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場鬧劇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2      字數:3276
  “沒看出來,國民黨和共和黨這麽有錢。”

  十萬。

  一個名額十萬。

  這個價格已經是相當高了。在滿清時代,十萬是可以買一個三品的帽子戴戴。當然不是實權三品。甚至十萬可以買一個實權道台當當。而現在十萬,張學文直接拿出議員名額。

  不過不能明目張膽。

  因為那樣容易受人把柄。

  就算是賣議員的名額,張學文也要做的文雅一點。因此張學文在西南銀行設立了一個教育基金,讓想要國會議員的黨派,把錢存到這裏。

  隻要錢到賬,張學文就保證一個議員名額。

  本來對於張學文來說,有一個算一個,並沒有認為他們有多少資金。沒想到離國會選舉越來越近,西南銀行裏麵的教育基金金額猛漲。

  漲的讓張學文都有些膽戰心驚。

  這幫人為了國會議員,真是拚了老命。南京臨時政府沒錢的時候,也沒看這些人這麽積極。沒想到為了國會議員卻是這麽積極。

  “子清,這可是大醜聞。”

  寧調元搖搖頭。

  如果按照寧調元原來的脾氣,是非常看不慣這些的。當然現在也是如此。寧調元歎口氣道:“子清,你說說這是什麽。這可是國會議員,這不就是典型的要用錢買官。”

  “早就如此了。”

  張謇參加這一次的中央常務委員會。

  張謇一直在負責株洲的問題,不過張謇畢竟是中常會的委員之一。所以人民黨成立人民黨西南建設發展委員會,禹之謨擔任主任,張謇和張靜江擔任副主任。張謇主要負責的就是株洲為中心的地方建設和發展,而張靜江主要負責對於西南五省水資源進行開發和建設。

  而株洲經濟園區的主任,就是株洲具體事情,則是由王永江負責。

  “國民黨現在在地方用錢開道,大肆買票。這一次的國會選舉,本來就是太著急,有些畸形。沒有一個完善的投票機製,結果隻能是如此。”

  張謇曾經是江蘇立憲派的領袖。

  也曾經夢想過立憲,想到過一個公平公正的選舉議員。可惜現在共和了,但是結果卻是更加亂象頻繁。甚至這一次的國會選舉還沒有之前谘議局議員選舉正規。

  這讓張謇很是失望。

  甚至張謇都有一些想不明白,為什麽共和之後反而更加混亂。

  “其實在中國這種選舉本來就不容易。如果這樣層層的選舉,國會議員要選、省議員要選、以後是不是也要選市議員。地方領導是不是要選,國家領導要不要選。如果這樣選,一年到頭什麽都不用幹了,大家天天選舉得了。”

  譚人鳳卻是搖搖頭。

  反對這種無節製的選舉。

  “先不管那些。子清,你說說這筆錢應該怎麽用。”

  禹之謨很務實。

  雖然禹之謨也是看不的這種亂象,但是既然都這麽亂,有錢掙他也不反對。看著教育基金當中幾百萬的資金,禹之謨當然非常重視。

  幾百萬可不是小數目。

  能夠解決很多大問題。

  “既然是教育基金,那就用在教育上。我們也參與了齷齪的勾當,這種事情哪裏有秘密。未來的曆史當中,必然會寫今天的這個大醜聞。”

  張學文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賣議員名額的事情會保密。

  因為這個根本就不可能是秘密。參與的人太多,不可能真的保密。

  未來的曆史,一定會寫清末民初的亂象。當中肯定有這個大醜聞。反正張學文也不在乎,多了一些罵名而已。但就算是醜聞,張學文也不希望他變成真的大醜聞,在曆史上遺臭萬年。

  這筆錢既然是教育基金的形式拿到手,張學文就一定會把他用在教育上。

  “這筆錢我們不管投入任何一個方麵,都真的坐實了大醜聞。既然是教育基金,我們就用在教育,也能夠讓我們自己安心點。”

  “子清,可是辦教育可不是隻要有錢,就能夠跨越發展的。”

  寧調元提醒一下張學文。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有他的規律,並不是說你錢多,就能夠跨越發展。就如教育,不是說你投入的資金多,教育就能夠一躍發展起來的。

  任何的發展都是有極限的。

  就如教育。

  張學文已經投入巨資在西南教育上,如果繼續投資那麽限製西南五省教育發展的不是錢,而是老師的問題。現代教育需要的老師目前及其缺乏。

  整個中國都缺少。

  你不可能說我有錢,那麽就能夠變出一大堆的現代老師。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循序漸進,需要有縝密的規劃。而不是想怎麽樣就怎麽樣。

