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進退維穀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6      字數:5649
  “都說說,現在我們應該怎麽辦。”

  原敬健次郎有氣無力的跟幾個陸軍大佬說話。

  情況對於日本越來越不利。他本來就反對陸軍的冒險行動。現在十萬軍隊陷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在朝鮮半島部隊已經是擴大到四萬人,如果加上憲兵和警察以及關東州的部隊,總共有五萬人。但如此多的兵力還是沒能夠解決朝鮮半島的問題。

  不僅僅是朝鮮半島的問題沒有解決,東北馮德麟部隊倒向中國政府,一下就讓奉天局勢變得更加不利於日本。以前馮德麟在的時候,馮德麟駐紮鳳城有個緩衝。可是馮德麟部隊倒戈之後,關東州再也沒有任何的緩衝地帶。而且馮德麟的部隊有六萬多人,大大增強中國政府在奉天的實力。

  現在連台灣那邊也開始鬧,一堆讀書人成立什麽“漢學會”,反對日本“奴化教育”。參加的《漢學會》的學生超過萬人,隻不過目前還沒有爆發什麽衝突。

  日本政府也怕發生衝突,如果變成又一個朝鮮半島,那就難辦。

  但就算如此,也讓日本政府頭疼。

  畢竟日本政府在台灣推行日語教育,就是希望徹底兼並台灣。可是現在看起來效果不是很好。

  當然最頭疼的還是朝鮮半島的事情。因為朝鮮獨立軍現在是越打仗經驗越豐富,戰鬥力也慢慢的增強。本來是一群烏合之眾,因為第一時間沒能給平定,反而讓他們成了氣候。

  因此日本準備再次批準兩個師團進入朝鮮半島,這樣日軍在朝鮮半島的軍隊已經是達到八萬人。一定要短時間之內解決朝鮮半島的事情。

  可是現在中國軍隊突然開始斷了南滿鐵路,斷了關東州陸地上的一切通道。然後部隊直接駐紮在丹東,加上目前駐紮在琿春的部隊,中國在鴨綠江畔已經是囤積了十萬部隊。而且各種彈藥是遠遠不斷的送往鴨綠江畔,戰爭氣氛越來越重。

  鴨綠江畔有胡景翼的兩萬人,有吳佩孚的一千六千人,以及李杜的兩萬人,李濟深的兩萬人。後麵還有不少部隊開到鳳城,還有東邊道,也就是後來的通化地區。

  直接震懾日軍部隊根本就不敢動。

  因為他們都不知道中國軍隊是不是會突然殺出。畢竟小小的鴨綠江,根本就無法阻擋部隊過河。

  中國方麵是要讓日本交出殺害馮德麟的凶手,不然就不交還南滿鐵路。態度是越來越強硬,日本的軍艦在渤海灣給中國施加壓力,但中國一點都不受恐嚇。反而是用軍隊的調動強硬的回應日本。

  日軍是增加了三萬人,兩個不滿編的師團。但是麵對中國軍隊突然咄咄逼人的態勢,日軍根本就不敢動。而朝鮮獨立軍則是受到了鼓舞,利用這個機會積極整編部隊,已經是整編出了五萬人的部隊。加上一大堆擁有武器的地方部隊,朝鮮半島北部已經有近十萬擁有武器的武裝。

  雖然當中精銳也隻有兩三萬人,其他都是烏合之眾。

  但就算是烏合之眾,那也是幾萬人。

  不能不讓日本政府不擔憂,朝鮮局勢完全失控。從三一獨立運動開始,無數的朝鮮人都跑向北部,要求參加獨立軍。朝鮮的學生都大批大批的投向獨立軍。可以說目前的朝鮮獨立軍在北部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怎麽說朝鮮半島也有兩千萬人口。

  參加三一獨立運動的人超過兩百萬,這要是組成部隊能組成幾十萬部隊。如果隻是這樣,日軍還真不怕。畢竟赤手空拳,誰會拍你。

  可是日本知道背後有中國的支持。

  中國可是一個可以量產武器的國家,給朝鮮支援幾十萬步槍一點不成問題。甚至是重武器的支援,都不成問題。這就給日本留下來巨大的難題。

  “首相大人,我們要先發製人。打下滿洲,扭轉現在不利的局麵。”

