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蔡鍔入滇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2713
  “無竟先生,久仰大名。”

  “大人,折煞屬下了。”

  楊文鼎。

  他風塵仆仆的來到了湖南,身邊跟著的是一營的湖北新軍。跟隨楊文鼎來到湖南的是黎元洪。當然黎元洪帶著新軍一個營來到湖南,隻是為了給楊文鼎助威。

  他們的任務除了保護楊文鼎之外,就是為了給湖南各方一些壓力。

  事情結束之後,他們是要回到湖北的。

  而楊文鼎來到湖南,還沒有開始處理事情,第一個要見的就是張其鍠。張其鍠的別號就是無竟,楊文鼎直接叫張其鍠為無竟先生。

  因為楊文鼎就在湖北,對於張其鍠久仰大名。

  就如聶緝椝聽說過張其鍠一樣,楊文鼎也聽說過張其鍠。如果說幾年前張其鍠還是湖南一個邊陲小縣的縣令,那麽現在的張其鍠已經是統領巡防營十二營,近四千人的將軍。

  可謂是允文允武。

  加上張其鍠娶聶家的姑娘,成為聶家的女婿。因此張其鍠的名聲也開始在三湘大地流傳,也傳到了人家楊文鼎的耳朵當中。

  很多人都評價張其鍠是國士無雙。

  所以楊文鼎來到湖南,第一個就想見見張其鍠這個人。

  “不不不。無竟先生,有很多人都告訴我。先生文武全才,上馬管軍、下馬安民。本官初到湖湘,這裏有經過了一場搶米風波。想要請教一下先生,我應該怎麽辦?”

  楊文鼎很厲害。

  但他畢竟是剛來湖南,現在的湖南局麵混亂。他希望得到一些幫助,因此想聽聽這位文武雙全的張其鍠的意見。

  “既然大人要問,我就鬥膽說兩句。”

  張其鍠是奇才。

  就算麵對的是楊文鼎這樣的巡撫,也沒有任何的局促。相反落落大方,說話條理分明。

  解決當前的事情,張其鍠提出了三條。

  第一條,就是立馬以新任巡撫的名義,貼一個告示。要讓全長沙都知道。那就是朝廷撥銀三十萬兩平抑糧價,而且要讓人都知道,湖南不缺糧。

  第二條,對於這次事件當中的饑民,懲“首要”,免“脅從”,保護教堂,望各安生業。現在被官府抓起來的人有好幾百,這些人的事情沒有解決,湖南就很難安靜。為了安撫饑民,該赦就要赦免。隻問首要,不問脅從。

  第三條,公開宣布此次事件當中朝廷的處罰。而且輿論應該更多的批評某些劣紳囤積糧食,把官府從輿論當中摘出來。反而要大肆的宣傳,官府如何平抑價格。

  反正就是說,官府沒有錯。之所以出來這種事情完全是因為湖南某些劣紳囤積糧食造成的。特別是王先謙和葉德輝成為這次事情的替罪羊。從此他們兩個人在整個湖南就會臭名遠揚,名聲會一落千丈。

  聽到張其鍠給出的三條意見,楊文鼎大喜。

  因為張其鍠的意見和他幾乎是不謀而合。把罪名強加給王先謙和葉德輝,把官府摘出來。然後保證湖南有糧食,重試對於官府的信心。隻有饑民對於官府有信心,才能夠徹底平息這次的搶糧風波。

  楊文鼎這才仔細看了看張其鍠。既有文人的儒雅,還有武人的豪氣。果然是文武全才。

  楊文鼎非常惜才。

  因此忍不住問道:“無竟先生,你難道想要繼續在軍旅發展?”

