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聯軍指揮部2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30      字數:4542
  “那哥老會那邊呢?”

  “陝西大半的軍隊都在他們手中。不過他們也是各有各的碼頭,各有各的打算。並不是很團結。實力最強大的兩個人就是萬炳南和張雲山。此二人在陝西擁有最多的軍隊。”

  “他們風評如何?”

  “並不太好。張鳳翽看不起他們,同盟會也看不起他們。而且他們的軍隊紀律不怎麽樣。不過目前張雲山帶兵在西線擋住甘肅軍隊,表現還是不錯。”

  聽著孫嶽的話,張學文對於目前陝西的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按理來說,張學文想要控製陝西,應該是和張鳳翽合作。張鳳翽和同盟會、哥老會關係都不好。如果有張學文的支持,慢慢的擺平兩方勢力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張學文考慮很久,還是否決了這一點。

  張鳳翽不行。

  從他參與陝西革命開始,此人一直都是搖擺不定。他今天可以投靠張學文,明天就可以投靠袁世凱。而且自己和張鳳翽並沒有任何的關係,很難搭上關係。

  錢鼎其實很不錯。

  尤其是陝西的革命軍當中,最能打的兩支部隊就是錢鼎控製的兩支武裝。一個是張鈁的部隊,一個是胡景翼的部隊。如果能夠和陝西革命黨合作,那麽這兩個勇猛的將領自己也不是順道收服了。

  而且張鈁的部隊目前就在潼關,進可攻退可守。

  隻要和張鈁合作,那麽張學文大部隊布置在潼關。在袁世凱北洋軍不注意的時候,從潼關殺出,一定能夠攪得河南天翻地覆。

  打不過北洋軍就守著潼關。這是多好的一個地方。

  至於哥老會,張學文想都不想。這些人本來是陝西實力最強大的勢力,自己內部竟然就內訌。爛泥扶不上牆。

  “禹行,你說現在陝西革命黨最缺少的是什麽。”

  孫嶽想了想道:“錢,武器。”

  “陝西這邊貧瘠,軍隊大半都沒有武器。陝西軍隊現在極度缺乏武器,還有極度缺乏錢。不管是張鳳翽那邊,哥老會那邊,還是同盟會這邊都是如此。原來陝西這邊就需要朝廷的撥款,現在朝廷的撥款沒有了,陝西根本就無法自給自足。”

  “缺錢?缺武器?”

  張學文想了片刻,道:“禹行,你說說。如果我願意出錢,我願意出武器。陝西同盟會那邊,會不會願意和我們合作,讓出一條路。讓我的部隊從陝西側麵攻擊河南。”

  “矛盾會很大。”

  孫嶽考慮一會,搖了搖頭。

  “畢竟陝西不是隻有同盟會一家,還有張鳳翽,還有哥老會。估計同盟會內部的意見也不會統一。”

  張學文也想不到什麽好辦法插手陝西的問題。

  因此轉過頭,對鄧漢祥道:“鳴階,你看有什麽好辦法。”

  “借道容易。可以讓南京那邊協調。陝西畢竟也參加了南京臨時政府,不能不聽他們的協調。不過這估計並不容易。”

  “當然不容易。”

  張學文苦笑。

  南京政府早就忌憚張學文這邊的實力。如果張學文說,想要派兵從陝西攻擊河南。南京政府更不可能同意。畢竟他們肯定會害怕張學文假道伐虢,害怕張學文鳩占鵲巢。

  現在的張學文實力已經是冠絕革命黨,如果占據了陝西,那麽實力膨脹太快。

  “那就說服錢鼎。我們都是同盟會,同盟會之間合作,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隻要說服錢鼎這些陝西同盟會的人就可以。”

  “應該是不太容易。”

  錢鼎他們都是陝西人,憑什麽會讓張學文的部隊進入,憑什麽要聽張學文的話。

  “不太容易,就逼他接受。”

  “逼他接受。”

  “恩。”

  鄧漢祥看張學文沒有避開孫嶽的意思,就直接把自己的話說了出來。很有把握的道:“我上軍校的時候,老師告訴過我,三角形是最穩定的。陝西暫時的穩定,就是三足鼎立。如果這個時候,突然有一方要崛起,而且勢頭太猛。就會打破這個平衡。”

  “繼續說。”

  “如果突然有人告訴張鳳翽,告訴哥老會。同盟會接受川湘滇黔鄂大力讚助,拿到錢,拿到武器。會在短時間之內招募一萬人的部隊,你說說張鳳翽也好、哥老會也好,他們會怎麽想,他們會怎麽做。”