  荒木貞夫坐在最下麵,但卻是第一個開口。

  他這麽一開口,坐在原敬健次郎下麵的高橋是清冷笑道:“荒木貞夫,你告訴我。要想擊潰東北的支那軍隊,你要出動多少部隊。”

  “六個師團。”

  雖然是麵對高橋是清這樣的日本政界大人物,但荒木貞夫一點沒有輸掉氣勢。直接就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到荒木貞夫的話,原敬健次郎臉色越來越暗。

  軍部。

  日本的軍部簡直是一個怪胎。因為根據《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製》,陸、海軍大臣隻對天皇負責。因此可以直接向天皇請辭而不指定人選來繼任,從而迫使內閣總辭。這使得內閣事實上被軍隊綁架。因為出任陸、海軍大臣的現役軍官作為軍隊在內閣中的代表,一旦內閣得罪了軍隊,後者即可操縱陸、海軍大臣辭職且不指定人選繼任。如果陸海軍不指定人選,那麽這個內閣就缺少陸海軍大臣,這樣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內閣,內閣隻能是解散。因此日本軍部完全有實力逼迫內閣,而大部分的時候內閣隻能是屈服。

  因此日本的陸海軍在日本政治圈是一個怪胎。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來才出現軍國主義。

  而且日本陸海軍雖然都有能力搞垮內閣,但做這種事情最多的就是陸軍。

  原敬健次郎是日本曆史上第一個政黨內閣的首相,是平民首相。日本不少人對於他抱以期望,但是他在政治圈實力不行。看著這群瘋狂的軍人,原敬健次郎是真的無奈。

  六個師團。

  說的是多麽的容易。

  現在日軍出征的兵力已經是快二十萬人,光是目前作戰的一線部隊就有七八萬人。貝爾加湖那一帶的日軍受到蘇俄遊擊隊的襲擊,已經付出了上千人的傷亡。當然受到襲擊傷亡的還少,日軍傷亡最慘重的是因為得了性病沒有及時治療,死的人也不少。

  而在朝鮮半島已經作戰半年時間,日軍傷亡也是很大。

  主要是因為開始的時候沒有重視朝鮮獨立軍,所以被朝鮮獨立軍偷襲造成的。等到日軍反應過來,朝鮮獨立軍就不是日軍的對手。

  但就算是這樣,自從朝鮮半島亂了之後,日本軍隊、憲兵、警察以及商人、平民死傷超過萬人,而且目前每時每刻都有日本軍人在死亡。

  這都是錢。

  為了維持這些方麵,日本財政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今年日本出口已經是減少了百分之三十,明年的情況估計會更加嚴峻,出口情況是越來越不好。

  按照統計,日本今年的出口有可能要掉一半。

  如果說歐戰結束影響日本出口百分之三四十,那麽中國就影響日本出口百分之十以上。特別是目前中國市場日貨越來越難,幾乎要完全丟失中國市場。

  日本是一個小國,人口不到五千萬。日本的工業品自己是無法全部消化,必須要出口。出口占據日本經濟的比重很重,一旦出口受到衝擊,那麽整個日本經濟都會受到衝擊。

  因此現在日本經濟情況非常不好。

  這樣的情況之下,還要維持這麽多部隊的作戰,原敬健次郎頭發都要發白。可是雖然他反對,但根本無法阻止這些瘋狂的陸軍將軍。

  現在荒木貞夫一句話就要出動六個師團。

  六個師團。

  如果日本出動六個師團,那麽日本所有的陸軍都要出去,日本本土都沒有陸軍部隊。日本財政就要負擔三十萬部隊的作戰,財政瞬間就會崩潰。這個和原敬健次郎的政治目標完全不同。

  估計日本一旦如此,美國肯定是最高興。

  “胡鬧。”

  原敬健次郎沒說話,高橋是清已經是斥責荒木貞夫。

  六個師團。

  說的簡單。

  而且荒木貞夫地位不高,高橋是清也不想跟他說話,直接對田中義一道:“陸相大人,你說說。六個師團,能解決東北的問題嗎?”