  楊文鼎畢竟是文人,心中有一些瞧不起武人。看到張其鍠此等大才,因此很想要籠絡到自己身邊,幫助自己出謀劃策。

  張其鍠微微一笑,道:“大人。我在芷江縣的時候,看到那些土匪帶來的危害,就暗暗下了決心。有生之年一定要解決那些匪患。”

  “恩,人各有誌。”

  楊文鼎沒有繼續勸張其鍠。

  因為他知道,如張其鍠此等大才都是有脾氣的。不會隨隨便便的改變自己的想法。

  “無竟先生,今天一談非常高興。我期待看到無竟先生練出來的強兵。”

  “是,大人。”

  …………

  “藻林兄,雪生兄和熔軒兄是什麽意見。”

  在楊文鼎剛剛來到湖南,正在處理湖南各方關係的時候,張學文在譚人鳳那裏見到了雲南代表張開儒和方聲濤。譚人鳳現在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秘書長,平常同盟會西南支部的小事情、聯絡等等都是譚人鳳在負責。

  隻有一些大事,才需要重要領導在場。

  湘潭是同盟會西南支部的領導機關所在地。今天在場的有張學文、禹之謨、楊庶堪三個人,還有譚人鳳、張開儒和方聲濤。

  張開儒今年已經是四十一歲。

  他從小也是天才,十六歲就中秀才。不過他在家鄉的時候,和當地地主有個衝突,被人家毆打淩辱,無奈之下隻能是背井離鄉。

  不過他這麽一離開,卻看到了外麵的世界,也讓他的名氣越來越大。

  後來還留學日本,去年和李根源、程潛他們一起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目前在雲南講武堂當教官。最近李根源成為了雲南講武堂的總辦,而張開儒就是雲南講武堂的提調。

  在雲南革命黨當中,張開儒的地位是很高的,是能夠進入前五的革命黨。

  而跟他一起來的方聲濤,並不是士官學校的畢業生,隻是日本振武學校的畢業生,目前在雲南講武堂當教官。不過此人在同盟會也是大名鼎鼎。

  因為他是出自方家。

  他的姐姐是方君瑛,他的弟弟是方聲洞,他們方家在同盟會成立的時候六個人進入了同盟會。

  現在張開儒和方聲濤過來找張學文,是因為李根源和羅佩金有重要事情要請示張學文。

  “他們都認為蔡鬆波應該來。”

  張學文看了看旁邊的禹之謨和楊庶堪道:“你們認為呢?”

  “我支持。”

  禹之謨說的很簡單。

  楊庶堪是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李根源他們的意思很簡單。

  目前雲貴總督李經羲與第十九鎮總參議靳雲鵬不睦。靳雲鵬是段祺瑞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算是北洋軍大將。去年段祺瑞舉薦,靳雲鵬成為了雲南新軍第十九鎮總參儀,是新軍十九鎮最有權力的。

  而他仗著自己出身北洋軍,仗著身後站著段祺瑞,並不把李經羲放在眼裏。可是李經羲也不是沒有根基的人。李經羲是李鴻章弟弟的兒子,北洋軍其實是李鴻章開始打造的。李鴻章的後人在北洋軍體係當中也是人脈很強,實力很強。

  李經羲豈能甘心。

  因此李經羲悄悄地問李根源和羅佩金他們,有沒有什麽軍事人才可以推薦。並不是那些剛剛從士官學校畢業的學生,而是有名望、有實力,能夠和靳雲鵬抗衡的。

  李根源立馬就想到了一個人。

  蔡鍔。

  蔡鍔目前在廣西過的並不好。主要是因為蔡鍔被認為太過重視湖南人,很多人都批評蔡鍔。蔡鍔也非常無奈。那些反對蔡鍔的,還基本上都是廣西同盟會的人。

  這讓蔡鍔真是苦惱。

  所以李根源就想推薦蔡鍔。蔡鍔是什麽人,絕對是一個名氣也好、實力也好都完全可以抗衡靳雲鵬的人物。和李根源、程潛、閻錫山他們不同,蔡鍔是1904年就畢業日本士官學校的前輩。

  曾任江西隨軍學堂的監督,又做過湖南教練處幫辦。然後來到廣西,擔任廣西新軍總參謀官兼總教練官、廣西測繪學堂堂長、陸軍小學總辦等職。

  可正因為蔡鍔名氣太大,實力太強,李根源無法自己決定。

  蔡鍔這樣的資曆隻要來到雲南,最少都是新軍協統。要不是雲南十九鎮已經有統製,那麽蔡鍔的資曆就算擔任統製也綽綽有餘。

  這樣的一個人員調動,他們當然要聽上麵的意見。

  看到禹之謨和楊庶堪都點頭同意,張學文也沒有遲疑,直接道:“蔡鬆坡如果能去雲南,雲南革命一定能夠大為提前。告訴雪生兄,西南支部同意蔡鍔入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