  說道這裏,鄧漢祥就閉嘴。

  說的太多,太滿,太透徹,並不是一個謀士應該幹的事情。有些主意隻要告訴上麵的人,讓上麵的人自己決定就好。

  孫嶽在旁邊忍不住端詳鄧漢祥。

  孫嶽雖然投奔張學文不久,但也知道張學文有幾個非常器重的年輕軍官。有一個叫陳調元的,目前跟著譚人鳳在南京。還有一個擔任警衛團團長,還有一個就是眼前的這個人。

  孫嶽並不清楚張學文為什麽器重鄧漢祥。

  但今天鄧漢祥說完之後,孫嶽才知道,這就是一個謀士。給張學文出主意的。而且是一個很聰明的、很厲害的謀士。

  張學文想了片刻,搖了搖頭。

  “陝西太混亂,並不是我的目的。如果操作不好,有可能引起陝西內部大混亂,大混戰。現在這個時候,我們還需要對付袁世凱,陝西不能太亂。”

  雖然鄧漢祥的主意很好,但現階段張學文不能采納。

  因為現階段來說,一個穩定的陝西對於袁世凱的壓力更大。如果陝西一亂,反而對革命不好。目前最大的對手依舊是袁世凱和北洋軍。

  特別是陝西一旦大混戰,河南軍隊攻破潼關,那麽形勢就太不好。

  張學文可以容忍陝西亂,但隻是小亂。一旦大亂,到時候北洋軍進入陝西,還會威脅張學文。會是得不償失。

  “禹行,這件事情需要你先和錢鼎談談。跟他旁敲側擊的表明一下我的態度。想要真正的擊敗袁世凱,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各自為戰是不可能戰勝北洋軍。”

  “好。”

  孫嶽點點頭。

  孫嶽已經看出張學文的想法。這一次張學文來到甘肅,這是想要吞下甘肅和陝西。不過孫嶽喜歡,喜歡張學文有野心。

  …………

  “大家說說應該怎麽辦。總督把大印交給我,我真是誠惶誠恐。我們應該怎麽對待秦州的事情。”

  蘭州。

  秦州起義的消息傳到蘭州之後,長庚就表態,對於黃鉞的使用是自己的錯誤。因此堅持把自己的陝甘總督大印交給甘肅布政使,兼任巡警道的趙惟熙。

  長庚說自己識人不明,其實就是一個借口,一個離開甘肅的借口。

  長庚很聰明,看到了現在的局勢。知道革命黨大勢已成,甘肅讚同革命已經是無可阻擋。但是他既不願意為滿清殉葬,也不願意承認共和。

  因此就找了一個借口,把包袱甩給趙惟熙。

  趙惟熙也是緊張。

  因為甘肅大人物不少。除了這位陝甘總督長庚之外,上麵還有甘肅巡撫、甘肅提督,還有前陝甘總督,目前擔任陝西巡撫的升允地位都比他高。目前升允此人帶領甘軍正在陝西境內作戰。

  冷不丁拿到陝甘總督的大印,趙惟熙也是手足無措。

  “大人,我認為要慎重。我在南方多年,看清目前形勢。這次民軍起義,是革命性質,不是過去的一般變亂,要慎重應付。現在全國一半省份都已經被革命黨掌握,看起來革命黨要勝利。我們這個時候不能亂動。”

  甘肅提督,回族將領馬進祥就直接反對。

  別看這位是回族出身的將軍,可是正經做過廣西提督、廣東提督,是滿清末期的高官。隻不過年紀大了,無法適應南方的天氣,所以回到家鄉,擔任甘肅提督。算是朝廷讓這位老將榮歸故裏,因為這位老將都快八十歲。

  但是他的分量很重。

  算是目前回族將領當中地位最高的。

  “甘肅財政困難,民生困苦,不宜再從事戰爭。前段時間振武軍進入陝西作戰,甘肅財政已經是漏洞很大。甘肅已經經不起混亂。目前的措施,唯有保境安民而已。”

  另一個回族將領馬福祥也是反對出兵。

  馬福祥的家族也是回族當中非常知名的家族。不過他們家族的發跡,卻是因為幫助朝廷平定甘肅回亂開始的。馬福祥的父親馬千齡在同治年間的回民變亂中,靠攏官府,辦理地方團練,保護鄉裏。當時反清回族部隊,被馬千齡防守住。

  馬千齡當時因為平定回亂,受到漢藏很多百姓的支持。但是他也得罪了一大批的反清回民,連他的老家房子都給燒了。

  馬福祥手底下有一大票打過仗的軍隊。

  馬福祥不是革命黨,也不支持革命,也不明白革命是什麽。但他認為現在的情況,就不應該摻和進去。先觀察觀察再說。如果革命黨勝利,就倒向革命黨。朝廷勝利,就倒向朝廷。千萬不要把戰火引到甘肅來。

