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十月革命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5      字數:3485
  “兩位認為呢?”

  胡仁源的報告來到了機械部,來到了何燏時的手中。何燏時一時之間也無法決定。何燏時雖然是機械部部長,但是也不能命令榮家兄弟。

  首先第一機械廠當中,機械部隻是占據百分之四十的股份。雖然榮家也隻是占了百分之三十,但是其他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和榮家關係不錯。

  開一個董事會,說不定還真是幹不過榮家。用其他的行政力量打壓他們,自己好像也不夠資格。

  榮家是在中央高層都是掛了號的民族資本家。

  因為他們是目前民族資本家當中實力最強的一支,或者說崛起速度最快的一支。他們每年支持中國教育的資金就有幾十萬,從辛亥革命開始到現在他們給中國教育基金投入的錢,就超過三百多萬。

  這樣的一個家族,並不是可以隨意支配的。

  所以何燏時就把這個交給了張學文。說起來這樣的事情不應該是交給張學文,畢竟張學文不能什麽都管。不過因為第二機械廠,或者說機械製造這個行業是張學文非常關注的行業,所以何燏時就把報告遞給了張學文。

  且機械製造,這是中國政府未來必須要投入巨資的行業。

  張學文隻能是請禹之謨和張謇商量。

  “既然放開了,我認為不應該把他們聯係在一起。”

  張謇開口,道:“我也關注過關於第一機械廠的事情。這個行業在國內目前是一片空白,我們的機器都是從國外引進。第一機械廠雖然成立才三年多的時間,但因為有國家的支持,技術力量還不算太差。普通的小機器都是能夠生產的。趁著現在歐洲還在打仗,讓第一機械廠占領這一片市場,是一個很不錯的戰略。別等到歐戰結束,外國廠家擠壓我們國產貨的生存空間。”

  張謇是做生意起家的,雖然年紀大了,而且已經是政府高官,但是做生意的眼光並沒有消失。

  第一機械廠。

  可以說目前中國的幾個製造公司,發展都非常不錯。包括西南電機廠,隨著中國對於電力需求越來越大。各地都開始進行電廠的籌備。

  而目前中國的發電機,隻有西南電機公司能夠生產。

  不然隻能是從國外引進。當年中國引進發電機最多的就是德國貨,因為德國的發電機質量相當不錯,而且價格也不算很貴。

  而現在大家第一選擇都是西南電機廠的發電機。

  第一,因為便宜,比美國和日本的便宜很多。第二就是質量雖然不如外國的,但也沒有什麽太大的毛病。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生產發電機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因此利潤非常多。

  還有西南機車公司。隨著中國鐵路的大發展,對於火車的需要也是越來越大。西南機車公司作為目前中國唯一國產機車的公司,幾年之內已經是賣出來八十多個機車,以及上千個車廂。

  包括第一機械廠也是如此。

  目前中國這麽大的市場,雖然中國經濟還不怎麽樣,但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這樣的大國隻要發展一點,那麽所需要的資源、所需要的東西就非常多。

  因此張謇是支持第一機械廠現在大力發展,別等到歐戰結束,到時候會受到他們的衝擊。

  “我也認為應該如此。以後第一機械廠是第一機械廠,第二機械廠就是第二機械廠。雖然名字聽起來有些相似,但應該把兩個廠子完全分開。”

  禹之謨也是同意張謇的意見。

  張學文點點頭。

  這樣的具體事情,張學文本來是不想摻和的。隻不過因為何燏時的報告來到張學文這裏,張學文才問一句。禹之謨和張謇都同意,那麽這件事情就這樣。

  不過張學文很快道:“可是第二機械廠的事情怎麽辦?他們也是因為缺少資金,才會把主意打到第一機械廠身上。”

  現在的問題很多。

  政府是靠著一戰掙了不少錢,同樣中國經濟也在一戰當中大力發展。但是因為要發展的地方太多,政府的這些財政收入根本就沒有多餘的。

  像重啟隴海鐵路這樣的鐵路,那需要的資金是海量的。

  第二機械廠,政府能夠投入的資金非常有限。可是第二機械廠是張學文準備大力發展的一個工廠,隻不過目前太過缺乏資金,建設才會耽擱。

  “我認為你對於第二機械廠的規劃是有問題的。”

  張謇毫不客氣的指了出來,道:“我們的機械製造,可以說完全是從零開始的。因此政府不能指望成立幾個機械廠,就趕上外國人,就能夠都用上國產貨,這是一種急躁的表現。子清,你現在就陷入了這樣的急躁情緒當中。我們都很著急,都希望我們國家的機械製造能夠趕上西方國家,可以不再依賴他們。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最起碼未來十年,我們是不可能完全離開西方機器的使用。”