  “不能。”

  田中義一很直接的回答。

  田中義一也是陸軍強硬派的一員,曆史上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就是他製定的。他一直主張對於中國強硬,但田中義一作為軍人政治家有超群的策劃能力和良好的視野。

  並不是一個盲目的強硬派。

  他懂得分析現在的情況。

  “我們已經落了下風。支那軍隊目前在滿洲已經是部署了四十萬軍隊,占據了所有的戰略要地。加上朝鮮獨立軍幾萬人,我們已經失去了先機。而且我們貝爾加湖的部隊還需要支那的鐵路運送給養。現階段和支那大打出手對於我們沒有絲毫的好處。一旦我們的戰爭僵持住,到時候貝爾加湖地區的部隊,就真的回不來了。支那政府隻要把貝爾加湖地區的鐵路破壞,那麽在沒有給養、一望無際的貝爾加湖地區,我們的軍隊隻能是等待滅亡。”

  田中義一還是非常冷靜。

  日本已經處於下風,盲目出手很容易讓日本吃虧。就算要給中國一個教訓,也不是現在這個時候。

  “陸相閣下,我們有六個師團的部隊一定可以擊潰支那在滿洲的軍隊。”

  “閉嘴。”

  田中義一比高橋是清強悍很多,直接就讓荒木貞夫閉嘴,一點沒給這個目前竄升速度很快的陸軍新貴麵子。田中義一雖然也是強硬派,但卻不喜歡荒木貞夫這些激進的年輕軍官。一個個想要推翻現在的政府,然後成立一個軍政府。

  可是對於田中義一這些上層將軍來說,大家都是現階段的利益階層,豈容你們一些底層軍官、年輕軍官推翻現在的政府。這些年輕軍官要求從下到上的改革,直接推翻現在的政府,然後成立軍政府。

  但田中義一這樣的貴族將軍,他們更希望的是利用目前軍部擁有的實力,進行從上到下的改革,完成類似於軍政府的變化。

  其實大家目標是相同的,都是加強軍人的權利,成立日本軍隊主導的軍政府。不過他們的爭議就在於權力問題。也就是軍政府組成之後,誰來領導日本軍政府的問題。

  基層軍官,那些激進的年輕軍官希望推翻現在的政府,然後成立的軍政府是他們來掌權。而田中義一他們則是希望保持他們的特殊權力,有他們來主導軍政府的權利。

  這才是他們的矛盾點。

  所以田中義一毫不客氣的讓荒木貞夫閉嘴。

  “你知道滿洲現在有多少部隊嗎?他們目前占據最主要的戰略要點,我們已經是失去先機。而且我們已經是動員了二十萬部隊,如果再出動六個師團,出任何事情誰來負責。”

  “陸相說得對。”

  高橋是清點點頭。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財政問題。因為歐戰結束,我們的出口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影響了我們的經濟。而且今年我們的貨物在支那市場受到了很大的打壓,不少商人都是血本無歸。現在為了維持軍隊在西伯利亞的軍事行動,財政已經是非常努力。這一次朝鮮半島的事情,更是讓財政在半年之內就耗費了一億日元。可是到現在都沒有解決朝鮮半島的事情,已經讓財政壓力很大。六個師團,財政真的無法支持。”

  原敬健次郎歎了口氣。

  不過心中還是很高興,田中義一沒有發瘋。如果他也和荒木貞夫一樣發瘋,一定要派遣六個師團,那麽原敬健次郎就真的沒有辦法。

  六個師團去東北,如果沒有解決事態發展,那麽日本財政就會真的破產。現在已經不是以前。因為歐戰剛剛結束,歐洲各國都窮的叮當響,他們也需要強大的資本來恢複他們的經濟。

  而最有錢的美國和日本目前是最大的敵對關係。

  因此這一次一旦財政崩潰,那麽日本的財政就真的沒有恢複的可能。到最後隻能是搜刮日本百姓,增加日本國內的矛盾。反過來繼續打擊日本經濟。

  現在看到田中義一的表態,原敬健次郎總算是舒了口氣,而且心裏有數。

  原敬健次郎是有自己想法的首相,因此他立馬道:“解決現在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化被動為主動。我們現在被支那政府掐住了命脈,那就是貝爾加湖地區的部隊。我們的部隊本來就不該進入貝爾加湖地區,因為我們的一切供應都要看支那政府的臉色。因此第一步,就是要讓部隊撤離貝爾加湖。”

  “首相大人,這怎麽可以。貝爾加湖是我們占領的地方,我們往裏麵投資了多少錢,犧牲了多少人。如果現在退出來,那麽我們之前的犧牲就都白費了。”