  “恩。我有一個想法。我想我們能不能集中教育資源,辦一些短期培訓班。以三個月為基準。對於目前很多上過學,但僅僅上過幾年的那些人。這些人有點文化,但學曆低、學的也不多。對於這一批人我們突擊進行集訓,讓他們學到新知識。然後讓他們去擔任啟蒙教育,擔任小學老師。以此來彌補目前小學老師緊缺的現象。而且對於他們每年都進行一次突擊的集訓,慢慢的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

  老師缺乏的情況,絕對不是一年兩年能夠解決的。因為中國這麽多人,需要的老師不是幾千人,而是幾萬人甚至是十萬人。可是這麽多的老師,沒有十幾年是培養不出來的。

  所以張學文就把目光盯上了那些上過幾年學的人。在西南這種人不少。他們能看懂字,上過幾年學。但也僅僅是如此。不過既然他們都識字,張學文就要利用他們。

  讓他們做啟蒙教育。

  可是不能就這樣讓他們當老師。要進行一些突擊的培訓班,進行一些培訓。然後成績合格,再讓他們去當小學老師。

  “這個辦法不錯。”

  禹之謨點點頭。

  目前中國真是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缺人。不過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教育,是因為教育沒有跟上。如果中國這個時代能夠普及教育,各行各業就不會缺少這麽多人。

  所以教育也就是重中之重。

  可惜辦教育哪裏那麽容易。就算有錢成立那麽多學校,上哪裏找那麽多老師。中學、大學老師是沒有辦法,但是小學前半段進行一些啟蒙教育,可以把標準降低一些。

  “好想法。子清,你這個腦袋鬼主意真不少。”

  寧調元也是點點頭。

  “這哪裏是鬼主意,這是胸有丘壑。這個方法不錯,我們可以短時間之內培養大批的小學老師,讓我們的孩子們接受教育。我相信隻要我們承諾給他們一份穩定的工作和薪水,他們一定會非常努力的。”

  張謇大加讚賞。

  這個主意真的不錯。小學老師的不足,是嚴重影響目前西南教育的發展。

  “這事情就交給林祖涵負責。”

  “可以。”

  “不過這也用不著這麽多錢。”

  “我準備成立一個留學基金,每年弄出百萬。支持我們的學生留學,每年都要往國外公派留學生。這是重中之重,我們現在落後太多,必須要虛心的跟外國學習十年、二十年。”

  中國在教育、科學上落後很多,不是一兩年能夠趕上的。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單位來追趕他們。而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虛心的跟他們學習。

  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派遣公派的留學生。

  其他方麵可以慢一點,但是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現在開始學習,十年、二十年之後中國說不定能夠趕上他們。因為現在大家的差距還不大。

  但是如果耽誤現在,以後想要去追趕,就更加困難。

  “行。”

  禹之謨歎氣。

  原來禹之謨還想要好好用用這筆錢,但是張學文說的也不錯。既然是以教育基金的名義拿到了這筆錢,用在教育方麵才是名正言順。

  不過真是可惜。

  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錢,這麽一大筆錢如果用好了,能夠產生多大的效果。

  …………

  “我們拿出這麽多錢,才拿到幾個議員名單,可是……。張學文真是好算計。”

  宋教仁焦躁不堪。

  國民黨這一次為了國會眾議院的議員名單,真的是花了很多錢。國民黨自己並沒有多少錢,但是國民黨現在有不少人都是地方大員。

  為了拿到議員人數,宋教仁可是截留了不少錢。

  山東、河南這些地方,國民黨目前都占據優勢。這些地方本來是袁世凱的老巢,國民黨能夠拿到大批的票數,靠的是什麽。靠的就是金錢開道,還有袁世凱的北洋集團還不懂得什麽是政黨政治。北洋軍的嫡係將軍們,根本就沒有人關係議會選舉。所以讓國民黨鑽了空子。

  宋教仁雖然提倡政黨內閣,但也不是真正什麽都不懂的迂腐之徒。為了組閣,宋教仁都已經入魔。他知道國外那些政黨,為了競選灑下的錢多的數不勝數。

  目前國民黨花的跟他們相比,都沾不上邊。

  因此他明知道買議員名額是一個大醜聞,但他也不在意。弄了不少錢,真的買了好幾個議員名額。

  可是正當他一步一步努力,要把國民黨打造成中國第一大黨的時候,陝西同盟會的負責人錢鼎、井勿幕、郭希仁幾個人聯合宣布,陝西同盟會分部加入人民黨。

  這個打擊對於宋教仁很大。

  陝西有八百萬人口,說起來參議院、眾議院各有十個名額,也就是國會席位上張學文又多了二十個。幾乎把張學文賣出去的國會名額,又給掙回來了。

  人民黨,人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