  禹之謨在旁邊笑了笑。

  其實禹之謨早就發現了,張學文最近有些急躁。可是禹之謨不好直接說出來,但張謇卻可以。因為張謇的身份足夠,和張學文的關係也不差。

  “你對於第二機械廠的要求太高,是一個根本難以完成的目標。我們應該要穩下心來,一步一步來。讓我說的話,第二機械廠不要弄的什麽都想生產。我看我們國家對於煤炭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幾年之內對於煤炭的需求甚至會超過一億噸也不一定。因此我們需要對於煤炭繼續勘探,繼續增加煤礦廠。會需要一大批的煤礦廠需要的機器。我們的煤礦企業可以率先國產化,我們的第二機械廠可以專門給煤礦廠提供機器。”

  “如果這樣,我們對於第二機械廠的投資是比較合理的。”

  聽著張謇當頭棒喝,張學文有些回過神來。

  是啊。

  可能是看到一戰快要結束,張學文內心也是比較急躁。張學文的印象當中,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隻是知道重機槍發揮重大作用,坦克第一次出現,飛機第一次參戰等等。

  但是真正處在這個時空,張學文才發現一戰的殘酷,歐洲各國的強大。

  幾百萬幾百萬軍隊的廝殺,幾千門大炮的對轟,幾萬幾萬的重機槍。還有幾萬的飛機,以及調動部隊的時候參與作戰的幾千輛汽車。

  都讓張學文是膽戰心驚。

  原來一戰的時候,歐洲各國已經是如此的強大。再看看美國,宣布參戰之後開始緊急動員。竟然在短時間之內已經是武裝了兩百萬大軍,這還沒有結束,美國繼續動員。

  準備在短時間之內武裝四百萬大軍。

  在動員之前美國有多少軍隊,隻有十來萬的陸軍。幾個月之內就能夠動員兩百萬軍隊,而且是武裝到牙齒的兩百萬軍隊。

  而且為了能夠把這些軍隊投入到歐洲,美國開始緊急製造各種運輸船。甚至中國的幾個船廠都接到了美國人的訂單,按照之前的協議,中國的船廠也隻能是全速的為美國人造運輸船,好讓他們可以去歐洲打仗。

  這樣的實力,都給張學文巨大的壓力。

  以前學習曆史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因為一戰的時候,中國曆史上正好剛剛發生過二次革命,一戰的時候還發生了護國戰爭、護法戰爭等等。

  當時的中國,也就是幾萬人幾萬人的戰爭。

  蔡鍔護國運動的時候,帶領的部隊才多少人?護法戰爭的時候,西南軍閥的部隊加起來才多少人?

  因此自然而然的小看了一戰。

  可是現在張學文才發現,一戰時候歐洲強國的實力,其實比二十年後的中國軍隊還要強大。一次戰役投入幾百門重炮,上千門大炮,在二十年後甚至是三十年後的中國軍隊都沒有這樣的火力。

  正是因為這樣的壓力,張學文總是希望能夠快,能夠快一點發展。

  現在聽到張謇的話,張學文才反省一下自己。

  歐洲強國,從蒸汽機的出現開始算起已經有兩百多年。這兩百年的世界發展,已經是超過了之前世界幾千年的發展。他們有這樣的基礎,而中國呢?

  鴉片戰爭才打開了國門,平定了太平天國之後才開始了洋務運動。而三十年的洋務運動成果,在甲午戰爭耗費殆盡。之後的庚子年,八國聯軍更是把中國打進了深淵當中。

  這才發展了幾年。

  怎麽可能幾年之內就趕上西方強國。自己真的是太著急了。

  “季直先生,你說的不錯,是我太著急了。”

  檢討。

  張學文不僅口頭上檢討,也在反思一下自己這一年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地方步子邁的太大了。一邊反思,一邊道:“第二機械廠不可能什麽都包辦,就如你說的,先從煤礦需要的機器開始。以後我們的財政充裕了,可以再設立其他的機械廠。”

  “對,這樣最好。”

  張謇笑著點頭。

  對於張學文能夠聽進去自己的話,張謇還是很欣慰。張學文自從辛亥革命崛起以來,做了一年半的臨時總統,又做了快三年的正式總統。

  威嚴越來越重。

  張謇怕年輕的張學文,會無視其他人的意見。

  現在這樣就很好。

  “哎——,都是該死的歐戰……”

  “噔噔噔——”

  “總統,兩位也在。總統,北邊出大事情了。”

  陸征祥神色緊張的來到了張學文的總統辦公室,說話的語速非常快。

  “怎麽?”

  “俄羅斯又鬧革命了。這一次有個叫列寧的,他帶領布爾什維克黨推翻了俄羅斯現任政府,宣布成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之後他們就在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第一個法令──《和平法令》,宣布俄羅斯退出戰爭,並且向交戰國提出立即進行公正的、民主的談判,以實現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俄羅斯要退出歐戰。”

  張學文平靜。

  因為張學文知道俄羅斯要爆發十月革命。

  沒想到真的來了。

  但是禹之謨和張謇不一樣。他們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是大驚失色。張謇忍不住道:“俄羅斯要退出戰爭?那協約國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