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複辟大案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3      字數:3780
  “張勳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賬。”

  馮國璋聽到中央政府的新聞發布會的時候,正在浙江的嘉興。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馮國璋立馬是勃然大怒。自己好不容易和張學文達成了停戰協議,在江浙滬地區開始積攢實力。

  本來事情不錯。

  江浙滬是中國的納稅大省,是中國非常有錢的省份。加上有英國人支持,馮國璋相信在短時間之內可以恢複巔峰狀態。有錢、加上英國人支持的武器,馮國璋有信心一年之內讓自己手下的部隊增長到十五六萬。

  本來自己已經準備當幾年的縮頭烏龜,可是這個時候怎麽就出現這樣的事情。

  “翼青,這是不是張學文栽贓張勳?”

  “這……”

  “這個時候有什麽可猶豫的。快說。”

  馮國璋立馬問了自己旁邊的靳雲鵬。

  張勳和靳雲鵬的關係不差,有些事情應該明白。

  “應該不是栽贓。聽說張勳此人在徐州成立了‘大帥府’,來往的都是那些帝製派的人。那些人整天都在說民國不如清朝。而且他也給我寫過信,不過我拒絕了。”

  靳雲鵬和張勳是親家。

  又是目前手握重兵的大將,張勳到處聯絡。那些滿清的遺老遺少,雖然一個個口號喊得很響,但除了錢沒有其他的東西。相反北洋軍的將領都是擁有軍隊。

  因此張勳聯係的就是北洋軍將領。

  張勳也是給靳雲鵬寫信,可是靳雲鵬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要看看情況,如果張勳成功,他可能會附和。但看現在的情況,怎麽想都是天方夜譚。

  雖然靳雲鵬不排斥帝製,相反他也是支持帝製。但靳雲鵬更是一個理智的人,現在的情況哪裏有機會成功。人家人民黨近三十萬部隊,你張勳不到萬人的部隊,怎麽擁戴宣統皇帝。

  張勳年紀越大,就越來越執拗。

  想要複辟都想瘋了。

  當然張勳所謂的複辟,其實更多的是停留在嘴上。張勳雖然執拗,但他也不是笨蛋,瘋子。很多計劃頂多就是考慮一下,並不會真的付諸實施。

  “就算這樣,張勳這個笨蛋,怎麽就跟王少華這個革命黨攪在一塊。難道他不知道這等機密的事情,本來就不能跟別人說嗎?”

  馮國璋真是惱怒。

  張勳這個笨蛋。

  複辟?

  這是多麽大的事情,那可是要腦袋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你也不避諱,竟然跟革命黨出身的王少華談論。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還讓王少華跑了,跑到了山東。

  連張勳和一些北洋軍將領的信件都被王少華偷走了。

  如果隻是和人說說,那麽也不是證據。你張學文也不能空口白牙的汙蔑人。可是王少華手中可是有張勳和一些其他人的信件,裏麵有很多張勳計劃複辟的事情。

  雖然沒有人相信張勳能夠成功,但這就是罪證。

  張學文已經是拿捏住了張勳的命門。

  管你隻是不滿,還是真的要複辟。有了這些信件,說你要複辟,你還能怎麽樣。

  馮國璋甚至都懷疑,王少華是不是張學文的探子,就是為了探聽張勳的事情。這麽一想,馮國璋就不寒而栗。張學文這個小毛孩子絕對是革命黨當中最難對付的。

  崛起速度太快。

  其實曆史上,張勳就和王少華談過。不過當王少華不同意之後,張勳逼死了王少華。這一次是王少華運氣好,張勳晚上喝大了,才給了王少華時間,讓他趁夜跑到了山東。

  不然第二天必然難逃性命。

  “現在有沒有其他的消息。”

  “林祖坤已經帶著兩個師的部隊進入了徐州府,還有人民黨的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也從河南進入徐州府。譚道遠的第十師先鋒部隊已經開始和張勳的部隊交手。張勳部隊目前節節敗退。”

  “那是肯定的。”

  馮國璋歎口氣,然後道:“上一次在南京他的部隊損失最為慘重,最後完好無損的也不到兩千人。現在他的部隊很多都是重新招募的,又沒有多少武器。第十師,那是當年武昌新軍部隊改編的。一直以來補充的都是最好的兵員,軍官很多都是從雲南講武堂以及武昌路軍中學畢業的學生。武器裝備也是優先補充的。張勳的部隊當然是打不過第十師。”

  “巡閱使,我們是不是應該救他?”

  “救他?”

  馮國璋冷笑。

  然後道:“不要說救他,我們現在都自身難保。張學文對我們江浙滬虎視眈眈,正找不到借口打擊我們。現在這樣的好機會肯定要窮追猛打。複辟,張勳他是腦袋頑固不化,我們可不能跟著陪葬。估計現在全國都在聲討張勳,我們這個時候可不能陷進去。如果稍微不注意,我們這一次都會損失慘重。走,我們直接去上海。在上海我們也發表反對張勳複辟的通電。我們可不能被張勳拖累。”

  “是。”

  馮國璋心情很不好。

  其他的不說,張學文的部隊進入徐州,估計是很難離開。想起要丟了徐州,馮國璋就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徐州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如果丟了徐州,那麽整個江蘇就要受到張學文人民黨的威脅。

  “報——”

  “巡閱使,王都督的電報。”

  “拿來。”

  馮國璋拿過王占元的報告看了一眼,立馬是火冒三丈,大怒道:“張學文小兒,這是驅狼吞虎之計。”

  “巡閱使,發生什麽事情了?”

