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士官學校畢業生
作者:隨遇而安寫手      更新:2022-03-25 13:28      字數:3204
  “頌雲兄、夷午兄,歡迎你們回國。”

  1909年2月。

  過去的一年滿清朝廷問題更多。

  最大的事情當然是慈禧和光緒死了,北洋軍的老大袁世凱嚇得回了老家。宗室和貴族重新掌權。

  不過更大的問題是現在到處都是亂黨,到處都是土匪。南方各地就沒有一個地方是安穩的。就算是北方的山東、山西、東北這些地方一樣都是不安穩。

  而孫中山和黃興兩個人在兩廣地區接連發動了好幾次的暴動,一次一次的失敗,並沒有讓孫中山他們絕望。相反他們的鬥誌越來越強。

  而且隨著暴動經驗的增加,孫中山和黃興兩個人在兩廣地區的暴動也是越來越出色。

  雖然依舊是很盲目,但帶給滿清朝廷的震撼也是越來越大。

  而靜靜地湖南,張學文繼續自己的擴張之路。到了這個時候,同盟會湖南分部幾乎已經是控製了所有的湖南學校,隻要是學校不管他是官辦的,還是私人辦的。不管他是師範學校還是軍校,完全充斥著各種革命組織。

  幾乎每個學校都有同盟會的學生分部。

  當然這才是最初級的。

  經過一些日子,張學文的巡警係統已經開始覆蓋整個湖南。雖然武器匱乏,但張學文把自己的學生撒在各地,湖南各地的巡警局一個個慢慢的成為同盟會控製的武裝。

  新軍就不用說。

  光是加入同盟會的營官帶,就有四十九標的魯滌平,從湖南武備學堂的教官成為五十標營管帶的譚道源,還有四十九標的陳複初,以及擔任四十九標參謀官、教練官的王隆中。還有目前的新軍二十五混成協的炮兵標統林祖坤。

  可謂是掌握了一半新軍軍官。

  不僅如此,自從劉複基進入新軍之後,同盟會在新軍底層官兵的發展非常迅速。掌控了幾乎四分之一的底層官兵。對於新軍的滲透做的非常出色。

  張學文甚至可以保證,一旦同盟會起事,最起碼能夠控製新軍三分之二的兵力。

  然後就是巡防營。

  張本在湘潭掃除土匪的行動,得到了岑春蓂大力支持。也讓張本從後媽養的巡防營,成為了岑春蓂大力支持的一支巡防營力量。新擴的四個營編製,也交給了張本。張本順利的成為了中路巡防營湘潭巡防營統領,下轄八個營,兩千五百人以上。

  雖然張學文跟張本說過,自己隻要一個營的編製,但張本卻是投桃報李,給了張學文兩個營的編製。

  這可是吃國家財政的。

  是一支明目張膽的兵馬,可以養在明處的武裝力量。

  張學文當然不怕人多。兩個營,總共六百多人的編製。湊足這點人馬輕輕鬆鬆,張學文讓彭遂良立馬把部隊變成巡防營。

  而且不僅僅是六百人。其他的巡防營很多管帶恨不得吃空餉。所以一個營雖然編製是三百多一點,但是真正能夠達到三百人的少之又少。如果滿編,怎麽吃空餉。

  可是張學文不同。

  張學文暗地裏示意彭遂良,兩個營的編製最少要養一千人。別人的一個營是三百人,你的一個營必須是五百人,六百人。多出來的人,當然是同盟會出錢養活。

  因此彭遂良獨自率領兩個營的巡防營。

  軍隊人數的膨脹,需要很多的基層軍官。張學文把不少湖南陸軍小學堂畢業生,大部分隻有二十歲上下的年輕軍官扔進了巡防營當中,幫忙控製巡防營。

  至於張其鍠那邊更簡單。

  張學文並沒有太過幹涉張其鍠如何掌握他手底下的巡防營。隻是給他加強金錢和軍火的支援。有了這兩樣東西,他要收服那些人,就簡單很多。

  在這樣一片大好形勢之下,張學文迎來了兩位老朋友。程潛和趙恒錫,他們完成了在日本士官學校的學業,回到了國內。

  張學文是親自來到上海接他們。

  對於他們張學文是翹首以盼。

  “子清,好久不見了。”

  自從張學文在1905年年末回國,到現在已經是三年多的時間,時間都到了1909年。大家已經是三年多沒見。以前在日本東京的時候,張學文和程潛的關係是相當不錯的。

  “是啊,好久不見了。我們在國內對你們可是望眼欲穿,一直都在等你們的到來。”

  “我們也是一樣。”

  “哈哈哈。”

  三個人的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雖然分開了三年時間,但幾個人的交情沒淡。

  “你們兩個人的去處有沒有確定。”

  程潛和趙恒錫,兩個人都是正兒八經的士官學校的畢業生,和那些野雞大學畢業的軍校生含金量完全不同。不敢說新軍係統會擠破頭搶他們,但他們也絕對是香餑餑。剛剛回國,他們已經是見過麵試官,已經有了去的地方。

  “四川那邊已經邀請我去訓練新軍。”

  程潛先說好。

  “四川?”

