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年規劃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5      字數:3597
  “經濟結構的問題,就交給建設發展委員會。做出一份更詳細的計劃,我們下次會議繼續討論。我們接下來討論一下我們新一年的外交問題。”

  “總統,這個取決於歐戰的情況。”

  陸征祥立馬發言。

  “目前來說,我們和協約國的利益是比較一致的。自從歐戰開始之後,我們的物資基本上都賣給了協約國。而且目前我們也隻是和協約國締交外交關係。所以整體來說,我們和協約國有利益聯係。再說,等到歐戰結束,遠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還是英國人。”

  “繼續。”

  “因此未來我們主要打交道的歐洲國家,也是英國人,法國人。還有北麵的俄羅斯人。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繼續支持協約國。”

  中立。

  這是給其他人看的。

  其實暗地裏,中國一直都是支持協約國,在買賣物資上給協約國優惠。如果不是如此,英國豈會有那麽多的讓步。賠款、貸款怎麽會允許中國推遲還錢。

  都是因為中國給協約國提供大量的物資。

  “如果協約國敗了呢?”

  有些人就問陸征祥。

  陸征祥搖搖頭,道:“不可能。英國人有強大的海軍,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世界各地買戰爭物資。而且英國人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潛力巨大,再打兩三年也不會完全崩潰。但德國和奧匈帝國隻能是靠他們自己國家的資源。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半的時間,德國和奧匈帝國就算是再強大,他們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因此戰爭繼續打下去,最後的勝利一定會是協約國的。”

  “但最近德國人可是發動了潛艇戰,要徹底斷了英國人的補給線。”

  “狗急跳牆。這已經是德國人沒有辦法之下最後的掙紮。”

  陸征祥不屑。

  聽著陸征祥的分析,張學文在上麵也是佩服。陸征祥此人的眼光還真是不錯。1916年,是歐戰最殘酷的時候。各方傷亡慘重,這一年下來雙方付出了幾百萬的傷亡。

  一站開始兩年半的時間,雙方的傷亡都超過上千萬。

  這是多麽殘酷的戰爭。

  這一次的戰爭,對於歐洲強國來說絕對是元氣大傷。如英國有四千五百萬人口,法國有四千萬人口。但是在一戰當中,他們兩個國家付出了幾百萬的傷亡。

  這兩個國家的成年男性才有多少,傷亡幾百萬,對於他們絕對是很難承受的。

  二戰之前,英法綏靖政策,並不是沒有道理。實在是因為兩個國家的人民被一戰給嚇壞了,死傷這麽多的青壯年,對於兩個國家的影響很大。

  “總理說的不錯。德國人越是這樣,越表明他們黔驢技窮。他們的潛艇戰,看似是打擊了英國人的後勤。其實是大大的罪了美國。美國靠著這次的戰爭,發了一大筆的戰爭財。現在掙錢正高興,德國人這樣不就是斷了他們的財路。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德國這是逼迫美國參戰。美國的工業實力幾十年前就是世界第一,一旦他們參戰,那麽戰爭物資就會源源不斷的送到協約國手中。就是美國自己一旦擴軍,短時間之內幾十萬、上百萬的部隊都是輕鬆的。”

  德國人的無限製潛艇戰。

  得罪最大的就是美國。

  美國別看現在傻不拉唧的,好像在世界上沒什麽發言權。但美國的潛力很大,畢竟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美國的鋼產量甚至是歐洲大國之和。

  這是什麽樣的實力。

  “歐戰協約國的勝利是毋庸置疑的。我現在考慮的是,我們應該怎麽利用這個機會。我估計歐戰今年不結束,但明年也會結束。我們應該怎麽去賺取屬於我們最大的利潤。”

  “在歐洲各國當中支持協約國,在日美當中左右逢源。”

  剛剛增補為人民黨政治局委員,成為內閣委員的北京市市長譚延闓開口。內閣委員,大部分都是重要部委的部長擔任。譚延闓成為成為內閣委員,也是因為譚延闓在北京市長期間表現出色,以及北京市的特殊地位。

  “歐戰,協約國的勝利既然是必然的,那麽我們當然要支持協約國。而且德國一旦戰敗,他們很長一段時間根本就無法崛起。德國和我們中國相隔萬裏,我們根本不用在意德國。就是德國最強大的時候,他們的勢力也有限,也來不到我們中國。趁著這個機會,支持協約國,順便解決一下德國和奧匈帝國在我們中國的一些曆史遺留的問題。”

  這一點大家都不反對。

  因為歐戰一旦結束,對於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依舊是英國,還有北邊的俄羅斯。這一次支持他們,大家也希望英國和俄羅斯能夠給中國一些回報。

  至於德國。

  雖然之前占據了青島,但德國海軍實力有限。

  他們在遠東的影響力更是無法和英國、俄羅斯相比。趁現在的機會,把德國、奧匈帝國在中國的特權全部都廢除。也算是收回一些權利。

  “日美現在的關係很不好。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如果德國繼續這樣進行潛艇戰,美國為了自己的錢,參戰也隻是時間問題。到時候我們可以在日美之間搖擺。美國害怕日本在遠東實力大增,日本則是害怕我們中國引入美國勢力來對抗日本。所以到時候他們都會拉攏我們。”