  “張學文小兒,竟然沒有在徐州解決張勳。而是故意放走張勳,讓張勳往我江蘇腹地跑,他們的部隊在後麵跟著。第一師和第十師已經是進入了淮安府。張勳這個混蛋,這是要拉我們下水。”

  靳雲鵬的臉色瞬間也是變得難看。

  目前馮國璋的北洋軍十萬人馬在江浙滬。如果江蘇被張學文連鍋端,到時候北洋軍隻能是窩在浙江。再也沒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巡閱使,張勳怎麽往淮安府跑?”

  “張勳聰明啊。他這是要讓我們幫助他擋住張學文。來,快點給王占元發電報。告訴他立馬宣布張勳為共和叛逆,複辟主腦。我們支持中央的決定,準備捉拿張勳。告訴王占元,絕對不能讓張勳繼續跑。給我帶兵截住他,抓起來交給張學文。絕對不能讓張學文的部隊繼續南下。”

  “是。”

  看著傳令兵,馮國璋臉色陰沉。

  本來以為隻是丟個徐州府,沒想到張學文竟然來這一手。這一下連淮安府都保不住,江蘇一半的地盤都要落入張學文的手上。

  該死的。

  自己怎麽沒有想到。這一次就被人打了悶棍。一個張勳,讓馮國璋損失巨大。

  “翼青,快,快給朱爾典發電報。說我們一定會抓住倪嗣衝和張勳,希望張學文的部隊不要繼續南下。讓朱爾典周旋一下。”

  “是。”

  …………

  “菊人先生,晚輩張子清拜訪。”

  “總統,請坐。”

  張學文親自來到了徐世昌這裏。自從袁世凱死了之後,徐世昌就隱居不出。偶爾和一些滿清的遺老遺少交談,特別是和趙爾巽的關係非常不錯。

  隨著進行軍民分治,趙爾巽這個東北都督,就來到了京城。

  目前做“清史”的編寫工作。因為趙爾巽和徐世昌的關係不錯,因此常常會見麵。除此之外,徐世昌基本上不出去和人見麵。就是和北洋軍大佬段祺瑞他們也沒有太大的來往。

  “不敢如此稱呼。菊人先生,你就叫我子清即可。”

  徐世昌笑了笑。

  並沒有當一回事情。用一句話來說,我們很熟嗎?

  “不知總統來老朽家裏有什麽事情。”

  “菊人先生,最近發生的事情你應該聽說了。張勳的複辟大案牽涉一大批人,包括不少北洋軍將領。最近隨著我們的查案,還牽涉了一批滿清宗室。”

  徐世昌沒有接話。

  因為徐世昌不是很明白張學文的意思,也不太懂他今天來找自己要幹嘛。但卻聽出了張學文的話外之音,讓徐世昌的心裏越來越有不詳的預感。

  牽涉滿清宗室?

  難道是那些宗社黨。

  張學文這是要對他們下手。或者說張學文手上缺錢,想要拿這些滿清宗室開刀。畢竟這些滿清宗室都非常有錢,宰幾個滿清宗室,估計輕易就能夠拿到上千萬的資金。

  這倒是徐世昌想的很對。

  張學文故意把這次的事情鬧大,牽連一大批人。因為能夠牽連到複辟案的,無一不是滿清的王公貴族,以及滿清重臣。這些人都是家底非常豐厚。

  隻要是牽涉這些案子,張學文就可以明目張膽的抄家。

  短時間之內就能夠籌集到上千萬的資金。這個工作已經有人開始做。而且已經查抄不少家。

  “菊人先生,民國成立,我們可從來沒有虧待過滿清皇室。就算再缺錢,滿清皇室那一份我們可都是一分不拉的交給他們。可是還想著複辟的事情?這就說不過去。”

  “總統,我可以保證。這件事情和皇室絕對沒有關係。”

  徐世昌立馬為滿清辯解。

  雖然徐世昌和袁世凱是好友,但徐世昌和滿清皇室的關係是相當好的。因此他不希望滿清皇室遭受什麽劫難。

  “菊人先生,我也希望是如此。可是我們的很多將士不同意。我們剛剛來到京城的時候,馮玉祥,就是陸建章的侄女婿。他就直接來到我這裏表示,他手下的人目前都是義憤填膺。他們不明白為什麽我們還要每年給皇室四百萬。他們表示,隻要我下令,他們就要拆了紫禁城。不過這些意見都給我壓了下去。不過很多年輕軍官都是如此激進的。”

  “本來我算是壓住了他們。但是現在出來了這樣的事情,我今天早上可是收到了前線二十多位眾將的電報,他們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學習法國人。”

  徐世昌臉色變得非常快。

  學習法國人?

  這是要把皇帝送上斷頭台。當然徐世昌是聰明人,明白張學文親自過來肯定不是為了把皇帝送上斷頭台的。因此徐世昌很直接道:“總統,你認為應該如何?”

  張學文微微一笑道:“菊人先生,他們的想法你應該理解。我們是革命黨出身,從開始就是為了推翻滿清。我們不是袁宮保,從來就沒有想過給滿清皇帝優待。現在又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優待條款需要取消了。”

  “總統,繼續說。”

  “滿清皇室從此離開紫禁城,他親爹不是有王府,就讓他們去那裏。皇室內務府的錢可以帶走,但是紫禁城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帶走。皇帝稱號也從此結束。”

  “這……”

  “菊人先生,我是真不願意架著大炮跟他們談判。所以今天才會過來找你的。”

  張學文就是逼迫滿清皇室。

  取消優待條款,一年能夠省下一大筆錢。張學文現在正是缺錢的時候,每一筆錢都要掰著花,給皇室一大筆錢實在是太可惜。

  “我會給皇室傳達。”

  “謝謝菊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