  “恩。”

  “很好。頌雲兄太好了。”

  “怎麽?”

  程潛本來是有一些不好意思的。程潛和仇亮的關係非常好,去日本之前兩個人就是密友。同樣程潛在日本的時候,和張學文是摯友。幾個人當時一直在暢想回國之後如何進行湖南革命。

  沒想到自己被分到了四川。

  當然程潛也可以選擇拒絕去四川,然後回到湖南。在看到張學文之前,他還有一些猶豫,應該怎麽選擇。但是看到張學文之後,程潛突然很想要回到湖南。

  想到張學文和仇亮都在湖南,程潛就非常想去湖南。三個人的關係非常好,在一起為湖南革命努力,這是多好的事情。

  可是沒想到張學文反而是說程潛分到四川太好了。

  “頌雲兄,你不在的時候,我們這裏的革命形勢變化很大。我們湖南同盟會和四川同盟會成立了川湘臨時指揮所,準備聯合推動四川和湖南的革命。隻不過四川那邊的革命發展有些慢,比不了我們湖南,我們都非常著急。現在有你過去,正好可以控製那邊的新軍。這是好事情。”

  張學文是真的很高興。

  程潛就算回到湖南,也隻能是去新軍。現在湖南同盟會對於新軍的控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地步。湖南新軍隻有四千來人,並不需要這麽多的軍官。

  相反程潛去四川非常好。

  四川的革命黨活動發展比較慢。張學文現在恨不得往哪裏派更多的人。有程潛去那裏,絕對是非常好的事情。以自己、仇亮和程潛的關係,更能緊密的聯係四川和湖南的革命黨。這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最好程潛能夠在四川控製四川新軍,那麽自己未來控製四川就有了更多的籌碼。

  “那就好。看起來你們在國內已經做了很多的工作。”

  程潛聽到張學文的話,很是高興。

  張學文他們比他們早三年回國,看起來革命形勢很好。

  “夷午兄,你呢?”

  “蔡鬆坡邀請我去廣西,擔任廣西陸軍小學堂的教官。”

  “蔡鍔?”

  “是。”

  張學文沒見過蔡鍔,但是蔡鍔在湖南是大名鼎鼎。在後世的網絡上,天天都講“士官三傑”,說蔣百裏、蔡鍔、張孝準他們拿到了畢業前三名,拿下了天皇軍刀。

  因為受到這個刺激,日本士官學校開始分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

  張學文以前也是深信不疑。可是到了這個時代才發現,這完全是後人意淫出來的東西。蔣百裏和蔡鍔並不是同窗,人家蔡鍔1904年就畢業回國,而蔣百裏是1905年才畢業。

  兩個人根本不是同學。

  而且就算是在日本士官學校當中,蔣百裏的畢業成績也不是第一名,而是一名日本人。

  而且天皇賜刀,隻有日本陸大才能夠拿到。可是陸大是不接受中國學生的,中國學生最多能夠旁聽,因此拿到天皇賜刀更是無稽之談。

  蔣百裏的很多傳說是意淫的,但是蔡鍔此人的傳說並沒有誇大。目前來說蔣百裏基本上沒什麽名氣,而蔡鍔在長江中下遊省份卻是大名鼎鼎。

  此人非常厲害,在湖南威望很高。以至於他離開湖南去廣西的時候,想要帶走一些出色的教官,一堆人報名參加。沒想到蔡鍔現在連趙恒錫都看上了。

  該死。

  程潛去了四川,如果趙恒錫也去四川,張學文可不在乎。可是趙恒錫去廣西,張學文就絕對反對。趙恒錫這種正牌的士官學校畢業生,湖南也需要。因此張學文直接道:“夷午兄,我們湖南也需要你。這樣我們去見見俞明頤大人,你應該去新軍。蔡鍔已經從我們湖南武備學堂拉走了眾多的人,你可不能再走。”

  “可是,蔡鬆坡那邊……”

  “夷午兄,哪裏有那麽多可以考慮的。你去廣西也是革命,留在湖南也是革命。現在我們湖南到了最後的時刻,正需要你這樣學習軍事的人才。留下吧,夷午兄。”

  趙恒錫遲疑一下。

  趙恒錫是同盟會,也是革命黨。但是他也要考慮一下,哪一方對於自己更有利。蔡鍔有名氣,張學文這邊是家鄉。想來想去,趙恒錫最後還是認為家鄉更重要。

  至於和蔡鍔,雖然很佩服蔡鍔,但趙恒錫和蔡鍔真沒有那麽深的交情。

  相比起來和張學文更熟悉。

  因此他慢慢的點點頭,道:“好。”