  馬福祥的這個想法,其實和很多地方士紳的觀念一樣。隻要不侵犯自己的利益,外麵打生打死跟他們沒有關係。他們的目的就是保境安民。

  當然馬福祥的家族,就是這樣起家的。他老爸當年就是打著保境安民的旗號,辦理團練的。

  “怕什麽。一群烏合之眾。大人,讓我出兵,我一定平定秦州。”

  馬安良站了起來。

  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願意出兵。這位也是回族將軍,應該說甘肅回民很多。因此甘肅的軍隊當中回族軍隊非常多。回族將軍也不在少數。

  馬安良和馬福祥不同。

  馬福祥是靠辦團練起家的家族。而馬安良則是當年反清的回族武裝。不過後來投降滿清,拿到了一個官位。因此馬安良考慮的就是如何繼續升官。

  他是一個為了升官可以造反,也可以投降的將軍。對於他來說,利益是最重要的。就在不久之前,寧夏府也有革命黨起義,被馬安良給平定了。

  為了升官,馬安良願意繼續平定革命黨起義。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李鏡清看到馬安良說要出兵,立馬是站了起來。

  馬安良手底下可是有幾千能征善戰的兵馬。步兵三千人,騎兵一千人,都是屬於馬安良的私人部隊。因為部隊都是常年征戰的,所以戰鬥力不是普通的強悍。李鏡清可是知道黃鉞的部隊並不強大,絕對擋不住馬安良的攻擊。

  今年四十歲的李鏡清也算是一個大人物。1989年以優廩生考取拔貢,次年朝考一等,步入仕途,因屢建功而多次遷升,先後任四川浦江、建安等縣知縣、雲南巡警道、奉天巡防右路統領等職。可是一位官至從三品的大人物。

  他在東北和藍天蔚的關係非常好,因為都是帶兵的。李鏡清是奉天巡防右路統領,藍天蔚是第二混成協的協統。兩個人的交往當中,他慢慢的受到了藍天蔚的影響,開始傾向革命,同情革命。

  因此長沙起義之後,他從東北回到了甘肅。

  “大人,現在全國多少省份已經獨立。整個南方的省份都已經獨立,這是大趨勢。東北那邊的吳祿貞他們雖然失敗,但革命黨依舊非常活躍。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何必出兵,得罪革命黨。”

  趙惟熙點了點頭。

  相比起幾個回族將軍,他更相信李鏡清。而且趙惟熙也不想打仗。他一個布政使剛剛接任總督大印,手底下的這些將軍都不是他的嫡係部隊。

  除了幾個回族將領說話,下麵的一些漢族將領都沒有說什麽話。這就已經代表一些態度,除了馬安良的幾個將軍之外,大家都不想打仗。

  “鑒亭先生,那你說我該怎麽辦?”

  “大人,何必聽別人的話。如果你宣布共和,你宣布甘肅獨立,到時候我們大家就一致推舉你為甘肅都督。”

  “這個……”

  李鏡清的這個提議,讓趙惟熙是怦然心動。

  要不是出現這個事情,自己不過是甘肅布政使,兼任甘肅巡警道。可是一旦接受這個提議,自己就成為一方都督,一方諸侯。

  可是他不能隨意的表態。

  因為他要看看軍隊的態度,所以他長長的拖了一下。想要看看回族幾個將軍的想法。他們都有自己的軍隊,而且基本上是獨立的。

  就如馬安良的部隊,馬福祥的部隊,都是隻認自己的主官。滿清朝廷頂多能夠調動他們部隊,卻無法插手他們部隊內部的事情。

  “大人,我讚成。”

  甘肅老將軍馬進祥第一個讚成。

  馬進祥這麽說,馬福祥也是立馬點點頭,道:“大人,為了能夠消弭一場戰爭,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大人擔任甘肅都督,宣布獨立,這樣對大家都好。這樣甘肅也不用打一場仗。”

  “同意。”

  坐在旁邊一直不說話的周務學也是表態同意。

  周務學不說話,但沒有人敢於小看他。因為他是目前蘭州最有實力的將軍,他的忠武軍就駐紮在蘭州。不要說蘭州,甚至整個甘肅來說,周務學都是實力最強大的軍方人物。

  “同意。”

  看到大家都同意,馬安良也隻能是如此。馬安良是真的很想打仗,隻有打仗才能夠升官。可是大家都不同意打仗,他也不能做什麽。

  看到這些將軍一個接一個的同意,趙惟熙心花怒放。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