  荒木貞夫跳出來反對。

  當年荒木貞夫之所以當兵,那就是因為受到了“三國幹涉還遼”事情的刺激。當時很多日本人認為這是恥辱,明明是日本已經打下了遼東,卻被迫把遼東吐出來。

  因此刺激了很多日本年輕人。

  荒木貞夫就是其中一個。因此他才會加入軍隊,念了軍校。現在日本好不容易占領了貝爾加湖地區,難道什麽都不做就要退出來。

  他無法接受。

  “等到蘇俄軍隊來到貝爾加湖,到時候我們就會腹背受敵。隻要貝爾加湖的部隊撤出來,我們才能夠擺脫現在被支那政府步步緊逼的局麵。”

  原敬健次郎還是很有耐心。

  因為荒木貞夫雖然地位不高,但卻是目前日本年輕軍官的領袖人物,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小覷。

  “現在蘇俄和支那政府簽訂了《莫斯科新約》,如果我們不趕緊把部隊撤回來,一旦在烏蘇裏江地區發生衝突,他們很有可能撤不回來。讓他們撤回來,牢牢地占住烏蘇裏江地區,比占領貝爾加湖更加現實,也更加急迫。”

  下麵的一些人都是點點頭。

  原敬健次郎能夠成為首相,絕對是有能力的。比起一些衝動的年輕軍官來說,原敬健次郎看的更遠,選擇也更加實際,選擇的也更適合目前日本的利益。

  這是要放棄貝爾加湖,而轉過來占領海參崴、庫頁島這些烏蘇裏江以東的地盤。也就是俄羅斯剛剛交還給中國的地盤。原敬健次郎的意思是這些地方日本吞進去,就不把他吐出來。

  “隻要我們的部隊順利退出貝爾加湖,那麽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平定朝鮮半島和東北的事情。不然我們四麵出擊,最後的結果是什麽都得不到。”

  貝爾加湖。

  成為了日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曆史上日本是因為占領中東鐵路,所以賴在貝爾加湖好幾年時間,就是不撤出來。但是現在日本的情況非常不好,所有的補給都是需要中國鐵路,中國直接掐住他們的命脈。

  本來日本判斷是蘇俄政權頂不了多久,高爾察克會順利的打進莫斯科。等到他們打成一鍋粥的時候,把貝爾加湖變成日本的。

  就算中國控製中東鐵路,現在日本占據外興安嶺地區。日本都準備鋪設一條貝爾加湖地區到外興安嶺,通過庫頁島、海參崴的鐵路。

  一旦這條鐵路修建完成,那麽到時候不通過中國鐵路,日本也能夠吞並貝爾加湖。

  但日本沒有想到高爾察克這麽不濟,擁有那麽雄厚的兵力、擁有那麽精良的武器,竟然幾個月之內就被蘇俄打的節節敗退。能不能保住鄂木斯克都成了一個大問題。

  導致日本在貝爾加湖地區進退為難。

  原敬健次郎這一次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從貝爾加湖地區撤兵,這樣日本才有更大的靈活度。

  “怎麽撤。”

  田中義一雖然不是很喜歡原敬健次郎,但這一次卻同意他的意見。陷進貝爾加湖的日軍,目前成為陸軍部非常頭疼的部隊。目前他們被蘇俄遊擊隊襲擾,每天都有傷亡。

  而且蘇俄遊擊隊的數目不斷增加,現在都有五六千人。而且也不知道是從哪裏拿到的武器,當然日本最懷疑的還是中國,也隻有中國有能力給蘇俄遊擊隊提供武器。弄的日軍在貝爾加湖非常難受。

  更難堪的是,部隊裏麵的性病傳染非常多,死的比戰死的還要多。

  現在和中國關係驟降,讓田中義一他們明白,貝爾加湖的部隊隨時都有危險。有他們的牽製,讓日軍有些時候難以放開手腳。把他們撤回來,中國就少了一個能夠牽製日本的籌碼。

  所以田中義一也同意撤回他們。

  “和支那談判。支那政府絕對不會願意和我們打仗。我們對於目前東北、朝鮮半島、貝爾加湖的部隊,都跟支那政府好好談談。再這麽繼續下去,我們今年財政赤字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