當不錯。

  這是怎麽了。

  “具體的情況有了解嗎?”

  “法國軍隊潰敗太快,具體情況不好掌握。不過我們已經多方收集當時的情況,準確的情況需要時間,我現在隻知道大概的情況。很多潰兵目前說的都前言不搭後語,情報不是很準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國軍隊使用了大量的火炮。”

  英國駐華武官威爾遜上校,給埃斯頓介紹。

  “大量的火炮?有多少?”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中國的那支部隊應該隻是一支先遣軍,或許隻是一個團,人數應該是不到兩千人。但他們足足轟炸法軍陣地二十分鍾。據潰兵回憶,有些人表示中國軍隊動用三百門大炮,有些人認為有四百門,還有些人認為有五百門。不過我認為這些都是太誇張,隻是對付一個團而已,不可能用那麽多火炮。這麽多火炮都夠一次戰役。但我估計中國軍隊動用了大約一百門火炮。不過應該都是小口徑的山炮和迫擊炮。”

  英國是非常關注這場戰爭。

  因為英國希望用這場戰爭來初步的估算一下中國軍隊的實力。因此聽到中國一支兩千人的先遣軍動用了百門山炮和迫擊炮,讓埃斯頓臉色變得難看。

  中國什麽時候有了這麽多的火炮。

  雖然山炮和迫擊炮並不是什麽很高質量的火炮,但大量裝備在部隊,也是相當強悍的。畢竟那也是大炮,轟起來威力也不小。

  “他們沒有重炮?”

  “有。”

  威爾遜給了肯定的答案,然後道:“而且數目不少。不過印度支那那邊的山路不好走,很多重炮運進去非常麻煩。因此廣西進入印度支那的部隊,重炮都在大部隊手中。而從中國雲南進入印度支那的部隊,他們直接乘坐火車,現在把重炮都擺在了印度支那的港口城市海防。足足上百門重炮,裏麵甚至有303mm榴彈炮,加上一些山炮、迫擊炮在海防足足有四百多門火炮。法國軍艦開始還反抗了一下,被人轟了幾下之後逃跑了,因為中國軍隊的火炮火力還是很強的。法國軍艦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好像是進入廣州灣養傷。”

  埃斯頓哼了一聲。

  “那樣大口徑的重炮,中國是從哪裏引進的。”

  普通的重炮好說,303mm這樣的榴彈炮,這種大口徑的重炮,就是在一戰當中也是不多見的。各個國家生產的數目也不多。埃斯頓很想知道,到底是哪個混蛋國家把這樣的重炮賣給了中國。

  “具體不清楚。但我們情報人員表示,大部分重炮看起來是中國的漢陽兵工廠造出來的,包括那個303mm榴彈炮也是漢陽兵工廠製造的。這一次中國從歐洲拿回來不少德國和奧匈帝國的重炮,每一樣中國基本上都製造過。”

  “中國兵工廠能有如此的實力?”

  埃斯頓不敢置信。

  如果中國的兵工廠有這樣的實力,那可真是太可怕。不要覺得仿造就真的是低級。能夠仿造別人的武器,已經表示他們擁有足夠的技術力量。

  沒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和技術力量,仿造根本就不可能。

  “是的。領事先生,中國的漢陽兵工廠是全亞洲目前最大的兵工廠。不僅他們廠子本身擁有十多萬的工人,如果加上給他們做配套的周圍廠子,工人數目就有二三十萬。當初俄羅斯內戰,高爾察克擴軍五十多萬,當中百分之八十的武器都是中國提供的。高爾察克的部隊當時就有數量不低的重機槍、迫擊炮、山炮,甚至還有不少重炮。當然那些重炮,並不是這種榴彈炮,威力比它小很多。現在中國的百萬軍隊,所使用的武器已經完全國產化。”

  駐華武官,其實兼任特工。

  這是各國都知道的。現在的各國大使館,其實兼任情報工作。

  威爾遜上校,就是英國在中國的探子頭頭。對於中國國內不少情報知道的不少。

  “而且中國在歐戰之後,從德國挖走了不少軍工專家,數目在四百人到五百人之間。我們在德國調查過,大部分都是參與製造德國重炮、德國機槍,以及德國潛艇、飛機的軍工專家。因為目前中國的兵工廠管的比較嚴,我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有風聲認為,中國挖來這些德國軍工專家,就是為了生產坦克和大口徑重炮、以及改良他們的飛機和潛艇。中國人對於武器的野心很大。”

  埃斯頓站了起來。

  走了幾步之後,突然對威爾遜道:“你知道這麽多的情況,為什麽不上報。倫敦那邊一直認為中國隻是撿了戰爭的便宜。隻要我們重新回到遠東,就能夠讓中國低頭,拿回當年的特殊權利。可是你看看,如果中國陸軍有如此的實力,他們怎麽可能低頭,怎麽可能讓帝國重新在中國擁有特殊利益。中國是一個大國,他們隨時可以組建幾百萬軍隊。幾百萬軍隊,你認為我們大英帝國還有能力征服這樣的國度嗎?”

