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斷後路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1      字數:3624
  “甫澄,情況如何?”

  “團長,我仔細觀察了。這群人驕傲的很,現在這麽低的溫度,並沒有多少人站崗。而且白天混進去的那個人也帶來了消息,這裏麵原來隻有一個隊的人。不過傍晚的時候進駐了大批馬隊,有三十幾輛馬車,好像是運送彈藥的。因此也住進了一批護送這批彈藥的馬夫和部隊。不過就算是加上他們,城內的軍隊不超過五百人。”

  “你確定。”

  “是。”

  “看來我要立下汗馬功勞了。”

  聽到孫兆鸞喃喃自語,剛剛和他說話的軍官差一點要笑出來。不過還好他反應快,沒讓自己笑出來。自己這個大老粗團長,總是喜歡用成語,以此來表示自己是文化人。

  可惜每次都文不對題,讓人是啼笑皆非。

  “團長,我們什麽時候動手。”

  “等等,等等。醜時動手。”

  “是。”

  “回去讓你的部隊先休息一下。待會可要打衝鋒,一口氣直接打進城裏。千萬不要給他們任何的機會。”

  孫兆鸞雖然是大老粗,但打仗絕不含糊。

  不然他一個大老粗也不可能混到團長的位置。還被尹昌衡這樣驕傲的人看上。孫兆鸞高興,他手底下和他說話的這個人也高興。

  因為孫兆鸞雖然說的搞笑,但意思是對的。

  現在的情況,隻要打下華陰,那麽功勞大大的。孫兆鸞的功勞大,他的功勞也會很大。年輕軍官自己考慮,都覺得自己的運氣好的不得了。

  此人是誰?

  劉湘。

  曆史上的那位四川王。他的運氣真的是好的不得了。他十七歲的時候,清廷宣告廢除科舉,無奈之下隻能是選擇從軍。十七歲考試,就被四川武備學堂陸軍弁目隊錄取。次年4月,考入四川陸軍講習所。1908年初,升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

  畢業之後分配到四川新軍,但剛剛當兵沒多久,因為他有文化、又是軍校畢業,所以保送到總督趙爾巽剛開辦的四川陸軍講武堂深造。可以說是一直在上學。

  而他馬上就要畢業分配到新軍,可是成都發生了起義。他就跟著學堂的總辦尹昌衡參加革命,參與了攻打成都,參與和旗兵的戰爭。因為部隊擴軍太快,幾仗下來就成為了連長。

  而部隊跟著尹昌衡,準備進入甘肅。就發生了楊森強搶民女的事情,被張學文當成是典型給槍斃。而好巧不巧劉湘就是楊森下麵的連長。

  他被槍斃之後,劉湘這個把四川的軍校都念過一遍的人,就直接提拔成為了營長。

  現在的劉湘二十三歲。

  因此劉湘自己都認為自己運氣相當好。半年之內從一個軍校生,已經是混到了營長。而且現在又有這麽好的機會,他當然要好好表現。一定要第一個打進去,撈取功勞。

  孫兆鸞升官成為旅長,到時候讓自己成為團長那該有多好。劉湘美滋滋的想著。

  劉湘回去之後,立馬讓自己的部隊簡單休息。

  不過不能休息太死。因為現在的天氣太冷,晚上的溫度隻有零上兩三度而已。這樣如果休息,很容易感冒。因此隻是讓大家放鬆一下。

  時間過得很快。

  一直到淩晨一點鍾的時候,孫兆鸞來到了前線,來到了劉湘的部隊。

  “甫澄,悄悄地進去。”

  “是。”

  劉湘在曆史上是四川王,他能夠成為四川王,本領當然不一般。年輕時候也是很能打的。如果不能打仗,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候,怎麽可能爬到四川王的地位。畢竟劉湘是從基層軍官開始一路爬升的。沒有軍功怎麽能爬升到將軍位置。

  還有那個被槍斃的楊森,他帶兵能力也很出色。

  劉湘的這支部隊實力很強,是孫兆鸞部隊的主力營。

  “走。”

  劉湘親自帶著自己的營,慢慢的接近華陰城。王占元很強,他的部隊也很強。可正是因為太強,他反而沒有把對手放在眼裏。

  胡景翼帶著一個團,還有一個營的騎兵,還有在來的路上不停地招兵買馬,浩浩蕩蕩的往西安過來。王占元立馬派出騎兵攔截他們。

  兩支部隊在一路上幾次交鋒,胡景翼都沒讓北洋軍騎兵占什麽便宜。

  越是如此,王占元的注意力都來到了胡景翼這邊。王占元本來在渭南整頓片刻,然後準備一鼓作氣攻破臨潼。可是部隊還沒有開始攻擊臨潼,就聽到了胡景翼大部隊回援的消息。據偵查報告,胡景翼浩浩蕩蕩,帶著四千人的部隊南下。胡景翼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招募幾千人,就是因為胡景翼的部隊是刀客組成,他本人在刀客當中影響力很大。渭北這一代就是刀客的天下,很多人都慕名趕來參加胡景翼的部隊。

  而且胡景翼在中間,不停的收攏因為西南內亂潰散的哥老會部隊。

  讓王占元比較鬧心。

  不管戰鬥力如何,誰讓胡景翼的部隊人多。

  王占元所有的目光都在胡景翼的身上,以及防守臨潼的張鈁身上。對於後麵的後勤通道,也就派了很少的一些人保護。就如華陰,很重要的一個地方,隻有四百人左右。而這四百人當中,還有一半隻是管後勤的,並不是戰鬥部隊。要不是這一次有後勤給養的部隊進駐,拿槍的也不會有五百人。

  這樣的情況,劉湘怎麽會放過。

  “總司令,孫兆鸞部第二營,已經攻進華陰。”

  “好。順利嗎?”