  “怎麽個左右逢源。”

  陸征祥很感興趣。

  譚延闓自信滿滿道:“現在已經到了我們決定的時候。我們要不要參加歐戰,如果參加我們是跟著誰參加。是跟著美國參加,還是跟著日本參加。中國的大國,我相信美國和日本都想要拉攏我們。我們就先拿點好處,然後考慮跟誰參加。”

  張學文忍不住笑了笑。

  譚延闓此人別看隻是三十六歲,但絕對是政壇老狐狸,左右晃動,誰都不得罪。他在湖北當省長的時候,鐵腕收拾了不少人。但至今湖北政壇對於譚延闓的評價非常好。

  而譚延闓成為北京市市長之後,在這麽多的勢力當中也是遊刃有餘,基本上很難聽到有人對他有什麽惡言。可謂是方方麵麵都能夠照顧得到。

  現在譚延闓把自己在政壇的做法,運用到了外交戰場。因此張學文問道:“那麽我們最終應該和誰合作?”

  “遠交近攻。”

  “解釋一下。”

  “大家想想。對於我們國家威脅最大的是哪個國家?是日本和俄羅斯,因為我們國家和俄羅斯、日本是連在一起的。一旦有任何事情,他們都能夠直接攻擊我們,直接威脅我們國家的安全。而且他們兩個國家對於我們國家的土地一直是虎視眈眈。因此這兩個國家是最危險的。”

  譚延闓一邊說,一邊觀察大家。

  因為目前的中央高層當中,有很多留學日本的,也有像陸征祥這樣在俄羅斯當大使多年的。很多人都是如此,如果留學某個國家,在某個國家呆了一段時間,就會和那個國家的政壇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就會對他們有些好感。不過譚延闓看到大家沒什麽反映,所以繼續道:“相對來說,美國也好、英國也好,離我們萬裏之遙。當年的滿清最虛弱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吞下中國,現在想要吞下我們國家更是鞭長莫及。因此對於他們來說,中國最好的情況就是能夠跟他們做生意。不要排斥他們的商人。他們想要萬裏迢迢再次發動一場鴉片戰爭,已經是不太可能。”

  “再說說我們國家。我們國家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世界地位是逐步的降低。一直到甲午戰爭,我們國家的虛弱被所有國家看到。庚子年更是成為我們曆史上最大的恥辱。而我們如果想要重新恢複我們在亞洲地區的地位,就需要洗刷恥辱。洗刷恥辱最好的辦法隻有一個。”

  “戰爭。”

  張學文替譚延闓說了出來。

  譚延闓雖然圓滑了一些,但是能力真的很出色。準確的看到了目前中國的問題。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沒有戰爭是不可能的。

  隻有你在戰場上告訴所有人,我有資格跟你們強國平起平坐的時候,這些強國才會重視你的意見,才會真正的看得起你。

  所以一個大國的崛起,不可能沒有戰爭。

  “是,就是戰爭。對於我們來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國,都不應該是我們要找的對象。我們的目標應該隻有一個,那就是日本。日本人當年是靠著甲午戰爭,踏著我們的屍體走向了強國。而我們想要恢複我們往日在亞洲的地位,那麽也必須要踏著別人的屍體。縱觀所有的強國,日本是最合適的。而且也是最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

  “大家看看,日本現在還占據我們的關東州,占據我們的台灣。我們需要一次戰爭,來打敗日本人,收複關東州、收複台灣,同樣也要把日本人趕出朝鮮半島。隻有這樣,世界各國才能夠重新認識中國,也會徹底打開中國的外交局麵。”

  譚延闓的話,讓大家都是沉默。

  打仗。

  這是很多人都想過的。畢竟中國目前還有很多權利在外國人手中,想要拿到這些,過程當中肯定要有戰爭。不然別人憑什麽把這些東西交還給你。

  可是沒有人如此明確的表示,中國的敵人就是日本。

  中國一定會跟日本打仗。

  但譚延闓的話卻完全挑明了這一點。陸征祥緩緩的點頭,道:“遠交近攻,我認為這個辦法很正確。當年美國獨立的時候,法國人為了牽製英國人,所以派兵支持美國。最終美國從英國手中獨立。英國人為了維持遠東的局麵支持日本,那麽我們就可以拉攏美國。日本海軍比我們強大,我們就讓美國牽製住日本海軍。”

  “可是怎麽拉攏美國人?”

  “美國人最喜歡什麽,美國人最喜歡錢。我們可以在青島開一個港口,專門就和美國人做生意。給美國關稅上的優惠,讓美國的勢力進入山東半島。以此來和日本人對抗。”

  譚延闓早就想好了。

  因此把要說的立馬說了出來。

  日本。

  日本的問題始終是要解決。可是目前來說,張學文並沒有絕對實力可以解決日本問題,因此把美國勢力拉進來,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這個想法不錯。總理,這件事情你就全權負責。能要多少好處,就要多少好處。總體方針譚市長說的不錯,‘遠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