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對錯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2793
  事情真的大了。

  張學文也沒有想到會出來這種事情。而且事情來得如此洶洶。導致張學文都沒有反應過來,甚至張學文扣留的一些糧食還沒有完全押送到長沙。

  岑春蓂更是沒有想到。

  岑春蓂看到事情鬧大,立馬是電告朝廷,說自己無法擔任湖南巡撫。然後還沒等朝廷的回複,就把湖南巡撫的大印交給了莊賡良。

  莊賡良憑借著湖南士紳的支持,終於如願登上了湖南巡撫的寶座上。

  莊賡良上去之後立馬采取措施。

  首先就是命令撫標、巡警、新軍、巡防營都不許開槍。然後開始撫恤死傷者,最後就是拿出儲備糧平抑糧食價格。這些算起來是做的很不錯。

  可惜時間晚了一點。

  這次的事情4月11號開始有些征兆,因為進入四月份之後湖南的糧價才開始猛漲。4月13號,就是岑春蓂第一次開槍。

  4月14日,岑春蓂第二次下令撫標開槍。這天下午他就直接把大印交給了莊賡良。

  當天晚上莊賡良就準備選擇安撫。

  可惜真的晚了。

  暴怒的市民中間,開始混進一些會黨。這些人希望把事情繼續鬧大,這樣有利於他們。平日的不滿,這個時候完全爆發。

  這些饑民開始把矛頭指向外國人。日本領事署、美商美孚洋行、英商怡和洋行、日商東情三井洋行及教堂、躉船等都予以搗毀或焚燒。外國商人、傳教士紛紛逃往武漢。清政府的大清銀行、長沙海關等衙署也遭到毀滅,整個長沙城一片混亂。

  莊賡良是一個書生,麵對這樣的局麵也是束手無措。

  不過書生有時候非常狠。

  莊賡良看到根本無法平息這次風暴之後,立馬就下命令。對“殺人防火者”,格殺勿論。而湖廣總督瑞澄接到報告之後,立馬是調遣湖北巡防營2營、新軍第8鎮、第29標及炮隊趕赴長沙鎮壓;長沙水師營調來軍艦20餘隻,開炮示威。

  殺殺殺。

  整個湖南都是一片肅殺聲。

  張學文現在也是頭疼。因為搞定這樣的暴亂,張學文的巡警肯定是處於一線。可是讓張學文開槍打那些饑民,張學文真的下不去手。

  但現在已經由不得張學文選擇。

  因為湖北新軍、湖北巡防營都要調來。他們來到長沙,才不管誰是誰,畢竟他們是外省軍隊。到時候肯定是要血流成河,這不是張學文想要看到的。

  張學文要在他們到來之前,平定這次的騷亂。

  “譚老,炳生。我不管你們動員什麽人脈,把這一次在騷亂當中混在中間的會黨,一天之內必須要給我全部滾蛋。不然我抓一個槍斃一個。”

  對於張學文來說,平定這次的騷亂,最擔心的就是會黨。

  因為他們才是破壞力最大的。他們混在饑民中間,鼓動那些饑民。隻要沒有領頭的,普通的市民就算他是饑民,張學文也有足夠的辦法。

  因此張學文招來,譚人鳳和劉道一。

  這兩個人都是湖南會黨當中地位非常高的人。現在是緊急情況,張學文隻能是調動他們在會黨當中的人脈。特別是張學文懷疑,這一次躲藏在饑民當中的會黨,大部分都是來自湘潭附近,來自萍瀏醴地區。

  在這裏劉道一家族的影響力非常大。

  “你放心。”

  張學文現在著急,就顧不得很多。

  “師晦兄,小遠。這一次動員所有的巡警,把你們平常訓練的內容都給我亮出來。不要開槍,主要是威懾。威懾這些饑民。敢於鬧事的全給我抓住。我不管抓住幾十個還是幾百個,就算是抓住上千個也沒問題。我會在長沙城外,臨時搭設一個大監獄,幾千人都沒有問題。但千萬要記住,除非萬不得已,千萬不能開槍。”

  “是。”

