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彭家珍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9      字數:2785
  “席儒兄,坐。”

  “是。”

  很早開始張學文就考慮派往常德地區的軍事幹部人選。選來選去,有學曆、有資曆、有經驗的,就是仇亮引進到湖南陸軍小學堂的彭家珍。

  彭家珍此人可謂是經曆豐富。

  念過軍校、當過基層軍官、做過暴動的準備、在雲南做過營管帶,又在新軍十九鎮隨營學堂當過教官。真是什麽都做過。

  可謂是要學曆有學曆,要經驗有經驗。

  常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離長沙很近,而且是湖南的魚米之鄉,是糧產基地。而且他和澧州、嶽州府,直接接壤湖北。湖北新軍想要進入湖南,就是這麽兩條地方。

  一個是從澧州進入常德最後進入長沙,第二個是從嶽州府進入長沙。

  湖北,特別是張之洞的湖北新軍實力強悍。湖南新軍和巡防營和湖北新軍相比,戰鬥力非常差。因此對於湖北新軍,張學文是要防範的。

  因此常德和澧州,以及嶽州就顯得非常重要。

  所以常德地區,張學文一定要派一個實力出色的人去鎮守。

  彭家珍此人膽子很大,但卻又心思縝密。在四川策劃暴動的時候,因為泄密遭到了清廷的追查。可是彭家珍此人膽大包天,大搖大擺的依舊在新軍。

  而且很從容的通知那些暴露的同誌,然後自己就像是沒什麽事情一樣。等到大家都撤退了,他才離開的新軍。然後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又回到了新軍,竟然沒有任何人懷疑彭家珍。

  讓他繼續當他的哨長。

  這就是彭家珍。

  膽大心細。

  他是科班出身,當過基層軍官。在四川新軍的表現非常好,他帶的那一哨在訓練當中也好、比試當中也好,都是名列前茅。

  後來在雲南還當過營官帶,教官,絕對是最好的人選。

  常德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因此張學文以同盟會西南支部軍事部負責人的身份見見彭家珍。

  其實張學文和彭家珍之前是認識的。畢竟張學文和仇亮的關係很好,在仇亮那裏見過彭家珍。隻不過兩個人沒什麽交清,彭家珍對於張學文的底細也不清楚。

  一直到今天他才明白眼前的張學文是湖南革命黨頭頭之一。

  很驚訝。

  湖南巡警係統的老大,竟然是革命黨。這個發現讓彭家珍真的很吃驚。畢竟彭家珍在四川的時候,四川的革命黨實力很差。完全比不上湖南這邊。

  “席儒兄,你的任務可清楚了?”

  “恩。”

  張學文和陳斌生達成協議之後,兩個人的動作還是很快。陳斌生他控製不住那幾個營頭,那是因為陳斌生本身實力不強。

  有了張學文的支持,陳斌生壓服幾個地方民團就容易很多。

  而且張學文和陳斌生也不想要他們那個民團,兩個人都是看不上。兩個人要的是編製,一個名正言順的編製。隻要有編製,才能夠明目張膽的擴軍。

  張學文要編製擴軍,而陳斌生需要編製來吃空餉。一個要人,一個要錢。

  張學文手上有三個營的編製。

  按照正常來說巡防營一個營隻有三百人,加起來也不到一千人。但張學文讓彭家珍過去,一個營就可以變成五百人。

  “席儒兄,在常德地區可要好好防範陳斌生這個人。千萬不要讓他知道你的底細。”

  “是。”

  “還有,我不允許你有太過激進的動作和言論。要低調,低調的發展我們的實力。”

  彭家珍膽子太大。

  因此在去常德之前,張學文不得不囑咐他。然後對彭家珍道:“到了那裏之後,那裏的同盟會活動負責人是劉道一,軍事方麵的負責人是蔣翊武。有事情要多和他們商量,他們也是你的直屬領導。”