  “還有他們挖走德國軍工專家,這是帝國絕對不能允許的。為什麽沒有及時上報,這樣帝國也好製止這樣的事情。你知道這些德國軍工專家代表的是什麽?他們很快就會讓中國擁有強大的重武器,這樣會改變遠東的局勢。讓遠東的局勢慢慢的脫離帝國的掌控。”

  埃斯頓是真的生氣,不停的職責威爾遜上校。

  中國在不知不覺當中,已經是如此的強大。可惜倫敦的老爺們,還沉浸在當年滿清的情況。埃斯頓突然想起朱爾典對自己說過的話。

  遠東的未來不是英國的,也不是日本的,更不是美國的。

  是中國的。

  當時埃斯頓心中還嘲笑朱爾典是在為自己在遠東的失敗找借口。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朱爾典是幾次給國內說過自己的意見。要麽是和中國徹底交好,要麽是集中全力打壓中國的發展。

  當時英國政府都沒有聽從。

  和中國徹底交好,中國有什麽資格和大英帝國相提並論。在世界上能夠和英國相提並論的,都是世界強國。中國一個未開化的野蠻國家,也配合大英帝國交好。

  至於打壓中國,英國當時還沒有那個精力,也沒有那麽實力。因為英國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歐戰。而且英國更希望在遠東地區,讓日本和中國互相掐,保持均勢。

  這樣英國重新回到遠東之後,當一個調解人。

  可惜錯了,都錯了。

  朱爾典才是最了解中國的那個人。

  現在的中國已經是脫韁的野馬,根本不是英國能夠馴服的。

  威爾遜攤開手,無奈道:“並不是我沒有上報,而是倫敦沒有重視。我也告訴過倫敦,中國利用歐戰結束的機會,在歐洲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買了大堆的機器設備和技術。現在中國利用這些機器設備,在大規模的建設各種工廠。等到這些工廠開始生產產品,中國的工業實力會超過意大利。可是倫敦忙著軍備競賽,忙著收拾德國佬,並不是很在乎中國。他們希望我能夠提供一些更有用的情報,而不是這種不著邊際的預測。”

  聽到威爾遜的話,埃斯頓不知道該怎麽說。

  中國?

  大家怎麽會重視中國。畢竟二十年前八國聯軍輕易打入中國的首都。其實這些年如果不是因為列強利益紛爭,都想要占據中國這個大好江山。

  所以彼此之間不停的扯後腿。

  不然中國早就淪為殖民地。中國的那點實力根本就不在列強的眼中。

  因此誰會真的關注中國,誰會認為中國真的在崛起。就是埃斯頓前段時間也隻是想看看中國政府的決心,看看中國軍隊的戰鬥力。

  他怎麽會想到,戰爭剛剛開始這次幾天時間,中國軍隊已經是占領了河內。

  如果不是中國軍隊停步在河內,現在估計連越南中圻都被中國給打了下來。看看法國陸軍那狼狽的樣子,還有法國海軍,被中國的重炮轟的隻能是養傷。

  如果繼續對轟下去,法國軍艦肯定要沉沒。

  就為了對付法國一艘軍艦,中國大小火炮四百多門參與。中國陸軍的實力增長太快,實在是太可怕。現在中國調動的隻是西南和廣東幾個省份的軍隊。

  如果是全國的中國陸軍,那該有多少火炮。

  這麽一想,埃斯頓臉色就越來越難看。

  “爵士。”

  “什麽事。”

  就在埃斯頓不停考慮怎麽應付現在局麵的時候,駐華公使館的工作人員走了進來。

  “中國軍隊已經是圍住了廣州灣,駐紮在福建的中國第二艦隊堵住了廣州灣地區,目前在廣州灣和法國兩艘軍艦對峙。還有中國空軍出動三十多架飛機,在法國軍艦旁邊扔炸彈威脅。”

  “該死的法國佬要投降了。”

  埃斯頓立馬就道。

  法國在遠東本來就沒有什麽海軍力量,在廣州灣擁有三艘軍艦。都隻是普通的驅逐艦和巡洋艦。中國的第二艦隊雖然實力差,但對付法國三艘軍艦,其中一艘已經在越南海防被中國的重炮擊傷,正停靠在廣州灣。

  就兩艘軍艦,麵對中國目前全方位的堵截,肯定是跑不了。

  對於中國第二艦隊埃斯頓了解不多,但也知道第二艦隊配備大量的魚雷艇和潛艇。對付兩艘法國軍艦綽綽有餘。

  加上天上還有飛機?

  “中國空軍實力如何?”

  埃斯頓問了威爾遜。

  “具體實力不清楚。不過目前中國在山東,奉天,上海,廣東,福建都有中國空軍的基地。他們的飛機一半是購買的,一半是自己生產的,還有不少是這一次從德國分到的。不過非常保密,具體實力如何我們還不清楚。”

  威爾遜的情報都是知道個大概,具體就不清楚。

  在收集情報上,特別是收集中國的情報上,英國顯然不是很重視。

  “不行,我們不能這樣看著。一旦印度支那出現問題,必然也會影響我們那裏。中國軍隊在印度支那多呆一天,那裏的情況就會越來越不穩。這次的事情一定要就此結束,不然對誰都不利。”

  埃斯頓考慮的是印度支那的反抗力量。

  在東南亞英國也有大量的殖民地,最害怕的就是殖民地的反抗力量。如果印度支那發生反抗,很有可能會波及到英國的殖民地。

  這次的事情不能擴大,看起來要給法國一些壓力。不就是幾個華人富商,早點給錢打發走。不要擴大事態。

  “該死的法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