  張學文接下來吩咐朱德裳和張遠。

  為了平息這次的事情,張學文把長沙城內外兩千多的的巡警和輔警都調動。因此他當然需要囑咐他們一下。

  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

  這是處理這種事情必須的。

  張學文剛剛和張其鍠、趙恒錫他們談過。張其鍠的長沙巡防營,趙恒錫帶領五個營的新軍,都進入了長沙。張學文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威懾。

  巡警、巡防營、新軍加起來總共有七千多人的部隊進入了長沙。

  足夠威懾饑民的。

  除了威懾,就是抓人。隻要鬧事,先抓起來再說。等到這次的事情結束,再放出來。

  剩下的就是安撫。安撫其實也沒有什麽,最重要的就是平抑糧價。這一點莊賡良也同意,因此他已經是調出儲備糧平抑價格。

  不過這一點還不夠。

  主要是因為饑民已經不相信官府。

  所以張學文和龍家、譚家這些湖南士紳打好招呼,希望一起合作推出糧食。如果湖南的這些士紳合作,對於饑民來說更有影響力。

  …………

  其實事情很簡單。

  隻要官府認真對待,這次的事情並不是什麽大事情。畢竟這些饑民的要求很簡單,他們要吃飯。糧價太高,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隻要官府真的能夠壓製住價格,事情就能夠解決。

  就是如此。

  4月15號的時候,長沙還是一片狼藉。可是隨著張學文嚴查會黨,還有很多會黨退出之後,饑民的破壞力已經大大下降。

  而且巡防營、新軍、巡警,幾千帶槍的人馬來到長沙,也大大震懾了饑民。

  然後就是米價。

  當官府真的開始平抑價格之後,糧價就迅速降了下來。16號的時候,米價就開始明顯下降。到了17號,米價已經是一周之前的價格。

  這樣這次的事情就完全平定。

  不過平定是平定了,但問題還是很大。畢竟這次鬧出這麽大的事情,人數最多的時候有五萬多饑民參與了哄搶。搶了那些米店什麽的,都是小事情。

  主要是這些饑民搶了不少外國人的商鋪,還有連他們的領事館都給砸了。

  這樣事情就大了。

  岑春蓂不用說,作為一手製造這件事情的人,必須要負責。莊賡良也很倒黴,畢竟他接過岑春蓂的位子,但也沒能夠快速平息。還讓他們燒了那麽多的外國領事館和商鋪。

  你也要受罰。

  而張學文作為巡警係統的一把手,控製不住局勢就是你的事情,你沒能夠盡早滅了,你也要負責。

  當然不僅僅是這些人。

  岑春蓂非常不滿意,可不想自己一個人受到連累。他給朝廷的答案,是湖南幾個士紳囤積糧食,不積極幫助官府的原因。

  點名幾個人,當中最重量級的就是王先謙和葉德輝。

  湖廣總督上報也是如此。湖廣總督奏報,“湘省民氣素囂,紳權頗重”,歸咎於湖南的民風和“劣紳”,特別提到王先謙和葉德輝,說王先謙最初阻撓官府“義糶”,又公開發電報要求撤換巡撫,“殊屬不知大體”,而葉德輝“積穀萬餘石,不肯減價出售,實屬為富不仁”。

  其實這也是湖廣總督和岑春蓂為了擺脫責任的借口。

  這次的事情王先謙和葉德輝其實沒有那麽大的責任。他們是囤積一點糧食,但不足以影響這次的事情。在湖南囤積糧食的,也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這次的事情完全是湖南官府應對不佳。

  可是等到他們異口同聲的表示王先謙和葉德輝的責任之後,朝廷除了處罰湖南地方官員之外,連他們這幾個人也一同處罰。

  速度很快。

  就是幾天時間。

  11號出現苗頭,13號大爆發,14號和15號是最瘋狂的時候。16號開始安靜,17號完全結束。就這麽幾天時間,卻驚動了整個清王朝。

  這幾年倒不是沒有過這種搶米風波,但長沙的搶米風波是最大的。

  19號,朝廷的處罰決定就出來了。

  岑春蓂、莊賡良、張學文都革職,王先謙被降五級調用,葉德輝直接革除功名。這都是相當嚴重的處罰,等於說是王先謙和葉德輝徹底失去了影響湖南官場的資格。

  然後宣布湖北布政使楊文鼎成為湖南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