  孫嶽沒有參與戰鬥,當然他也不可能參與戰鬥。前線的戰鬥,還不至於讓他這個總指揮親自出馬。孫嶽把自己的指揮部設在山上,指揮部隊而已。

  “很順利。他們並沒有什麽防備,被孫兆鸞的部隊一衝,就把他們衝過去了。”

  “好。第一步很順利。”

  孫嶽大喜。

  這幾天為了不讓北洋軍的探子打探到自己的行動,可是真的非常努力。孫嶽讓部隊晚上急行軍,白天找地方睡覺。就是為了避開大家的耳目。

  足足用了六天時間,才走了二百六十裏的路。

  “總司令,有人從華陰跑出來,一部分人往華州,一部分人往潼關。”

  “放過去。”

  “是。”

  孫嶽想了想道:“讓馬鴻逵、林虎、孫兆鸞他們準備。按照原定計劃,伏擊兩地的援軍。我一仗就要把這裏的部隊剿滅幹淨。我倒要看看王占元他急不急。”

  …………

  “記住,今天好好休息。我再給你兩天時間。兩天之內必須要攻破臨潼,五天之內我要控製住西安。明天開始給我拿出真本事來。”

  王占元心中也有些著急。

  當然不是那種著急,而是因為袁世凱和南京扯皮之後,南京方麵終於同意首都放在北京。袁世凱拖到現在,終於在定都方麵獲得了勝利。

  而且袁世凱宣布1911年12月10日,正式在在北京接任臨時大總統。

  雖然接任總統位置之後,袁世凱還要等到南京臨時政府整體搬遷到北京,才能夠真正算是大總統。但這個日子對於袁世凱依舊是非常重要的時間。

  王占元準備給袁世凱最好的禮物。

  那就是占領西安。

  在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的那一天,把陝西當做禮物送給他。

  所以才會著急。

  而且王占元實在是看不上眼前的陝西革命軍。拚勁有,良將也有,可惜本身實力太弱。很多都是臨時招募的民軍,以及很多都是一些學生軍。

  和北洋軍相比,根本不成對比。

  要不是張鈁此人的確是很棘手,不然北洋軍也不會浪費這麽長時間。而且王占元也不想讓部隊傷亡太大。自從辛亥革命之後,北洋軍的傷亡也不小。

  快有兩萬的傷亡。

  在湖北有超過五千人,近六千人的傷亡。正定起義的時候,二十鎮損失了一半人馬,六千來人。而第三鎮第五協追擊正定起義軍被人伏擊,一下損失了超過四千人。

  加上當初吳祿貞、張紹曾、藍天蔚的事情,第六鎮、第二十鎮、第二混成協有不少傾向革命的部隊潰散,也讓北洋軍損失很多。

  這樣光是隸屬於袁世凱的北洋軍的傷亡就達到兩萬人。

  還不包括一些其他零星戰鬥當中的損失。

  對於南方這種隨意擴編部隊的省份來說,兩萬人的傷亡不算很多。因為南方革命黨短時間之內擴軍超過幾倍、十倍。可是對於精銳的北洋軍來說,真正的精銳隻有十萬上下。

  兩萬的傷亡,對於強大的北洋軍也是傷筋動骨的。

  因此王占元是格外的愛惜自己的軍隊。不希望自己的軍隊出現太大的傷亡。而且自己部隊孤身進入陝西,雖然河南那邊也有很多北洋軍部隊。但是短時間之內應該很難過來幫助自己。

  這樣的情況之下,他也要保持自己部隊的實力。

  而且進入西安之後,王占元還需要用自己的部隊震懾陝西的地方實力派。讓他們怪怪的聽自己的話。所以他非常謹慎,絕對不會貿貿然讓自己的部隊衝擊。

  相反他把自己一個標的大炮和一個機槍營都帶來。

  進攻之前先用大炮轟,轟完就用機槍壓製對手。然後才是部隊上去。這樣的好處是傷亡少,但壞處是子彈消費多,而且進攻速度慢。

  因為大炮跟上來,特別是陝西這個地方,是非常耗費時間的。

  正是因為愛惜自己的軍隊,不想讓他出現太多傷亡,所以騎兵一個標攔截胡景翼也不是硬碰硬。隻是騷擾他們,讓胡景翼部隊的速度減慢。

  不過到了現在,臨潼的陝西革命軍防線已經是搖搖欲墜。

  這一路上,北洋軍的傷亡還不到一千人。但已經把陝西革命軍主力殲滅的差不多。張鈁利用幾個月在潼關鍛煉的部隊,基本上已經打沒了。

  陝西革命軍現在的處境是越來越困難。

  因此王占元才會如此信心滿滿。五天,最多五天自己就能夠控製整個西安。控製西安,就等於控製陝西。但是想要五天之內控製西安,那麽最多三天到四天之內一定要進入西安。

  “是。統領,你就看我們的。”

  北洋軍是很自信的。

  這些日子從潼關一路打來,陝西革命軍不少部隊甚至是一觸即潰。相比起大家在湖北碰到的部隊,戰鬥力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報告。”

  “進。”

  北洋第二鎮二等參謀何佩瑢急匆匆的進入賬內,沒等王占元問話,就急急忙忙的對王占元道:“大人,不好了。有軍隊襲擊了華陰,而且在中途設伏,伏擊了潼關和華州派出的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