  同盟會常德地區,也就是負責常德和澧州的是李執中。

  但他隻是掛名的,並不直接負責這裏的事情。因為他更多的是在長沙活動,更多的是以一個立憲派的形式出現。真正負責這一地區革命工作的是劉道一。

  劉道一不僅僅是負責這個地方的同盟會活動,還負責同盟會和共進會的接觸。

  而蔣翊武是主要活動人。

  蔣翊武不僅參與同盟會常德地區的建設,還擔任常德地區軍事部長的職務。是彭家珍的直接領導,彭家珍到了常德地區,收編三個營的巡防營之後,以後的活動就要聽他們兩個人的話。

  而且因為彭家珍的三個營,會成為同盟會在常德地區的主要武裝。因此彭家珍也會進入常德地區同盟會領導機關。不然他是沒有資格知道劉道一和蔣翊武的。

  “劉道一?是萍瀏醴起義的領導人劉道一?”

  彭家珍自己也組織過暴動,隻不過失敗了。

  因此他非常佩服萍瀏醴暴動。

  “是。”

  “太好了。”

  彭家珍心情很棒。仇亮找他來湖南的時候,他是猶豫過。不過他在雲南的時候,雲南那邊的革命實在是沒有什麽發展。對於他這樣不安分的人來說,這是非常難過的。

  因此他才來到了湖南。

  不過這段時間他隻在學校教書,也把他憋壞了。

  現在終於有機會去領兵。

  “多小心。”

  …………

  “見過彭家珍了?”

  “見了。”

  “如何?”

  “其他不清楚。不過此人眼光很不錯,看起來心思非常縝密。而且腦海當中不缺乏冒險。應該會是一個出色的將領。”

  張學文和劉道一。

  彭家珍馬上就要調到劉道一那裏,劉道一當然是見過彭家珍。畢竟彭家珍到了常德地區之後,就要成為劉道一手底下一員大將。

  “炳生,你我好久沒有這樣喝酒聊天了。”

  張學文突然之間有一些感慨。

  張學文和劉道一,還有張學文的表弟王亮,三個人是從小一起長大,交情匪淺。可是後來兩個人的想法不同,因此走了不同的路。

  萍瀏醴暴動失敗之後,劉道一有些發狠。

  完全投入到了工作當中。今年也不過二十多歲的劉道一,雙鬢已經有白發。完全是因為劉道一心思太重,認為萍瀏醴起義犧牲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的錯誤。

  本來意氣風發的劉道一,現在卻感覺像是三十好幾歲。

  “恩,有段時間了。”

  “炳生,有些事情想開點。我們要繼承烈士們的遺誌,推翻滿清,把中國建設成民富國強的國家。這樣才對得起犧牲的烈士。”

  “我明白。”

  劉道一以低沉的聲音回答。

  張學文搖搖頭沒有說話。看起來劉道一心中的心結,還是需要他自己去解開。可是劉道一心思太重,反而會透支他的身體。

  “炳生,你知道嗎?陳斌生這個人我非常不信任。越是他這樣的人我越是不放心。以後他就算是在壓力之下投奔我們,我也不放心他。”

  看劉道一的樣子,張學文沒有繼續說那個話題,而是談了工作。

  “我也是。”

  劉道一點點頭,然後道:“陳斌生此人很聰明,但也是著名的牆頭草。他的發跡就是如此。不過陳斌生此人擁有常德地區最大的一股軍事力量,不可小覷。”

  “炳生,你對於會黨比較熟悉。雖然我一直反對讓會黨成為主力,但對於會黨我也沒有擯棄。現在是時候,我們也應該加強和會黨的聯係。我聽聞陳斌生的部隊,有不少是會黨出身。我想我們要壓製陳斌生在常德地區的實力,還是要利用一下常德地區的會黨力量。你有沒有人選可以推薦給我。”

  “會黨?”

  劉道一臉色晦暗。

  當年他相信會黨能夠成為推翻滿清的主力,但是經過這些年之後,他明白會黨不行。相比起會黨來說,軍隊才是主力。

  就如張學文現在做的這樣,新軍和巡防營,掌握軍隊才是最好的辦法。

  本來同盟會還希望劉道一負責會黨的時候,但劉道一在萍瀏醴起義之後,卻拒絕這樣的安排。現在張學文問會黨的事情,劉道一想起了萍瀏醴起義。

  不過很快劉道一收拾自己的心情道:“有個人倒是可以。”

  “誰?”

  “劉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